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房奴,用半辈子的时间来“还房贷”,值吗?

1084976995


其实这么问,是有问题的。到底是真的用半辈子来还贷了吗?

我第一套房子,06年上海买的,很小,37平,27万,就这个房子,我也买不起,借了不少当时认为很多的钱,贷10万,五年期。

我第二套房子,是07年在老家买的,31万当时身上就一万块钱,贷20万,十年。

在2010年的时候,我把所有的贷款都还清了。

在2012年的时候,想改善下生活环境,于是把上海的小房子卖了70万,把老家的房子卖了65万,再贷款70万,买了套215的房子。贷款纯用公积金,现在还在还,每个月只需要再还现金2000元。

现在网上到处说是房奴,房贷几十年值得吗?可是真的需要几十年嘛?人都是一直在进步,大家都在努力,与其空想着这跌那跌,还不如脚踏实地的提升自己。可以不贷款,你有钱就行,如果没钱,那就老老实实的吧,要么贷款买,要么就不买,就租房子。别一天到晚评价房奴的生活有多好多不好,人家好不好与你一点关系都没有。


传说中的Leon


我的回答是值!

给你说说我的感受吧,我买房的目的不是炒房,而是因为有两个儿子,按照传统我得给孩子准备房子结婚用,但是这不是我的本意,我没有这种传统思想。但是考虑到质产保值,或者老了当养老金用。所以就陆续发买了两套(一小户型99,一个更小户型61),加上住的一套。

但是出乎意料,涨价了,涨到了就是卖掉也超出了分期的总和,这是我没有想象到的。当初想的是买房一次性凑不齐那么多,也攒不够。就做了分期。我固执的认为是房价一旦超出了分期金额,我就不是"房奴"了。

所以,我想说的是,分期买房对收入不高的家庭来说,的确是个好方法,虽然付出了比较多的金钱,但是住在自己房子里那种踏实感,是租房感觉不到的。

所谓的房奴,就是冒着断供的风险做出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比如一下子供了好几套房子的那种。

凭我的直觉,房地产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顶峰,也是价值周期的最高处,再往前走,怎么走都是往下。

今后一段时期,如果炒房,那一定会成“房奴”,所以,还是小心为妙~~~


南方不冷321


——莫莫为你答疑——

房奴,就是辛苦按揭的劳动人民。这个百度的定义是把炒房客屏蔽在外的。所以不要说五六七八几十上百套那些,那叫做投资,别太操心人家奴不奴。

题主的问题包括两点,一是半辈子,二是值不值。

首先,果然是半辈子么,理论上,20+出来工作,纯靠自己的话,30左右买房比较正常。我是26岁买的房子,房子是给父母住的,那时工作五年,未婚,没有任何外援,而且平时工资大概三分之一给父母家用。就这样存钱付的首付。房子供20年。实际不到10年就提前还清了,这期间我们裸婚,婚后依然是全靠自己买房,还要支援婆家盖房子,供小叔子上学,不然会更早还清。所以不存在半辈子。如果半辈子都在供房的人,那就是不止一套房。如果太辛苦的话,应该不会去买二套。也就是说,所谓房奴都是自己可选的,没字面那么悲惨。

其次,值不值。如果你是土著,有房子住,就不讨论了。如果不是,就意味着要租房子住,那你就是“辛苦交租的劳动人民”,这是不是比供房还郁闷,供房是供自己的,租房是帮别人供。我们现在住的房子月供2000多,租金4000左右,租客就等于给房东供房了。但往回10年,月供是远高于租金的,那时利息高,2500左右月供,但租金1500不到,要命的是附近农民房租金才几百。这么算真不值呀。那时普遍提的一个观点是买房抵通胀,我更倾向于居者有其屋,几次搬家,总觉得房子是自己的才是家,这就值得了。所以值不值要看自己买房的初衷。

生活永远眷顾不计较的人,你今天不计较供房的辛苦,他日必回报你一个温暖的家,安定的心,安居而后乐业。不要总想房价跌跌涨涨房奴与否,适当的压力催人上进,活着谁又容易过,舒服是留给死人的。

以上分析,仅适用于刚需住房。炒房,特别是现在的高楼价之下炒房,作不作死全靠运气,需谨慎。


莫莫小视界


观点:对于当半辈子(30年)的房奴来说,当然不值得!

