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種植為葉縣任店鎮群眾撐起致富“傘”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王俊生 見習記者 高君曉 萌友 吳丁玲 文/圖

草莓種植為葉縣任店鎮群眾撐起致富“傘”

“他家的草莓甜,口感好,我經常來她們這買草莓。”3月13日下午,在葉縣任店鎮秋河村的眾鑫草莓基地,從平頂山市區帶著孩子來採摘草莓的徐女士告訴記者。

走進草莓基地,一股清香撲鼻而來,鮮紅的草莓隱藏在綠葉下,一些市民拎著籃子穿梭其間興致勃勃地採摘草莓。

“現在草莓園已經成為我們村的特色了,每天都有人帶著孩子來摘草莓。”該草莓基地老闆何五妮說。

S234省道在秋河村穿村而過,沿著道路兩旁,每隔一段路就有一家草莓園,一個個草莓大棚在路邊排列著。這裡很多村民靠著種植大棚草莓發家致富,而何五妮就是他們的領路人。

“我是平頂山市第一家種植溫室大棚草莓的。”何五妮說。早年,何五妮一家一直靠販賣水果為生,他們開車去武漢批發水果,然後拉回平頂山銷售。在此過程中,他們發現草莓非常受顧客歡迎,瞭解到本地並沒有種植草莓的,便萌生了回鄉種植草莓的想法。

說幹就幹。2003年,何五妮在外地學習了種植草莓的技術後,便回鄉承包土地8畝,搭建4個大棚,買來草莓苗開始試種。

剛開始他們用竹竿、水泥柱子作為支架,覆蓋一層塑料薄膜作為種植草莓的大棚。草莓需要在溫暖的環境中生長,為了增加溫度他們還在棚裡燒起了鍋爐。但是塑料薄膜不保溫,草莓棚的溫度還是太低了,草莓苗死了不少。禍不單行,冬天的一場大雪,把所有大棚都壓塌了。

“由於缺乏經驗,第一年投進去的錢全賠光了。”何五妮說。第二年,他從頭開始,用鋼材搭建大棚骨架,覆蓋3層塑料薄膜用於保溫,並不斷到浙江學習技術。在他的努力下,草莓長勢非常好,生意越來越火爆,每天前去採摘、批發草莓的客人絡繹不絕。2008年,他又將草莓園擴大至20畝,新建了10個草莓大棚。

看到何五妮的草莓園生意火爆,附近很多村民紛紛效仿,也建起了草莓園。面對同行競爭的局面,何五妮不僅沒有慌,反而毫無保留的向村民傳授技術。

2013年,隨著周圍種植草莓的人越來越多,草莓苗需求旺盛,何五妮又開始琢磨起培育草莓苗。於是,他在古路灣村承包土地40畝,開始自己培育草莓種苗進行售賣。除了本地顧客外,陝西、江蘇等外地的顧客也前來購買。

秋河村的貧困戶李付宇常年在草莓苗園裡工作,做些看門、除草之類的雜活,每月工資3000元。此外,有客戶購買草莓苗時,每天用工量可達到100餘人。

“何五妮種植大棚草莓在村民中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帶頭作用,不僅激發了貧困群眾發家致富的內生動力,也解決了村裡一部分閒置勞動力的就業問題。”該村黨支部書記張平雨說。

草莓種植為葉縣任店鎮群眾撐起致富“傘”

目前,秋河村種植草莓的有35戶,面積300餘畝,種植草莓苗面積有100餘畝。在何五妮的帶領下,更多鄉親坐上了致富快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