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春秋無義戰”這句話?

大侃歷史


  孟子的這個說法是對的。因為在春秋時期,各路諸侯不聽周天子的號令而各自爭霸,目的就是為了掠奪土地、人口及爭奪對別國的控制權。連年不斷地戰爭還給人民帶來生命財產的損失。所以說他們進行的戰爭,都是不義的戰爭。

  春秋無義戰”這一俗語出自《孟子·盡心下》。

  講述的是春秋之時,諸侯之間兼併和爭霸的戰爭此起彼伏,周天子被徹底架空,是一個所謂“禮崩樂壞,人心不古”的混亂時代,歷史文化的破壞,政治道德的沒落,都十分嚴重。人倫文化的道德基礎,幾乎都被那些有霸權的上層領導分子破壞完了。

  在那個時代,各國諸侯們的霸業,都不培養政治的道德基礎,因此國與國,人與人,都不互相信任,不敢彼此親近。對於文化的建立,更是漠不關心,只顧眼前,毫無遠見,更別提周朝初期那樣遠道來歸的國際道德關係了。他們只知道用武力來建立霸權,但是每次發動戰爭的時候,卻又都要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把自己打扮的高尚無比。

  春秋無義戰”,這既表達了孟子的歷史觀,也是其政治觀的體現。因為,儒家認為,“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這才是合乎義的,而春秋時代則是“禮崩樂壞”,“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所以沒有合乎義的戰爭。

  “春秋時代沒有合乎義的戰爭。那一國或許比這一國要好一點,這樣的情況倒是有的。所謂徵,是指上討伐下,同等級的國家之間是不能夠相互討伐的。”

  各國諸侯為了爭霸,頻頻發起挑釁,這是不可避免的現實。孟子將之

  繩以儒家的道德標準,也即後世所流傳的“春秋大義”


加碘的鹹魚


這個問題問的太好了,因為要回答這個問題,等於要同時回答三個問題。

一、什麼是義戰?

義戰,廣意的說就是正義、公平、合理、合禮的戰爭。狹義的說,就是要天子授權的戰爭。

二、什麼是春秋?

春秋是指中國歷史東周前半期歷史階段。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這段歷史時期,史稱“春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從奴隸制為主的社會形態,過渡到完整的封建制社會形態的一段歷史時期。和馬克思的經典社會理論不太相同的是,中國的奴隸制社會其實比較短,而封建制社會卻非常的漫長。並且,中國也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封建社會文明的巔峰,無論是文化、政治、科技、建築、文學、藝術,沒有任何一項,西方同期可以媲美。

而西方即正好相反,奴隸制社會比較長,封建制不發達。所以西方几乎沒什麼阻力就進入資本主義。

同時,也必須強調的一點是,就是因為中國的封建文明太過發達,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天下人只知仁義,不重買賣,長期的抑制商業發展,所以就更不可能有資本發展了。)

三、回答完上面的兩個問題,就比較好回答你的問題了。

“春秋無義戰”一詞出自《孟子·盡心下》。

原指春秋時代沒有正義的戰爭。也泛指非正義戰爭。“春秋無義戰”,這既表達了孟子的歷史觀,也是其政治觀的體現。因為,儒家認為,“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這才是合乎義的,而春秋時代則是“禮崩樂壞”,“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所以沒有合乎義的戰爭。

在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的權威,天下人心中的共主,“事天子”的共識,已經不復存在。簡單的說:

一是:天下沒有共主,形成政治制度上的混亂。所以,狹義上的“義戰——即周天子授權或者認可的戰爭,已經不存了。

二是:國與國之間,天天想的是生死存亡的問題。誰還有空去管什麼仁義?仁義當不了飯吃。所以,廣意上是“義戰”——正義、公平、合理、合禮的戰爭,也已經不存在了,或者已經不被人們看重了。有的只是為了同族、國家的生死存亡而戰的利益之戰。

最後,孔孟之道,是為封建社會秩序服務的,是建立在國家大一統時,以仁義禮智信為核心的價值體系,是作為統治階段所喜歡和倚重的。所以當秦始皇,第一次完全意義上的統一中國後,中國才進入了比較成熟的封建社會階段。這個時候,孟子提出:“春秋無義戰”,就非常合理和正確了。






吳謀


春秋無義戰,指的是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進行戰爭,沒有誰對誰錯!打個比方說,世人都認為曹操是奸雄,劉備是好人,我有不同看法!

