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在戰國挑五名將領,一位軍師,一座城池,你會怎麼選?

Jiang歷史


五大名將,我會選秦國王翦,漢朝衛青,唐朝李靖,宋朝岳飛,明朝戚繼光,軍師我會選蕭何。城池我會選用唐朝的長安城。

以長安為起點,征討天下的話,王翦可以向南進軍,因為王翦橫掃六合,特別是曾經徵滅楚國,對騎兵在南方的運用十分厲害。

衛青則可以出兵北去,征討河塑寧夏,北拒外族,非衛青莫屬,甚至在國力允許時候,可以重新開拓絲綢之路,穩定國家西方。

李靖統兵未嘗一敗,是唐朝開國重臣,用李靖橫掃中原,可以說萬無一失。

岳飛治軍嚴謹,特別是對於北方少數民族軍隊的對戰有豐富經驗,岳家軍是歷史上第一支以將領姓氏命名的軍隊,讓岳飛出河北,征伐遼東,別無他選。

戚繼光的軍隊是唯一一支步軍,冷兵器的步軍戰法被戚繼光開發利用到了極致,由戚繼光帶著鴛鴦陣進兵江浙,橫掃東南,帝國無憂。

以上五名大將,都是謀略過人,可以獨當一面的軍事天才,任何一人都不會比諸葛亮,張良等戰略謀士差,而且久經戰陣,對戰場的運籌帷幄比後方的謀士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坐鎮後方的領導者只需要做好後勤供應,保障經濟發展就已經足夠。

所以要做好後勤供應,發展後方經濟,用漢初三傑的蕭何就高枕無憂了。

最重要的一個,以上六人,都是忠心耿耿,別無二心,有名的功臣。


鐵烏龍


我選戰國四大名將中的白起、王翦、廉頗,外加司馬錯和吳起,軍師我選張儀,一座城選咸陽。

戰神白起,在擔任秦軍主將30多年裡,攻城70餘座,殲敵接近百萬左右,諸侯各國基本被其打殘。伊闕之戰,斬殺魏韓聯軍24萬;攻楚,攻陷楚都郢城;長平之戰,斬殺趙軍45萬。公元前273年,大破韓、魏、趙聯軍13萬,俘獲韓、魏、趙三國大將。類似的戰爭不計其數,打遍六國無敵手,為首選之將。

王翦攻破邯鄲,滅趙國,橫掃三晉,攻被燕都薊,滅燕國,率60萬大軍滅楚,所向披靡,被秦國的統一做出了重大貢獻。滅楚後,功成退隱,不貪戀權勢,為人生最成功之名將之一。

選廉頗,是因為進攻方面已經有白起、王翦、司馬錯,還有攻守都厲害的吳起,所以再加上以守所長的廉頗,配合上就更完美了。

選司馬錯,是因為司馬錯是歷經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王時期的猛將,惠文王時期,司馬錯攻下巴蜀,秦昭王時期,伐魏破楚。之所以選司馬錯,是讓白起、王翦和司馬錯再加上張儀組成一個強大的體系,外加防守特長的廉頗,再加上能謀略武備都行的吳起,構成一個更完美的體系。

吳起通曉兵家、法家、儒家,其行政管理,謀略,領兵作戰都厲害,是個全能人才。吳起曾事魯魏楚三國,公元前389年,吳起率沒有作戰經驗的5萬魏軍大破50萬秦軍於陰晉,吳起在楚國的變法,使楚國強大起來。

張儀,縱橫家,其連橫破合縱。軍隊作戰,情報為重中之重,而張儀可以做間諜方面的工作。用其策略,可分化裂解敵軍組成的聯盟,從內部分化敵人,從而各個擊破,最後殲之。

城選在咸陽,是因為咸陽作為秦國的都城,位於陝西八百里秦川的腹地,宗山亙北,渭水穿南,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地方。東有涵谷關,強大時開關出擊進攻,弱小時可閉關自守,從而立於不敗之地。



悠悠古今


如果我在戰國,我先選商鞅為軍師,原因是,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只有國力強盛才能打勝仗。我要他管理後方。五位名將,我選孫臏為主帥,白啟這個殺神做先鋒,廉頗左翼,右翼王翦,墨家代表人墨子為後軍,用於防守城池,這樣的編隊我認為最科學,大家是否看過《墨攻》,一人守一座城,雖然有點誇張。但攻下的城池不去守,你打的再多城池都是百搭,不是隻有你孫臏會圍魏救趙,聲東擊西,圍邊打援。古代運輸能力和行軍速度都很弱,沒有有效防守,你將是手忙腳亂。再說都城選址,我看很多網友選巴蜀,選咸陽,我不認可,巴蜀地勢險要,防守是不錯,可你要出征打仗,別人打你不方便,可你打別人也不方便,再說咸陽,位於現在的陝西,秦國定都咸陽是沒有辦法的事,他當時未統一中國時候,秦國就在函谷關以西,他在他管轄範圍內選了箇中間位置定都,無可厚非,可現在是你讓我在全國範圍內選,我首選趙國都城邯鄲。俗話說得中原者得天下,逐鹿中原,那個時候邯鄲應該是最繁華的地方,戰國時期,還是農耕時代,黃河流域的文明和發展不亞於當今的上海,我以邯鄲為中心,有墨子守城,想打那裡打那裡,打那裡都是最近的路線,四方諸侯想打其他地方,還要看我願不願意讓他路過。


老李雜談666


五名將毫無疑問選戰國“四大名將”+吳起。戰國四大名將加上吳起的戰績,足以傲視戰國群雄了吧?

