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種植什麼農作物不用很操心,但又能得到想要的收穫?

新大風歌


相對比較省心管理的作物農作物有:紅薯、白山藥、土豆、紅蘿蔔、芋頭、抗旱品種的小麥、油菜、韭菜、果樹等,這些作物管理都較粗放,甚至播種後到收穫,基本不用管它,只管收穫即可。



紅薯、麻山藥、土豆、紅蘿蔔、芋頭等,耐旱,蟲害少,基本不用澆水、打藥及怎麼管理,只是收穫的塊莖大小的問題了。抗旱品種的小麥,如石麥——15、石麥——17、石麥——18等,抗旱能力強,抗逆性強、只要有底墒播種後保全苗,以後不用澆水,畝產800~1000斤。如有天降雨水更好。如一滴雨水也沒有,在抽穗揚花期左右,噴施一次作物生長調節劑“旱地龍”即可。山區澆灌不便的山坡嶺地都是“靠天收”,種植抗旱小麥品種。


其它種植某種果樹也可以,如山楂樹、杏樹、棗樹、桃樹、花椒樹、柿子樹、核桃樹、梨樹、桑樹、栗子樹、等等,其中有的樹種在揚花坐果時噴一次藥更好。防治病蟲害,有的只要栽活,以後不用管理,年年有收穫。只是沒有管理到位收穫得多、果實品質差點。收穫是肯定的有。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建議你種植中藥材白芨,種植三年收穫,全國很多地方都有種植,我在浙江多年,在浙江玉環市一帶有大面積種植,白芨對土壤的要求不高,有帶一點沙質的土壤就行,白芨基本上沒有什麼病蟲害,一年施肥兩次就可以了,有時間的時候除雜草一下,平時都不用下什麼功夫。

我多次到山上考察和了解,三年前的那一季白芨,他們大發了,白芨鮮品他們都賣到幾十元一斤,今年他們也大豐收,價格回落到白芨鮮品八元一斤,安徽藥商上門收購,據種植戶講就是八元一斤的白芨鮮品,這樣的價格也是可以的,我在網上查看了多次,好多種植戶都認為今年的價格已經觸底了,以後還有點上升的可能,因為市場需求量大,所以感覺種植白芨還是有市場前景的。





快樂斌哥


我們家有三畝菜園,小時候都是爸爸媽媽管理,他們都是在地裡面種上應時的蔬菜瓜果,感覺西瓜,小香瓜,黃瓜,茄子,西紅柿,大白菜,蘿蔔,這幾樣比較好管理,平時勤澆水,西瓜小香瓜要打頭,西紅柿黃瓜要搭架,茄子,白菜蘿蔔都要剔苗,像比別的農作物,這幾樣還是比較好管理的


1531894415932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道題問的時候,就覺得這是一種懶人概念,這世上哪有什麼不用很操心,而且還能得到想要的收穫的事情。今天,細妹無意間與母親聊起這個提問,我母親說:如果在農村種植農作物,不用很操心就能得到想要的收穫,應該理解為是一種智慧而不是懶。下面,就聽我母親講講《在農村種植哪些農作物不用很操心,而且還能得到想要的收穫》

一、種植早玉米的中後期套種紅薯

二、種植辣椒的後期套種秋冬季節蔬菜

種植早玉米的中後期套種紅薯

種植的早玉米為正常種植管理,而後期套種的紅薯幾乎就是懶人農作物了,五月下旬給玉米第二次中耕培土之後,即可將紅薯即時種在玉米植株的株與株之間的空隙處:

(一)選擇晴天,按每畝15~20公斤的施用量,給早春玉米撒施氮磷鉀三元複合肥,而後用鋤頭一邊鋤草一邊將肥料翻入地裡;

(二)待玉米地裡雜草曬死後,玉米已經開始抽雄穗,這時候就可以將紅薯苗栽種到玉米植株的空隙處:

1.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紅薯藤,按每5~6個節為一株,將紅薯藤剪斷,留住上面的3張莖葉,下面的2~3個節的莖葉前掉;

2.晴天下午、陰天全天可種植,將選好的薯藤直接種進玉米株與株之間的空隙處。如果玉米地鬆土的時間還沒有多久,泥土還是松的,可以將薯藤被剪掉莖葉的一端種進土裡,輕輕按壓即可;如果泥土已經被雨水沖刷結實,那得用鋤頭挖穴種植;

3.六月下旬至七月初,玉米便可全部收割完畢,這時候就可以給紅薯撒施肥料培土,肥料可以是過磷酸鈣,也可以用石灰。選擇晴天,待露水乾了之後將上述肥料撒於紅薯地裡,然後培土,順便將紅薯藤上面的肥料抖落。

