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储蓄保险类定期三年利率4%-5%敢存吗?

用户54582291397


邮储银行是我国“存款变保险”的最高发银行,说实在话,能够明确告知你这个是保险类的定期(实际应该是分红型保险,现实中没有所谓的保险类定期这个称呼),这个业务员已经算是有良心的了,很多邮储员工忽悠客户(特别是中老年人)时,都是直接说这个是定期产品,保本保息的。

敢存吗?

存当然是敢存了,毕竟分红型保险,其本金无虞,对于银行而言,分红型保单是可以用于质押贷款的,基本上类同于定期存单,所以其安全性倒是不用过于担心。但是我认为没必要选择这个三年期4%-5%的分红保险,主要理由有以下3点:

(1)利息不固定:分红型保险的收益是根据保险公司的运行结果所决定的,只有当保险公司实际经营成果优于定价假设的盈余,才有可能按一定比例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红,所以其收益并不是固定的。现实中分红型保险的实际利率往往只有理论上的一半,甚至没有。所以4%-5%就是一个幌子。其实你自己想下也就明白了,一个分红型保险,既给你提供保险保障,还给予你不低于银行的存款利率?那么它的盈利在哪?银行的生存空间又在哪?

(2)无法提前支取:保险与定期不一样,过了犹豫期就没有办法提前支取了,如果你到处闹强行要支取的话,那么可不是像定期一样,只损失部分利息,而是连本金都会出现大幅度亏损,所以其流动性极差。当然你还可以用这张保单质押贷款,但是一则没法全额质押,二则贷款利率远高于你保单的利率,你这个行为又得不偿失。

(3)其他更优的选择:目前而言,三年期4%-5%,除了在大银行略有一点竞争优势之外,对于广大的地方中小银行以及民营银行,这个利率水平并不算突出,很多中小银行不用三年期,甚至一年期的利率也可以做到4%以上,所以有更优的选择之下,完全没必要选择这个所谓的“保险定期”。

总结

综上所述,这个问题根本不是敢不敢存的问题,而是没有必要去存这个产品,中国的保险产品,目前如果一定要购买,我支持选择消费型保险(比如车险)这类,报险理赔相对容易点,如果是分红型保险,理赔基本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大部分都无法实现。


鲤行者


这个东西在我们老家有一次闹得非常凶,都是骗一些老年人,就是买保险。但邮政推销员当时到村子里面到处宣传,给你介绍,对那些负面的东西只字不提,光说这样好,那样好,存五年6-7%的息,无半点风险等等,拿一张说明书给老年人看一眼,密密麻麻几大张,都是些套路内容,你就看半天也看不透彻。我隔壁好多都买了,好多年过去了,我想起这件事去问了他们,倒底怎样,他们个个一提起那事都火冒三丈,存了五年到最后1%都没有。还不如活期存款。有些还说,还好本金还在!


油菜石


只要我们了解了它的本质是保单,那么,它也就具备了保险的所有特性!保单的钱不是想取就能提前去出来的,退保会有损失,只能退保单的现金价值;保险的本质是保障,即使很多理财型保险也有部分保障的功能;等等。



至于银行说的4%—5%的收益,是多久后有这个收益,是一年后还是N面后?业务员有没有告诉你,如果全部取出来,什么时候可以拿回本金?更不用说产生收益了,不亏本金就是万幸了!

我们下面以一个真实保险案例,分析一下能不能有4%—5%的收益,即使有,多少年后才有4%—5%的收益?分析后再确定是否去投保!

投保人30岁为自己投保,年交保费2万,缴费年限3年:

固定生存金包括特别金,生存金和满期金:



保单生存总利益包括累计生存金和主险现金价值。



保单年度1年,合计保费2万,生存总利益17259,收益是-13.7%。

保单年度2年,合计保费4万,生存总利益35472,收益是-11.3%。

保单年度3年,合计保费6万,生存总利益54686,收益是-8.8%。

保单年度5年,合计保费6万,生存总利益60285,收益是0.04%。第五年才可以拿回本金!

