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第六期,排名是否合理,歌手的成功与演唱没关系?

比赛过半,能明显看出每个人的新鲜感与表达欲望在降低。越是在这种时候越值得思考,先来看歌手们的演唱吧。

Misia 《What A Wonderful World》

怎么说呢……这不该是一首“技巧”歌曲。从大角度看,如果出一本《世界最经典旋律》的书,那这首歌一定名列前茅,因此无论即兴不即兴,都不该大幅度打破原曲旋律与氛围。

从音乐本身出发,Misia定调太高了!其实她浑厚的中低音是可以驾驭这首歌的,但高音区的音色与紧张感直接把这首歌的氛围打乱了(酒馆氛围还那么美)。关于这首歌,无论是小野丽莎还是Lady Gaga,都没有胆量“大突破”。并不是没能力,而是不适合。

《歌手》第六期,排名是否合理,歌手的成功与演唱没关系?

歌手当打之年 Misia


华晨宇《神树》

有一大段如果不仔细听,都分不出和声与华晨宇本人了。综艺节目是否修音,我当然支持修音,但修到《我是歌手》第一季的程度就够了。演唱动态全部修没了,放在CD里都不会感到维和。这首歌对于华晨宇本人而言,普普通通吧。

《歌手》第六期,排名是否合理,歌手的成功与演唱没关系?

歌手当打之年 华晨宇


袁娅维《月牙湾》

如果音乐可以分性别,那这首歌一定是“女性化”的。这是F.I.R留给乐坛的最后一道光芒,也是F.I.R在音乐风格上的极致。同时,这首歌还有一个来自A Lin的逆天翻唱版本。Faye与A Lin分别在轻盈灵性与丝滑R&B两个维度做到了极致。

以袁娅维的属性,这首歌她怎么唱都不差,但无论她怎么唱,也不会出现惊为天人的第三个版本。她能做的,就是在技巧难度的方面下手。用力不足,显不出自己的优势,用力过猛,又会破坏这首歌顺滑轻盈的精髓。这首歌对于袁娅维,很优秀,这首歌对于音乐本身,只能说中规中矩。

《歌手》第六期,排名是否合理,歌手的成功与演唱没关系?

歌手当打之年 袁娅维


周深《达尼亚》+《红梅花儿开》

本场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也是周深参赛以来我最喜欢的一首歌。我曾经写道周深的音乐风格不应该太单一,遭到无数粉丝的亲切交流。改变“音乐风格”不等于“穿泳衣蹦迪”!

周深的版本有一种“高贵”的质感。编曲很聪明,融入了雷鬼但节奏感不太明显,有点儿高晓松《彼得堡遗书》的影子。周深唱出来的诀别,其对象不是感情,而是某个时代。上帝的使者来到人间,人啊,文明已不再,辉煌已不再,过去已不再属于你们。

《歌手》第六期,排名是否合理,歌手的成功与演唱没关系?

歌手当打之年 周深

黄霄云《我用所有报答爱》

为了让声带闭合,“风雨”的雨字都咬成“风油啊”了。这是她至今为止,最扬长避短的一次选曲。“技术好”从来不是毁灭歌手的原因,大众难以接受的是“技巧过于显眼”。语感、阅历、文化底蕴的缺失都会造成这样的结果。然而谭盾的词与曲,本身就带有“厚重感”,这使得黄霄云的演唱丰满了起来。

黄霄云此次来《歌手》的目的,就是为了表现“超龄的技术”。这样来看,她的目的早已达成了。如今她该做的,不是在这个舞台上苟延残喘,而是思考如何长远发展,如何拿捏适合自己的风格,如何在技术与属性上进行权衡。而不是今天咬字像邓紫棋,明天唱腔像张靓颖。退一万步讲,她就算离开了,留给她的还有复活赛的一鸣惊人。

《歌手》第六期,排名是否合理,歌手的成功与演唱没关系?

歌手当打之年 黄霄云


萧敬腾《微光》

这是萧敬腾最好的一场,仿佛看到了十年前的他。当听他说:“这一季就两首歌是我自己选的”,瞬间不知道该怪谁了。这个版本比原曲多了很多摇滚元素,甚至多了很多神秘感。前几期的萧敬腾,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没理由”。没有理由的吟唱,没有理由的高音,没有理由的起承转合,甚至没有理由的表情,任何缺乏载体的元素,都会成为油腻的原因。音乐虽然没有公式,但你所做的一切都要有载体,你所做的一切,就是要为这个没有定义的东西冠以意义。

这首歌就非常好,每一个高音都有了承托和载体,每一个闪光点不再是自己闪自己的,而是交织在了一起。他听起来不违和,听起来很顺畅。这才是萧敬腾应该有的样子。

《歌手》第六期,排名是否合理,歌手的成功与演唱没关系?

歌手当打之年 萧敬腾

徐佳莹《不难》

这首歌叫不难,但想唱好非常的难。这首歌的旋律,不属于一听就get到点的那种。这首歌的断字非常反人类,情绪拿捏的不好,就像在念经。徐佳莹的演唱十分高级,气声质感十足,字里行间的情感拿捏的恰到好处。你仔细听,几乎每一句的断字与情绪都是不同的。她面无表情地演唱,不狰狞,不做作,纤毫见绮丽,杀人于无形。

《歌手》第六期,排名是否合理,歌手的成功与演唱没关系?

歌手当打之年 胡夏


胡夏《张三的歌》

《张三的歌》写的就是小人物,这倒与胡夏的属性很搭调。一直以来,胡夏的音乐都是围绕着青春、校园、即便是爱恋也都是学生时代的爱恋。因此,在他的身上所建立的形象感都是依附于故事情节的。直白些说,你可以理解为“歌路狭窄”。

如果是其他歌手我可能就“吐槽”了。但胡夏在自己的风格上做的还蛮精致的,人们说相由心生,其实声音也由心生。胡夏由内而外散发着人畜无害的气息,这让人们拿起刀都不会想要冲其挥舞。我曾经说,歌手都需要一个“黑点”,这个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依靠艺术让人们记住太难了,这个“黑点”就是歌手烙在人们心里的印记。胡夏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由此,即便是当年他一首歌火遍了大江南北,即便是他各种客串电影电视剧,即便他技术、音色、语感都达到了合格线以上,都很难抓住成功的惯性。

最后回到音乐来讲,这首歌就是胡夏的缩影。《张三的歌》华语乐坛无数人翻唱,但胡夏的版本很难成为主流。齐秦的版本,唱出了漂泊感,因为齐秦自身就有这种气质。李寿全的版本有浓厚的底层色彩和人文意向,因为他本人就有这种气质。周华健的版本非常洒脱自由,因为周华健本人就有这种气质。而胡夏的版本,十分温顺、正确。你从哪个地方都去找不到缺口,而胡夏本人就是这种属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