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有種姓制度,那麼與他相臨的國家有沒有種姓制度,例如孟加拉國、巴基斯坦?

地主家的大少爺


中國的鄰國、南亞大陸名副其實的“一哥”印度,在中國的知名度頗高,印度之所以有這麼高的知名度,除了各種開掛之外,也與其人分四等的種姓制度有很大關係。在講究人人平等的21世紀,作為名副其實的地區大國,擁有近14億人口的印度居然仍存在如此赤裸裸的等級制度,確實足夠神奇。

印度教

在封建社會,人分成等級並非印度一家獨有,事實上,世界上絕大多數封建王朝都曾有過將人分為幾等的等級制度,不過,隨著人類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這種落後、野蠻的等級制度早已隨著文明的進步而消亡。但是,印度再次成為例外,從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並創立種姓制度以來,種姓制度居然在這個地方存在了數千年之久,一直到近代,印度各地依然廣泛存在著這種赤裸裸的等級制度。

通常來說,大家往往將種姓制度等同於印度,那麼,印度的鄰國們、同樣位於南亞之大陸的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等國境內,是否也存在與印度相同的種姓制度呢?

答案是肯定的,雖然種姓制度僅侷限於南亞地區,但是,種姓制度並非印度一家獨有,在尼泊爾、孟加拉國等與印度相鄰的許多國家,確實存在種姓制度。以尼泊爾的種姓制度為例,探析種姓制度在印度之外是如何建立和發展起來的。

梨查維統治時期佛像

據尼泊爾文獻資料記載,早在公元464年,尼泊爾地區進入梨查維王朝統治時期,也正是這個王朝將種姓制度帶入了尼泊爾。但是,據尼泊爾考古學家發現的一些梨查維時期的石碑神像記載,雖然這一時期尼泊爾就存在了種姓制度,但是僅侷限於梨查維人自己的統治階層,他們並沒有把這一制度強加給當地人。

在梨查維人統治印度以後,越來越多的印度移民者開始進入尼泊爾的北部、南部和西部。這些進入尼泊爾的印度人,主要以剎帝利種姓的王公貴族,以及他們的追隨者為主。他們身份尊貴,又英勇善戰,很快在尼泊爾紮根,併成為了當地的統治者。

這一時間段,進入尼泊爾的人越來越多。由印度人所建立的馬拉王朝在打敗梨查維王朝以後,為了規範越來越多的民族人口,進一步統治複雜的社會,馬拉王朝統治者開始利用宗教,並在尼泊爾進一步建立種姓制度。

馬拉王朝佛像藝術品

根據尼泊爾王朝譜系記載,馬拉王朝統治者為了在尼泊爾快速建立中心制度,特地請來了印度的幾位婆羅門學者,專門為尼泊爾人民定製屬於他們的種姓制度。原本沒有種姓等級之分的尼泊爾原住民,就在印度人的統治下,被劃分為了4個種姓和不可接觸者階層,在劃分社會階層的同時,馬拉統治者又詳細規定了每個中心的職業、著裝、婚姻限制等多方面的種姓守則。

尼泊爾佛塔

尼泊爾的種姓制度中還存在一個特殊現象,由於這個國家是佛教與印度教並存,所以,馬拉王朝也為佛教教徒劃分了種姓地位。尼泊爾的佛教徒主張眾生平等,他們曾對種姓制度提出過反抗,但是,由於統治階級的壓力和印度教的強烈攻勢,最終,尼泊爾佛教徒接受了當時統治者強加給他們的種姓制度。

自那個時候起,尼泊爾的種姓制度完全建立,這個國家的制度不僅承襲了印度種姓制度的精髓,又結合尼泊爾的社會狀況,延伸出來了佛教種姓制度。綜上所述,從尼泊爾種姓制度的來源和建立可以看出,與印度相鄰國家的種姓制度,基本上都是由印度教帶過去並建立起來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的種姓制度建立,也與尼泊爾大同小異。


鳶飛九天2018


種姓制度是一種曾經廣泛存在於古印度文化區的以血統論為基礎的等級體系。如今,除了印度之外,在尼泊爾、斯里蘭卡與孟加拉國仍舊還有種姓制度的遺留,在巴基斯坦幾乎消失不見。不過除了印度之外其他南亞地區的種姓制度沒有那麼嚴重,而且各地之間的種姓制度都有很多的不同之處。

除印度外南亞地區的種姓制主要有兩個特點:

  • 第一,零星分佈,受影響者並不多;
  • 第二,各地種姓制度變化巨大。


與古希臘一樣,“古印度”向來都只是個地理單元而非單獨的國度,直到英國殖民者到來之後才將支離的南亞次大陸結合成如今的印度。原本的古印度文化區域幾乎囊括瞭如今的整個南亞次大陸,而種姓制度當年也跟隨著雅利安人的腳步傳播到了南亞各地。

在南亞,除了深受伊斯蘭文明影響的巴基斯坦、馬爾代夫,還有尊奉佛教的不丹,其他地方多多少少仍舊還有種姓制度的遺存。如今,種姓制度在尼泊爾相當常見,在孟加拉國也有少數存在,而斯里蘭卡大多數的泰米爾人仍舊遵從著種姓制度。

通常,說到印度的種姓制度簡直是臭名昭著,然而南亞其他地方的種姓制度卻存在感很低,主要還是因為南亞其他地方的種姓制度隨著地域不同發生了很多變化。

在印度,種姓制度的等階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與達利特。而在斯里蘭卡種姓劃分是瓦拉拉、卡拉亞爾、穆庫亞爾與不可接觸者,主要依據土地數量、職業與地區劃分。

雖然斯里蘭卡的印度教徒多是泰米爾人,但信奉佛教的僧加羅人其實也有種姓制度。但是在僧加羅人那裡,原本地位最高的婆羅門已經變成附庸,剎帝利消失,吠舍上升為了最高等級種姓,在斯里蘭卡稱作“瞿維種姓”,也就是農民。原來的首陀羅也沒有了,而是按照職業進行區分,比如裁縫的種姓是漢納利,釀酒師是杜羅伐,洗衣服的是赫納等等。


作為佛教起源地的尼泊爾,超過80%的人都信奉印度教。1962年當時的尼泊爾就廢黜了種姓制,但其影響仍在。不過尼泊爾有個傳統,就是會授予低種姓者高種姓,如今的尼泊爾各種姓間通婚自由界限模糊,而且高種姓人口最多。

在孟加拉,信奉印度教的孟加拉人也還保留著種姓制度,不過剎帝利被維迪耶種姓代替,而迪耶斯特取代了吠舍種姓。主體上孟加拉多信奉伊斯蘭,所以種姓制度在孟加拉影響力非常有限。

種姓制度依附於印度教而存在,而伴隨著時代變遷,原本古代傳到南亞各地的種姓制度,都在當地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唯獨在印度仍舊根深蒂固。


澹奕


孟加拉和巴基斯坦以前也是屬於印度的,當然也有種姓制度。只是後來穆斯林打過來了,巴基斯坦人和孟加拉人改信了伊斯蘭教,伊斯蘭教講究天下穆穆皆兄弟,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所以就不講種姓制度了。


黃河208409052


當然有,現在的印度實際上就是一個聯邦政府,而組成這個聯邦的就是各個以種姓為單元的邦國勢力。這種聯邦制度在整個南亞地區都是通用的,比如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也是採用這種聯邦方式組成的,這也是南亞地區基礎建設水平很差的主因,因為政令無法統一,一個大工程下到下面,會有各種不同的意見與各種的吃卡拿。

整體來說,南亞地區的政令基本上都差不多。這是因為本來都在同一個政治制度下管理的,這些都是屬於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地盤,英國東印度公司對這些地盤的管理就是隻要你不要鬧事,愛怎麼樣就怎麼樣,給足了高度自治權(英國人少,幾千人就想要管理幾十億人口),這使得南亞地區的人完全就是野慣了,種族勢力太強大了。

不過呢,南亞地區雖然施行種姓制度,但是大多隨著信仰走,比如信印度教的自己湊一塊,信伊斯蘭教的自己湊一塊,信佛教的也自己湊一塊,這使得當地也有一個相處穩定的政治穩定。印度相對來說卻還是比較例外的,由於印度政府太貪婪,他們侵佔了周圍太多國家,直接導致印度國內混雜了好多政治信仰,然後印度政府很難管理,不得不下放很多自治權。

因此,同樣是種姓制度,但是印度方面的氏族自治權比巴基斯坦方面的氏族大得多。


優己


印度的種姓制度是基於婆羅門教的社會制度,其最高種姓就是婆羅門。婆羅門教現稱印度教。儘管現代印度政府從法律上廢除了種姓制度,但在印度民間,古老的種姓制度仍根深蒂固。在印度周邊後來接受了其他宗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的地區,都不流行種姓制度,而個別地區民間受印度古老種姓制度影響可能還會有的。


lipuren


有,比如中國,戶籍二元,身份世襲,農民戶籍子女世代是農民戶籍,不能自願遷徙,那怕是在城裡出生成長。


永chen


種姓制度,是印度宗教所特有。所以除印度外影響不大。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是伊斯蘭教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