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干旱为什么不海水淡化加工淡水供市民使用?

梁民正


淡水资源稀少是印度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几条著名大河源头都发源于境外。甚至印度人引以自豪的恒河水也从中国青藏高原流来,中国境内雅鲁藏布江的水量大小决定了印度圣河恒河水的瀛与亏。南亚大国印度又是农业大国,工业制造水平相对落后。许多先进机器设备须要从外国进口,落后的农业生产消费了大量淡水资源,是典型的靠天吃饭国家,遇到少雨年头,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农民和中底层人民。


印度虽然算不上军事大国,却是一个类似于朝鲜的先军国家。外汇储备和国家经费先保证军队的军费开支,最后才是民生须要。先进的战机舰船买了一批又一批,这一点印度是世界上最大方的国家。西方国家抢着拿印度的定单,这个冤大头虽然不那么讨人喜欢,但为自己军队换枪换炮绝不小气。勒紧腰带也要建立强大的印度军队,这么多年下来,苦了老百姓。

有钱花在刀刃上,这一点印度人看的开,印度靠着印度洋这口大水缸却缺水,因为喜马拉雅山的阻挡,南北寒暧气流无法交汇,使的印度洋蒸发生成的积雨云都飘向了别的国家,生根之地印度反而下的雨很少。海水淡化技术虽然并不复杂,无奈从设备引入到开始生成淡水,投入非常巨大。小范围内使用还可承受,大面积使用海水净化装置一般国家都无法做到,因为这样由海水转化的淡水比油要贵。

世界上只有中东土豪国家在使用海水净化产生的淡水,那是人家生在聚宝盆中,最不缺的就是钱。虽然淡水贵如油,别的国家无法承担天价水费,土豪们眼里却不是个事。印度人口众多,受灾面积超过半数国土面积,除了人民生活用水,最迫切的还有农作物及城市生产生活用水,这么巨量的淡水须求,除了祈祷老天降雨减灾,印度真的没有更好的办法。如果莫迪政府把巨额军购的钱拿一部分兴修水利工程,有多个大型水库淡水存储,一定会减少今天这种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困难处境,海水净化只适合小范围运用,并且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支持,大面积旱灾下的印度则是有心无力。


亓官仁


近期印度的遭受连日干旱和高温的炙烤,有的地区气温达到了五十摄氏度以上,印度人民饱受煎熬,生活用水异常紧缺,社会受到广泛的影响,甚至引发黑帮和民众抢水事件,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现在的水在印度如此短缺,那么神奇的“三哥”为什么不使用海水淡化加工淡水供市民使用呢?

小伙伴首先了解一下世界水源和什么是海水淡化。

1、淡水在地球上十分有限,它只占地球总水量的不到3%,而且,其中约2/3囤积在高山和极地的厚厚冰雪中,近1/3深埋在地层里,而真正能被我们利用的淡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左右。就是这占有极小份额的淡水资源,今天还正面临着来自人类的严重污染。海水量巨大,但是人类不能直接使用,更不能直接饮用。如果用海水灌溉农作物,会使它们迅速死亡;如果用海水烧锅炉,就会使锅炉壁结成锅垢而影响传热,甚至引起爆炸等等。因此,若想利用海水,就必须将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2、现在人们已掌握了几种海水淡化方法。 一种是蒸馏法。即把海水加热,变成蒸气,然后使蒸气冷却变成淡水。一次蒸馏不行,还可以蒸馏多次。蒸馏法的缺点是要消耗较多的能量。如果利用工业余热,特别是核电厂的高温余热来加热海水,就可以节省燃料,降低淡化的成本。还有一种是电渗析法。它依靠两种薄膜——阳离子膜和阴离子膜,经过通电把海水里的盐类分解成为阳离子和阴离子,并且分别通过薄膜迁移到另一边,剩下的便是不含盐的淡水。虽然电渗析法耗能相对较少,但是不能除去海水中不带电荷的杂质。 第三种是反渗透法,利用一种薄薄的具有多孔结构的“反渗透膜”作为核心部件,在加压条件下,薄膜只让水通过,而把盐类物质拒绝于薄膜外,这样淡水和盐类就分开了。反渗透法不仅分离效率高,能量消耗少,而且设备简单,所以备受人们的欢迎,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最广泛使用的海水淡化技术。

海水淡化需要大量的物力,财力和高端的科学技术,中东严重缺水的土豪国家都还不能把海水淡化做顺手,大量使用。综合目前印度的实际情况,印度还没有这样实力,伙伴们说是不是?


山外山FJH


何不食肉糜?


海水淡化的技术门槛很低吗?淡化海水需要的电力从哪儿来?淡化海水成本很低吗?向内地运输的供水基础设施有钱建设吗?这些设备是公有还是私有,本国的还是外国的?下决心造,能造多少?


