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挑选的儿媳妇,重视的不得了,为何于凤至如此受待见?

杨楣


东北王张家是一个权力交错的地方,这里来来往往全部都是权贵,住在这里的,不是张作霖和他的姨太太,就是少帅张学良。外人都怕心狠手辣的张作霖,和他那个混不吝的儿子张学良,但居住在张府里的人却都知道,府里的事情不归少帅管,真正能说得上话的是于凤至。

自从于凤至嫁入张府以后,张作霖基本上不再让自己的姨太太们管事,府内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部交给于凤至决定。于凤至在府里的地位是极其特殊的,有的人常说她是大帅张作霖唯一愿意让步的女人,此话不假。

张作霖是土匪出身,脾气火爆,性格固执,做事说一不二,他人若是惹张作霖生气,谁劝张作霖都没有用,连张学良的话张作霖也不听。可是,张府里的于凤至却能劝动张作霖,就算是张作霖最生气的时候,看到于凤至来劝自己,他也不会训斥于凤至,反而会温声和于凤至沟通,这样的待遇,在张府里是独一份的。

这实在令人奇怪,当时社会还是重男轻女的,张学良对于凤至这位原配妻子没有多少感情,这样的女子在那时很容易被人瞧不起,为何于凤至却能受到张作霖的青睐?其实,这还要从张作霖还没有发家时说起。

张作霖还是土匪时,曾打过败仗,手下人折损不少,曾经的仇敌落井下石,想要将他彻底铲除,就在这时,于凤至的父亲于文斗出手搭救张作霖,不仅替他说情,还给他钱让他招兵买马。可以说,没有于文斗的帮助,张作霖很可能就此一蹶不振,没办法东山再起。

张作霖心狠手辣不假,但他还是重情重义的,于文斗救他以后,他就发誓,以后一定报恩。老张是一位聪明人,当他看出于家不简单以后,便想和于家结为姻亲,这样既可以报答于家的恩情,还可以和于家结成同盟。于文斗很看重张作霖,很爽快的就答应了张作霖的娃娃亲。

张作霖经过打拼以后,飞黄腾达,成了东北王,他没有忘却曾经的约定,让自己的儿子张学良将于文斗的女儿于凤至娶进家门。张作霖本就对于凤至很有好感,而于凤至入门以后贤良淑德的形象,更是令老帅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可是,张学良却对这位大自己三岁的原配妻子却没有多少感情,他常在外面鬼混,与其他女子有染,这使得张作霖愈发觉得对不起于凤至。于是,张作霖对于凤至宠溺有加,他基本上没有向于凤至发过火,府里的事情也都让于凤至决定,于凤至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将张府打理的井井有条。

只是,不管张作霖如何弥补于凤至,丈夫张学良的冷漠,还是于凤至心中的伤。张学良对于于凤至来说,实在不是一位负责任的丈夫,他选择了赵四小姐,却给于凤至一纸休书,结束了两人的夫妻关系。这份痛苦和煎熬,恐怕是张作霖再怎么宠溺于凤至,也消除不了的。


历史战争


看过于凤至照片的人,会普遍认为她的美貌丝毫不逊色于民国四大美女,她温文尔雅,操持家务,不但是张学良的贤内助,更是小字辈中唯一能敢劝谏张作霖的人,换了别人,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张学良在年轻时学过英语,喜爱红酒,思想受到了西方的影响,他崇尚西方自由式的婚姻,想通过自己的经历去邂逅美丽的爱情,因此对父亲包办的婚姻很是排斥。

但张作霖却坚决不同意,张学良作为嫡长子,是张作霖重点的培养对象,长子长媳自然也要入张作霖的法眼。张作霖曾对张学良说:你以后娶多少姨太太我都不管,但是张家的长房长媳必须由我做主!

