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油”與“農村的自榨油”,哪個更好?

新大風歌


我們每天做菜都少不了放油,做菜到底用什麼油更健康?其實這裡面還真有講究。



這裡我已經把各種油的分類和食用方法整理成了表格,姐妹們可以先保存,然後再慢慢往下:




根據食用油中,脂肪酸的種類和比例來分,一般食用油分為以下五大類:高亞油酸型、均衡型、高油酸型、飽和型和堅果種子油。



1.高亞油酸型食用油

高亞油酸型食用油中,多不飽和脂肪酸特別高,亞油酸含量很豐富,適當食用可以降低膽固醇。一般這類食用油很難凝固,耐熱性也較差。常見食用油代表: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麥胚芽油等。



食用tips
適合:這類油最適合做燉煮菜,一般炒菜也可以。不適合:由於這類食用油中,含有的亞油酸不耐熱,如果用來高溫爆炒或煎炸,不利於身體健康。



2.均衡型食用油

均衡型食用油中,各類脂肪酸都比較平衡。這類食用油遇到低溫會渾濁,耐熱性比高亞油酸型食用油要好。常見食用油代表:花生油、米糠油、低芥酸菜籽油和芝麻油等。


食用tip
適合:除芝麻油外,這類食用油都能用來一般炒菜。另外,芝麻油最適合用來涼拌、蘸料或做湯時添加。它裡面含有有益於控制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成分,如維生素E、抗氧化芝麻酚等,適當食用對健康有好處。
不適合:爆炒和煎炸。



3.高油酸型食用油

高油酸型食用油中,單不飽和脂肪酸特別多,油酸很豐富,適當食用對調節血脂有幫助。這類食用油遇到低溫不太會凝固,耐熱性較好。常見食用油代表:橄欖油、茶籽油、杏仁油、牛油果油。


食用、購買tip
適合:這類食用油適合日常炒菜,也可用於涼拌。
不適合:爆炒和煎炸。
其他:購買橄欖油時,要看清它的食用方法,有些橄欖油適合涼拌,有些適合炒菜。另外,國產茶籽油在營養成分上和橄欖油一樣,都具有很好的營養價值。



4.飽和型食用油

飽和型食用油中,飽和脂肪酸相當多,稍涼一點就會凝固,耐熱性最好。

常見食用油代表:棕櫚油、椰子油、豬油、牛油、黃油等。


食用tip
適合:這類食用最適合爆炒、煎炸,吃起來口感酥脆可口。另外,椰子油和黃油可適當用來做菜。
不適合:這類食用油,不建議經常食用。因為你每天都有吃肉和奶類食物中都含有飽和脂肪酸。如果平時還用花生油或米糠油做菜,身體就已經能夠獲得足夠的飽和脂肪酸成分。
其他:椰子油是一種比較獨特的品種,它裡面含有一種叫月桂酸的成分,可以直接被吸收入血,人體對它進行氧化分解的速度更快。一些研究表明:在同樣的熱量和同樣的脂肪數量下,椰子油可能更不容易長胖。



5.堅果種子食用油

這類油平時比較少見,為了保持原料的香氣和營養價值,一般直接壓榨製取。比如核桃油、榛子油、亞麻籽油、火麻仁油、紫蘇籽油、南瓜籽油等。


食用、購買tip
適合:食用這類油要注意,最好選冷榨法的產品,最適合做涼拌菜或塗麵包片等,非常健康。
不適合:爆炒和煎炸。



怎麼吃油、用油更健康?

瞭解完食用油的分類和用法,平時怎麼吃油更健康呢?其實,比較理想的方法就是,做不同的菜,用不同種類的油。比如爆炒、煎炸用椰子油,一般炒菜用茶籽油,涼拌用芝麻油或亞麻籽油。或者每3個月換一種類的油。具體的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喜好來選擇。


另外,平時做菜儘量降低烹調溫度,避免冒出油煙再放菜。如果明顯冒油煙再放菜,不僅意味著溫度超過了200度,還會破壞食物的營養成分,增加致癌風險。



花姐食養


老家屬於花生的主要產區,每年家裡的親戚都會給捎點自榨的花生油。因為這個都是自己篩選出來的最好的花生,然後用自家的榨油機榨出來的。所以對於“超市油”與農村“自榨油”,哪個更好我也做了一下比較。

超市油與農村自榨油哪個更好

我家裡吃油比較厲害,一般五升一桶的油,大概兩個月左右一桶。而且基本都是吃花生油,所以對花生油還算了解,也看見過農村榨油。

  1. 超市油和農村油比味道差不太多
  • 很多人都說農村自榨的油香,其實給我感覺兩者要是炸東西的話,其實分辨不出哪種味道更好。
  • 說農村自榨油好的原因,不過是因為自榨油的油煙要比超市裡的油大,所以感覺到有油味而已。
如果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用自榨油和超市油各炸點東西,放在面前品嚐。估計沒有幾個人能吃出來哪個是自榨油,哪個是超市油炸的!