虽然房奴不愿意,或者是被迫当房奴,但也是没办法的事,为了有个家,有个居住的地方,买房成了一个必然的结果。为何笔者觉得不值得呢,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经济压力大

买房子不是一件小事,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在市里买一套房,等于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

比如以在合肥买一套150万元的房子为例。



首付50万,贷款100万,30年商贷,利率5.88%。

若选择等额本息还款,30年,总利息113万,相当于贷款本金的一倍多,每个月还5918元,将近6000块,这需要你一个月至少工资8000+,才能有能力还款。本金和利息一共213万,相当于你现在买的房子,总共要花263万。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实在很难长期维持下去,一旦有个小孩,家里有个病人,还不起贷款是大概率问题。

你说经济压力大不大?

第二点:心理压力大

我们依旧已在合肥买一套150万的房子,贷款100万为例。

面对如此的房贷压力,月供将近6000的压力,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尤其是男方父母来说,他们心里有压力,心里想,儿子娶个媳妇,买个房子,差银行那么多钱,我们两位老人,怎么着也要找点事做,打打工赚点钱补贴儿子,让他们减少点压力。

对于男方来说,面对每个月的月供,心里也很有压力,工作要稳定,而且不能轻易换工作。要是家里有个孩子,更要老老实实的上班,不敢出去闯,不敢乱花钱,甚至希望不允许生病。遇到有些公司裁员时,那整晚都睡不着觉,担心自己会不会被裁员。

对于35岁以上有家庭的男士,如果工作一般,勉强能够还贷支撑家里开支,遇到一点突发情况,比如父母生了什么大病,真的很有可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还不起房贷,被逼的供不上贷款。不是不还,是没钱还了。

你说这种情况,谁心里压力不大呢?


第三点:消费支出挤占,生活质量下滑

一般来说,如果房贷支出超过家庭收入一半以上,对于其他消费支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食品消费,服装消费,汽车消费,旅游消费,教育消费等吃喝拉撒睡,房贷支出比重越大,抑制了其他消费支出,造成一种畸形消费,不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一个健康系统的循环。

如果房贷支出占家庭消费比重很小,相对应的就会刺激其他消费支出,利于消费结构的合理安排,也利于经济的正常发展。

比如一个家庭,一个月收入一万,月供6000元,小孩月支出1500元,剩余2500元你说能干什么?你敢出去旅游吗?你敢去大酒店刷一顿吗?有那个心没那个实力。只能省吃俭用了,勒紧裤带过日子。

这种生活,你觉得还值吗?不值也得值,走到这一步,没办法的事!太多的无奈,没有选择的选择!

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成为房奴,是被迫的选择,也是当下必然要接受的现实。既来之,则安之!

当下唯有更加努力挣钱,养家糊口,早日把“房奴”这个称号摆脱掉,重获自由生!

喜欢的话,点个关注,谢谢!

无言歌说数据


一说到房子的事情,大多数人或许都能说上一两句,都能说出自己不同的感受,但普通人痛点更多一些。你是否同意?



现在,从我个人的感觉大家提"房奴"这个词频率少了很多,大多数都在讨论:后悔没有早点买房,现在更买不起了;幸好早点买了房,要不然现在真的买不起了,又限购,又高利息的,关键房价永远比工资跑的快!