保单年度10年,合计保费6万,生存总利益70892,合计收益是10892,年收益率1.8%。

保单年度15年,合计保费6万,生存总利益92350,合计收益32350,年收益是3.59%。此时合同终止,15年后保单的收益才是3.59%,接近4%—5%。能不能投保,答案已经很明显了!保险是长期规划,投保时也要了解保险的基础知识:犹豫期,现金价值,等待期,宽限期等。


保险保


蒋老师观点:首先保险类定期3年利率4%-5%没必要存,另外保险类定期不敢存。

大家都知道在2019年年初的时候,银监会决定正式将邮政储蓄银行纳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至此“五大行”变成了“六大行”,作为最年轻的一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拥有着最多的银行网点,以及最多的个人客户。如果你去邮政储蓄银行存款,有工作人员来给你推荐各种保险,或者是理财型保险,千万不要买。

为什么理财型保险不要买

理财型保险这个名字听起来特别高大上,理财还能送保险,多么好的事情,如果你真的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蒋老师很早之前就接到过推销理财型保险的电话,正好没什么要紧事就和推销员聊起来了,这款保险产品大概是这样子的:每个月花一笔钱购买这款保险,每个月最少500,具体多少可以自己定,然后根据你购买保险的金额的多少每年都给你进行分红,这期间还给你购买了保险,连续投10年,10年之后把你投入的本金还给你,还能拿到一笔不菲的分红。这种就是典型的分红险,为什么说这样的保险不能买,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高保费

每月500块,一年下来也就6000元,有的人可能会说这也不算特别高,对于一个高产家庭来说一年6000块可能真的不算多,但是很多人其实一个月的工资到手都还没有6000块,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一年6000元保费占用了太多的财务资源,绝对算是高保费。

第二:无保障

不是给购买保险吗,怎么说没有保障,可以说不仅保险无保障,而且保费同样的无保障。你用来购买保险的钱其实就是保费,保险保的并不是保费,而是其他方面,所以你这6000一年的钱实际上是没有保障的。另外就算你真的出现什么意外了,你绝得这6000块的保险能给你提供多少的保障,很多就只是给你买了一些人身风险保障,同样保费的情况下,买到的保额却少很多。

第三:低分红

分红险收益通常有低、中、高三个档位,其实很多分红险打着高收益的幌子,其实很多都是低收益。曾经有一位朋友就买了一款分红险,后来真的是肠子都悔青了,大概投了有接近10000块,结果第一次分红的时候分到了不到20块,这些所谓的高分红,收益没有达到余额宝的1/10,这样的收益还不如不存。

第四:高额退保金

理财型保险不像银行存款,如果你遇到经济困难,你把银行定期存款取出来,最多也就损失一些收益,定期利率变成活期利率,本金没丢还能有点利息,但是如果你购买的是理财型保险,遇到经济苦难之后你选择退保,不仅说好的分红没了,而且你的本金也会遭到损失,具体能拿回来多少,还得你看保单的现金价值。

如果你刚买了理财型保险,只要现在还是在犹豫期内,建议你赶紧选择退保,这是保费能够全部取出,也没有违约金。

保险类定期3年利率4%-5%没必要存

我们先不考虑是不是保险类理财,单看3年定期年利率4%-5%,3年4%的利率算一般,但是如果3年定期5%的利率还是不错的。那么保险类定期为什么对外公布的利率会是4%-5%呢,因为它其实是一个浮动收益,浮动收益具体怎么浮动,那还不是保险公司说了算。比起保险类定期3年浮动利率其实我们有更好的选择。

第一:大额存单

如果手头的钱能够达到20万,那么大部分的大额存单还是可以进行认购的,目前国有大型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是在4%左右,但是部分农商行也城商行给出的大额存单利率就已经达到了4.5%左右。相对于保险类理财来说,大额存单的优先度太高了,不仅安全,而且计息方式灵活,外加利率稳定,而且有些还可以靠档计息。

第二:民营银行高利率存款

如果你觉得4.5%的利率还不够,想要5%的利率也不是没有,目前各大民营银行为了吸储,利率是一家比一家高,而且很多银行的门槛都不高,几千块就可以进行储存,而且这些三年期5%利率也是很容易找到的。

