二战时期,备受中国士兵喜爱的捷克造,性能究竟如何?

天俊谈兵


“捷克造”,是中国军民对捷克ZB26式轻机枪的俗称。

ZB26式轻机枪是抗日战争中我军使用最为广泛的轻机枪,由捷克国营布鲁诺兵工厂生产,该枪全长 1165 毫米,其中枪管长 602 毫米,瞄准基线长586毫米,弹匣容弹量为 20发,使用当时世界上最流行的7.92毫 米毛瑟步枪弹,全枪质量(含弹匣)为10.5千克,战斗射速500发/分,有效射程800米,最大射程2000 米。

ZB26式轻机枪的性能与当时世界其他轻机枪相比,并不出彩,只是一款较为平庸的产品。但有时纸面数据并不能说明一款武器的优劣。

首先,省子弹。抗战时,中国的军事工业异常敦弱,子弹产量无法满足军队作战需求,需要从外国进口。“捷克造”具有单、连发两种方式,机枪射手可以根据战场情况自由选择射击模式,这样有利于节省子弹。这使物质匮乏的中国部队对捷克 ZB26 式轻机枪极为青睐。

其次,操作简单。ZB26轻机枪的操作非常简单。根据射击阵地情况,射手先将两脚架打开,展开抵肩托板;后打开弹匣座和抛壳窗处的防尘盖,并向后拉动拉机柄,再将快慢机装定在需要的发射位置(单发或连发),装定表尺;最后扣动扳机开火。

简单的操作,使一个新机枪手,稍加训练,就能提着机枪上阵杀敌,这对于抗战时,整体军事素养、文化素质都不是很高的中国军队来说非常重要。

其三,攻防兼备。“捷克造”全枪表面平整,左右平衡性好,且有提把,携行方便。进攻时,机枪可以伴随步兵迅速前进,如有需要机枪手还可以端着机枪一边冲锋一边射击;防守时,将两脚架打开,ZB26机枪也可以给进攻的敌军 以重大杀伤。

在进攻和防御中都很好使。这样一款攻防兼备的武器,无论哪个国家的军队都是非常喜爱的。像ZB26的英国仿制型号“布伦式轻机枪”,就因布伦式轻机枪而被广泛应用于战场,并被称为二战最好的轻机枪之一。

其四,精度高、可靠性好。ZB26轻机枪射击精度很高,一些熟练的射手可以用其击中几百米开外电线杆上的水壶。而且ZB26的可靠性也很好。战斗时,“捷克造”可以连续射击 1~2 个小时,在严寒、高温、沙漠、潮湿等各种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

一支打得准又可靠的枪械,无疑是战场上士兵最好的伙伴。

老兵不死 ,只是逐渐凋零。自ZB26轻机枪诞生已经将近百年,现如在今在南亚某个大国,ZB26轻机枪的仿制型号依旧活跃在军队中,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捷克ZB26式轻机枪作战性能的优异。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东斯坦因


捷克式轻机枪是我国抗战时期最主要的轻机枪之一,该型号轻机枪研制成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与日本的歪把子轻机枪属于同一时代的产品。由于日本的工业水平有限,二战时期日本的很多枪械仍然采用一战前的技术,远不如欧洲国家的枪械技术更先进,因此捷克式轻机枪理论上的实战能力丝毫不亚于歪把子轻机枪。

从威力的角度来看,捷克式轻机枪采用7.92mm的子弹,子弹初速和有效射程均超过歪把子机枪。而且捷克式轻机枪的枪身轻便,适合士兵在移动作战的时候使用。歪把子机枪使用6.5mm的子弹,威力和射程均不如捷克式,在实战中的压制能力明显不如捷克式轻机枪。捷克式轻机枪的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在实战中能够更换枪管来快速降温。因为结构简单的原因,捷克式轻机枪的故障率也非常低,在作战的时候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

