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天人阴阳合一的思考

“老师,你说《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中的‘一’会是什么呢?”。

他反问道“你说天之阴阳最大的特征是什么?人体阴阳最大的特征又是什么?”

学生都默不作声,房间里寂静得很。

还是他打破了沉默。

他唱起了歌。

“我们之间没有延伸的关系

没有相互占有的权利

只在黎明混着夜色时

才有浅浅重叠的片刻

白天和黑夜只交替没交换

无法想像对方的世界

我们仍坚持各自等在原地

把彼此站成两个世界

你永远不懂我伤悲

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像永恒燃烧的太阳

不懂那月亮的盈缺

你永远不懂我伤悲

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不懂那星星为何会坠跌

……”

“老师,这是什么歌啊?”

他没有理会,却又哼起了另一首歌

“天上有个太阳

水中有个月亮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那个更圆,那个更亮,

哎嗨哎嗨呀”

……”

他哼得哀怨悠长,仿佛天也昏了,地也暗了。

“真不知道刘欢的《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的内涵如此深刻,能如此打动人心”学生的眼睛有些湿润。

“第一首歌也是名曲,叫《白天不懂夜的黑》。出自著名歌唱家那英,是我们那个年代的青年人天天嘴里哼的!”他说。

“这两首歌有什么奥秘?老师”

“它讲述了白天和晚上的规律和特征。”“从歌词、曲调和流行程度看,它们是不是已经入木三分,已经触及并影响到了人的灵魂呢?”

“是啊!白天永远不懂晚上,晚上也永远无法想像白天。”

“天啦,刘欢那首歌中的‘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三个不知道从老师你嘴里吐露出来,听得我心里好惆怅啊!”

“白天和黑夜?太阳和月亮,是不是阴阳啊?”

为此,他在黑版上写出了阴阳的繁体字。

一个学生抢着回答:“陽应该指太阳,从构字上看,它照亮了城廓,并且冉冉升起。”

“陰呢?”

没有人回答。

他说“厚厚的云层,遮住了太阳。城廓里一片漆黑。阴本义指影子,现在简化成了月亮。”

“喂!你们说说白天和晚上有什么不一样?”

“太阳当空的白天明亮、温暖、升发、活跃。没有了太阳的夜晚黑暗、寒冷、下降、静息。它们之间的反差太大了”

“只是反差吗?”

学生想了想说“是不同属性,是完全对立!”

“说得太好了!可不能颠倒黑白,不能昼夜不分啊!”。

他解释说:“昼和夜,太阳和月亮时时刻刻以完全相反的方式摩挲着它所包容的动物和植物的表面,填充着它们的内体,融化于它们的生命之中。将它们驯服得服服帖帖。”

“驯服?服服帖帖?”

“不相信?”

“从进化论来看,人的一切的一切都是适应自然的结果,特别是适应昼夜的结果。甚至人本身都是由昼夜阴阳雕琢而成。”

“有道理”

“自然界规律多种多样。有年节律、月节律和日节律。但年节律观察周期长,年与年交接的那几天反差不大,其气温、气压、气流、雨水、震灾、日照、信风等的变化难于把握。月节律与潮汐有关,与月经和运动周期有关,但阴历的月份不规则,月与月交接的那几天也没有明显特征。而日节律是特色最为鲜明,差别最为悬殊,性质完全对立的节律。人类的大部份时间都没有电灯(只能靠有限的植物油来照明)。没有电灯就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事也不能做。在照明十分可怜的前提下,人类只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能白天劳作,夜晚睡觉。从而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特殊的与昼夜相关联的自身的生活与行为方式。”

“方式?”

“对”

说到这里,他又不自主地背诵起了《素问生气通天论》里的名句“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末了,他总要加上《灵抠·顺气一日分为四时》里的那句“夜半人气入脏”。在他看来,平旦、日中、日西和夜半四个时辰才构成了完整的昼夜区间。

讲到这里,它索性在黑版上画出了一条曲线。只是他将日西改成了日暮。

面对这条人体阳气昼夜分布曲线,他思考了很多。

白天位于X轴上方,夜晚位于X轴下方,它们凹凸方向相反,完全对立。白天和夜晚的时间与幅度基本一致。曲线的峰值在日中,谷值在夜半。平旦和日暮相差无几。从夜半至平旦到日中,逐渐上升。从日中经日暮到夜半逐渐下降。

他对学生说:“这是一条余弦曲线。这就是中医的天人阴阳合一曲线”

“是吗?”

“今天的作业是思考这条曲线,看这条曲线能解释人体的什么现象,能在治疗上对运用中药和小儿推拿产生什么指导意义?”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对曲线的讨论,竟然成就了他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功,竟然开拓了他治疗疾病与保健的全新思路。

文章转自廖品东教授小儿推拿的博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