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硬寨打死仗,對不對?

人多以為曾國藩紮營寨、打死仗,顯得指揮僵化、少靈活性。其實,曾國藩早在出兵之初就回應過這個問題,並分析奇兵出擊的幾種結果。其後,咸豐九年在回覆胡林翼的一封信中,曾國藩就水師衝過安徽直搗黃龍一策提出如下意見:竊以為,吏治,有常者也,先可立法而後求人;兵事,無常者也,當先求人而後立法。意思是說,沒有合適的將領和機緣,此策便不討好。且當時楚軍剛遭三河之變不久,六千人馬全軍覆滅,愴懷同志、非復有朝氣可用。這從一個角度回覆了靈活戰法的相對性問題,所謂審時度勢。後期,曾國藩令李鴻章招募淮軍直赴上海,那也是時勢使然的結果,且上海已經承諾了足夠的軍餉,並僱傭外輪用於運兵。因此,雖然曾國藩一再認為自己並不適合帶兵,但不應該就此片面理解曾國藩作戰和指揮僵化。(下圖是真正曾國藩的照片,其他網傳圖片存疑)

扎硬寨打死仗,對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