综上所述:首选3年定期利率4%-5%的理财产品有很多,利率超过5%的也能找到,没必要选择保险类定期三年利率4%-5%这种浮动收益从理财产品,另外保险类存款本身就不行,各种缺点。如果正好想要购买保险类理财,蒋老师建议你不要购买。


蒋昊说经济


对于邮政储蓄我们都有一定的偏见,因为听过太多也见过不少在邮政储蓄存款最后变成保险的,非但利息没有得到本金还亏了不少。邮政储蓄和中邮人寿都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旗下的分公司,虽然同属一家公司但是业务却大不相同。在办理存款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看清楚,问仔细这是邮政银行还是中邮人寿,切勿把存款变成了保险。

定期三年利率三到五个点是可以存的。

银行有自己的理财产品,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也是有自己的理财产品的。中邮人寿作为中国邮政旗下的保险公司有自己的理财产品也是很正常的,委托银行代理销售也是合法的。只要给储户讲清楚说明白就可以了,保险类的定期三年3~5个点的利率也是正常收益率。在一切合规合法的基础上,又是定期的存款是可以存的,因为这并不是保险,只是保险类的理财产品。不但是邮政储蓄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都有类似的理财产品。我们在做这样的理财前搞清楚情况就可以了,只要你签的不是保单是存单那就没有问题。

三年定期4~5点的收益划算吗?

敢不敢存我们说过了,接下来我们说下这样的收益核算吗?三年能给你这么高的利息收益估计起步资金至少也得在5万以上,没有五万的资金银行不会给你这么高的利息。但是这样的理财我认为不合算,三年定期4%~5%的利率不如一年4%左右的利率。银行是有很多短期理财产品的,你有5万以上的资金是完全有资格购买很多年化收益在4%以上的理财产品的,而且时间都相对比较短,一般都在一年以下。对于理财来说,时间越短则风险越小,你的钱贬值速度才会越慢。而且支付宝,微信上的中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要比这个还要高,尤其花这么长的时间做定期理财,还不如做更方便存取的网络理财好。所以我认为这样的存款收益是可以的,只不过不是很划算而已。


投资观


朋友们好,先更正一点:在邮政储蓄,销售的保险理财,没有利率之说,所谓的,定期三年利率4%~5%,实质上是收益,可以分为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如里确定是固定收益,应该不会超过,3.25%~4.025%。非常明确的讲:敢存。但是,要根据个人的资金量,和资金的使用周期,等多种因素来综合衡量,慎重选择。同时,还有其他的类似产品,更灵活,口碑也好。

首先,来看为什么敢存:

所以说敢存,主要是因为,保险理财产品的,现金价值(本金,在整个周期的不同实际现值),安全性相对较高,出现本金损失的概率小。再者就是保险理财门槛低,通常只需要5000元或者2万元即可。而且标题中的时间周期较短,只有三年,因此敢存。

小结:保险理财正规可信,本金安全性高。

其次,有许多需要认真考虑的因素:



1,资金的可用周期是否确定?是否有固定来源能够衔接?保险理财,中途提前退出,或者无法正常续缴保费,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属于违约。因此这一点一定要考虑好。

2,是否能够接受收益浮动。目前长期内银保,固定收益,最高难以超过4.025%。因此标题中所说的4%~5%,属于综合性的浮动收益,非刚性的,这一点,建议详细询问,做好心理准备。

小结:保险理财,在流动性上略有不足,对后续保费的衔接,要求严格。大多为浮动收益,部分固定收益产品,有最高收益限制。

再次,分享一个,小额高安全性高利率,替代性方案:

国债方案。100元起购,3年,5年期任选。提前确定票面利率,三年期4%,5年期4.27%,收益给付灵活,例如按年给付,可以提前赎回。国家信誉担保。

最后,来总结分析:

在邮政储蓄银行销售的保险理财,属于银行与保险与商业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银行提供场地,保险公司提供产品和营销人员,并严格按照双录,进行产品的规范销售,产品正规可信。