不要问,贷款买房用半辈子还钱值不值。先说年轻人谈恋爱相亲,如果男方没有房,或者没有能力贷款买房,谈恋爱胜算率不会太高,除非你撩妹技高一筹,或者姑娘真心嫁给了爱情,不嫌弃你的一切。这种概率太小了,还有丈母娘给你把关呢,丈母娘真正同意你们租房结婚的那都是可以上新闻的



如果你确实是租房结婚的,那你真的好好感谢丈母娘能高台贵手,能把女儿赐给你成为你的老婆,你们要好好珍惜彼此的感情。但房东可不是慈善家,高兴了就涨涨房租多出租两年,不高兴了就卖房子套现撵你卷铺盖卷走人。你想租国家政策公租房,或许条件够了还不见得能租上呢。

生活不是我们想象那样,你想怎样就怎样,而这样环境就要求你顺着它来,逆着来,拥有一时快乐,却失去一次良机!



没有房子,基本上户口落不了户,等孩子要上学了,你租的学区房即便是有钱都不见得能上了片区小学和初中,能上的了也得掏很多的借读费。

贷款房子是心病,买了后虽说苦逼每个月都得省吃俭用还房贷,但是真正感觉到好处的时候,是值不值所不能替代的。进可攻退可守,贷款买房的大数据就已经给了你最好的答案:值!



国家的政策理念:房子里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炒房的,跑的快早已经解套,慢的正在在自己挖的坑里挣扎呢!


嘉桐垒垒Vlog


房贷一般25到30年吧,对于人最有价值的岁月,算是半辈子了。以前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说的就是一个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在临终前的感叹:中国的老太太说的是,我终于一辈子还清了房贷,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美国老太太说的是,我这一辈子没有白活,游遍了世界各地,想去的地方都去过了,享受的青春和幸福都享受了。那么,究竟是“房奴”的一生幸福?还是非房奴的一生幸福?

如果仅仅从房贷的角度看,值不值得?这个问题在中国特别具有讨论的意义。假设,一套房130万,贷款100万30年,大约房贷利息支出也在100万。表面上看,似乎非常“不合算”,因为房贷几乎等于贷款金额的一倍!

如果,从货币贬值角度去看,目前有数据表明,十年前的100万等于今天的46万。从这个角度去看,100万的房贷,利息的确等于贷款本金100万,但是,实际价值也就是房贷时期的100万,并没有增加支出——100万贷款,30年实际上贬值累积导致100万贷款+100万贷款利息<100万实际购买力。只是存在一个技术难题,这里姑且不去详细计算了(问题就在于你每年付息,是一个定投和摊薄的概念,和最终30年后一次性付息对比,究竟哪个价值大小的问题)。

如果从十年前的数据,100万等于今天的46万来看,这同样的100万,在30年后的肯定小于30万。

这个就是回答题主问题,一辈子房奴,是否值不值得问题了:从货币购买力角度来看,结论是非常值!其道理就是利用了“负债”来对抗了通胀和贬值。

如果从收入支出角度来看,值不值的问题,就肯定不值了。因为作为一个普通工薪收入家庭,基本上一个月的收入中支出房贷在50-65%,也就是多数人在替银行打工了。如果没有房贷,你的这个50-65%可以更多地用在自己的学习生活质量和娱乐旅游等开支,对于“幸福指数”而言,肯定是倍差的概念了。

只是,中国的历史和民间传统就是对“土地”和“房产”的过度热衷,没有房产,没有自住房,你就会觉得没有底线,没有依靠,缺乏安全感。和开篇所说的中美老太太的对话角度来看,这属于传统和文化的差异。外国人没钱买房,可以租房一辈子,一样幸福快乐。而我们则是“丈母娘”不答应!