做完這些之後,種紅薯的過程就結束了,只等秋天過後霜降來臨前收穫紅薯就行了。在我們山村裡,種玉米和紅薯是一整片地種植,是不用抽畦、也不用噴農藥的。

種植辣椒的中後期套種秋冬季節蔬菜[白蘿蔔]

這種套種模式一般是在農曆的七月十五中元節過後進行,這個時候氣溫已經開始有涼意,辣椒樹上的花已經不多,首先將辣椒畦上面的雜草統統除淨;辣椒樹上的紅辣椒全部摘掉即可點播白蘿蔔了:

(一)用小鐵鎬在辣椒的株與株之間挖點播穴,每株辣椒的旁邊挖一穴,每一穴放4~5棵蘿蔔種子,基肥可放可不放,因為種過辣椒的地塊大多都是肥料過剩的;

(二)播種下去約一個月後,要看出芽情況怎麼樣,如果出得大稠的需疏掉一部分,每株留2~3棵苗即可;

(三)到了九月,辣椒葉已經基本掉光了,如果有空閒時間可以把辣椒樹拔掉;如果不是大批量種來賣蘿蔔的話,也可以無需理會老辣椒樹,霜凍一來辣椒樹自己會乾枯。

辣椒地裡不止可以種蘿蔔,幾乎秋冬季節能種的蔬菜都可以栽種,因為,前一茬給辣椒的肥料大部分是農家肥或者有機肥,一時半會辣椒沒有完全將肥料吸收利用完,所以,辣椒與秋冬季節蔬菜套種,就是一種特別省心還節約肥料的套種模式。

其實在農村,簡單易種,而且還不用操心就能得到想要的收穫的農作物還有很多,如果您也摯愛農村、農業,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探討。

本次解答由細妹母親口述,細妹編輯整理,希望咱的解答能幫到有這方面需求的人。


山村細妹


經過廣大農民群眾的實踐,蘆筍是一種非常適合懶人種植的蔬菜,完全不需要怎麼打理都有好收成,而且它的產量特別的高,種植一次,起碼能摘個十年。蘆筍是農村非常普遍的一種植物,而且它對環境的適應力特別的強,在中國的南方和北方地區都可以種植,它屬於草本植物,可以直接用來食用,我們一般主要吃它的莖幹,這種植物的營養成分也是特別多的,而且特別適合在減脂期間的減肥人士食用,正因為它有很多的功效,所以它的市場售價也比較高,許多農民就是看到了良好的市場前景,所以都紛紛開始種植這種植物。

蘆筍的種植非常簡單,而且它的抗災性非常強,無論是碰到旱災還是水澇都可以繼續頑強的生長,其實蘆筍之所以可以在惡劣的環境下繼續生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它有一個非常發達的根部,它的這個根部可以在泥土下面紮根很深,這樣一來就可以吸取地底下的水分,就算是碰到旱災也不會怕。

而且這種植物的收穫週期特別的長,許多其他的植物一年只能收穫幾次,可是蘆筍不一樣,它的生長週期特別短,所以每隔幾天就可以收穫一次,只有到了冬眠時期,才會短暫的停止生長,但是如果是南方一些比較溫暖的地方的話,那麼就可一年四季都能收穫蘆筍。

蘆筍的種植工作其實是非常簡單的,首先需要把它的種子簡單浸泡一下,也就是農民們經常說的催芽工作,浸泡的時間大概要半個月,等到種子發芽以後就可以把它播種撒到土地裡面了。和其他大部分的種子一樣,蘆筍的種子也需要在春天播種,因為它比較喜歡溫暖的環境,等種子慢慢發芽展開以後就可以把它埋到土裡了。

在種植蘆筍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把它埋的深一些,因為它的根部特別的發達,這樣可以有利於根部的伸展,做好這些準備工作以後就可以簡單的施肥了,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慢慢的等候了,因為這種種植工序特別的簡單,所以哪怕是城裡人想要在自己家裡種植蘆筍也是可以做到的,只不過需要買一個比較深的盆。







野草食堂


建議種植丹參之類的藥材,丹參比較好種,對土質要求不高,含鉀肥高的就行,一般一年一收,也可以2到3年一收。種植也簡單,種苗就是拿以前長大的丹參,切成小塊,適當插在蓬鬆土裡就行,施點含鉀肥,澆水,打點除蟲藥,蓋上黑薄膜,種植丹參處,在薄膜上弄個小洞,全面都不用管了,丹參自己茁壯成長,年初種,年末收成。想不費多大勁種植,zhong這種藥材是不錯選擇,去年我就開始種的,收成還不錯。市場行情沒有低於6元一斤,根據丹參大小,價格在6到20元左右一斤,行情若不好,可以曬乾儲存,可以長情當,行情好了,隨時拿出來買。確實種這個比較省事,利潤還可以。今年我也種植了茱萸藥材,這個行情也不錯,這個種植一次,基本就不用管了。也是不錯選擇,這個要等樹長大了才有收成,這個曬乾賣,幾百元克。