另一方面,银保理财,有他的优势,门槛低,服务好,方便快捷,也有它的不足,因此,敢不敢“存”,还需要依个人的情况,以及资金可用周期,等因素而定。同时还有其他的选择。建议多方比较,咨询了解,之后再做定夺。


理财迦


其实这种类型的保险非常常见,各大银行基本都有类似的代销产品。

首先,存是一定可以存的。

这种理财收益型保险背后的保险公司可大可小,不过保险法有规定,人寿保险公司即便出现问题,也会被接管,不会让客户的利益受损,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这种保险的合同里,一般会载明一个保底收益,至少本金和这个保底收益是可以实现的,除了流动性差一点,可以放心存。说实话这4%-5%的收益对保险公司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就能实现的,险资的投资能力还是挺强的。

其次,值不值得存?

如果用理财和这个对比,我只能说这就好比问肉和西瓜哪个好吃,没意思也没意义。现在这个时间点,4、5点的理财别说收益,连本都不保。对于很多一直以存款为主的保守型客户来说,是愿意放弃一定的流动性,去获取无风险收益的,这就是这种保险存在的意义。

况且理财收益一直在下降,现在大多数银行的理财多也就是4%出头。虽然这类保险办理的手续繁琐一些,流动性也受局限,但如果本来就是长期用不到的钱,选择直接锁定五年的收益,也没什么不好,要知道五年定期、五年国债也都是挺受欢迎的,任何产品都有它独特的优势。

买或不买,都可以。看看自己的实际需求,想想自己的风险偏好,问问自己的心理预期,挺容易想明白的一件事。希望我的回答能对大家有一些帮助。


赵tt


无论是保险类定期,还是定期存款,在决定购买和选择之前,都要了解清楚,以免购买到的产品和自己预想中不同,到时自己就会有吃亏上当的感觉,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要再三确定你选的是存款、理财还是保险

从题主的简要说明中,我感觉你应该是受到了不正确的引导,因为通常只有银行存款才有利率一说,而理财和保险类理财都只能说预期收益。

二者的不同在于,利率就是利息,这是作为借款的一种额外补偿,是一定的、固定的,就相当于和银行签订了合同,银行到期必须按照约定的利率还本付息,也就是保证本金和利息。

但收益,尤其是预期收益,通常指的是一种投资的利益分配,也就是说你把钱交给银行去投资,投资有赚有赔,赚了则给你收益,赚的少些收益就少些,如果赔了可能连本金都要受损失,这也就是为什么理财产品都是讲预期收益,因为这个收益是不确定的。

了解了以上两点之后,你才能决定是存定期还是买理财。

理财和保险的产品比较复杂,一定要了解清楚

银行定期存款大家接触较多,也都十分了解,选择要存款的年限,看好约定的利率,到期再取出就可以了。

但理财和保险则相对复杂,有的保险合同动辄几十页、上百页,要一个非专业的人士来看,一时半会肯定看不懂,而这也留给了一些无德推销员可钻的空子,他们把产品的优点无限放大,而产品的弊端则只字不提,有意误导客户。客户在没有了解清楚产品的情况下就购买了产品,结果很多人发现自己购买的产品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这才高呼上当。

所以,在购买理财和保险之前,最为根本的是要了解合同和产品说明书,每一个点都要让推销人员讲清讲透,按照现在的管理要求,推销人员在于客户的沟通中要进行录音,只要他们当面和你讲的,就一定要兑现。所以,在沟通中,尽量避免模棱两可,要把问题讲透彻。

总之,如果您只是想存款,看中高利率,可以多在几家银行中对比一下,切莫因为高利率的利诱选择购买理财或保险产品。如果你确定要购买理财和保险,也要建立在了解清楚产品的基础之上。

其实,银行存款、保险和理财是不同的产品,没有孰优孰劣,只是他们适合不同的人群,作用也不同,我们作为客户,只需要购买到我们需要的产品就行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回答问题不易,也希望路过的小伙伴动动小手帮我点赞,我祝您笑口常开、心想事成、多多发财。如有不同观点,也欢迎在下方评论。想学习理财知识的朋友欢迎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谢谢!


