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11市建成區今年清潔取暖將全覆蓋

由山西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經信委等多部門制定的《山西省冬季清潔取暖實施方案》日前公佈。今年,全省11個設區市的建成區清潔取暖覆蓋率要達到100%;包括太原市的古交、清徐、陽曲在內的重點縣市,建成區清潔取暖率要達到70%以上。

因地制宜實施“煤改電”。山西將結合採暖區域的環保生態要求、電力資源等因素,發展電供暖。在熱力管網覆蓋不到的區城,推廣碳晶、石墨烯發熱器件、電熱膜、蓄熱電暖器等具備蓄熱功能的分散式電供暖,科學發展集中電鍋爐供暖。根據氣溫、水源、土壤等條件特性,推廣使用空氣源、水源、地源熱泵供暖。

山西鼓勵各地開展差別化探索,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擇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多種技術設備和能源互補融合系統集成的綜合採暖解決方案,打造“經濟效益好、推廣效果佳”的清潔取暖“煤改電”典型示範項目。

完善各類取暖價格機制。對“煤改電”居民用戶和執行居民電價的非居民用戶,採暖用電試行峰谷時段計價、用電量計價、平段電價計價等多種用電價格政策。參加電力市場交易的採暖用電,峰段、平段執行相應電壓等級的輸配電價,谷段輸配電價按平段輸配電價的50%執行。

省內管輸企業供農村“煤改氣”採暖用氣門站價格,按居民用氣價格執行。居民“煤改氣”採暖用氣銷售價格,按居民用氣價格執行。同時,進一步完善居民階梯氣價制度,可對採暖用氣單獨制定階梯價格制度。採取集中供暖的城鎮,對達到50%建築節能標準、具備按用熱量計價收費條件的城市新建建築和完成供熱計量改造的既有建築,實行兩部制熱價。

太原市三大區域將利用地熱供暖。山西將積極推進水熱型(中深層)地熱供暖。中深層地熱能供暖主要適於地熱資源條件良好、地質條件便於回灌的地區,重點在太原高新區、太原經濟開發區、大原科技創新城等地熱資源較好地區,按照“取熱不取水”的原則,以集中式與分散式相結合的方式推進中深層地熱供暖,實現中深層地熱能利用。

同時,大力開發淺層地熱能供暖。淺層地熱能供暖適用於分佈式或分散供暖,在城鄉學校、醫院、商場、高速公路服務區(收費站管理辦公區)、辦公樓、廠房等公共建築,推進淺層地熱能利用。

保障清潔取暖能源供應。各市根據氣源落實情況,確保天然氣清潔取暖有序開展。進一步加快管道互聯互通,完善管網全覆蓋工程,構建形成全省“外聯內暢,互聯互通”的大燃氣網。同時,加快儲氣調峰設施建設。各市、縣政府要具備至少不低於保障本行政區域平均3天需求量的儲氣能力。

電網企業要加大與清潔取暖相關的配電電網改造力度,滿足電供暖設施運行對配套電網的需求。各地要建立電力和燃氣管網快速應急搶修隊伍,確保在電力和燃氣管網事故狀態下,群眾生產生活不受影響。

供熱各環節逐步智能化。山西將有序推進供熱系統智能化建設。換熱站要實現水泵變頻控制、流量自動調節、氣候自動補償、無人值守;熱網要逐步實現壓力、流量和溫度智能化調節和監控;供熱系統要逐步實現熱源互備、智能化調度、按需供熱。結合智慧城市建設,供熱系統與數字化城市管理相銜接,逐步實現供熱企業監管、供熱服務投訴、能源消耗監控、熱源調度指揮、應急搶險和指揮等的智能化。

同時,推進老舊熱力網優化改造,對運行年限較長及存在安全隱患的管線制定改造計劃。提高熱力網從熱源到熱用戶的自動化智能化控制水平,降低熱力網熱耗、電耗、水耗。

(本報記者 尤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