屠龙刀fei0598


至于用半辈子还房贷值不值?看评论有的说值有的说不值,我看这个问题要辩证的看,最重要的是买的时间点上。我买第一套房是2001年,那时1200元一平方米的都没人买,后来的两套房子也是房地产低迷时期买的,三套面积加起来面积接近500平方米,一共花了120万。对于准一线城市来说增值确实非常大。说以上这些告诉大家我不是房空,我有房子。但我不看好2016年以后的房地产走势,如果再去贷款买房更不值得,房子在2015年的时候已经不好卖,很多小开发商跑路,后来央行放水股市腾空而起,牛市结束后跑出来的资金怕贬值,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使房价在一年多的时间涨幅翻倍。可以说真正的刚需和炒房高手2015年以前都买了,后来买的人成了接盘侠。房地产因为持有成本高,房价走势特征是急涨慢跌,特别是高层提出住房不炒后,现在相当于把房地产冷冻起来,如果现在还想买房子那是自找烦恼。2015年前想当房奴还是够首付的,现在大部分人想当房奴需要6个钱包,房价远超过收入比,现在再去做房奴是人生道路上的下下策。想想自己省吃俭用,把省下的每一分钱拱手送给炒房者,下半辈子给他当奴隶人生还有什么意义?那为什么还有很多人现在争当房奴,一是被洗脑了,认为房子只涨不跌。二是被假象蒙蔽,把房子过剩当成个了供不应求。三是被炒房赚大钱心理预期蒙蔽了双眼,实际那已经是以前的黄历了。下个十年投资风口在股权投资,就是以买房子的心态投资股票,以存款的心态存股票,千万别以赌博心态短炒,不然就成了韭菜。投资的最高境界逢低估买入,别人疯狂追涨时你卖给他!


借双慧眼


恭喜你成为房奴,咖啡也是一名房奴,虽然根据咖啡的设想五年时间应该可以攒够房贷,但当房奴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

正如咖啡所说,在中国什么事情能撬动那么大的资金,带来巨大的现金流除了房子我实在是想不到了。

所以说房奴不是一件令人值得高兴的事情吗?至少你证明了你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现金流,解决自己的燃眉之急。

而全款买房的人呢?可能由于全款买房导致自己的现金流变少从而无法获得更好的投资机会。

想想,如今赚钱开的真心不是手上有多少现金,而是你能撬动多大的杠杆带来多大的现金流。所以作为咖啡,不论何时不论何地都会选择缓慢还清贷款,而不是第一时间还清贷款。

身边有个亲戚在中环买了一栋别墅,1000+万的房子将近每个月3万+的贷款他依然选择最长年限最大金额的贷款。

相信大家都会发现聪明的人都会选择用别人的钱生钱,用自己的钱建立保底资金而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我爱当房奴,我当房奴我自豪。

事实证明,07年购入的房子70万的房子如今已经420万以上了,每个月3009的房贷也算不了什么?我又何必急着还清呢我相信五年后的房奴一定会有和我一样的想法,难道不是吗?


咖啡爱理财


供房会影响生活质量吗?

从来不见买了房的后悔,只见没买房的在抱怨!

开始我也觉得每个月几千块的固定房贷会使自己的生活质量下降,也担心以后收入出现问题会承担不起这方压力。但自从供房3年后的经验告诉我,并不会! 或许你会好奇,每个月多了一笔不菲的开支,怎么生活质量不会下降呢。其实也很简单,回想一下,当初自己为什么要下定决心掏光积蓄当房奴!

在工作的城市里买房,带给你的不仅仅是压力和束缚,也带给你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有一个自己的小屋,可以带给你安全感,并且可以实现真正的独立和自主。

在工作的城市里买房,为了满足内心深处的一种归属感,有了自己的房,一天的忙碌过后能够回到自己的归处,让自己和家人都觉得安心,让长年在外漂泊的身体与灵魂能够得到安放。人是复杂感情的动物,除了物质的追求也有精神满足的需要,不买房钱或许能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消费挥霍,可以买到更多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回到出租房,依然面对的是不属于自己冷冰冰的墙,不属于自己破烂不堪廉价的家具家电,内心时不时感到一股心酸与空虚。

