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不識米,呼作寧夏麥。

我的家鄉屬於高原地帶,主要農作物是小麥,自小我們吃的都是寧夏大米,為什麼我們這裡沒有魚和米?爸爸說因為黃河到那裡拐了一個彎,他們有寧夏平原+河套平原。不懂!上了小學後看了地圖和介紹微微明白了一點點,也因此常常幼稚的想:偉大的母親河黃河為什麼剛好到寧夏就調皮的拐了一個彎,什麼時候才能流到我的家鄉也拐出美味的魚和蝦呀?長大後對這個魚米問題不死心,又繼續查究:寧夏平原北起石咀山,南止黃土高原,東到鄂爾多斯高原西接賀蘭山。寧夏地勢南高北低。山地,高原約佔四分之三,古老的黃河穿越寧夏中北部地區衝擊出面積1.7萬平方公里的平原,滔滔黃河斜貫其間,溝渠縱橫,兩岸地勢平坦,土層深厚,水源充足,溫帶大陸氣候加上良好的光照條件,農田得以充分灌溉,於是大西北有了一塊水肥草滿的寶地,揚眉吐氣的種出了水稻,趾高氣揚的打撈著黃河鯉魚,自此,這裡稻香魚肥,瓜果飄香,有了“塞上江南”“西北明珠”之稱,幾千年來,黃河之水奔流不息滋養著華夏大地,富庶了炎黃子孫!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粒種子也可以福祉千秋萬代!

小時不識米,呼作寧夏麥。


小時不識米,呼作寧夏麥。


小時不識米,呼作寧夏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