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雨连三场 龙行旧道儿

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中提到“猛雨连三场,龙行旧道依旧雨”,屈殿奎《云氏造伞的故事》中也说“猛雨连三场,龙行旧道儿”。“猛雨”指的是夏季的雷阵雨,属强对流天气的一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有时还伴有大风、强降水、冰雹等其他灾害性天气。“龙”则指龙卷风,因龙卷风与古代神话里从波涛中窜出、腾云驾雾的东海蛟龙相像而得名。这句谚语的意思是指夏季雷阵雨常常连下几天,而龙卷风则往往在同一个地方出现。这是什么原因呢?

雷阵雨是在潮湿空气发生强烈对流运动的情况下产生的。它的发生、发展与大气的稳定度有着密切关系。稳定的大气,头轻脚重,就像一个下盘很稳的人一样,即使有外力迫使它上升或下降,但只要外力一消失,便马上回到原位。不稳定的大气则头重脚轻,只要稍受外力影响,便一触即发,上下翻动,形成强大的对流运动。

夏季的午后,地面受到强烈的阳光照射,把近地面的空气烤热了,愈接近地面气温升得愈高,越热的空气越轻,慢慢就形成了头重脚轻的格局,大气开始变得不稳定。午后是地面气温升得最高的时候,也是大气在一天中最不稳定的时期,因此强对流运动的发展在这时候最为迅速。如果这时空气非常潮湿,水汽丰富,高空还有一点冷空气下来,就会加剧大气的不稳定,那么这一天午后到傍晚的雷阵雨便下定了。

这种热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一会儿天气就转晴了。如果第二天、第三天天气形势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傍晚冷空气下沉,还是会出现对流性天气,雷雨仍然会出现,所以“猛雨连三场”。

龙卷风同样发生在雷雨云里,但是能生成龙卷风的雷雨云发展极为强烈。此时的雷雨云里空气扰动十分厉害,上下温差悬殊:地面气温达到30℃左右,而雷雨云上部8000多米的高空,温度低到零下30多摄氏度。这样上面冷的气流急速下降,下面热的空气猛烈上升,同时受地转风和地形的影响产生旋转作用,形成许多小涡旋。这些小涡旋逐渐扩大,形成大涡旋,并从云底慢慢垂下来至地面,形成龙卷风。

龙卷风的发生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大气环流特征有关。就全球而言,美国是龙卷风发生最多的国家,被称为“龙卷之乡”。美国东濒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面又有墨西哥湾,大量的水汽不断从东、西、南面流向美国大陆,这是产生雷雨云的充分条件。雷雨云不断地强烈发展,龙卷风就伴随而来。

我国龙卷风有两个高发带:一是自长江三角洲经苏北平原至黄淮海平原,南北走向,最大中心在山东和江苏交界处的平原湖泊处;另一个是在广东和广西,呈东西走向。此外还有一中心在海南省。这也与这些地方的地形条件和大气环流特征密切相关。所以“龙行旧道”有其科学道理。

这句谚语适用于夏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