小峰谈理财


储蓄存款和保险不一样的产品!前者50万元以内无如何风险!后者不是储蓄存款,不能叫利率、利息,实质是投资分红!有的金融部门谎称“储蓄型保险”来欺骗、麻痹、愚弄老百姓,本质是不同的,风险也是不一样的!具体可以自行搜索,了解一下分别,很有必要!

如果有保险的需求,买普通的财险或者寿险即可,花样百出的产品对老百姓没有什么意义!比如意外险200元保20万元人身伤亡意外,但是产品设计成2万元保20万元伤亡意外,10年后返还2万元并且许诺再给百分之几的所谓“利息”!其实就是一种长期投资,本金不得提前支取,如果急用非要提前支取,算违约需要扣除一部分本金2万元左右,10年之后无论是否盈利分红,货币贬值有没有人算过?你说说谁赚钱了呢?所以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早就已经叫停了“返还型保险”产品的销售,但是一些没有良知的推销员却打着最后的赚钱机会还在推销此类产品,仅仅是为了自己高昂的绩效回扣罢了!

希望老百姓们擦亮双眼,提高投资风险控制意识和相关金融知识,防止资金发生风险而产生损失!


道法自然之悟道


根据题主描述,首先可以确定这是邮储代销的保险产品,不是储蓄存款或银行类理财产品。现在像银行代销的保险、基金类等中间业务,是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尤其是现在大部分银行都成立了自己的保险公司,业务关联度就更大了。

邮储凭借遍布全国城乡的营业网点在县城、乡镇等四五级市场代销保险很有优势,尤其是这些地区的人们的理财知识普遍有限,对国有银行还有天然的信赖感。但是这也成了销售误导的重灾区。在保险销售中,使用“存”、“定期三年”等银行储蓄业务中常见字眼,已涉嫌违规了,虽然这种违规销售现象在基层市场很常见,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也很少去较这个真。

其次,这种产品在保险行业类就是俗称的“银保产品”,多是一些分红险产品。而根据《保险法》的规定,分红险要将该类产品盈利的70%分配给客户,但是具体分红率是不确定的。销售人员使用的“三年利率4%-5%”大概率是使用了保险建议书上分红险三档的演示利率来混淆,因为建议书上分红险演示利率低、中、高三档对应的就是3%、4.5%、6%。

这和一般老百姓熟悉的银行存款利息是有很大分别的:存款收益是基于本金之上所产生的对应存款种类的利息,是固定的;而保险分红是通过死差、费差和利差来实现的,通俗点说,就是把死亡的人预计多些、降低管理成本和提升投资收益这样来实现的,和本金并无必然关系,当然正相关还是有的——保费越高、分红越多。那么,保险产品的收益率是否能达到4%-5%呢?当然有(如过去几年很火爆的网络万能险,8%、9%的年化收益率都出现过),但是在现行政策环境下,单纯的分红险很难,尤其是短期分红险。

这类银保产品的真实收益率往往是接近同年期的定存储蓄利率,大概率还达不到(保险费要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和给销售人员佣金)。如题主所说的产品,三年期后的收益结构大概率是现金价值加上这三年的累计分红。现金价值往往还略低于本金,收益则全部指望这不确定的分红,有些或许还有个满期金之类的。

所以,在购买这类保险理财产品(姑且算理财产品吧)时,要注意看合同条款,看建议书上“生存总利益”的组成。这样心里就大致有谱,而不会被忽悠了。但是需要记得的是,既然是保险产品,在这三年中,资金基本上就被锁定了,中途退保是要承担一定程度损失的(只退现金价值和累计分红)。

上面分析了这类产品的可能形态和收益以及注意点。最后,个人建议,保险的主要功能还是保障,对当下大部分人来说,主要还是解决医疗、意外和死亡风险。要把保险当做理财产品来买,最好是结合保险长期稳健的收益特性来操作,更适合的是做养老金和子女的教育金或资产传承。中短年期4%-5%收益率的产品更应该在银行理财产品或债券基金中来寻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