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鎮街道:對境外重點地區回滬人員形成社區“閉環”管理

真如鎮街道:對境外重點地區回滬人員形成社區“閉環”管理

圖說:真如城管中隊隊員金斌駐紮在浦東國際機場 真如鎮街道供圖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 通訊員 耿敏)從上門關心境外回滬隔離人員、掌握其健康狀況的動態信息,到駐紮機場、人員轉運、隔離觀察和跟蹤管理等方面,普陀區真如鎮街道對從境外重點地區回滬人員形成閉環管理,“不放過一個人,不漏掉一個環節。”

朝鮮族居民當翻譯

“接到居委會的電話,說急需懂韓語的志願者,我就來幫忙了。”3月10日下午,家住清澗新村第三居民區的朝鮮族居民吳海蘭,趕到了高尚領域小區。

原來,高尚領域小區裡有居民是韓國人,從韓國返滬後還在居家隔離期內。真如鎮街道防疫辦到高尚領域檢查指導樓宇和住宅的疫情防控工作,同時對隔離戶的門磁報警裝置、體溫監測、生活垃圾轉運等工作情況進行重點關注。“我們想通過電話問一下隔離戶在家的情況,關心他們的需求,又擔心語言不通,所以聯繫了志願者來幫忙翻譯。”街道防疫辦介紹。

駐點機場接收旅客

真如城管中隊隊員金斌是駐紮在浦東國際機場的區專項工作組人員,負責接收境外重點地區返滬的無人來接的旅客,準確核對旅客信息,分發一次性雨披,幫助旅客做好基本防護,檢查、確認口罩及雨披穿戴完好,在轉運車上,他還要進一步做好核准,提醒、督促車上旅客及時通知家屬到隔離點接回。

因為每班車的發車都有嚴格的時間控制,有時候旅客在車上等著不耐煩了,容易情緒激動。第一天上夜班,金斌就碰上了一位不理解、不配合的乘客,對著現場工作人員大發脾氣,甚至一度摘掉口罩大聲埋怨。

“這種時刻更要保持耐心,努力溝通,既要考慮工作大局,又要換位思考,注意從旅客的角度想問題,安撫旅客的情緒,後來這名旅客總算冷靜下來,矛盾得以化解。”談起在機場駐點的工作法,金斌的話語中多了一分堅定。

應急值守不打瞌睡

街道應急值守專班在工作群內收到通知,會第一時間響應,和所屬居委會核實人員信息、確認居家隔離還是集中隔離,並做好調度。

第一天夜裡12時多,街道防疫辦值班員嵇遠到居民區確認隔離戶的門磁報警裝置已經安裝好,剛回到街道,工作群裡又彈出了新的通知,有新的回滬人員。當天晚上,轄區內有4個居民從境外重點地區回滬。應急響應的第一天,嵇遠連續值守了24小時。

第二天,街道調整了應急響應值班安排,由嵇遠和薛雨桐兩人值守,每人12個小時,確保應急響應24小時待命。薛雨桐主動提出值守夜班,為了保持清醒,他每天晚上在辦公室值守調度,“有時睏意上來,就趕緊用涼水洗把臉。職責所在,為了大家的安全,可不能打瞌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