水鏡先生雲: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若得一人,便可安天下!可為何劉備兼得此二人,卻還是壯志未酬身先死,無奈落得白帝城託孤的命運!況且劉備還有關張趙三位當世猛將,忠肝義膽,無人可敵!到底是什麼原因,劉備沒能的天下,下面聽我細細道來!

問題的關鍵在於劉備是否真的仁義?

劉備此人以謙卑、仁義自居,亂世之初就是這樣!想當年,劉備起兵,無處容身!徐州牧陶謙讓劉備駐紮在徐州牧小沛,適時正值曹操與袁紹大戰,曹操舉兵攻取徐州!陶謙與袁紹商量好,若曹軍來犯,其必相幫!可戰事一起,袁紹並未前來,卻是劉備率領數百騎急援徐州!表面上看,這果真是劉備賢得,雖然兵少將少,卻敢冒大不為去救援陶謙。可是君仔細想想,劉謙已老,徐州必有一人接任,恰逢劉備無容身之所,像徐州這樣的大牧,劉備又豈能放過,我說引狼入室,各位有什麼看法?此人極其虛偽,雖心中極其想要,卻裝出一副仁義的樣子,再三推辭不當徐州牧!可最後,還是拿下徐州!此後,他又在危難時投曹操,袁紹!可是危難一過,就標榜著自己是漢室宗親,要起兵殺賊,背主自立!他是真的想要興復漢室嗎?想必各位心裡都清楚,漢王朝早已暮落,興復漢室早已成為一張空話。劉備就是想借此找一個興兵的理由,來建立自己的王朝。這就是此人的無恥之處!後與周瑜聯合抗曹,周瑜舉江東之力,大戰曹軍,兵士戰馬死傷無數,而劉備卻趁亂取下荊州九郡,這又怎能不氣人!可劉備卻說是替劉表公子代管荊州,在劉表兒子死後,仍佔著荊州不還!說什麼光復大漢之用,拒不把荊州還給東吳,此人無恥之極啊!東吳人心裡一直憋著一口氣,勢必要把荊州奪回來。經歷了周瑜,魯肅,呂蒙三位大都督的不懈努力,東吳人終於收回了荊州。劉備後來也為自己的虛偽付出了代價,荊州被奪,關羽被殺,火燒70萬大軍。劉備一直舉著扶漢大旗的幌子,騙天下百姓,文武百官,他又何不想廢主自立,成就帝王霸業!無奈實力不夠,還不能太張揚,後來的成都稱帝也證實了這點。當魯肅說讓劉備取西川讓荊州時,劉備竟然厚顏無恥地說,西川劉璋與其同為皇室宗親,萬不能取!這劉備分明就是不想還荊州!後來劉備不還是為了自己的帝王霸業攻取了西川!劉備自己的虛偽還害了鳳雛龐統,龐統為了讓劉備師出有名,甘願赴死落鳳坡。劉備藉此攻陷成都,成就帝王霸業。

無恥乎,劉備也……




祖國的小葉


“春秋無義戰”這句話是孟子的觀點,而要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不能套用現代人對“義”的理解,比如生搬硬套地解釋為諸侯戰爭沒有一個是站在人民的角度發動的之類,請問,在分封制式微,封建集權政府出現的時代裡,“義”能夠這樣理解麼?

在傳統儒家看來,孟子“春秋無義戰”正是社會“禮崩樂壞”的最好註腳。用此校準反注《孟子》就成為學術界的主流。比如漢代趙歧說:“《春秋》所載戰伐之事,無應王義者也。......上伐下謂之徵,諸侯敵國不得相徵。五霸之世,諸侯相徵,於三王之法,皆不得其正者也。”

這種觀點總結起來就是說,春秋時期的戰爭無論有著怎樣的合理性,只要不符合“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原則,都應歸於“無義戰”的範圍。

然而,既然孟子說“春秋無義戰”,周天子的征伐也不例外。據統計,《春秋左氏傳》所載531次戰爭中至少有5次自周天子起。因此,這就存在一個無法迴避的悖論,是孟子沒有看到相關記載?還是在判定正義2標準上另外有依據?