2.加工方法上超市油更勝一籌

  • 現在超市裡賣的大品牌的食用油,基本都是什麼5S壓榨工藝,把花生的利用價值用到極致。農村榨油可能榨不那麼幹淨,加上農村榨油多少油裡會有一些雜質。這就是為什麼自榨油的油煙高,氣味比較嗆但感覺香的原因。
  • 農村榨油的原材料一般都是選擇商品價值低的花生或黃豆,一般秕的、碎的用來榨油的比較多。這個其實很多農村榨油的都會這麼選擇,因為具有商品價值的大多賣錢了!雖然不是腐壞的,但是也就那麼回事,而且榨出的油基本靠沉澱過濾,所以衛生上和含雜質上,肯定跟超市油沒法比。


3.自榨油勝在新鮮度上
  • 農村的自榨油,都是選擇當年出產的農作物來榨油,所以新鮮度上可能比超市油要“略勝一籌”。
  • 超市油雖然有可能是當年的農作物,但是陳年的農作物也肯定有。所以這點上自榨油要好一些。

給我感覺自榨油不如超市油,因為自榨油的油煙大,雖然聞著香一些。但是其它方面未必比超市油要好!只不過是“物以稀為貴”罷了!吃慣了超市油,偶爾一試自榨油從心裡上感覺不同罷了。


73神牛


親愛的朋友您好,我是上海小阿偉,經常在農村!

前幾天媽媽給我送了一瓶菜籽油,是拿鄉下自家的菜籽,去不遠處的油作坊榨的。

我問媽媽:“你覺得這個油真的好嗎?”

媽媽帶有疑問的問我“你說的啥子話?這當然好了,榨油時我就在旁邊,質量好的很”

經過一番瞭解和查詢了許多資料以後,我今天想和大家說說這個農村自榨油的情況。

首先,農村人主要榨油的農作物源——菜籽、黃豆。

超市裡賣的油品類就多了,還有葵花籽油,花生油,不過農村人一般都不會用到這些油去炒菜啥的,因為種這兩種農作物的人家主要是為了出售用途;而榨油的兩種農作物,有什麼不一樣呢?

拿100斤量來說,這兩種農作物出油量是:菜籽油>黃豆。100斤菜籽,出油量約35斤,而100斤黃豆的出油量僅約13斤。(這些主要跟農作物的質量也有關係,會有些許誤差)

那麼會有人問了,要給油作坊多少錢呢?答案是不旦不用給錢,良心油作坊還會給農民錢,按100斤比例來算,可能會給到十幾元錢;這是為什麼呢?這個我們就要說到油作坊產油的全過程了,過程如下:

1、爆炒,去除水分和雜質:打碎農作物,放到鍋爐內炒制,目的是蒸發水分,殺殺細菌,方便均勻榨油,如果含雜水分,對出油率和出油質量很有影響。

2、做成大餅放在榨油機上面;

3、機器啟動,油就出來了;

大致過程就是這樣,畢竟我不是搞榨油的,只能是把流程說一下,如果大家有興趣,也是可以走進農村親身體驗一把的;

上面提到,為什麼農民去榨油,不用給錢呢,因為榨油結束後那個菜籽餅或者豆餅,對於農民來說已經沒用了,而油作坊可以出售給合作的機構,主要是給到魚塘魚吃,或者給豬當飼料,油作坊一般都會以加工費和農民等價交換,這也很合理;

那接下來就要說到這樣的油是否健康,看起來是原汁原味的感覺吧,而且自己家種的,吃著放心,其實不然,具體原因如下:

1、畢竟是農村土榨,是很難和專業的大型器械相比的,過程當中雜質或許不能去除乾淨,那麼就會使得燃點很低,爆炒過程中會冒煙,可能就會產生致癌物質——苯並芘,而且因為農村環境,基本上不會有專業的設備檢測,可能農作物還會有黃麴黴素超標的情況;

2、土榨方式榨出來的菜籽油,可能存在一種叫芥酸物質的脂肪酸,這個百分比是否在國家控制的標準範圍內,尚未可知,如果超標,會損害人體的心血管功能。

所以建議大家自己家榨油後,可以檢測一下;

超市裡的油呢,都有介紹和標準標籤,也有調和油,是好是壞,可以清晰明朗地在說明裡看,比起農村自榨的油,很難有絕對的說法,具體看檢測和個人習慣愛好!