日本的机枪结构都比较复杂,故障率相对比较高,而且日本的歪把子机枪需要给子弹刷油才能够保证射击的稳定,这种奇葩的设计造成了歪把子机枪过于依赖副手,大大降低了歪把子机枪的灵活性。虽然捷克式轻机枪理论上比日本歪把子机枪更加好用,但是在真正的战场上,日本的空中优势和炮火优势明显,捷克式轻机枪常常没有发挥的空间。

而且日本机枪手都经过严格的训练,作战经验和训练水平相对较高,这也弥补了歪把子机枪本身的不足。因此两种机枪在战场上相遇的时候,捷克式轻机枪反而占不到太大的便宜。总的来看,捷克式轻机枪是一把非常实用的机枪,我国在二战时期共装备10万挺捷克式轻机枪,捷克式轻机枪为我国抵抗日本侵略者立下了极大地功劳。


军武小咖


标题所说的是捷克式ZB-26轻机枪。

这款枪实话实说并不是一款性能很优良的枪械。

但这枪胜在省子弹,制造简单,对于抗战时期我国薄弱的工业基础来说,并不是这枪有多优秀,只是能够仿制而已。

而且说捷克式轻机枪就不能不说英国仿制版的布伦机枪。

既然提到了这两款枪械,那么我们就来分别说一说吧。

(捷克式ZB-26轻机枪)

一、捷克式ZB-26轻机枪

捷克式ZB-26轻机枪是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兵工厂1920年研制的一款轻机枪。

其口径7.92mm,表尺射程一千五百米,装弹方式为顶装式弹匣,储弹量为二十发,理论射速500发一分钟,战斗射速40~80发,气冷式散热,每发射100发子弹需要更换一次枪管,训练有素的老兵在副射手的配合下更换枪管需要15秒左右。

看数据的话,捷克式轻机枪的性能在二战机枪中也就中等左右。

捷克式轻机枪,最大的缺陷就在于它可怜的载弹量,顶装式弹匣最大载弹量也就不过三十发,而且这还是改进之后的,原版弹匣也就二十发子弹,这就造成了,捷克式轻机枪有很严重的火力支援空档,不能有效的提供良好的火力支援。

作为一种火力支援武器,却不能提供良好的支援效果,这本身就是很严重的缺陷。

虽然捷克式轻机枪火力输出上有缺陷,但良好的精准度弥补了弹药不足的问题,二战时期我国喜欢捷克式轻机枪的原因也在这里,打的准省子弹。

(捷克式ZB-26轻机枪)

二、英制布伦轻机枪

我国仿制的捷克式轻机枪,其实是改进版的,很多枪械部件是参照英制布伦机枪为原形仿制的。

捷克式轻机枪结构复杂,不利于包养这是捷克式另外一个缺点,而作为英国仿制版的布伦机枪,结构就要简单的多了。

英制布伦机枪与捷克式最大的区别就在枪管上,捷克式是散热片式枪管,而布伦机枪则舍弃了这个设计改用直体枪管,主要就是为了节省制造成本。

而且两者另一个不同之处就在弹匣上,捷克式ZB-26的弹匣是直的,而布伦是弯的,这种改进设计其实就是为了增加弹容量,所以布伦机枪的弹容量在30发。

布伦机枪的改进可以说有利有弊,增加了弹匣容量舍弃了成本较高的散热片式枪管,但同样的,也造成了精度下降,枪管使用寿命缩短的弊病。

但对于中国来说,布伦机枪才是最适合的枪械,省钱、省弹药,容易仿制。

(英制布伦机枪)

总体来说,捷克式轻机枪并不算优秀,只能说是比较成功的一款枪械,如果非要比一下的话,德制MG34、美制勃朗宁m1919A4,不管是战斗射速还是火力支援能力,捷克式比这些优秀机枪都差了不止一星半点,而且射击精度上,这两款机枪都不算差。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捷克式轻机枪全称为ZBvz.26,为上世纪2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军队的制式轻机枪。

此枪外表最大特点是其20发弹匣斜插在机匣上方,另一个特点是采用了当时先进的枪管快速更换技术,在其诞生的年代可以称得上是最新锐的轻机枪,被多国军队使用,最出名的使用者当属中国和英国军队。