為了弄清孟子的本意,就有必要對其“義戰”的標準重新闡述。縱觀《孟子》一書,他所謂“義戰”除“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外,更看重“湯武革命”式的“至仁伐至不仁”的征伐。

在他看來“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標準只有在王道大興時才適用,而“大道之隱”的三代亂世,特別是“禮崩樂壞”的春秋時期,“至仁伐至不仁”打得戰爭才是“義戰”,而戰爭雙方“至仁”與“至不仁”缺一不可。

所以孟子是想讓諸侯意識到自己並非“至仁”,由酣戰的外交政策轉向內修政治的軌道,以避免被“賊殘”征伐與誅殺,實現得民心、穩定社會的目的。既然此時的周天子非“至仁”,所以《春秋》中周天子的五次征伐也應屬“無義”戰。

可見,“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並非其衡量“義戰”的唯一標準。它與孔子的“正名”學說有明顯的不同。他不但否認周天子不能凌駕於諸侯智商,對魏、齊等諸侯國君稱王的既定事實給予默許,而且認為“禮樂征伐”的權力也並非來自周天子,而是具有仁德、仁義的君主。

如當齊宣王詢問“湯放桀 ,武王伐紂”之事時,與“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相比,孟子明確提出“於傳有之”。而宣王“臣弒君,可乎?”一語的反問,正是對儒家所崇尚“正名”學說的質疑,而孟子則回答說:“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也,未聞弒君也。”可見,對於齊宣王欲借儒家所推崇的“湯武革命”模式為其恢復桓公霸業的意圖,孟子看得非常清楚。

當然,孟子將主要精力放在對當時爭霸諸侯的警示上,並不厭其煩地推行其仁政學說。如梁惠王因魏國備受屈辱而向孟子尋求良策時,他對此絕口不提,而只是奉勸惠王內行仁政,並得出“仁者無敵”的結論。孟子的仁政學說是其在列國遊說中反對一切戰爭的有力武器。

然而,複雜的社會現實,對能否使用戰爭或者誰又征伐權力,孟子本人也存在矛盾。儘管他反對戰爭,但當沈同問他“燕可伐與”時,他也表示贊同。但是齊伐燕之後,他又對此加以否定,孟子認為燕國的做法不符合為國之道,所以可伐,但又認為具備討伐權者只能是“天吏”,(《公孫丑下》)而齊國並非天吏,因此,在孟子看來,齊對燕的戰爭就屬於“無義戰”。而依照孟子的這番思想來說,當時諸侯無一具備征伐資格。

由此,不但戰國時的戰爭是“無義戰”,春秋時期的戰爭同樣也是“無義戰”。這與孔子的思想有著明顯的不同。孟子不但對天子衰落、“禮崩樂壞”的社會現實予以默認,而且根據戰國時期天下統一的趨勢,對儒家學說進行了內部調整。孟子用設定的“義戰”標準,從根本上掐住諸侯們發動戰爭的慾望,使他們能夠內修政治,期待湯武革命式“王者”的興起,並走上一條由“王者興”到“行仁政”,形成“至仁伐至不仁”的戰爭,最終實現“一天下”的新思路。

這與孔子“尊王”、“正名”學說一樣,均是從維護社會穩定的角度,對誰擁有戰爭征伐權力的一種闡述,而“春秋無義戰”正是這種權力定位下的產物。他治療“爭地以戰,殺人人盈野 ,爭城以戰 ,殺人盈城”社會創傷的藥方,雖有“迂遠而闊於事情”的嫌疑,但其“義戰”理念所蘊含的強烈地批判意識和批判功能,至今仍閃爍著耀眼的光輝。


江畔初見月


“春秋無義戰”最早是孟軻在其《孟子》一書中提出的,認為春秋時期沒有絕對正義的戰爭。原文為“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意思就是說春秋爭霸時期,各國之間只有相對的正義,即被侵略的國家比侵略他國的國家更正義一點,但是沒有任何國家是獨善其身的,都不可避免捲入了戰亂之中。

孟子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是因為兩個原因:

一,“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在儒家看來,春秋各國實際上是平等的諸侯國關係,而孟子認為“徵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徵也。”戰爭只能是周王室對諸侯國,諸侯國對境內卿士的,諸侯國沒有發起戰爭的權力,只有隨從周王室作戰的義務。

春秋時期,各國無視禮樂制度,互相發起戰爭,這是對周王室的褻瀆。儒家對於這樣禮崩樂壞的局面,只能控訴“春秋無義戰”以維護周王室。也就是變相地說,只有周王室發起的戰爭才是絕對正義的,其他國家僭越王室的行為是不正義的。

