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女战士”:“疫”战不负韶华不负医

铿锵“女战士”:“疫”战不负韶华不负医

“出征武汉战疫快50天了,虽然每天忙得像陀螺,但身上总有一股子奋勇向前的冲劲,那是党给我战斗的力量!”陕西第一批援武汉医疗队、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潘双“不负韶华不负医”,在疫线书写着巾帼铿锵的责任和担当。

铿锵“女战士”:“疫”战不负韶华不负医

患者眼中“温暖、贴心的好医生”

现年35岁的潘双是个性格乐观、爽朗的女子,已有9年党龄的她,在1月22日医院发出援助武汉的通知时,她毫不犹豫率先请战出征。1月26日,随医疗队抵达武汉就开始积极投身抗击一线。每天交接班,与带组医生翻阅护理记录单、检查结果,讨论需要关注的重点情况,查房,给普遍焦虑的患者做心理疏导,处理医嘱,收病人、办理出院手续……这就是潘双医生每个白班的日常工作。“一个医生管理12个患者,每天忙得像陀螺。”潘双说刚去的时候,有一对夫妻患者,妻子症状轻,丈夫症状很重。在她接管的当天,丈夫突然再次发热,呼吸急促,妻子在旁边紧张地痛哭起来。

铿锵“女战士”:“疫”战不负韶华不负医

潘双医生一边耐心地安慰妻子,一边详细询问病史、查看症状,最终考虑应该是合并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于是,立即安排复查确定后,调整了治疗方案,并耐心给他们讲解病情。夫妻俩的焦虑情绪慢慢得到了平复,丈夫的体温在12小时后正常了,这给了这对夫妻战胜病魔的信心。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最终夫妻俩都顺利出院。而在整个过程中他们内心都无比坚定,对陕西医疗队充满了信任和信心。

张奶奶全家都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分散住到了方舱医院和九院其他病房。张奶奶来的时候带着尿管,顺利拔除后,没有提前准备尿不湿,潘双医生便把自己的尿不湿全送给了她。在积极治疗下,张奶奶的儿子很快治愈出院了。而张奶奶因合并脑梗,冠心病及糖尿病,肺部影像吸收不理想,暂时出不了院。老人家非常希望有家人能陪着自己一起。了解到老人家的想法后,为让她心理上得到安慰,用好的心态去勇敢面对疾病,潘双医生和同事们积极协调,最终把同患新冠肺炎的儿媳妇转入科室一并治疗。婆媳俩夸赞潘双是个“温暖、贴心的好医生!”

“现在张奶奶的肺部阴影也吸收了一部分,儿媳的情况也越来越好,相信她们婆媳俩很快就可以一起治愈出院了。”潘双说。

铿锵“女战士”:“疫”战不负韶华不负医

“党给了我战斗的力量”

投身武汉抗疫一线,每天元气满满的潘双,在上了几轮班后,出现了心慌、气短的感觉。刚开始她并没有在意,觉得可能大家上班都这个样子。直到一天夜班,她走了不到50米的路程准备去换防护服时,竟然出现了严重气短的感觉。她随手拿脉氧仪测了一下,不测不知道,一测屏幕上“138”的数字把她狠狠吓一跳,这也吓着了旁边的战友。大家赶忙监督她吃药、调理,几天后才恢复到正常。

“我给自己打气说,不能撤下来,否则队友就更忙,咬牙也要上。以前上党课总是说要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平常不觉得,非常时期真是觉得党给我注入了战斗的力量。”潘双说,有一次,一个班下来已经是精疲力尽,她刚回到酒店准备换洗衣物后睡觉时接到电话,一个患者因为病情加重需要转重症监护室,需要协助转运。潘双二话没说,折返回病房,因为匆忙,忘了做鼻梁部位的防护,直接就戴上N95口罩,用最快的速度穿好防护服进去病房,将患者安全转入监护室。完成交接班后,不知不觉中已经是2个小时过去了,这时候才感觉到鼻子生疼。当脱下口罩,看到的是压烂的鼻梁,她却哈哈大笑:“没事,只要鼻梁不塌就行。”

铿锵“女战士”:“疫”战不负韶华不负医

潘双说,她出征武汉一个多月来,能够安心战疫,感恩家里人的支持。老公每天忙完工作要监督孩子学习,在特殊时期婆婆学会了网购,公公也学会了使用电脑、手机带孩子上网课、打卡。“60多岁的农村老人,为了照顾孙女、支持我前线战疫‘自学成才’,将电子产品的应用能如此顺溜,真的是佩服和感动。”潘双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