捷克式轻机枪的性能在当时来说,可以称得上是最强者,原因如下:

同时期著名机枪有启拉利KE-7、法国的绍沙轻机枪、丹麦麦德森轻机枪、日本的大正十一式轻机枪、英国的刘易斯轻机枪(通用机枪不要来捣乱,说的就是你MG34)。在这些枪械当中,无论是火力持续性、子弹的射程与威力、可靠性与便携性,ZB-26都是顶尖的,同时期的武器都有或多或少的缺点,尤其是可靠性和成本是大问题,而ZB-26都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从其它国家对这款枪的态度,就可以看出这款枪的成就。德军占领捷克之后大量使用ZB-26;缴获了大量ZB-26的日本军队,在对比了歪把子(大正十一式)的优劣之后,果断抛弃了歪把子轻机枪,转而借鉴ZB-26的设计仿制出96式和99式轻机枪,广泛装备了陆海军部队,尤其是在太平洋战场作战的日军装备最多。此外,英军和加拿大、澳大利亚军队也都仿制生产了属于自己的捷克式,也就是布伦轻机枪。

对于中国军队来讲,捷克式构造简单、重量轻便,战斗全重仅为10.5公斤,非常适合当时体格瘦弱的中国士兵操作,且容易维护对后勤的依赖忽略不计。考虑到当时中国士兵的平均教育程度,和后勤供应能力,如果真的将MG-34\\42交给他们,恐怕也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捷克式机枪非常的皮实耐用,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战场总计投入捷克式及其仿制衍生型号超过10万挺,在中国陆军的体系当中是无可替代的火力支柱。这把枪有多耐用呢?二战结束后,在印巴战争、越南战争中都有它的身影,甚至印度和阿富汗至今还在使用。

在战争结束之后,我军缴获及自行生产的捷克式轻机枪全部进行了改造,改造成可以使用56式冲锋枪弹匣的民兵轻机枪。时至今日,还在各大影视剧中发挥着光和热(没错,你在电视剧中看到的都是真家伙)。

现在你知道它有多强了吧!


兵器世界


捷克在二战前设计制造了许多优秀的武器装备,比如中国抗战名枪——捷克ZB26轻机枪,LT-35轻型坦克等。除此之外,捷克生产的一些火炮性能上也非常出众,一段时间内曾大量出口,一些型号在二战中也曾大量生产,连德国人都说好。捷克ZB-26轻机枪是中国抗战时期装备的最主要的轻机枪,这款枪当时在中国的仿造和购买数估计超过10万挺,是中国军队最主要的步兵支援武器,为中国的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他捷克武器中国进口极少,下面主要说说捷克轻机枪。

首先,捷克轻机枪轻便。大家都知道在打仗的时候,军队的机动性非常重要。而如果机枪过重的话,那么它就不方便移动,这样的话机枪甚至还会成为一个累赘,而捷克式就具备“轻”的特点,它特别方便移动,甚至可以一边移动一边射击。其次,捷克式机枪的瞄准点是可移动的。有很多机枪在设计之前必须要调整好标尺,而且这个标尺一旦在被移动后就必须得重新调整,不能直接拿来射击,而捷克式机枪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它不用调整标尺,可以随地随用,特别方便。复次,捷克式机枪能有效压制日军火力。此枪1000米的有效射程,能有效地压制日本军队的歪把子轻机枪,给缺乏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火力的中国军队,提供了宝贵的火力支撑。最后,捷克式机枪便于仿造,不用全靠进口。中国就紧紧抓住了这最后一个优点,在国内各个兵工厂大量仿造出这型捷克式轻型机枪。

对侵华日军预以了沉重打击,据不完全统计,死于捷克ZB-26轻机枪枪口下的日军不下10万人之众,据战后日军的回忆录中,都有描述能够二、三发精准点射的捷克ZB-26轻机枪对日军造成的巨大杀伤,并给官兵造成的心理压力。


寻找历史的truth


捷克式机枪在二战期间算是一款顶尖的轻机枪了,能比它强的,也就MG42和MG34了,这两个属实太过于妖孽。而单纯从轻机枪这个角度,除去德国这两个,应该是没有哪个比捷克式机枪更优秀了。