对于印度来说,全都是一团乱麻。



陶式防务评论


因为海水淡化局限性太大,而且只能救一时之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印度干旱的问题。这次印度干旱是气候异常变化和印度长期无度抽取地下水带来的恶果。

印度干旱原因

西南季风迟迟不来。印度南邻印度洋,每年6月至9月将会迎来从西南季风,依靠季风带来大量的降雨。因为印度国内地形平坦,印度北方也会被季风吹到,这个地区的一大半降水靠西南季风提供。

结果到今天7月份了,印度的西南季风还没有如期而至,印度国内近65%的水库都在干涸。这彻底引爆了印度干旱缺水的问题。


地下水开采无度。印度1947年建国后,增加的人口数量比中国还多。单凭降雨已经无法满足人口需要,于是印度人开始大量开采地下水。

截止2019年,印度人用水的70%来自于地下水,过去40年灌溉面积的新增84%用水来自于地下水。印度金奈第六大城市钦奈,极有可能在2020年地下水被开采枯竭。

因为之前的地下水开采无度,很多地方也不能依靠开采地下水弥补降雨不足带来的损失,这将进一步加剧印度干旱的情况。


海水淡化只能救急

印度南临印度洋,的确可以实施海水淡化。像我上面说的钦奈从2017年就尝试引进海水淡化技术,解决自己面临的生存困局。但是海水淡化也存在局限性。

海水淡化有位置要求。首先必须要临近海洋,这对印度的内陆城市和北方城市来说,这就已经断绝了他们的指望。

海水淡化成本极高。初期建设海水淡化厂,就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了。在不考虑前期投入的情况下,稳定生产后加上工人工资平均每吨水的成本在人民币6-9元人民币。

如果这些水运到印度内陆地区售卖,每吨水的价格最低也要在10元以上了。印度的穷人和普通人是消费不起价格这么高的水。而且牲畜用水、灌溉用水才是大头,这方面海水淡化远远不够用。

海水淡化终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能应应急。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吖! 不方便的话,也谢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


大泽遗珠


目前印度一方面是孟买遭受大雨倾盆的洪涝灾害,一方面是金奈忍受五十度以上高温炙烤,严重缺水!

金奈所在的泰米尔纳德邦历年来干旱次数最多!2017年的大旱让泰米尔纳德邦四个水库全部见底!因此,想办法取得水是目前印度的当务之急!

印度很多地方都是以取地下水来弥补降雨不足的状况,据印度转型委员会统计,金奈,德里,班加罗尔,海得拉巴等印度21个城市的地下水将在2020年前枯竭!

主要原因是印度几十年来一直采用这种打井取水的传统,而地面上降雨又得不到有力的保护,白白流失,补充地下水的很少!


目前,在世界银行的帮助下,莫迪开始在印度一些地区搞海水淡化,来暂时缓解水危机的问题,作为示范工程,未来印度将发展海水淡化来解决部分沿海地区的用水紧张;

比如在缺水最严重的的金奈,奈美米里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每天能给金奈提供10万立方米的淡化水,另外还有几座海水淡化厂正在筹备之中;


在印度的高科技城市班加罗尔,也是十分缺水!为此,班加罗尔所在的卡纳塔克邦和世界银行合作,准备在班加罗尔附近海边建造四座海水淡化厂!

此外,世界银行还与印度南部的安德拉邦签署了产能每天10万立方米的海水淡化厂建造备忘录;


靠海水淡化来解决印度的用水问题,也有局限性:

首先,海水淡化只能在海边搞,地区性很强,印度内地无法用到这个技术;

而海边往往降雨相对充沛,像泰米尔纳德邦的金奈在海边,又缺水的情况很少;

其次,海水淡化建造成本高,比如为班加罗尔提供淡水的海水淡化厂平均造价都在一亿美元以上,而每天每座海水淡化厂只能提供10万立方米左右的淡水,只能解决燃眉之急,而要彻底解决用水危机,还是杯水车薪!

第三,海水淡化的淡化水成本很高!以中国天津的海水淡化成本做参考,每立方米淡化水成本在5-8元,这就意味着只能少量应急使用,不可能大面积推广!

目前能承受的大面积推广海水淡化的只有海湾富国而已;


所以,综合以上分析,老金认为,印度解决严重缺水问题不能靠海水淡化,海水淡化仅仅只能应急而已,真正解决用水危机,要从地表水治理,高效灌溉上面着手,减少浪费,增加地表水渗透到地下,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彻底解决印度严重缺水问题!


你对此有何看法?期待你的留言:

老金看世界,揭秘国际风云背后的故事!期待你的关注,点赞!