于凤至可以说从小就被张作霖默认为自己的儿媳,这还要与张作霖与于凤至的父亲于文斗的关系说起。

张作霖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当年在他被朝廷招安征剿土匪的时候,张作霖曾经陷入险境,是于文斗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救了张作霖,从此二人便成为莫逆之交,并且相互许诺日后结为儿女亲家。

于文斗是当地著名的富商,经营着粮栈、酒坊、皮毛行、茶庄、杂货铺、木材、土地等多种产业,而张作霖有兵,于文斗有钱,自古权钱不分家,可以说是强强联合,也算是给张学良找了一个根基雄厚的靠山。

于凤至的出生据说她的母亲梦到了一只凤凰飞去肚中,醒来之后生下一女儿,于凤至也是因此得名。老张也十分迷信,凤凰能到自己的家中,不也说明了儿子就是“真龙”吗,他认为儿媳的到来能给张家带来好运。

于凤至后来嫁到张家后也没有辜负张作霖的期望,她像一个大姐姐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张学良的日常起居,不过没有感情基础的最后还是没能走到一起,两人离婚以后,于凤至独自在美国抚养三位子女,他于1990年去世,至死两人都未再谋面。

我是亮仔,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关注亮仔学史,共同探讨历史的那些事儿!


亮仔学史


于凤至是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女人,年轻时长得端庄漂亮,有文化,有家室,女人该有的背景她都有了,当然能得到张作霖的高看。这里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希望能帮大家感受这位奇女子。


照片人物依次为:张学良 于凤至 宋美龄 蒋介石

张学良初识赵四小姐,赵四小姐在一个晚上见了于凤至,跪下请求她,就把自己当一个丫鬟一样,在张学良身边待着即可,不求名分,据记载当时说的是声泪俱下,虽然没亲见,但是可以脑补一下当时正房与小三见面的场景。这个正房太美了,要说实力,赵四小姐是完败的,但是,再美的女人熬不过男人的虚荣心。于凤至不需要张学良也能活得精彩,赵四小姐没有张学良,就只能陷于沟渠吧。不管如何,于凤至接受了赵四的存在。如今已经没人知道,当时于凤至是怎么想的,有没有失望于爱情,有没有冷心冷情,毕竟她和张学良蜜月期时,也是蜜里调油。新婚后孩子的陆续出生就是证明。但于凤至够大度,这也说明张作霖当时娶儿媳妇没看错,以前的人娶正房第一要求不就是不能妒吗?反正不管怎样,赵四小姐达成目标,完胜。



第二件事是于凤至当时离开张学良去美国治病这件事,当时她的离开,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张家的子女安排问题,为了给张家留后。也为了在国际社会上为张学良发声,后来也证明了这一点,于凤至在美国四处游走,给蒋介石施加压力。她换了赵一荻来照顾张学良,那赵四小姐是怎么做的呢?她把幼子拜托给友人,而且叮嘱友人不得说明孩子身份。友人一直隐瞒到孩子成年,孩子才知道原来自己的父亲是张学良。

这件事情可说的点很多。每个人不同的选择,成就了最后不一样的结果。于凤至离开,就像一个在外的靶子,吸引了蒋介石的大部分注意,于凤至和张学良生的孩子很多,但三个儿子相继都死亡了,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唯有一个女儿活下来。赵一荻看似对孩子狠心不闻不问,但正因为她的狠心,孩子反而活了下来,成为张学良唯一活下来的儿子。

这一局可以说又是赵四小姐胜了。



最后要说的一件事是于凤至到了美国后,她再次显示了她作为奇女子的经商才华。利用手头上的资源,于凤至东山再起,通过房地产经营,为丈夫张学良挣下了家业,唯一的目的,是希望丈夫出来后依然有好日子过,有不次于大帅府的豪宅住。在她的苦心经营下,即使她身患重病,她还是做到了。这一点足以证明张作霖当年的眼光的确不错👍!这样的女子宜于家室。

再看看赵四小姐,每天陪着张学良,打打牌、养养花、拌拌嘴,拍点美照,养生养颜什么的,绝不耽误。对于张学良什么时候能出来,怎么出来,她是一点也不担心,反正有饭吃就行。

于凤至是完美的,可惜不是张学良想要的。

可能张学良不是于凤至的真龙天子吧,所以终非良配,两人至死也没有合葬。可怜于凤至,张学良更喜欢的,还是会自己爱自己的赵四小姐。


原来你是这样啊


于凤至是张作霖亲自为嫡长子张学良挑选的媳妇。张学良出过洋,深受西方思想影响,对父亲包办婚姻,选个比自己大三岁的女人做老婆自然一百个不愿意。张作霖当时就火了,骂到:“妈啦把子,连老子的话你都敢不听,你小子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总之,这个儿媳妇老子要定了。至于你小子以后娶三妻四妾,那都不管老子的事”。张学良一看大帅发怒了,再也不敢犟嘴,勉强答应下来。


那么,张作霖为啥要执意娶于凤至做自己的儿媳妇呢,这个于凤至究竟有什么来头?