ZB26轻机枪是捷克斯洛伐克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发的,使用长活塞导气+枪机偏移闭锁原理,弹匣能装20发,使用的是7.92*57mm毛瑟弹。可以非常快速的更换枪管,当然,在电视剧里很少见了。

ZB26在二战期间算是非常不错了,和MG42是没法比,但是要是和其他国家的机枪比,算是很好的了。英国的布伦机枪就是直接照抄的ZB26,美国其实压根就没有轻机枪,他有的是BAR自动步枪,和轻机枪完全不是一回事,苏联的DP轻机枪那大弹盘又笨又重,根本就不方便。

提到捷克式,它的对手就是日本的歪把子,和捷克式一比,歪把子基本就是莫名其妙的。日本人别出心裁的弹斗供弹,这就是个巨大的奇葩点,这个开放式弹斗理论上可以一直射击,副射手在旁边一直压子弹进去,实际上,火力持续性很差,上弹速度很慢,捷克式直接插上就行了。歪把子的开放弹斗,还容易进去一些脏东西。供弹口上方还有个注油器,让子弹润滑才行。

二战主要交战国里面还有个意呆利,意呆利的布雷达30也是个大奇葩。这么看的话,你能说ZB26不是个很出色的机枪么?出去MG34和MG42比不了,ZB26都是一个顶尖的存在。


军武文斋


ZB–26捷克轻机枪是抗战时期我军连排甚至营级作战单位的主要火力支援武器,这枪并不是当时我军多么的喜欢它,而是因为当时世界上也没有多少其它型号的轻机枪,如果我国当时有一定的工业基础,早就仿制出更加先进轻机枪了,很可惜我国当时是落后的农业国,所以日寇才敢打进来。

ZB–26和它兄弟“勃然七九”,总得来说“勃然七九”的火力持续性比ZB–26好一点,毕竟多了10发子弹,但是二战这种规模的战争,轻机枪通常采用弹鼓或者弹链供弹,这样才能保证一次战斗下来轻机枪火力支援不断,可ZB–26和“勃然七九”使用20发和30发弹匣供弹,就明显感觉压制火力太低了,轻机枪通常采用3~5短点射或者5~8发长点射,扣动3~4次扳机就把子弹打光了,战场上频繁更换弹匣绝不是好事儿!就在更换弹匣这几秒钟时间有可能就被敌军的轻机枪反压制,甚至阵地被敌人的集群冲锋所冲垮...所以,供弹器装子弹太少是ZB–26和“勃然七九”的最大弊端。

抗战时期我国军队一共才10多万挺ZB–26,其中3万多挺是抗战之前进口,7万多挺是自己仿制的,这么点数量根本不足以装备到班一级作战小队,还有子弹也供应量太少,枪少子弹少是抗战时期我军火力孱弱的根本原因!

另外,抗战时期我军轻机枪不只是“捷克系”ZB–26和“勃然七九”,其他国家包括美苏也援助过轻机枪给我国,图片里橙色箭头所指是ZB–26、蓝色箭头是比利时M1930,也就是美军M1918轻机枪的FN公司版本、绿色箭头是苏制捷格佳廖夫DP28轻机枪,也就是俗称的“大盘枪”。

这是美国《生活周刊》
记者1944年随“美军观察组”在延安拍摄到的我军正在使用捷格佳廖夫轻机枪进行训练,该枪是抗战爆发初期苏联援助,当时可是有“俄械师”的,其中也有100多挺援助给了八路军。
《生活周刊》

还拍摄了这张照片,有军迷认为是闻名遐迩的德军MG34,实际上它是MG13,获得方式是早年间进口的德国Ⅰ号、Ⅱ号坦克和部分装甲车上的装备,也随车一起来到了我国。后来
MG34服役之后MG13被淘汰了,德国将这些通用机枪又出口到了葡萄牙和我国,这枪使用7.92毫米口径子弹与当时的中正步枪、ZB26轻机枪和“民二十四”重机枪子弹通用,所以才进口了一部分。
MG13在抗战当中被日寇缴获了一部分,后来八路军与日寇作战时又将该枪缴获为我军所用,图片上是1944年我军在延安展示缴获日寇的武器,有“九二式”重機関铳和“大正十一式”軽機関铳、八九式50毫米掷弹筒...最边上的就是MG13通用机枪。

