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中國許多高校曾合作辦學,由此出現了幾所聯合大學,如東南聯合大學、西北聯合大學、教會聯合大學等,其中最著名的是西南聯合大學。
“奢華”的師資陣容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遷至湖南長沙,組成長沙臨時大學,同年10月開學。因日軍沿長江一線步步緊逼,師生們於1938年2月搬遷入滇。其中有200餘位師生從湖南步行至昆明,行程數千裡,被譽為“文軍長征”。1938年4月,學校定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設文、理、法商、工、師範5個院26個系,兩個專修科一個選修班。抗戰勝利後,1946年西南聯大解散,三校分別覆校北上;師範學院留在昆明獨立設院,改稱昆明師範學院。在滇期間,西南聯大還曾先後設蒙自分校和敘永分校。
西南聯大設有校務委員會,由3位校長張伯苓、蔣夢麟、梅貽琦任主席,實則始終由最年輕的梅貽琦主政。西南聯大內部俊彥雲集,巨擘濟濟。其中校內各院系和重要部門的負責人,亦均為一線名流,如文學院院長馮友蘭、理學院院長葉企孫、法商學院院長周炳琳、工學院院長施嘉煬、師範學院院長黃鈺生等,皆一時之選。此外,校中的陳寅恪、劉文典、朱自清、沈從文、錢穆、金嶽霖、吳有訓、周培源、吳大猷、華羅庚、陳省身、陳岱孫、張奚若、潘光旦等均久負盛名。
培養了大批人才
如此“奢華”的師資陣容,更是培養了大批英才。西南聯大8年,學生有8000人,畢業生3300餘人,湧現了眾多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及臺灣“中研院”院士。其中楊振寧、李政道2人獲得諾貝爾獎;趙九章、鄧稼先等8人獲得“兩彈一星”功勳獎;黃昆、劉東生、葉篤正、吳徵鎰、鄭哲敏、于敏6人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宋平、王漢斌、彭佩雲則成為國家領導人。
三校原在平津,遠離當時的政治中心南京;組成西南聯大後,更是偏安昆明,遠離政治中心重慶,由此獲得了高度的大學自治和充分的學術自由。在一次校慶中,時人曾用對聯描繪西南聯大說:“如雲如海如山,自然自由自在。”意指三校各不相同的風氣:清華智慧如雲,北大寬容如海,南開堅定如山。幾十年後,有人問沈從文:為什麼當時條件環境那麼苦,西南聯大培養的人才,卻超過了戰前北大、清華、南開30年出的人才的總和?沈從文回答了兩個字:自由。
成就令世界矚目
西南聯大雖然物質條件極為困窘,但各系學人始終關注國際前沿的學術進展和教育改革,辦學水準和成績亦舉世矚目。1939年,陳寅恪獲選為首位牛津大學華籍講座教授(未就任)。不久後,牛津大學的知名學者休斯,亦不遠萬里到西南聯大訪學,並長時間地求教於陳寅恪的學生、當時年僅30來歲的少壯派教授邵循正。從劍橋大學來訪的李約瑟,到中國後為西南聯大極高的辦學水準而驚異。西南聯大不僅在中國學研究方面遙遙領先,數理、地學等學科也是全球矚目。物理主要得益於清華大學物理系的基礎,它曾是當時中國“最接近國際水平、最有望啟渥未來大師的搖籃”,系中的吳有訓、趙忠堯都曾作出諾貝爾獎級別的成果。果不其然,最早的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即出自西南聯大物理系。
西南聯大教師中的青年才俊比比皆是。其中,清華“物理四傑”的林家翹出類拔萃。他曾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清華,又以頭名成績畢業,隨即留校執教。其在學術上的表現,令許多名師都刮目相看。1939年,競爭最為慘烈的庚款留英考試舉行,全國大批優秀青年都參與角逐,林家翹自然也在其中。物理學只有1個名額,然而,林家翹、錢偉長和郭永懷3位西南聯大的才俊,同時並列第一名。在理學院院長葉企孫、物理系教授周培源等人的極力舉薦之下,3人均得以出洋深造。
1943年,周培源赴美訪學並回到母校加州理工學院。此時錢學森(清華庚款生)、錢偉長、林家翹、郭永懷、傅承義等均在此學習或工作。這批中國人在學術上極為活躍。錢學森的導師、猶太人馮·卡門見此,亦極為驚喜,戲稱:“全世界最聰明的就是猶太人和中國人。”他為清華物理系卓越的辦學水準而驚訝,並非常後悔當年訪華時不曾專門訪問清華物理系。截至1965年,美國科學院院士的華裔人士有6位,其中4人曾在西南聯大求學或任教,分別是陳省身、林家翹、李政道和楊振寧;還有一位是清華校友趙忠堯的愛徒吳健雄。
傑出大學的背後必有傑出的領導者。而其中,梅貽琦等人的貢獻居功至偉。日後,新加坡南洋大學肇建時,在全球範圍內遴選校長,其首選就是梅貽琦。
民國時期,病亂腐敗的政治、衰敗蕭條的經濟和繁榮蓬勃的文化教育,形成鮮明的反差,這在亂世的中國,不可謂不是奇蹟。
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一位英國著名學者曾斷言:毫無疑問,20世紀前半葉,至少就人文社會科學來說,全球學術水平最高的地方,除西歐北美,就是中國——的確,對那個時代的中國知識共同體來說,這是當之無愧的。(劉超)
閱讀更多 聯合日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