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中國電影未來有可能超過好萊塢的水準嗎?

李子說電影


你好!關於這個問題我來做個回答。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可以先簡單回顧對比一下中國電影和好萊塢電影得發展史。

1905年中國最早的電影《定軍山》誕生,1922年上海明星公司成立,1924年-1926年中國共成立了175家電影公司,1937年之後,因時局因素,中國電影事業在炮火中戛然而止。抗戰勝利後,改革開放之前,內地電影事業受某些因素影響,題材選擇有限,所以這期間內地電影在世界電影史上沒有什麼可圈可點的地方,而香港電影這期間確實大放異彩。

另一邊1911年第一個電影製片廠在好萊塢開業,反觀好萊塢電影事業卻是迎來了飛速發展:1923年象徵好萊塢的白色大字"HOllYWOOD"被豎立在好萊塢後山;1929年第一次頒發金像獎;1947年美國商業電視臺進駐好萊塢;1952年建立了好萊塢電視城;1958年建造了好萊塢著名的星光大道;1985年好萊塢正式列入美國曆史性建築保護名單。

從時間線來看,中國電影和好萊塢電影其實起步時間上是一致的。遺憾的是當時中國特殊的動盪的社會壞境造成了中國電影事業的停滯,拉開了和好萊塢電影的差距。

而改革開放之後,由於西方文化的衝擊,國人眼界的提升和環境的逐步放寬鬆,在經歷了香港電影事業的高峰期後,中國內地電影事業也是迎來了蓬勃的發展階斷,湧現了像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等優秀的電影人。

時至今日,中國電影水平和好萊塢電影水平在我看來其實差距不大,有的只是文化差異而已。甚至某些方面還要超過好萊塢水平,比方說現在很多好萊塢動作電影的動作導演都是中國電影人,像黑客帝國等等。在文藝、動作這類電影上我覺得中國電影和好萊塢電影各有千秋吧,唯一有差距的應該就是科幻電影吧。這一點上,我們不能不佩服好萊塢在科幻電影上的腦洞大開。不過在《流浪地球》、《瘋狂外星人》之後,很多人應該都會有這種感覺:原來我們也可以拍科幻片,而且還不賴!

另外這個問題,首先在命題上就存在爭議性,好萊塢水準的界定是什麼?有沒有一個量化的東西去形容什麼是好萊塢水準呢?我覺得把這個問題換成什麼時候好萊塢可以接受中國電影或者說是什麼時候西方可以接受中國文化。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都知道,中國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西方人眼中的中國人是和愚昧無知低等掛等號的。西方人在骨子裡自我感覺帶有一種優越感,這種情感放在電影上也一樣,他們當中很多人固執的覺得中國人拍不出優秀的電影。

好萊塢電影中“偽滿洲”的中國人形象

我們都知道,幾千年的儒家思想的影響,中國成為了一個包容性和兼容性特別強的民族,我們能夠很快的接受和理解西方文化,而西方人卻很難看懂和接受中國的文化。這也是為什麼中國電影或者說是亞州電影很難在國際舞臺拿獎的原因,因為他們壓根看不懂或者是壓根就不接受。就拿前陣子韓國電影《寄生蟲》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來說,在西方就引起了強烈的不滿,甚至美國總統特朗普都都直接懟::“今年的奧斯卡有多糟?得獎的是一部韓國電影。”

總結:中國電影或者說亞洲電影不在國際舞臺上被接受,其實文化的差異是最重要的原因。當然我們在某些方面和好萊塢電影還是有一些差距,中國特有的電影審查機制限制了中國電影人的想象和發揮,不過隨著社會體制的進步,這一點也在逐步放寬,而且現在自媒體時代的飛速發展,中國民間文化持續性的西輸,讓越來越多的西方人改遍了對中國和中國人的印象。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好萊塢的舞臺上一點會充斥著中國文化。

相信我這一天不會太久了!


西六重影展



絕對會超過。雖然現在中國還在追趕好萊塢的工業大片製造,但是我們部分影片已經達到這個要求,像《流浪地球》,《紅海行動》,《3D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等,製作水準,編劇邏輯都經得起推敲。而且從這幾年來看,中國經濟發展,世界影響力上升,很多參演好萊塢電影明星,或者後期製作團隊對提升國內電影水準有著不小的貢獻。


國內這幾年爛片太多,讓人對中國電影一度失望,然而靠著幾部不錯的電影,觀眾原來明白中國電影缺的不是錢,而且一個好的導演。隨著影片評分的興起,觀眾的口味也刁鑽了,賣情懷,靠流量和賣肉的通通不買賬,這讓一些影片公司虧的吐血。這也是鞭策影視公司在投資影片時更加明智,對自身要有更高的要求。