总得来说ZB26轻机枪在抗战时期是我军的主要轻武器之一,总体性能超过了故障频繁的日寇“大正十一式”軽機関铳(歪把子),但它战场火力持续性太低这个弊端改变不了,影响到较大规模的战斗...聊胜于无吧。


皇家橡树1972


在许多的抗日影视作品中,你都会看到一挺架在地上的机枪,其弹匣位于枪身上方,铸就其经典造型,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捷克造”,即ZB26式轻机枪。之所以称之为捷克造,主要原因是这是一款由捷克国营兵工厂生产的轻机枪,在中国它的武器代号并不是那么响亮,但任何用这款枪的人都知道来自捷克,所以捷克造的名称跟那个广为所知。

ZB26式轻机枪的研发始于1921年,当时捷克在研发这款机枪之前,曾经参考过多款枪械的构型,如霍奇克斯M1914重机枪、圣艾蒂安M1907中型机枪、美国勃朗宁自动步枪(其实也是一款轻机枪)等武器,为了拿下这笔轻武器订单,捷克著名武器大厂布鲁诺兵工厂和扎斯塔瓦武器公司强强联手,提出了“布拉格II”方案,即ZB26的前身。

早期的“布拉格II”采用弹链供弹,虽然是一款轻量级武器,但冗杂的技术问题和结构设计让它的复杂性不弱于其它精密枪械。所以到1926年,新改良的“布拉格I-23”方案替代了原先的老方案,并采用新式弹匣供弹,最后定型即为ZB26轻机枪。

其实ZB26“捷克造”最大的特点并不是上置弹匣,而是左偏的瞄准基线和轮型标尺,另外ZB26具有快拆枪管设计,娴熟的士兵可以很快为这款机枪更换枪管。

ZB26轻机枪除了配发给步兵使用外,它还能被架在装甲车上使用,充当移动火力,据统计捷克本国一共生产了超过14万支ZB26轻机枪,并销往24个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市场。

其实但从性能上来说,ZB26并不是当时最优秀的机枪,像是美国的勃朗宁可能在某些层面上说就更加优秀。但由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西方列强重返亚太,中国更是面临严厉的武器禁运政策,英美法等国不可能像中国出售最先进的机枪,而轻量级轻机枪让传统的欧美大厂并不屑于去争抢订单,也无同等级武器可供竞争,所以ZB26能够顺利地占据中国市场。

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战场上开始出现ZB26的身影,抗日战争时期更是无处不在,成为当时中国军队的代表武器之一。据统计,中国向捷克购买的ZB26捷克造的数量就超过3万支。

除了正规订购,剩下的就是仿造了,由于ZB26性能不俗,且适合但并使用,很快包括广东兵工厂、太原兵工厂、浙江铁工厂等国内工厂就开始逆向仿制这款武器。1934年,各兵工厂更是开始使用统一绘制的生产图纸,以使得机械可靠度和零件互换上达到一致。

和日军早期使用的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即俗称的“歪把子”)相比,捷克造的性能更为优异,单兵可以灵活地手持使用,在500米的距离上能够充分保证杀伤力,并有效击倒目标。除此之外,捷克造使用脚架伏击射击的精度远远超过“歪把子”,这让最前线的日军蒙受了巨大损失。

所以日军一旦缴获捷克造,都会保留使用,缴获的捷克造被日军称为“チェッコ机铳”,即“捷克机枪”。日本甚至对ZB26展开仿制,即九六式和九九式机枪,二战之后的住友62式机枪也有参考ZB26的行程活塞瓦斯机构设计。