原来,于凤至是东北大商人于文斗的千金,而于文斗当年对张作霖有救命之恩。清朝末期,张作霖在东北军队中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营带,一次他带兵去剿匪,谁知却钻进了土匪的包围圈,眼看命悬一线。是于文斗带人赶走土匪,救了张作霖的一条小命。从此,俩人结成生死之交。后来,张作霖能一步步爬上东北王的宝座,没少得到于文斗的资金援助。


张作霖是个知恩图报的汉子,他这次要娶于文斗的千金于凤至做自己儿媳妇,就是为报答于文斗当年的救命之恩。再者,张作霖曾是于文斗家的常客,多次见过知书达礼、温柔贤惠于凤至,无论容貌、举止,都很让他满意。

张作霖真是没看走眼,于凤至嫁到大帅府后,上孝敬公婆,下厚待弟弟妹妹,受到大家一致的尊重与喜欢。张作霖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知道这个儿媳妇堪当大任,就放心把大帅府的后勤大权交给于凤至。

婚后蜜月期刚过,张学良老毛病就犯了,又开始在外面胡来。对于丈夫在外面的风流事,于凤至是一清二楚,她既不和张学良大吵大闹,也不到张作霖哭爹喊娘的告状,而是用她特有温情、大度去感化张学良。张学良自知理亏,对于凤至更加敬重,开始慢慢收回那颗放荡不羁的花心,待于凤至越来越好。

后来 ,赵一荻出现彻底打破了这对小夫妻平静生活,从此,张学良的魂彻底被勾走了。于凤至没有争风吃醋,而是与张学良定下君子协议:一他和赵一荻的事自己不干涉,二不许给赵一荻任何名分,三不允许赵一荻迈进大帅府一步。只要能和赵一荻在一起,莫说三条协议,就是三百条张学良也毫无怨言。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扣押,于凤至多方奔走营救,最后只争取到了允许家属陪在张学良身边的权利,于是,于凤至与赵一荻轮流陪在张学良身边,后来因为赵一荻孩子年幼,需要照顾,于凤至就自己留下陪张学良,几年颠沛流离的监禁生活拖垮了于凤至的身体,她不得已前往美国治病,哪知这一去就是五十年,至死再没见过她牵肠挂肚的张学良。

在美国,为了等到与张学良重逢的那一天,于凤至凭着惊人的意志战胜了乳腺癌。并在在华尔街股票、期货上大显身手 ,积累了巨额财富,一手为子女撑起一片朗朗乾坤。

然而 ,于凤至在美国并没有等来与张学良的重逢,却等到了丈夫寄来的离婚协议书。于凤至不相信这是出自张学良的真心,一定是受人胁迫所致,为了张学良的安全,莫说协议离婚,就是要她的命他,她也会心甘情愿。

离婚后于凤至依然以张夫人自居,临终前,她特意嘱咐子女,在自己的墓地旁为张学良留下位置,她活着没能看到张学良归来,死也要和他同穴永不分离。讽刺的是张学良去世后与赵一荻葬在了一起。于凤至若是地下有知,肯定会发出“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哀叹。


洛水清风


关键是于凤至她爹!于文斗老汉,东北胡子遍地的地方,乡下地方逢五逢十有个集,有个场的,都是胡子们跑来瞎混,或者派眼线踩盘子的好时候,别人有点小钱,非要买什么急需的东西,都藏着掖着鬼鬼祟祟,做贼一样。于老汉不一样,人家逢集必到,牵一头即舍不得骑,也舍不得驼的驴,自己搭上一个钱褡裢,叼着旱烟袋满场逛,几乎没人见过他买东西,中午饿了,找家铺子讨碗水,吃自己带的杂面饼子,然后接着逛,到结束,牵上自己的驴搭着分文未动的钱褡子回去。



就这,从没那个不长眼的敢打他主意。北洋政府对抗俄国入侵蒙古,去占下蒙古,可是没人去空在那里也不是事啊,鼓励民间去开垦,那时去干这事,是拿命去搏,没多少人敢去,于文斗敢,不但敢还很牛,牛到什么程度哦?北洋派去保护开垦的武装头目,就是张作霖本人带的队伍,都被蒙古人包围了,是于文斗带人去把他救出来的,所以两人义结金兰,成了兄弟。