老金看世界


印度也在使用海水淡化来解决缺水问题,但却无法大规模使用,这是因为成本问题,以印度的人均收入,无法大规模使用海水淡化的淡水。

海水淡化需要两大成本,一是前期投资建厂的投资成本,二是厂建好后日常生产淡水的成本。这些成本都是现在的印度经济很难承担得起的

我们来看下其他国家的海水淡化使用情况,沙特是世界第一大的淡化水生产国家,他的淡水供应有60%来自海水淡化工厂,他拥有超过36家海水淡化工厂,日产300万立方米淡化水。

从海水淡化工厂的投资来看,沙特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海水淡化项目Ras al-Khair海水淡化厂已正式投入运行, 该项目总投资270亿里亚尔(约合72亿美元),全部建成后每日海水淡化处理产能高达102.5万立方米,还可实现2600MW的发电能力。

从这可以看出总投72亿美元的海水淡化厂,日产淡水仅为102万立方米,仅够一个大城市人口用水,72亿美元我相信对印度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仅解决一个城市用水问题而已,印度有那么多个72亿美元来解决那么多城市的缺水问题么?

而根据印度国家转型研究院科学报告称,印度的21个大型城市面临严重的缺水问题,至2020年将耗尽其地下水,这将威胁到约1亿人的生命,光这21个大型城市,就算一个城市投资50亿美元,那也是1000亿美元的天文数字,印度能为水掏出如此巨资么?而且这些城市全靠海么?如果不靠海,那还要解决运输的问题,这成本可就大了,不论挖运河还是其他方式,都是巨大的工程。

而据报告显示,目前印度13亿人口中有6亿人面临着缺水问题,至2030年,印度的水的需求量将达到可用水资源的两倍!这表明印度的缺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决不是几个、十几个城市的问题,它是一项长期、全国性的大问题。

除了基础设施——海水淡化厂和运河的大量投入,还要考虑淡水制造成本问题,淡水制造成本对各地也许有些差异,还要看使用的技术水平,即使按平均来说,5-8元人民币的成本再加上运输费用,到印度普通人手中基本10元人民币左右,而根据新德里传媒研究中心(CMS)估算,印度60%的选民一天仅花3美元左右,而更有大量贫困人口一天花费不到1美元,他们又如何用得起如此昂贵的水呢?

所以用海水淡化来解决印度缺水问题并不现实,这需要庞大的基础设施投入和高昂的日常运营成本,而这却正是印度所缺乏的。


蓝蓝的森林


前段时间印度钦奈地区缺水缺到一种异常的程度,该城市为印度第四大城,相当于中国的“北上广深”的级别,但是该国的水库是这样的:



根据卫星拍到的情况,该国的水库在2018年12月,水库还是满的,而到了2018年6月份,水库基本上到底,该市现在依靠外地的运水车来维持日常用水



运水车价格非常昂贵,当地市长曾经提到过使用海水淡化来解决用水问题。

但是海水淡化也有一定的风险,对环境影响很大。


对电力需求比较大


其实海水淡化也好,普通节水系统也好,都是所谓的“能源交还”,要么你拿基础设施去换水,比如说中国的南水北调,要么你拿电力去换水,比如说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厂是需要电的,问题是印度的电力本来就不足,海水淡化一般是小国家或者部分城市才使用的,需要很好的电网系统,发电系统,印度本身电力就很缺乏,工业和农业用电不足,再把本来不足的电力用在海水淡化上,到底划得来还是划不来,这是一个大问题。


另外现在印度的发电方式还是集中在火力发电,印度需要外购火力发电需要的燃料,印度外汇本来就不足,外购燃料又要耗费相当多的外汇,印度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尚未可知。


对环境影响太大


海水淡化确实把盐分给去除了,但是剩下的盐分不会凭空消失,而是以浓盐水的方式保留了下来。


浓盐水最终还是要排放出去的,而浓盐水的排放会影响整个排放区域的周边环境,引发当地的水文和地理环境以及水质的恶化,影响生物的生理机能,例如说生物体的酶的活性,生物繁殖,呼吸和光合作用,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导致生物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的降低。


盐度升高会增加海水的渗透压,引发鱼类对渗透压的调解,不但是鱼类,包括棘皮动物,例如说海参之类的,它们的自身调解渗透压的能力本来就比较差,对于盐度变化非常敏感,盐度升高以后,这些动物身体会大量缺水死亡。


同时盐度太大也影响到海水里面的浮游生物,而浮游生物是很多鱼类以及其他动物的食物,是海洋生物链的底层,浮游生物减少会直接导致当地鱼类和以浮游生物为食物种群大规模减少甚至灭绝,会引发一连串不可测的反应。


海水淡化是有代价的,小国家,小城市,例如说新加坡也就几百万人,海水淡化可以是一个补充,但是对于千万人口的城市,海水淡化问题就要从长计议了。


李建秋的世界



Beepbug


印度有钱💰哈!少买军火多顾民生应该不成问题哦!可惜,他们做不到哦!苦了老百性哦![流泪][流泪][流泪]


杨刘宝


那是因为印度不重视基础工作的原因所致。海水淡化是一项非常非常耗费财力和人力的工程,所以印度无法有太多的财力去解决这类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