在工作的城市里买房,为了享受更好的城市配套。小孩可以在城市里就近上学,享受着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生个病不用再折腾半天从村里到县里或从县里到市上在人生地不熟奔波,享受着城市里更优质的医疗条件;城市化发展不平衡的今天,小地方与大城市的交通、教育、医疗、生活配套设施等资源差距还是很大,这个我们必须得承认,在城里买房,为的就是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在工作的城市里买房,你会体会到社区人文的重要,也会享受到更好的人文环境,居住在好的小区里,能和自己有共同语言、兴趣的年轻高素质人群交流,而不是面对城中村的嘈杂、脏乱差与混乱复杂的人群。

在工作的城市里买房,能给家人一个更好的环境,也给小孩带来更多的自信,而不因为与同学差距甚大而感自卑。或许有人会疑惑,买房需要花巨资,还不如租!其实我上面也说过,首先就是一个归属感的问题,再者房东需要你什么时候搬走就得搬走,需要加租就可以加租,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别人手里;而且频繁的搬家,对自己的工作,对家人的生活真的好吗?有着自己的房就有着自己固定的社交圈,年轻时我也不懂,感觉不行就搬,后来发现频繁的搬家,造成了小孩的孤僻的性格,为什么呢?家一般,玩伴就没了,好不容易结实了新玩伴,一搬家又换了个新环境,又得重新适应,而且对于租房子,你不搬家,别人也会搬,如此变动不定,四海为家的童年,真的对小孩心理好吗?城中村中租房,但环境恶劣;小区租房,房租贵,租不如供,与其给房东养房,何不给自己供属于自己的房呢。

国外专家调查得出结论,月供为家庭收入的30%比较合适,为我们国内月供一般只要求是收入25%,四分之一的收入用于还月供,剩余的那部分用于生活上的各项开支其实足够。

对于像我这种收入不是很高的群体来说,买房初期的生活确是会有比较艰辛,不过苦也不过是三年,因为前期掏光了积蓄付首付,还要面对每个月的月供,压力的确的有,但是压力就是动力,为了生活,会更努力的赚钱,拼搏三年,身上又重新有了小积蓄,日子一样如往常,该吃的吃,该玩的玩,该去旅游还是一样去旅游,也不见得如网传一般,为了供房全家缩衣减食、每顿萝卜青菜白粥。

而且可以这么说,谁在老家没有自己的宅基地、没有自建房,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说自己没房,那绝对是天大的笑话。在城里买房无故于为了追求更好的工作、为了享受更好的城市资源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城里有房,老家也有地方住,可进可退。在城市待腻了也可以回到乡下享受采菊东篱下的安逸悠闲生活,由始至终自己除了花点钱外并没有失去什么,反而会得到更多,钱财身外物,花了还能再挣。 在物质与精神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买房又怎么会降低生活质量呢?而恰恰相反,多少人买房,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

很多人为买房省吃俭用,心里却是满足的,因为有房子住有家人陪伴,自己的事业也在不断向前,当初买房的目的实现了,最起码当事人是快乐的。买房也罢,不买也罢,人生短短几十年,高兴就好。



路边小报摊


有句成语叫:作茧自缚。

用这个成语形容房奴最好不过了。

在古代的奴隶社会人们是被迫为奴,我们当今社会是主动为房奴。

房奴的可恶是养了一大批暴利的黑房产商;

房奴的可恶是抬高了房价;

房奴的可恶是提高了利息;

房奴的可恶是误导了别人。

当我们都买不起房且不贷款时,房价没这么高;

当我们都不买房时银行利息不至于这么高;

当我们都不买房时不至于让更多人来抢购。

所以一切是自己造成的。怪不得别人!

最后,当房奴沾沾自喜地认为,我房子涨了多少多少时,我告诉你,别高兴太早,房子很快就跌!跌多少?不确定!

不管涨跌,房子是用来住的,你不可能把贷款住的房子为了赚钱卖了吧?

没有奴隶就没有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