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离不弃,三门峡“嫂娘”照顾智障“小叔”50年成美谈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雪红 通讯员 贺晓鹏 赵婷

在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镇后涧村,一位年已七旬的嫂子侯乱亭50年如一日悉心照顾智障的婆家兄弟马古乱的事迹,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3月13日,记者在渑池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帮扶干部的陪同下来到侯乱亭家,只见侯乱亭一个手势,躲在角落里的马古乱便迎了上来,侯乱亭给马古乱戴好口罩。

“古乱这娃命苦,一生下来就不会说话,精神失常,这几十年,多亏了乱亭照顾这个傻孩子。”邻居贺大娘说。

侯乱亭20岁时就嫁入马家,当时,她公公婆婆上了年纪,身体不好,她和丈夫不仅要伺候多病的公婆,还要照看只有6岁的智障弟弟马古乱。

上世纪80年代末,粮票、布证紧缺,对于原本就贫困的山区家庭来讲,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为了让苦难的日子过下去,侯乱亭节衣缩食,把凭证买来的新的布料,做成衣服先给古乱穿,穿旧后改小给自己孩子穿。侯乱亭用山上挖药材积攒下来的钱买了两只奶羊,奶羊所产的奶供婆婆和古乱喝,剩余的才能轮到自己娃喝。

公婆相继去世后,古乱就跟着侯乱亭生活。她身边围着三个孩子,孩子们的吃喝拉撒、洗洗涮涮成了她的“日常工作”。加上古乱年幼,精神又失常。为了医治他的病,侯乱亭和丈夫遍访周边医生,变卖粮食、奶羊和牲口,还揽下了一堆债务。

2000年7月的一天,侯乱亭和丈夫到后山上收庄稼,忙乱中古乱走丢了。她和丈夫分头在满山荆林的山林里找,经过长时间寻找,终于在一废弃的地窖中看到已经虚脱的古乱,侯乱亭从地窖里硬是把1.7米的弟弟背了回来。顾不得休息,赶紧做了一些流食,一勺一勺喂他,才让他得以活命。

孩子们长大后,走出深山到外面打工。去年,她的丈夫马路成患病去世后,侯乱亭一个人默默地在家承担起照看小叔子的责任。每月帮他理发、刮胡子、剪指甲和擦洗身子,这看似简单的活,她一干就是50年。而她家用的水是都得她从几里远的后山上一担一担挑回来的。每到逢年过节,侯乱亭回娘家还把婆家兄弟带在身边。

“前段时间,古乱晚上一犯病,就拿着铲子在床上打来锤去,把棉被都打破了。我怕他冷,在灯下把被子重新缝补后给他盖上。今年俺也70岁了,邻居们都劝我把他送到敬老院算了,但想到兄弟犯病时,打人惹事,会给别人带来伤害,俺还是决定把他留在家里照看。”朴侯乱亭说。

不是亲母胜似亲母,候乱亭用瘦弱的双肩扛起长嫂似母的重担,坚持50年如一日照顾婆家兄弟,让人感受到了人间亲情和大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