有趣的一点是,曾经有网友吐槽电影和电视剧中,经常出现插着AK弹匣的ZB26(或者说56冲的弹匣也没问题),这其实不是抗日神剧乱拍,的确有这种弹匣,但绝不是二战时期该有的东西。老式ZB26的7.92毫米毛瑟子弹已经停产,所以出现了使用类似AK弹匣的使用M43子弹的魔改弹匣,并插在捷克造上使用,部分枪械在退役下来后给改造成了道具枪,用于拍戏,这也就是很多抗日剧中有插着AK弹匣的捷克造的滑稽原因。


科罗廖夫


二战时期,中正式步枪、毛瑟C-96驳壳枪(盒子炮)和捷克ZB-26轻机枪,是抗日军队为数较少性能不输日军军队的步兵枪械,其中的捷克式轻机枪,是抗日军队最主要的步兵火力输出单元。

ZB-26轻机枪,发射7.62毫米步枪弹,与中正式步枪的弹药相同,因此,基本上不用担心战时子弹的供应问题,能保证捷克式轻机枪打响。

由于捷克式轻机枪有效射程能高达1000米,子弹对人体杀伤力非常大,且射击精度极高,当抗战军队的捷克式轻机枪怒吼时,冲锋的日军往往就地卧到,以减少机枪火力的杀伤。

此时,日军不是有步枪卧姿射击,就用89式掷弹筒对付,或呼叫92步兵炮轰掉我机枪阵地。

从侵华日军回忆录中可窥探,日军对捷克式轻机枪可谓非常忌惮,认为其机动灵活,且转移阵地很方便,常常一个人就能操控 是中国军队最可怕的步兵枪械。

据战后国府统计,有不亚于10万侵华日军直接死于捷克式轻机枪枪口之下,是抗战军队和游击队所有装备杂七杂八的步兵枪械中,杀死侵华日军最多的枪械,捷克式轻机枪可谓抗战时枪械中中流砥柱般的存在。

ZB-26轻机枪,采用20发弹匣供弹,直弹匣位居机匣上方,尽管供弹比较方便,但瞄准似乎不太方便,特别是20发弹匣火力持续能力稍差,对机枪副手压力较大,得保证实弹匣的供应。

但二战时期的轻机枪,一般采用弹匣供弹的,子弹容量都不高,英军及英联邦军队装备的布伦轻机枪以及日军装备的96/99式轻机枪,都是30发弹匣供弹,美军装备的两脚架当轻机枪使用的勃朗宁M-1918A1/A2自动步枪,采用了20发弹匣供弹。

综上,捷克式轻机枪,动作非常可靠,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是二战时期一挺非常著名的轻机枪,给予了侵华日军非常大的杀伤。

鉴于捷克式轻机枪战场使用效果非常好,日军在缴获捷克式轻机枪的基础上,仿制改造成功了30发弹匣供弹的96式轻机枪,用以取代故障率较高的歪把子轻机枪,从侧面印证了捷克式轻机枪作战性能的优异。


国平军史


还行吧

导气式+枪机偏移式闭锁在那时算是成熟且可靠的设计

弹匣供弹的可靠性和携带型也高,虽然弹容量和火力持续性差了点,但考虑带ZB26一定得陪副射手,顶部弹匣的重装速度也还行。

而且它也有当时为数不多的快拆枪管设计,进一步增强火力持续时间。提把这个小设计也方便让人拎起来就转移。10公斤不到的重量和500r/m的射速中规中矩,底部的抛弹口还有个与扳机联动的防尘盖,进一步提高可靠性。


ZB26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单向性能,但作为一挺轻机枪该有的都有,整体综合性能非常优秀。只是二战中机枪风头被MG系列抢太多了


但去掉德国,看别人的轻机枪就会发现ZB26可圈可点了。比如毛子的DP虽然弹盘容量大,但故障高,而且不便携,枪管也不可快拆,套在活塞边上的复进簧也容易过热导致复进不到位;日本的歪把子和意大利布雷达的供弹能让人一脸懵逼;美国的BAR压根算不上和轻机枪,枪管过热太快,还不能快换;英国布伦抄ZB26的不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