農村吃幫幫


農村種植農作物需要考慮市場需求,結合土壤實際情況:水源、土質、地勢。考慮交通運輸,人力的投入。做事情最好有計劃,有步驟,種植不能盲目追求高。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管種植還是養殖,都是要認真對待。

世界十大名菜之一,有名的懶人作物,嫩莖質地細膩,風味獨特,清香脆口,營養豐富,長期食用對人體許多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水腫、支氣管炎、及癌症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關注它___蘆筍。

蘆筍又名石刁柏、龍鬚菜,屬百合科天門冬屬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通常以人工培植後釆收的嫩莖為食。種植很簡單,對土壤,水分,溫度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沒有特別要求。種植一次可連續收穫10一15年,在管理好的基礎上,壽命可達20年。

目前,蘆筍栽培主要釆用種子繁殖和分株繁殖兩種方式。選擇種子繁殖的話,最好育苗移栽。因為種子價格比較貴,成本高,直播浪費種子,出苗率低,不易管理,培育壯苗困難,比育苗移栽的蘆筍產量低,質量差,所以生產中以育苗移栽的方式比較好一些。育苗移栽比直播苗床面積小,省種子,用工少,管理方便,出苗整齊,出苗率高,有利於苗期管理,避免出現大苗欺小苗的現象;也有利於病蟲害的防治。分株繁殖是通過優良豐產的種株,挖出一整蔸,分散地下莖後,陰天移栽到大田。這樣可以保證植株間的一致、整齊。但要適當安排人手,不能傷根,傷芽,比較費力費時,一般只作為良種繁育栽培。

蘆筍應選擇抗病力強,產量高的品種,比如帝王雜交一號。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鬆、保水保肥力強,排灌方便、富含有機質的微酸砂壤土為最好。蘆筍種皮有蠟質,播種前用30度溫水泡2天,每天換水1次,再恆溫30度催芽,每天用溫水淋一下,6天可以露白播種。一般3月下旬播種。每畝用種2斤,行距40釐米,株距10釐米。開溝單粒點播,深度2釐米,播後覆土3釐米,並蓋上一層薄草,增溫保溫。出苗後及時揭開蓋草。苗10釐米高時,澆水,追肥,每隔20天追肥1次,連追2次,培育出壯苗。後期防苗倒伏,可以培土。一個月,單株地上莖3條以上就可以移栽。

移栽一般6一7月份進行,開溝行距1.5米,溝寬40釐米,溝深40釐米,溝內放入發酵好的農家肥,每畝可加硫酸鉀40斤,過磷酸鈣80斤,回填溝內25釐米厚,株距30釐米,每畝栽1200株左右。移苗時最好不傷根,每穴1株,將苗地下莖上生鱗芽的一端必須順溝朝同一方向排成一條直線,以後抽生嫩芽的位置集中在畦中央,便於培土,將苗的肉質根均勻伸展,蓋土2釐米,稍微輕壓,澆水,再覆土5釐米,待植株成活後抽出新莖後結合中耕追肥再培土與畦面相平。

移栽後要查苗補苗,確保豐產豐收。注意中耕除草,看苗施肥,灌溉與排澇,適時培土,病蟲害防治。蘆筍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發病初期植株上部出現凋萎,基部褪綠髮黃,以後黃葉逐漸增多,凋萎日趨嚴重,直到整株葉片發黃,發病至整株枯死的時間需20天以上。地下部發病初期根毛和細根呈褐色乾枯狀,後期脫落,病株易拔起。早期可用70%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靈粉劑600倍液,每7天噴一次,連噴3次。開花期易感染灰黴病,新長出的嫩枝呈鐵絲狀彎曲,導致生長點變黑乾枯,嚴重時會導致地上部枯死。早期可用50.%速克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每10天噴I次,連噴3次,注意除草時不要傷根,以兔造成傷口感染病菌。蘆筍最嚴重的蟲害是甜菜夜蛾,注意剷除雜草,切斷食物鏈中的中間寄主。在田間設置性誘劑誘殺並監測成蟲動態,根據成蟲動態及時到田間查卵,發現卵塊及時人工摘除,並交替使用殺蟲藥劑:5%抑太保乳油、5%卡死克乳油、2.5%功夫菊酯乳油。