祝大家食用的都是放心油,小孩健健康康地成長,老人平平安安的享樂!


上海小阿偉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對於大多數農村的朋友來說,估計還都是相信自己家所壓榨的食用油品質, 畢竟自己的材料,自己的全程自己都能關注到流程,其實對於自己壓榨的食用油個人相信的可能不是油的品質,更多的是相信自己原材料的品質。

而對於超市選購的食用油來說,由於對於原材料缺乏足夠的瞭解,加工過程也無法做到監測,從大多數人的內心來說會認為缺乏足夠的安全性。

不過上面的想法也僅僅是個人的感覺,不能說超市正規的食用油品質就不如農村自己所壓榨的食用油。就品質來說,正規煉油廠所壓榨的食用油來說,品質還是比較有保障的,畢竟從生產流程來說相對更加正規,全程的品質檢測也更加完備。比如說對於黃麴黴的檢測,對於許多農村榨油小作坊來說,大多數是不具備黃麴黴剔除的工藝的,而個別小作坊即便具備剔除黃麴黴的工序,似乎更像是擺設,而壓榨的食用油還是會出現黃麴黴超標的可能性。

在去年我國所公佈的疑似致癌物列表中,將農村自壓榨花生油列為一級疑似致癌物,很多人看到後表示吃驚不已,畢竟在現代煉油工藝之前祖祖輩輩已經吃了那麼多年也似乎沒有發覺有什麼問題,如此結果著實讓不少朋友意外。不過就事實情況來說,所謂的壓榨花生油 致癌的根源就是在於其黃麴黴超標。這一點也是不得不說的一點事實。

對於自己壓榨的食用油可能口感方面覺得更加香一些,這一方面主要同油脂的提取工藝有較大關係,傳統的壓榨由於將花生或者菜籽進行炒熟,油脂的香味被激發出來,在壓榨之後所出來的油光聞一下味道就足夠香了。

然而對於超市所提取的食用油來說,大多才去的是有機溶劑浸提的方法,油脂提取徹底,煉油率高,不過由於並未將食用油的香味激發出來,油的味道要淡很多。不過如果在食用之前我們將油脂加熱沸騰一次,之後再食用的話,味道也會相對 好很多。

既然說超市的正規油,自然其品質肯定是過關有保障的,而傳統的小農自己壓榨在這一方面就顯得差了許多了。單論品質的話,正規食用油肯定還是高許多的,這一點毋庸置疑的,而論口感的話可能不少人選擇壓榨油。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文章原創版權歸屬科學興農賬號所有,侵權必究。

科學興農


我扶貧的蒿子溝村,一些農民種不少油葵,到街裡油坊去榨油,自己食用,從不去超市買食用油。他們說自己種的,吃了放心。油葵是我國四大油料作物之一,低膽固醇,網上說是二十一世紀最健康的油料。

