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社區工作者:精神上的撫慰是他們繼續前行的不竭動力

(王佳)在這次疫情防控戰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渺小,卻是整個戰"疫"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他們平凡,卻勇於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從入戶排查到重點區域消毒,從封閉卡點值班到為隔離者送菜倒垃圾……每天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他們就是社區工作者。他們的職責與擔當贏得了群眾的信任與支持,這些精神的撫慰,成為他們繼續前行的不竭動力。

一通通溫情的電話,訴說著比天還高的責任

3月1日下午,金城街道熱電社區黨支部副書記接到一通電話:"小趙啊,我身為一名黨員,在這非常時期不能為黨和國家做些什麼,心裡難受啊,歲數大了,腿腳不方便,其他的做不了,想捐50元錢,一點心意,麻煩你們來取一下……為了百姓你們太辛苦,一定要照顧好你們自己,我在這謝謝你們!……"老人哽咽的掛了電話。原來,打電話的是熱電社區黨支部居民黨員姜淑珍,一個有著48 年黨齡的老黨員,抗擊疫情以來,她一直心繫國家,心繫疫情,每天在樓上看到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忙碌的身影,困在家裡的她坐立難安。身為黨員的她特別想出一份力,但是已經83歲的姜大娘心有餘而力不足,現在她能做的就是捐一份愛心,盡黨員之責。電話斷了,但是我們知道有一份惦念卻一直連著。她的叮囑給了社區工作者無盡的溫暖,她的心裡話訴說著比天還高的責任,這種艱苦樸素、無私奉獻的老黨員精神,為每一位工作者傳遞著感人至深的正能量!

一條條簡短的微信,記錄著無比堅定的信任

"政府多好"

"共產黨多好"

"中國多好"

這是民主社區居民胡志明在疫情管控時期,從齊齊哈爾市返阿後與朋友的微信聊天內容,他說之所以有這一番感嘆,是因為他體會了信任的力量。從2月28日到3月3日,胡志明一直與民主社區陳偉主任聯繫,起初只是單純的詢問進城手續、注意事項還有隔離事項,不知什麼時候,他習慣每做一件事情就和陳主任商量、報備,還時不時的和陳主任說些心裡話,而詼諧幽默的陳主任也會巧妙的回應他,讓他感覺到溫暖、放鬆。看著他們的聊天記錄,根本不像居民與工作人員交談,倒像好朋友之間的對話,胡志明真的把社區把政府當做了親人家人。幾經輾轉,胡志明終於在北新客運站下車,在做好交接後由社區工作人員送回家。回家後的胡志明,沒有任何消殺用品,他正想著向陳主任求助,可他不知道,心細的社區工作者早已把體溫計和酒精準備好,正送往他的家中。當看到自己所需用品及時的被送來,難掩內心的感動,對朋友感嘆到"政府多好,共產黨多好,中國多好"!

得知社區主任晚上十點多還在客運站值班,胡志明特意點外賣送去一箱八寶粥,他和陳主任說:"想給你們訂點熱乎的暖暖身子,但是非常時期,只能點箱八寶粥了,粥是冷的,但希望你們能感受到我的熱心,你們辛苦了。"

是的,社區工作者第一時間感受到了這份暖意,這是對他們最好的肯定和支持。連續40多天的工作,他們雖然身心疲憊,但是看到自己的努力有了成效和回饋,他們深感欣慰!

阿城社區工作者:精神上的撫慰是他們繼續前行的不竭動力

一封封深情的感謝信,凝聚了團結向前的力量

2月28日,是高明社區工作者振奮的一天,因為他們接到了來自隔離人員蘇寧的一封感謝信。這一天是蘇寧被解除隔離的日子,在她回到阿城的那一刻起,她的一切,緊緊的和社區工作人員聯繫在了一起。老人返阿後主動與高明社區取得聯繫,因為她本人不會操作手機,高明社區年輕的工作者就耐心地一步一步告知她。在家隔離期間,社區工作人員不僅為老人送去酒精、84消毒液等消殺用品,還不間斷的送去生活用品、快遞,因為隔離不能出門,傾倒垃圾的工作也落在了社區人員身上,看著年輕姑娘們的身影,老人感激的說不出話來。就在隔離解除後,她把所有的情感都匯聚到一封深情的感謝信上:

"您我原本素不相識,是疫情讓我們結緣……14天短暫而又漫長,在歷史的長河中,它只是短短的一瞬間,而與疫情的相持中,它又是那麼的漫長……"

"你們就不怕嗎?怕!誰不怕呀!但面對疫情您們沒有退縮,為保一方平安,您們勇敢的肩負起了這份責任,擔當起這份使命,為老百姓鑄就了一道道安全屏障,使得我們能夠安居樂業,就是宅在家中,心也是感覺暖暖的!"

"通過這次疫情,深深的感覺到只有在我們國家,只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全國人民的萬眾一心!通過這次疫情讓世界更瞭解中國的強大!讓國人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我更為我是一箇中國人而特別的驕傲和自豪!"

"在此我特別要感謝高明社區的全體工作人員,感謝社區領導,感謝萌!您們在這次與疫情抗衡的戰役中各各都是英雄,都是衛士!祖國不會忘記你們,社區的百姓不會忘記你們,我更會永遠的記住你們!在此道一聲:你們辛苦了!向您們致敬!"

熱烈真摯的情感觸動著每一位工作者,慷慨激昂的文字也振奮著每一位工作者。雖然隔離的14天結束了,但是心繫百姓的情懷不會結束,為了國家安寧,百姓安泰,他們會繼續奮戰在一線!

阿城社區工作者:精神上的撫慰是他們繼續前行的不竭動力

蘇寧的感謝信

對百姓,他們"俯首甘為孺子牛";對工作,他們"衣帶漸寬終不悔"。抗"疫"之戰雖未完結,但他們贏得了百姓的認可和信賴,這些精神的滋養,會讓他們繼續砥礪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