于文斗没儿子,生了三个女儿,老大就是于凤至,不知是不是于文斗那时就精通包装之道,于凤至很小的时候,他就请来个算命的,说于凤至有凤凰之质贵不可言!然后宣传的满东北都知道,以前人真信这个,但其实别人信不信都无所谓,张作霖信啊!强按牛喝水,给小六子定下这门亲,哪怕后来领赵四进门,两个人都得老老实实称于凤至一声大姐。小六子被软禁后,于凤至和赵四本来是轮流去陪着他的,后来于凤至称病成全了那两个人,自己在美国血洗美国股市和房市,所以一直到后来,张家和赵四,其实都是于凤至在养着。后来这些事,以及于凤至三七年确诊乳腺癌,然后依旧活了九十三岁,用唯心主义的话讲,她的命,还真的不普通呢!


李三万的三万里


张作霖生前曾屡次不无遗憾的对身边人说:“我这一生最对不起的有三个人,都是女人。”

显然,即使话不说全,明眼人一听都明白,张作霖所说的这三个女人所指为谁。

(张作霖)

第一个是他的发妻赵氏。当年张作霖在辽西做响马时,只有赵氏愿意下嫁他,无微不至地关爱他。赵氏之于张作霖说她是马皇后之于朱元璋也不为过。那是陪他趟过万千苦难的知心至亲啊。

然而,赵氏终因张作霖飞黄腾达后的自负而至在老家病得一命呜呼。张作霖死都没有原谅自己。

第二个是他与赵氏所出长女张首芳。张首芳张家千金,出生不凡,际遇不凡,历经苦难给他带大了张学良张学铭,最终却被他作为政治棋子嫁给了黑龙江督军鲍贵卿儿子鲍英麟。婚后的张首芳,夫妻感情生活一团糟,鲍英麟是个典型的二世祖,吃喝嫖赌抽样样占。张首芳的日子过得那叫做一个惨。每每张首芳回张府,张作霖都躲着不出来。既不敢见,也没脸见。张首芳也不把他当爹,回府只称是看弟弟六子与学铭。

第三个就是我们的主人公于凤至了。 于凤至是张作霖自己拉媒保为自己儿媳妇的。他让六子非娶于凤至为发妻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为报恩,二是于凤至的“凤命千金”的八字与张学良“将门虎子”的气度十分般配。


原来,张作霖还在辽西做响马时,就曾受过不少于凤至父亲于文斗关照。小时候的于凤至就生得落落大方,让张作霖十分喜欢,索性两家结为儿女亲家。此后张作霖飞黄腾达,一直不忘报于文斗当年之恩,也不忘他的准儿媳妇于凤至。张学良15岁时,在张作霖包办下,与大自己3岁的“大姐”于凤至结婚。刚开始张学良死不同意,张作霖遂妥协说:“只要你娶她作发妻,以后你再外面招花惹草我可以不管!”

六子风流,转念一想也不亏,这才答应。


因此,正是这个承诺让张作霖一直感觉愧对于凤至。因为张学良后来情人十几个,风流不断,尤其是赵四小姐。这些自己都没法管。而于凤至则出奇地表现得大度,只一心一意照顾家事,对张学良嘘寒问暖不减从前,毫无怨言。于凤至越是贤惠识大体,张作霖越愧疚。

索性后来发展到将家事全托于凤至掌管,对于凤至言听计从,视为心头肉。很多儿子婆姨说了都不管用的话,于凤至一来,准行。

说实话,纵观张学良与于凤至的一生,我实在是不知张学良哪里修来的福气,得妻如于凤至如此。


不书


于凤至是张作霖亲自为儿子张学良挑选的结发妻子,在电视剧《少帅》中,我们可以看出,张作霖对这个儿媳妇十分的喜爱及看重。

张作霖对这个儿媳妇喜爱到什么程度呢,我们来看个事例:

在张作霖的大帅府里,有一个严厉的规定,那就是晚上九点以后任何人不得要求厨师起灶做饭,没有人敢违反这个规定,可唯独于凤至是个例外。

一次,于凤至和二小姐张怀英去看戏,晚上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夜里10点多了,还没有吃晚饭,于凤至就让厨房准备了一些宵夜。

佣人做好饭菜后给于凤至送去,恰巧让张作霖发现,他生气的问这是给谁做的饭,佣人说是给少奶奶准备的。

平日里说一不二的张大帅听说是儿媳妇要的,连忙说道“是凤至还没吃饭呀,那你快给她送过去”

作为一代枭雄,张作霖阅人无数,见到的优秀女子也肯定不在少数,为何会对于凤至如此厚爱呢?

