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过年的习俗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对汉族人民来说,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是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刻,也是一年中最开心的时刻。那满族人民过春节吗?和汉族人民有什么不同的春节习俗吗?

我们很多人对满族的了解,可能就局限于清朝相关的宫廷剧,那些演的都是清朝时期的皇家贵族和达官贵人,和普通人的生活可以说是有很大差别的。

清王朝的发祥地是辽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在辽宁省,有很多满族自治县: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在吉林还有伊通满族自治县,除了自治县以外,各城市还有散居的满族人。

满族过年的习俗

(满族主要分布范围)

满族作为中国第二大少数民族,遍布全国各地,其主要聚居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总共约有一千万人口。 其中大约一半左右的满族人聚居在辽宁省,锦州、抚顺、本溪、丹东、铁岭五个市最多,每个市满族人口均超过50万。

满族过年的习俗

另外,有两百多万满族人生活在河北,约占满族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有二百万左右满族人居住在吉林、黑龙江。相对东北、河北来说,分散在北京、内蒙古、天津等地的就要少得多了,当然在我国的中西部包括南部也有少数的满族人民。

满族过年的习俗

满族的先民建立后金政权,入主中原取代明朝建立大清王朝,把都城也迁到北京。随后大批的满族人民进入关内和汉族人民混居,深受汉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影响,经过长时间的彼此交流融合,也有了过农历春节的习俗,但是在一些方面有一些差别。

满族过年的习俗

满族人民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呢?有哪些习俗?

春节前

满族人民在春节之前购办年货,打扫卫生,蒸年糕,放鞭炮等等,这些基本上和汉族人民没什么差别。只是满族人民有一种节日糕点比较特殊,那就是沙琪玛, 汉族人家过年时一般不备这种甜点的,而是其他的甜点,如糖瓜等。

提起这个沙琪玛这个甜点,现在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各大超市里随处可见。实际上,它就是来源于满族,最开始作为满族人们祭祀祖先神灵用的,后来沙琪玛在清朝时进入中原,一下子名声大震,传遍大江南北,成了很出名的糕点小吃。

满族过年的习俗

除夕

除夕这天贴对联,贴福字,也挂门神,这是受汉族风俗影响的结果,门神和汉族基本一样,有武将门神,财神等,以求可以阻挡妖魔鬼怪进门,平安发财等。

满族过年的习俗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满族人民一些比较有民族特色的习俗。

挂旗帜,这个就和满族人的旗属制度(红、黄、蓝、白)有关了,挂旗可不是随便挂的,自家属于哪个旗就挂哪种,绚丽多彩看起来挺漂亮的。

佩戴荷包,以求吉祥如意,岁岁平安。实际上,最初荷包和现在的女孩子出门带的小手提包一样的概念,古时候满族人的祖先还在渔猎的时候,荷包用来放干粮啥的,是用兽皮做小袋子,后来慢慢发展成了如今的模样了。这个大家在清朝宫廷大戏里面经常见到的道具,不过现在可能除了孩子,已经少有人戴了吧。

满族过年的习俗

揣元宝

除夕之夜,全家团圆“揣元宝”,是怀揣元宝吗?当然不是了,揣元宝是满族人民吃饺子的一种说法。说起吃饺子,绝大多数国人尤其是北方人过春节必吃的。满族人民当然也不例外,但是春节时他们包饺子、吃饺子更有意思。

首先,他们包饺子的时候会在有些饺子里面包上铜钱,据说吃到新的一年里会好远连连。Oh! My God!这要不小心把牙给蹦了咋办?不过放心,这是以前的习俗,估计现在也没这样做的啦,不卫生不说,想找铜钱也没那么容易了啊。

在煮饺子的时候,他们还有个特别的仪式,那就是全家人围在屋里,家长(一家之主)会在一边高声喊到:“小日子起来了吗”?家里其他人一起回答:“起来了”! 是不是很有意思?

这还不算完,更有趣的还在后面,等他们喊完口号以后,还要“蹦个高”,就是让小孩子爬到柜子上蹦三下,然后整个过程才算结束。好玩归好玩,还是得注意安全。不过,最终的目的就是把一切会更美好的愿望和寓意都贯穿到过新年包饺子、煮饺子、吃饺子的过程中来了,希望来年日子越来越好。

挂大红灯笼

除夕夜,满族人家要大红灯笼高高挂,一直到十六不熄。可能你会说这没啥特别的啊,部分汉族人家和别的少数民族也有挂灯笼的习俗呢。确实是这样的,但是满族人家的灯笼挂得更高,照得更远。他们要把灯笼挂多高?六米多高,差不多两层楼那么高!

满族过年的习俗

大年初一

初一这天有一些禁忌:

第一不能打扫卫生,就是不能动扫帚,免得破了财运。

第二不能向外面泼水,有废水也得找个容器装着。

第三不能打骂孩子,不能吵架,免得影响家庭和睦。

大年初一这天大家互相串门,互相拜年,这和有些少数民族初一不能串门有些区别。除了吃喝、谈天说地,接下来就是参加各种娱乐活动了。满族人民春节的娱乐活动非常多,扭秧歌啊、摔跤啊、赛马等等,对了,自然少不了二人转啦。

满族过年的习俗

玩木爬犁

要说春节最高兴的莫过于孩子们了,有好吃的,花衣服穿,更重要的是可以完全放松,毫无顾忌的大玩特玩了。小男孩玩什么呢,放烟花,鞭炮这些都是男孩必玩的,但是有一种活动却是很多别的民族的小朋友没玩过的,或者说不具备玩的条件,那就是玩木爬犁。看看下面这个图就大概知道是怎么个玩法了,虽然很简单,但是玩起来非常过瘾。

满族过年的习俗

这只是简易的木爬犁,还是手动挡的,实际上就是相当于滑板的复古版。看下面这个升级版自动挡的,材质升级了,动力也升级了,变身为自动驾驶铁爬犁。看这些小孩玩的多高兴!

满族过年的习俗

玩嘎拉哈

那小姑娘们和少妇们都玩什么呢?玩耍嘎拉哈,这又是什么神奇的游戏?嘎拉哈是用猪、牛或羊的膝盖骨做成的道具。

满族过年的习俗

看不清?好,来个大写真。

满族过年的习俗

当然了,虽然形状看起来是一样的,但是这个一看就知道不是骨头做的。实际上,最本真的嘎拉哈是用类似于下面的这种动物关节骨头做的。

满族过年的习俗

这个游戏大概和汉族小朋友玩石子的活动差不多吧,但是嘎拉哈玩法很多,有各种挺复杂的游戏规则,感兴趣的、想玩的可以去搜一搜,没准你也会爱上这个游戏呢?

各民族都有独特的过年习俗,有些真的很有意思呢。祝全国各族人民猪年快乐,心想事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