二,戰爭最後傷害的只有人民

孟子提出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政治思想,這種思想同樣影響了孟子的歷史觀和政治觀。在孟子看來,國家只有保障人民的生活安穩和幸福才應該存在下去,不然該國的皇帝就應該被推翻。

而戰爭對人民的殘害是巨大的,戰場上士卒的死亡,為了供養軍隊人民遭到的剝削以及軍隊對邊境人民的迫害。所以春秋時期的戰爭是沒有正義的。

“義戰”的說法對後世影響很大,“師出有名”成為了之後戰爭發起者所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人們也逐漸認識到了戰爭的真實面目。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歷史隆中對


“春秋無義戰”出自《孟子·盡心下》指的是春秋時期沒有正義的戰爭。

這句話出自《孟子》,所以想理解這句話就得明白孟子對於義的理解,孟子的《魚我所欲也》裡有這樣一句話,“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從這裡看來,孟子對於“義”是十分重視的。

那麼孟子對於這個“義”是怎麼定義的呢?

孟子重視道德倫理,他道德論的思想核心是“仁義”,而仁義的是以孝悌為基礎的,孝悌是處理父子關係和兄弟關係的基本道德規範。

在孟子看來國家的治理也類似於家庭關係的維護,天子就是大家長是一家之主,而諸侯就是家族中的各個兄弟,諸侯之間處理關係應該聽從天子的安排,所以孟子主張禮樂征伐自天子處。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諸侯割據,天子的權威已經無法威懾諸侯們了,禮樂征伐自諸侯處已經變成了常態。

自古以來戰爭都講究一個師出有名,而春秋時期的兼併戰爭,各方諸侯都已經打紅了眼別說不理周天子了,連師出有名都不顧了,隨便編個理由就能發起一場戰爭。

而這種枉顧周天子權威,不斷進行兼併戰爭的局面在孟子看來就是不仁不義的,所有的戰爭在孟子看來都是不合禮義不合道德規範的。

從這點上看,也就不那麼解釋為何孟子說春秋無義戰了。

其實不光是春秋時期,每一個朝代末端,都會天下大亂,而天下一亂,就會有無數的人在亂中求生,有的是為了天下,為了太平,而有的只是為了一己私利妄想竊取天下,不管為了什麼目的,這些人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戰爭,每次戰爭最受苦的依舊是百姓。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春秋無義戰,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真正能被稱為義戰的又能有幾次呢?





夜深閒話


所謂春秋無義戰,在於一個義字,義者禮也,禮也尊卑有序,上下有法,是個等級觀念,彼時春秋,天子,諸候,士大夫,等級崩亂,不敬天子實不敬天,天都不敬,何況士大夫殺國君乎。周之禮制蕩然無存,實力國君可縱橫天下,實力士大夫可控制國君,朝在堂上發號施令,夕則滿門人頭滾滾。整個社會雜亂無章。所謂義戰則是復禮之戰,無復禮之戰則春秋無義戰。


寒宗880


我是山鬼說,我來作答。

《孫子兵法》中曾言道“兵者,詭道也”。在戰國的時候,諸侯們為了獲取勝利,無所不用其極。就算在放下,在特殊飛背景中,為了贏得勝利,進而使用些不光彩的手段,也能被大家所理解。甚至有時人們會因為領導者的精妙計劃,從而讚不絕口

然而這一切,在春秋早期的諸侯戰場上是實行不通的,甚至會被其他國家譴責。孟子曾說:“春秋時代沒有合乎義的戰爭。那一國或許比這一國要好一點,這樣的情況倒是有的。所謂徵,是指上討伐下,同等級的國家之間是不能夠相互討伐的。”

在早期的春秋中,周禮聞名於天下,從而對今後各朝代的禮儀制度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參考,裡面的精華也是中國文化之瑰寶。儒家甚至根據周禮編寫了,三禮之首的《周禮》(據考證成書於兩漢之間)。乃至於在戰爭中也是需要講究禮儀的。春秋早期,諸侯之間雖然征伐不絕,但是他們之間的戰爭是極為講究禮儀的。