一、张作霖与于凤至父亲为至交

1908年,身为绿林土匪的张作霖投靠官府,并被任命为巡防营统领。很快,张作霖所部被派往松辽一带剿灭土匪。在剿匪的过程中,张作霖的剿匪总部,设在郑家屯“丰聚当”商号里。

“丰聚当”的老板是当地有名的富商于文斗,他老于世故,为人八面玲珑,对于绿林出身的张作霖,于文斗恭敬有加,百般逢迎。

作为一个商人,于文斗经常遭到土匪的侵扰,张作霖此次剿匪,对自己非常有利。因此,于文斗竭尽全力支持张作霖剿匪,给予张作霖很大的支持。

宣统元年,张作霖在漠北龙王庙与蒙匪作战,由于蒙匪人多势众,张作霖的部队陷入危险局面,急需增援。

这时候,于文斗亲自前往与张作霖有旧怨的另一名巡防营统领吴俊升的营中,请他派兵救援,才拯救了危险中的张作霖。

受此大恩,张作霖对于文斗十分感激,回到郑家屯之后,他当即与于文斗歃血为盟,结成了异姓兄弟。

张作霖与于凤至的父亲有这样的交情,对于凤至自然也就差不了。

张作霖认为于凤至命理富贵,可以为张学良带来好运

1913年,已经升任奉天督军的张作霖回到郑家屯与老友叙旧,听闻于家小姐是个琴棋书画、四书五经无一不通的才女,张作霖便萌发了和于文斗结为儿女亲家、亲上加亲的想法。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作霖得知于凤至“福禄深厚,乃是凤命”,贵不可言。

素来对算命深信不疑的张作霖大喜,这下可让他捡到一个宝。他深信“将门虎子”与“凤命千金”是难得的姻缘,婚后一定大富大贵、大吉大利。

于是,更加坚定了让自己儿子娶于凤至为妻的想法。

张作霖对儿子的包办婚姻,遭到张学良的反对。

张学良接触到很多现代思想,崇尚婚姻自由,对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非常反感,他想要自主选择婚姻。

但是张作霖坚持要张学良娶于凤至,对他说,其他事你可以自己做主,这件事必须听我的。结婚以后,你在外面找女人,我也不管。

在张作霖的坚持下,1915年,于凤至与张学良结婚。

于凤至通情理,识大体

于凤至自身的实力更让张作霖高看一眼。

于凤至嫁到张府以后,对上尊敬长辈、对下平易近人,赢得了帅府上下一致的好评。

她兼具美貌与智慧,做事有板有眼,很有见地,人们有事情也多愿意跟她多商量,她总能给出建设性的意见,这一点,让帅府上下的人更加对她刮目相看。

结婚以后,张学良拈花惹草的行为并没有多少收敛,但是于凤至都把所有的委屈埋在心里,从来不显露出任何不快,依然全心全意的爱着自己的丈夫。

对于这些,公公张作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也由此更加喜爱这个儿媳妇了。

张作霖对于凤至心存愧疚

当初要给儿子娶于凤至,一是想加深与至交的交情,二是想以于凤至的“凤命”来给儿子带来好运。

他虽然早就听闻于凤至才貌双全,德艺双馨,但是他没想到她竟然如此的通情理、识大体。

来到帅府以后,她相夫教子、尊敬长辈、平易近人,很快收服了众人的心。

甚至对于自己那个混账儿子在外面拈花惹草,她也能为了大局而隐忍,不吵不闹,一如既往的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

对于于凤至的种种美德与智慧,张作霖从内心里是深深的佩服的。觉得自己儿子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简直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想到自己的儿子在外面干的那些混账事,他从内心里觉得亏了自己的儿媳妇。所以,在平时,张作霖很偏爱于凤至,很给她面子。

例如平时张作霖发火,帅府上下没有人敢劝解,但是只要于凤至一出面,张作霖便会怒火顿消。

结语

于凤至在与张学良一起生活的20年里,一直给与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

1940年,于凤至前往美国治疗乳腺癌,此后的50年,她与张学良再未见面。

1990年,一代传奇女子于凤至在美国的家中安然去世!