1、先說戰國四大名將之首戰神白起。作為“殺神、人屠”,白起的歷史戰績:伊闕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斬首24萬;伐楚之戰,攻陷楚國郢都。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坑殺45萬趙軍精銳。弱齊、伐三晉、殘楚,攻城拔寨70餘座,受封為武安君,戰國期間殲滅近百萬敵軍,選將肯定首選白起。

2、次選吳起,吳起也是戰國初期的軍事天才,吳起可以說是“文能媲美商鞅,武能媲美白起”,武廟十哲之一。在魯國為將時帶領弱小的魯國軍隊大敗強大的齊軍,後仕從於魏國,在魏文侯支持下建立戰國初期令諸侯聞風喪膽的“魏武卒”,吳起率領魏武卒南征北戰,創下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不分勝負)”的驚人戰績,可以說吳起在戰國初期就是開掛的存在!

3、王翦,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主要戰果:率軍攻破趙國都城邯鄲,掃平三晉,攻破燕國,消滅楚國。王翦與其子王賁,成為秦始皇統一六國、開疆擴土的最大功臣。因功績卓著,拜太師,封武成侯。

4、廉頗,戰國末期趙國名將。廉頗雖不如白起善攻,但卻是位防守大將。其作戰勇猛果敢,屢立戰功,聞名於諸侯。長平之戰前期,採固守的方式,成功抵禦了秦軍進攻,使得不可一世的秦軍3年吃癟,進不得趙國半步。雖然長平之戰還是以趙國失敗而結束,但廉頗的防守策略無疑是成功的,趙國長平之慘敗不在於將帥,而在於綜合國力的差距。所以戰國時代要選防守大將,首選廉頗,真可謂是護國樑柱。

5、李牧,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軍事家。李牧是戰國末期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主要戰績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破匈奴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匈奴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肥之戰則是圍殲戰的範例,使得戰國末期的無敵秦軍遭受當頭一棒,不得不暫緩進攻三晉的鋒芒。

軍師選商鞅,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為什麼軍師要選商鞅呢,因為商鞅變法對於整個戰國格局的影響太過於強大,在商鞅變法之前,戰國七雄還處於均勢之中,誰也滅不了誰。但在變法後,秦國發生的天崩地裂的變化,從一個備受諸侯鄙視的弼馬溫一躍成長為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大國崛起之路由此開始,法家思想貫穿整個秦國,七代明君由此產生、無數名相名士相繼奔走秦國,最終為秦國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所以商鞅是戰國時代獨一無二的軍師之選。

城池選咸陽,“大秦帝國”的都城,位於關中平原腹心地帶,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而過。在戰國時代,咸陽外有崤函之險,內有關中肥沃土地,進可攻退可守。秦國統一天下,咸陽以及崤函地理優勢也是一重大因素,對內土地肥沃可以提供源源不斷的軍糧保障前線作戰,如果失敗則可以閉關自守,蓄力再發。所以如果選戰國城池的話肯定首選咸陽。


大秦風華


非常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能選自然是最好的,肯定是戰國四大名將白起,廉頗,李牧,王翦。再加上一位五國伐齊的樂毅,軍師當然是孫臏,一座城池當然是易守難攻大是成都。

白起

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熟知兵法,組織伊闕之戰,正面擊潰韓魏聯軍,伐楚之戰攻佔楚國首都郢都,在長平之戰坑殺趙國四十萬降卒。封號“武安君”

王翦

秦始皇統一六國戰役中,有四國都是被王翦攻下(燕,趙,魏,楚)在與楚國名將項燕的戰役中,是王翦最為經典的一場戰役,憑藉以逸待勞,攻滅楚國,擒獲楚王負芻,楚將項燕自殺。

李牧

戰國時期趙國名將 ,曾以對抗匈奴而聞名於趙國,曾擊破匈奴十萬餘人,破林胡等異族,因當時藺相如已死,廉頗出走他國,李牧成為趙國重要人物,後與秦軍交戰,是秦軍大敗,最後被反間計殺之。

廉頗

戰國時期趙國名將,因與齊,秦交戰而出名,在與秦的作戰中,一直處於防守態勢,所以認為他很善守,但其實他作戰十分勇猛,要不然也不會發生將相和的故事了,晚年因趙王受奸臣讒言,廉頗流浪異國,最後鬱鬱而終 。

有了這戰國四大名將,再加上指揮五國滅齊的樂毅,還有孫子兵法的孫臏,加上成都這樣易守難攻的地盤,便是最好的開局了。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


嘴痕


白起、王翦,廉頗、李牧,蒙恬,我的五虎大將。謀略家選孫臏,城池選咸陽宮。


歷史代的方剛視角


寫錯了,沒看清!改不了了![我想靜靜]


wo愛國ye愛家


大將軍白起,王剪,王賁,廉頗,公孫衍!軍士鬼谷子。城池咸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