蘆筍嫩莖抽生的速度和質量,在白天氣溫20度一30度,夜間溫度23一25度的季節最好。但因各地氣候條件和地域差異,釆筍季節也有所不同。一般第一年釆收期為20一30天為宜,第二年採收期為40天為宜,以後可延長到60天左右。釆收結束應給植株留90天以上恢復生長時間。採筍應在日出前進行,防止陽光著色影響品質。

世上沒有一勞永獲的事,用心去做,沒有什麼難的。希望大家都擁有健康的身心。



竹子藍天白雲


你好,作為一名三農領域的創作者,在這裡我簡單的發表一下我個人的觀點。

首先,在農村,無論種植什麼植物,都要經過一系列的地塊選擇、播種時期、澆水施肥、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程序後,才能夠得到想要的收穫。俗話說得好"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不管哪一項種植品種,都必須要經過勤勞汗水才能夠收穫到成果。

其次,我們這邊有幾個村,旱地比較多,他們利用的非常好,基本都比種糧食收入高多了,就是種蔬菜。我要說的就是豇豆,其實還有好幾種,現在只說豇豆,模式都一樣。

不用大棚,投資非常的少,但是種蔬菜特別的累人,這個大家都知道,掙的都是辛苦錢,他們比正常種植要提前一個月左右,就是大上市之前,他們的已經賣完了。

一般豇豆大上市的時候也就幾毛一斤還沒人買,提前一個月的話基本算是反季節了,批發大概也有1.5到兩塊一斤,拿一個一畝的菜園子來說,產量很不錯,能產好幾千斤,每天半夜的去摘,然後整理好了早上去批發,基本一天能有個300斤左右,能持續賣20幾天,雖然辛苦,但是比種糧食好太多了。

最後,種植技術和資料網上都有,想多賺錢,就打時間差,就是辛苦辛苦。

這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幫到大家,也希望大家能喜歡我的分享,謝謝!


鄉野小齊


隨著種植技術的的改良,農機的大面積推廣,農業種植相比以前要簡單方便得多,但對於我們這種小山村,因為土地分散,交通不便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們家鄉的農業發展並不是很理想(只針對我們鎮來說,因為營山縣的地域還是蠻廣闊),很多人種地都不是為了交易而是為了自己家能自給自足。在家鄉種植的眾多農作物中,我認為有以下幾種常見的且不用操很多心的作物:

一、大蒜

我們家鄉的大蒜一般都不會整塊田只種植這一種作物,一般都是大蒜和牛皮菜一起種植,一般是一個窩種一株牛皮菜兩粒蒜瓣,給牛皮菜施的肥足以滿足蒜的生長,因此不用再單獨給大蒜施肥,很省人工。農村有句老話“七月蔥八月蒜”,意思是七月種蔥,八月種蒜。牛皮菜一般九月才開始種植,但這絲毫不影響大蒜的生長,很多時候種在牛皮菜裡的大蒜長勢明顯優於單塊種植大蒜的。大蒜因為自身的特點很少病蟲害,種植又方便,很適合“懶人”種植。

二、紅薯

我們家鄉的基本面貌是丘陵,加上我們的氣候適宜,種植紅薯是一種很好的選擇。首先是紅薯可以通過扦插繁殖,它的繁殖比較容易。二是施肥還是比較方便,在我們家鄉紅薯一般只撒兩次肥料就可以坐等它成熟了,所以種植還是蠻方便。

其餘的作物暫時沒想到,下次想到了再來回答。




學農的鐵憨憨


水稻比較省心,一季水稻就三個多月就可以收割了,就算你什麼機械都沒有全部用人工,以安徽大別山這邊租地在300元每畝。承包200畝純利潤在300—400元每畝。

一、種糧及肥料

種糧有15元、22元、35元每斤,我們按中等的22元每斤算每畝在四斤,需要大約800斤種子,金額在18000元左右。複合肥在2200左右每噸,金額大約在20000元。打蟲藥在8000元!

二、人工及機械

播種子找人工按100元每天,總共需要花費8000元左右,收割在60元每畝總共需要12000元。犁田費按100每畝算,需要20000元。

三、租金

租金這塊按各地承包費不等,以安徽大別山這邊300元上下,總共需要60000元。

四、管理

管理這塊主要看看田地有無缺水,或者是否需要打藥等。打農藥這塊每個鄉鎮賣農藥的老闆都會幫你診斷,無需多慮。

五、收割

每年收稻成熟季節,糧庫有個保護價在125—127元每百斤,只要不是天災人禍,最差的水稻畝產也在1000-1200斤左右。

合計毛的收入在22萬,去掉成本租金在15萬,純利潤在7萬元。另外還有種糧大戶以安徽這邊為準每畝補助31元和秸稈焚燒等補助加起來約一萬多!所以種植水稻三個多月時間裡收入還是可以的。希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