我有观点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到了一句话,面子是自己赚的,而不是别人给的。这句话很励志,说的也非常到位,自古至今,一个人是否受到尊重,不是别人主动给予的,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打拼而来的,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张作霖


东北王张作霖,为儿子张学良挑选媳妇必然是选了优选,挑了又跳,作为张学良的正室,不是一般人能够如得了张作霖的法眼的,但是于凤至就做到了,与张学良定亲不是于凤至父亲的主动行为,而是张作霖主动行为。于凤至究竟有什么非常特别的地方,能够让张作霖如此看重,一定要她作为自己的儿媳妇呢?

影视剧中的张作霖


【1】张作霖深信“将门虎子”“凤命千金”的传统道理。

在这方面,最早的渊源还是张作霖和于凤至父亲于文斗之间的关系。于文斗祖上是山东人,后清政府号召内地人前往关外,于文斗祖上从山东迁往之今吉林省梨树县,于文斗自小和父亲学习种植、经营、做生意等营生,后来搬至郑家屯经商,创办了钱庄商号“丰聚当”,涉及粮食、木材、食盐、烧锅、油坊、布庄、钱庄等产业,后商号改为“丰聚长”,担任梨树城、郑家屯等处商会会长,业务遍及东北,吉林有13家、辽宁有6家,黑龙江有3家,天津有2家,蒙古有1家。生意越来越大,自然就被一些匪徒盯上,为了保护好自己的家族,于文斗支持各路势力,其中就包括张作霖所在的东三省总督军徐世昌的部队,后张作霖进驻郑家屯,在一次剿匪的过程中,张作霖受伤被围,最终在于文斗的帮助下才成功逃脱没有丧命,至此张作霖与于文斗之间逐步确立其非常老铁的关系。

影视剧中的张作霖


张作霖历来相信一条那就是门当户对,虎父无犬子的道理,他十分欣赏于文斗的经商头脑,而自己也逐步在东北立足闯出一片天地,正好两家关系非常要好,于文斗有一个聪明的女儿,“福禄深厚,乃是凤命”,这与自己的儿子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姻缘。于是在自己做上奉天督军,权势两得时,与于文斗结成儿女亲家,在儿子张学良15岁,于凤至18岁时正式结婚成为夫妻。

于凤至


【2】于凤至的大度宽容。

于凤至出生富豪之家,自小生活条件优越,也是父亲于文斗的心头肉,从小自然是娇生惯养,但是于凤至并没有因为家庭条件的优越而沾染一些不良的习性,反而要比很多一般家庭条件的女孩更加的懂事。在她与张学良成亲后,她真正做到了对上尊重老人,对下不摆架子,对仆人都不是脸色,张学良的兄弟们和她的关系都非常的好,对张作霖的太太们也是尊敬有加,确实对待不同的人都做到了得体和到位,识大体、顾大局,尤其对张学良,她知道张学良对待他们这段婚姻是十分抗拒的,但是她依旧一心一意照顾张学良,事实为他着想,即便张学良外面有其他的女人,于凤至都大度接受,不吵不闹,帮助张学良维护好彼此之间的关系。

于凤至


【3】张作霖对于凤至这个儿媳妇有愧疚。

张作霖选定于凤至作为自己的儿媳妇,两家家长又是非常好的兄弟关系,最终促成这门婚事。从张作霖的角度来看,他是非常满意的,但是他没有过多考虑到两个孩子自身的感受,尤其自己的儿子张学良。张学良由于接受了西方的教育,崇尚自由,他向往的是自由恋爱,而不是这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老式婚姻,而张作霖处理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让张学良答应此门婚事后,其他的可以自由选择侧室,届时他绝对不会干涉,说白了,只要你同意娶于凤至,其他的条件都好说。而没有引导张学良如何更好地接受于凤至。所以,在张作霖的内心这件事是非常有愧疚的,这也使得张作霖更加的宠爱这个儿媳妇,张作霖发脾气只有于凤至能摆平,张作霖对所有人都发火,就是对于凤至不发火,很多事情他也耐心听取于凤至的意见和建议,足可见张作霖对于凤至的关爱和认可。