至於超市油,城裡人每天都在吃,我選單一油料的壓榨油,如壓榨花生油、大豆油,至於壓榨油葵油,我在超市沒見到。


老林子28


親愛的朋友您好,我是上海小阿偉,經常在農村! 前幾天媽媽給我送了一瓶菜籽油,是拿鄉下自家的菜籽,去不遠處的油作坊榨的。 我問媽媽:“你覺得這個油真的好嗎?” 媽媽帶有疑問的問我“你說的啥子話?這當然好了,榨油時我就在旁邊,質量好的很” 經過一番瞭解和查詢了許多資料以後,我今天想和大家說說這個農村自榨油的情況。 首先,農村人主要榨油的農作物源——菜籽、黃豆。 超市裡賣的油品類就多了,還有葵花籽油,花生油,不過農村人一般都不會用到這些油去炒菜啥的,因為種這兩種農作物的人家主要是為了出售用途;而榨油的兩種農作物,有什麼不一樣呢? 拿100斤量來說,這兩種農作物出油量是:菜籽油>黃豆。100斤菜籽,出油量約35斤,而100斤黃豆的出油量僅約13斤。(這些主要跟農作物的質量也有關係,會有些許誤差) 那麼會有人問了,要給油作坊多少錢呢?答案是不旦不用給錢,良心油作坊還會給農民錢,按100斤比例來算,可能會給到十幾元錢;這是為什麼呢?這個我們就要說到油作坊產油的全過程了,過程如下: 1、爆炒,去除水分和雜質:打碎農作物,放到鍋爐內炒制,目的是蒸發水分,殺殺細菌,方便均勻榨油,如果含雜水分,對出油率和出油質量很有影響。 2、做成大餅放在榨油機上面; 3、機器啟動,油就出來了; 大致過程就是這樣,畢竟我不是搞榨油的,只能是把流程說一下,如果大家有興趣,也是可以走進農村親身體驗一把的; 上面提到,為什麼農民去榨油,不用給錢呢,因為榨油結束後那個菜籽餅或者豆餅,對於農民來說已經沒用了,而油作坊可以出售給合作的機構,主要是給到魚塘魚吃,或者給豬當飼料,油作坊一般都會以加工費和農民等價交換,這也很合理; 那接下來就要說到這樣的油是否健康,看起來是原汁原味的感覺吧,而且自己家種的,吃著放心,其實不然,具體原因如下: 1、畢竟是農村土榨,是很難和專業的大型器械相比的,過程當中雜質或許不能去除乾淨,那麼就會使得燃點很低,爆炒過程中會冒煙,可能就會產生致癌物質——苯並芘,而且因為農村環境,基本上不會有專業的設備檢測,可能農作物還會有黃麴黴素超標的情況;


2、土榨方式榨出來的菜籽油,可能存在一種叫芥酸物質的脂肪酸,這個百分比是否在國家控制的標準範圍內,尚未可知,如果超標,會損害人體的心血管功能。 所以建議大家自己家榨油後,可以檢測一下; 超市裡的油呢,都有介紹和標準標籤,也有調和油,是好是壞,可以清晰明朗地在說明裡看,比起農村自榨的油,很難有絕對的說法,具體看檢測和個人習慣愛好! 祝大家食用的都是放心油,小孩健健康康地成長,老人平平安安的享樂!


開熱買


超市油與農村自榨油那個好,我有親身體驗。本人也認為自榨油更好?以前經常買來炒萊。有一次親自去到現場看榨油,果然很香非常吸引,當我看到那堆花生仁,有些已經發黃髮黴了,這不是黃麴黴素嗎?從那以後我就買出名的產品了,因為那些出名的產品都有監管的,更安全。


粵曾子


超市賣的食用油多數是調和油,也就是說將兩種以上經精煉的油脂按比例調配製成的食用油,調和油一般選用精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為主要原料。

而農村自榨的油多數是純原汁原味的油,比如香油、花生油、菜籽油等,原汁原味,不摻雜任何防腐劑和雜質,吃起來更香,也更有味。

所以說,農村自榨的油會更好一些。但一般城市人因為沒有便利條件,只能購買超市賣的調和油!


悅遊四方


一直以來,家裡的油都是自己去榨的油。小時候還有田地的時候,會收菜籽或者買一點去市場上專門的地方去榨,現在在城市生活,要榨油也不太方便了,不過還是會拖熟人到農村榨油。

雖然有時候也會因為一些積分贈送或者啥的買到一些超市裡的油,通常我也會選擇小榨濃香的菜籽油,但是一打開瓶蓋,你就會有很明顯的差別。自家打的那種菜籽油,打開一股油香味兒,而且色澤也比超市的好。超市的打開油香味特別淡的。本來我還想著要是覺得超市的油還不錯的話,以後就懶得麻煩了,直接在超市買油,嘗試之後發現還是算了吧。有機會還是要自己榨。真的會有差別的。

然後再說說自己榨油,我雖然沒有經歷過,這裡都是聽別人說的哈,榨油廠或者榨油的店鋪也是很有問題的,會加水,也會加其他東西,當然通常你是感覺不到的,不然做不不大利潤啊。所以一般我們都是找熟識的人去榨,就算單價貴一點也還能夠接受,至少比較資格嘛。

如果你沒有熟識的人,信的過的人,我建議還是選擇超市油,至少還算是很正規的,吃的放心一點。對吧?


黑鹿咖啡


本人也算個餐飲人士開了家餐飲店,老媽在韶關承包了40畝地種沙糖桔,順便種點花生每年都會喊我去拉幾十斤花生油,我老家在重慶每年過年回去都會去老家油房買二百斤左右的菜籽現炸菜籽油,我堂哥開的油坊。總之一年的油基本都是穩穩當當的正宗好油,總結一下不管你們在世面上買的什麼油在我眼裡都是勾兌的假油,當然有些內幕不方便在這裡明說怕傷了你們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