首先在諸侯戰爭之中,是極需要“大義”的,戰爭的開端必須要有合理的理由,正所謂出師有名。比如秦國侵佔了楚國的土地,這時候楚國就有理由對秦國發動戰爭。否則,這場戰爭就是沒有大義的,是會遭到全天下的諸侯唾棄。忠義之士,能人干將都不會效忠於一個無信無義的國家。類似的,如果敵國君主新喪,政局動盪,或者是發生什麼大型災害,也是不能攻打的。

其次,在戰爭之前是需要遞交戰書的。戰書上要寫明瞭,作戰時間,地點,人數。類似於約戰的形式,所以戰爭中是不會有偷襲的形式的。所有的戰爭都是光明正大的。甚至於,連時間都有限制,一天之內,分出勝負就結束了。而且雙方如果打累了,還可以要求中場休息。

最後,在戰爭的準備過程,如果某一方沒有準備好是不可以進行攻擊的。也就是說,半渡而擊之,是違規行為,是會在諸侯士族眼中扣分的,甚至於會引起極度不滿。而且如若在打仗的過程察覺到對方君主的位置,是不可以進行攻擊的,還需要行禮表示敬意。公元前638年宋楚於泓交戰,當時宋軍早已嚴陣以待,但是楚軍還未渡河。手下人再三請求率先向楚軍發動攻擊,宋公不允,最後宋軍大敗。

而到了春秋後期乃至戰國時期。隨著社會制度的發展及人口的繁衍,社會的形式向著封建社會發展,生產力倍增,諸侯有實力也有條件去發動一場滅國之戰,所以到了這一階段,大批小國被各種各樣的原因所消滅。中國國土上形成了7個大型國家和幾個苟延殘喘的小型國家。

事實證明,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戰爭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不應妄想敵人對自己手下留情。叢林法則才是戰爭最為適用的法則,春秋無義戰,事實如此,也理應如此,自此之後的大多數戰爭也如此。





山鬼說歷史


春秋其實是指,周朝的後300年(東周時期)的概括稱呼。因為在那300年裡各路王侯為了爭奪地盤和利益互相兵戎相見。再者就是在這300年裡臣子架空王,皇族之間的暗害謀殺等等亂象比比皆是,所謂無仁君無忠臣皆視百姓為芻狗。後來孔子做《春秋》重新倡導恢復周禮繼而在當時被人嗤之以鼻。所以在當時和現代來看春秋無義戰從某個程度上講是說當時沒有一個君王有治世之能力和馭世之思想,盡是唯利是圖爾虞我詐。在我看來那個時代也並非好意用處。一是,春秋乃時代發展之必然。要知道周朝是我們中華文明最標準的封建王朝,在秦統一後我們就進入了君主專制時代。春秋其實是封建制度沒落向君主專制帝國體質的過度期。二是,在這個時期由於異常混亂從而也引發各種對社會的大討論和各種文化的形成,正所謂百家爭鳴。易學、墨家、法家、儒家、道家、楊子的自由論等等直至今天我們的哲學和思想理論人沒有超越那個時代!



第三種文化


對於歷史類問題,我們不能單純地去看問題本身,先看提出問題的人,分析為什麼這樣說(或做),再結合當時的社會、經濟、政治趨勢分析。下面我們再來具體分析。

先看問題出處,”春秋無義戰”一詞出自《孟子·盡心下》,孟子曰:“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徵者,上伐下也,敵國 (1)不相徵也。意思是春秋時代沒有正義的戰爭。

提出人孟子情況。孟子是繼孔子以後儒家代表人物,也是領軍人物。政治上,孟子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孟子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他遊歷於齊、宋、滕、魏、魯等諸國,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前後歷時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而沒有得到實行。最後他退居講學,著書《孟子》。“春秋無義戰”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來的。

孟子的經濟主張:孟子以“仁政”為根本的出發點,創立了一套以“井田”為模式的理想經濟方案。提倡“省刑罰、薄稅斂”、“不違農時”等主張。要求封建國家在徵收賦稅的同時,必須注意生產,發展生產,使人民富裕起來,這樣財政收入才有充足的來源。

再來看這個問題。春秋時期諸侯為了追求更多的土地與奴隸,成為霸主,紛爭不斷,幾乎每年都會有幾百場戰爭,所以在戰國時期的孟子認為這些戰爭都是毫無意義的,即“春秋無義戰”。

圖1為《孟子》春秋無義戰原文

圖2為春秋時期戰爭場面描繪

圖3為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地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