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国产水果卖上高价?听听从日本回来的他这样说......

提到日本的水果“贵”字首当其冲,而如此价格背后所体现的日本水果产业标准化之高,同样值得我我们津津乐道。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如何推进我国水果产业标准化发展也是近些年水果行业人一直在深究也一直在努力创新的头等大事。

二十几年前,甘肃兰州一家国营企业员工,因为工作关系获得了去日本分选器械前沿企业——近江度量衡株式会社学习的机会。20年前的日本分选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他在感叹日本技术发展之快的同时深知此次机会难得,于是废寝忘食拼命学习,每天在工厂待12小时以上,希望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学习这些在国内无法获得的知识。正是他的拼命精神,使这个什么都不懂的门外汉居然摸索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令本就十分欣赏他刻苦精神的日本近江感到震惊。


如果让国产水果卖上高价?听听从日本回来的他这样说......

近江度量衡(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兴明

也许是缘分使然,后来他因前公司发生变故,机缘巧合得到了日本近江的邀请,在多年学习钻研之后,于2003年回国,他就是如今的近江度量衡(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兴明。


日本水果产业的利与弊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在日本生活多年的周兴明在聊天伊始没有急于向我们介绍他们的分选技术多么先进,反而率先谈起了他眼中的日本水果产业链。

他说,日本之所以水果外观、口感好,市场价格高度统一,消费者整体接受度高,是因为日本的水果生产和市场销售和国内相差很大,他们的产与销不是脱节的。

在日本有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农业协会,很多水果分选设备都是由日本的农业协会组织购买的,而且还由此分生出来了一个行业——分选业。

分选业主要的服务目标是本地农户,本地农户生产的各种水果经过分选所统一等级分类,然后确定价格,最后由农协统一联系销售市场。


如果让国产水果卖上高价?听听从日本回来的他这样说......

水果自动仓储

这种机制给日本果蔬标准化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条件,每一种水果经过标准化分选后都是按照区域性或者全国标准来定价,农户、果商、消费者交易的时候就有了统一依据。

并且随着市场变化,果商可以根据水果品质的优劣自由调整水果的收购价格,很好地利用了市场的力量调整果农对水果品质的选择与把控。


如果让国产水果卖上高价?听听从日本回来的他这样说......

苹果分选线总览(托盘式)

当然,日本水果产业这种模式也有需要我们警惕的方面。

日本的农协十分强大,上游可以控制农户,下游可以控制市场,对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近年来,日本的水果价格越来越高,很多日本人开始把吃水果当成了一种奢侈消费,从市场角度出发,这种消费是不健康的,更加不利于水果市场良性发展。

可不得不承认的是,日本的农场普遍生存的很好!为什么?

因为生产无序的情况下,国内的果园只能以产量规模求生存。而日本农场在知晓市场条件后能够根据需要生产出具有一定特色且符合消费者习惯的特色优质果品,再经过严格的分选分级,让市场统一了标准,因此正是这些特色而标准化的果品锁定了一批忠诚的消费者,从而令日本农业呈现出良性循环的健康状态。


果业生存之道

水果分级 保留特色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关键是果品特色与标准怎么来?

“特色依赖于品种、种植技巧、地理条件等因素,这些很难复制,所以突出强化自己的特色是小农场的生存之道。例如日本有一种甜瓜,仅限某些特定区域种植,一个2kg左右的甜瓜能卖到人民币1000元以上。这其中有些人为因素不可干预,但是标准化却是通过努力,大家都可以做到的。”周兴明说。

我国水果行业,随着国家的扶持与大资金进入果业,企业的兼并、收购、重组会愈演愈烈,行业会呈现快速集中现象,一些龙头型企业也会相继脱颖而出。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在对自己的园区进行深入研究,找到自己的果品特色同时,统一自己的生产标准与分选标准,想办法迎合市场提升产品口感与外观才是未来的发展之道。


如果让国产水果卖上高价?听听从日本回来的他这样说......

通道式分选线(桔子)

周兴明继续用日本的果蔬产业举例,他表示日本水果生产过程中果蔬分选起到了非常积极推动作用,具体体现在哪里呢?

比如,客户是挑剔的,尤其是倡导精致料理的日本人,他们买100次水果有99次是非常满意的,客户很快会忘记,但是只要有一次是不满意的客户就会牢牢记住。

而果蔬分选在市场中间的作用就是保证优质优价,保证客户买到的产品质量都是一致的。

另外一个层面,一些品质差的水果经过分选过后数据很快地反馈给果农,果农则会知道这个品类的水果在市场上处于怎样一个劣势,继而淘汰一些落后的品种,推动优质水果的快速迭代与更新。


如果让国产水果卖上高价?听听从日本回来的他这样说......