所以,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张作霖特别宠爱这个儿媳妇,对她十分地信任。而这样的面子都是于凤至通过自己的诚心诚意去努力和争取到的,而不是别人给的。



据笔者分析应有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想要报当初于文斗的救命之恩,二是借当时于家财富之力,三是于凤至为人处世让张作霖非常重视。

早年间,于文斗经营粮食行业,获利颇丰,但是身处东北民风剽悍,且匪患严重。不得已于文斗只得出钱资助军队,以求保护。在这样的情况下,张作霖率部进入郑家屯驻防。而在匪患中,张作霖曾经被俘虏,好在有于文斗从中斡旋,才使得张作霖幸免一死。两人也因此结为莫逆之交。

在张作霖逐渐在东北站稳脚跟后,张于两家的关系就更加密切起来。一日张作霖得知于凤至被人批命为‘福禄深厚,乃是凤命’,于是便打定主意要让自己的儿子娶于凤至,好让两家更加亲近也可报答当时救命之恩。终于等到张作霖成功上台,坐上奉天总督之位。就让张学良娶了于凤至作媳妇。

当然张作霖这般做法,也不全是为了报恩,也存了一定的心思。当时于文斗是东北的豪商,颇具财富。而在东北想要当一个坐地虎,钱财也是必不可少。于文斗虽说是张作霖的结义兄弟,但是总归还是两家人。结为亲家之后,两家才能成为一家。张家可以借于家的财势,巩固自身的权力,而于家也可以靠张家权势,扶摇直上。而且当时于家的关系网,也是张作霖希望借助的。所以张作霖对于凤至也是相当重视。

如果说只是因为借势报恩,这种重视大略也撑不了太久,但是当于凤至嫁到张家之后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让张家上下都对这位恭敬有加。于凤至对长辈彬彬有礼,对同辈善解人意,对小辈则关爱有加。对待下人也是平易近人几乎不摆架子。对外识大体,顾大局,对内则事有见地,有板有眼。如此女子,也让张作霖青眼有加。

即便是如此温良谦恭的女子,也没有得到老天的垂青,让她在这世间奔波一回,却未曾得到美好的对待。


东东讲历史


在东北这块土地上,张家是个大家族,奉系军阀的张作霖是说一不二的存在,活生生的土皇帝,张作霖不仅在对儿女的管教上很是严格,在选择儿媳妇的事情上也颇为重视,而张学良的妻子于凤至出身不高,他为何对她那么待见呢?


一、于凤至命中富贵与张学良八字相合。

张作霖找算命先生给张学良和于凤至两人算八字,算命先生用"子平术"给于凤至算命,发现于凤至是"风命",一生富贵不可言,并且与儿子张学良的八字有着天生的吻合,如果张学良娶了于凤至,那么日后成就将比他还大,所以张作霖非常认定于凤至就是自己的儿媳妇,他们的婚姻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这也是张作霖待见于凤至的原因之一。

二、张作霖为了报恩。

当张作霖还是混迹于山林草寇之间的时候,结识了梨树县商会会长于文斗,于文斗就是于凤至的父亲,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于文斗救了张作霖一命,并且在之后的队伍壮大中,于文斗给予了他金钱上的很大帮助,张作霖对于文斗感恩戴德,所以在知道于文斗有一个女儿和儿子张作霖年龄相仿时,果断和于家定下了亲。


三、于凤至贤良淑德,并且为张家开枝散叶

于凤至本性贤良淑德,贤惠和善。嫁到张家后,她孝敬公公婆婆,并且与府里的其他人关系都处理的特别好,从来不会摆架子给任何人看,所以张作霖和元配夫人卢夫人都对她特别满意。

于凤至嫁给张学良后,给他生了四个孩子,三子一女,分别是张闾英、张闾珣、张闾玗、张闾琪,张作霖看到于凤至给张家开枝散叶很是高兴,当然非常待见于凤至。


结论

于凤至拥有着我国传统女子所拥有的贤良淑德,作为张学良的妻子,她深深地爱着他,并且为了张家几十年无怨无悔,张作霖非常明白于凤至一家对张家的恩德,所以才会重视她,厚待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