通道式分选线(桔子)

“推动品质升级,强化优质优价,倒逼果园果商进行品种改良和升级,摒弃‘以产量换效益’的模式,变成‘以质量求效益’、助力果蔬分级的区域性标准统一、连接区域性大数据、为果业提供战略性指导,才是果蔬分选的终极意义所在。”周兴明说。

因此,面对中国当时混乱的市场情况,周兴明迫切希望能够将日本近江度量衡拥有的先进果蔬分选系统体系引入,比较这对于那时的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空白区域。

但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一个新事物想要快速融入中国市场不是易事。


面对挑战

改进创新 主动拥抱市场


2003年的中国,经济虽然在快速发展,水果行业却与世无争,依旧小农经济盛行,这对于刚回国的周兴明来说是个非常头疼的事情。

“我当时其实是有一些准备了,所以已经尽量把产品按照日本的价格做了适当的优惠在国内推介的,但是当我说出这些价格的时候,我们的顾客感觉还是天文数字!”周兴明说。

经历了一圈谈判失败后,周兴明不得不选择面对现实——农业分选设备规模非常庞大,当时的中国不具备推广条件。经历了判断上的失误以后,他选择先去工业市场求生存的同时开始着手研究一套能够适应中国农业市场特点的分选设备体系,用周兴明的话说就是:“我想要继续推广日本的技术,就必须找到方法去主动降价去拥抱中国市场,而不是等市场成熟起来再来拥抱企业。”


如果让国产水果卖上高价?听听从日本回来的他这样说......

托盘式分选线托盘分选线(糖度检测)

“为了降价,刚开始把日本先进的设备引入到国内的时候,我会去掉一些繁琐的功能,只保留最核心的功能,这样就可以在价格上做极大的让步。量化来说就是‘以50%的成本生产出来90%性能的设备’。这个当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其中有几种设备还填补了国内一些技术空白。”

但挑战不会让你准备充足再来。

在国内农业发展方向利好后,周兴明必须面对越来越多同行的相近技术竞争!而且他们的价格却可以做到比近江低很多。

“面对这个挑战,我们只能自力更生,我们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对设备做一些创新,又向国内同行学习怎样控制成本,经过努力,我们终于生产出来了能够符合中国市场行情的,同时技术上保持先进性,质量上非常优越的产品。”周兴明向我们介绍到。


如果让国产水果卖上高价?听听从日本回来的他这样说......

托盘式分选线(番茄自动装箱)

目前,近江度量衡的做出了国内首条也是唯一一条西瓜托盘式水果分选线!

与传统通道式分选让水果在一个通道拖链上翻转、移动方式不同,托盘式分选线是在分选的过程中间,把水果放在一个小托盘里,在整个过程当中,是托盘载着水果在移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水果在分选中可能造成的损伤。

周兴明表示:“通道式分选线实际上更适合分选柑橘类等耐磕碰的水果,分选过程对产品损耗没有太大的影响。而像苹果、梨、桃子、西瓜、甜瓜、大番茄等软皮容易碰伤的水果,通道式分选线就不太适合,那么这个时候托盘式分选线应运而生。托盘式分选线因为其托盘的大小一致,非常容易形成一个整齐的队列,从而能够实现自动装箱,这是非常明显的一个优势。”


合作共赢

搭建中日桥梁 为果业升级贡献力量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近江和客户的合作的原则必须是双赢,他们会站在客户立场上去设计分选线的各项要求,不是单纯的从客户身上获取更多的利润,他们的目标是让客户用在使用近江产品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效益!


“比如近江今年签订的西瓜托盘分选线,我们在与客户交流过程中详细了解客户分选的全过程,包括他们希望怎样上果、怎样装箱、怎样发货,甚至对客户选用的纸箱形式都给出意见。在自动装箱环节,我们向客户提出,对于等级占比较少的西瓜采用人工装箱,不需要一股脑全用使用托盘机器人。其实这个建议会让我们损失很大一部分的销售额,但是客户对近江的信任度却提高了,这也为长期合作打下了基础。”


如果让国产水果卖上高价?听听从日本回来的他这样说......

托盘式分选线(苹果自动装箱)

每种水果分选有不同的要求,不是仅有糖度就够了,例如西瓜需要检测空心,苹果和梨需要检测黑心,桃子需要检测分核等,近江会给客户提出完整的解决方案。


协助客户指定企业分选标准,以分选线为平台向本区域推广,为日后长远发展提供支持。


那么近江下一步的战略是什么呢?


“在技术层面,我们会与地方政府合作,以先进的技术为先导,政府的补助和支持为后盾,为当地的果农果商服务。帮助他们第一步实现水果等级分选,第二步把信息反馈给果农和果商,提供一些战略性的指导数据。第三步,我们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把分选机的设备上传到大数据、云端,实现区域性数据共享,为大家明年的生产、再生产提供一些可能的帮助。”

周兴明还表示:“近江在日本做水果分选已经有很多年历史,我们可以利用在日本的这些资源,与国内的果商或政府合作,建立中日沟通的桥梁,把日本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带到中国,为中国果业发展作出贡献一份力量。”


周兴明,深居日本水果行业十余载,用行动践行国产水果产业标准化升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