這幾年自制劇網播劇的興起,已經對一些影視公司形成巨大的挑戰,這得益於自制劇打破傳統。拿科幻電影的成功來說,是對一個國家電影的製造工業水平的考驗。就拿劉慈溪的《三體》三部曲來說,國內目前沒有那個影視公司或者導演也自信滿滿的說自己可以拍出來原著的效果。畢竟原著裡的場景宏達而又充滿想象,就連詹姆斯卡梅隆也不敢輕言,所以好萊塢的工業水平也是有天花板的。而在b站上國內網友製作《三體之章北海》方塊人動漫,獲得國內外網友一致好評。所以中國是不缺好的編劇和人才的,難得是有一個好市場去接納,才是中國電影的出路,趕超好萊塢也是指日可待。



關中有劍客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好萊塢有啥,國富民強。好萊塢也就美國強大了雞犬升天。不就幾個戲子。古往今來戲子做傳根本沒有。

科技興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李蘭娟院士呼籲,希望疫情過後,國家給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把千萬片酬給科技工作者!寓意深遠!

畢竟原子彈不是娛樂明星扭出來的,飛機不是他們唱出來了。糧食不是他們噴出來的。我認為好萊塢美國遍地開花才好。讓他除了戲子一個科技工作者也沒有。這樣他下坡路才快,才大快人心!娛樂至死,這個不能攀比!

少年強則國強,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少年科技則國科技。我們不缺好萊塢,復興要的是少年英雄!

看看娛樂明星,疫情中的表現,我想說這個世界缺了誰都不行,唯獨缺了娛樂明星行。您認為呢!歡迎友友關注,良師益友指教!



清華記著


  • 首先要看你問的指標是什麼,是全球票房,還是中國票房,這個還是有區別的
  • 好萊塢大片逐漸遭中國觀眾冷待,一點也不冤枉。因為這些年來好萊塢大片越來越不思進取,天天拍各種續集電影,觀眾逐漸審美疲勞;反觀國產片,一直在突破,一直在探索新的題材,一直在努力給觀眾新的驚喜。

這些年的中國電影市場,國產電影在類型片、故事題材內容、拍攝手法和技術創新等方面,始終保持著旺盛的創新意識。

每一年國產片都會冒出一匹大黑馬,讓觀眾驚喜不已。2017年是《戰狼2》,全新的軍事題材動作片;2018年冒出了《我不是藥神》,讓觀眾發現原來劇情片也可以搞笑又催淚,更重要的是其間厚重的人文關懷;2019年則是《流浪地球》和《哪吒》,前者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新紀元,後者一部動漫電影拿到50億票房,直接打破了國漫好幾層天花板,放在以前根本不敢想象。

除了這3部年度現象級電影,這兩年國產片的其它創新也是層出不窮。2018年《紅海行動》讓人看到了完全不一樣的中國軍人形象,見識了什麼是現代化的軍事對抗;2019年一批以《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烈火英雄》為代表的“新式主旋律英雄大片”接連出現。這些電影的話題度非常高,網友們自發形成了海量的討論。

可以說,國產電影在關心社會民生疾苦,好萊塢大片還是天天聲色犬馬。

其實美國電影那邊,自己人都已經在反思了。之前老馬丁和狄波拉對漫威電影的批判就可見一斑。但問題是,好萊塢大片的盈利模式,和它的整個拍攝製作體系已經很難調頭了。

  • 估計,未來幾年好萊塢大片在中國的票房會繼續下行;好在,我們不愁沒其他選擇。

喬老九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中國電影未來一定會趕超好萊塢的!

樓主指好萊塢的水準應該是影片的整體攝製水準吧,整個電影產業鏈的提升,

中國影史110多年,不缺乏出類拔萃的影片,影星,導演,編劇等

就拿短板特效水平來說,中國國內特效從無到有,從青澀到成熟,短短几十年,已經讓人刮目相看,目前國內的特效雖然和好萊塢差距比較大,但是也讓我們看到了非常大的進步,去年的《流浪地球》2003個特效鏡頭,有75%是國內特效團隊做的,影片就算和好萊塢比也是中等偏上水平。

我堅信中國電影工業會像中國經濟一樣超過他國的。謝謝






電影星球球長


好萊塢為代表的美國電影,其實是西方電影的縮影,其同屬於西方的國家,例如歐洲、北美、亞洲的日韓、澳洲等都是認同好萊塢電影的。這些地方的票房,佔了世界票房的絕大多數!

當年香港電影有一個口號,叫做千萬票房俱樂部,意思是一部電影,獲得千萬票房,就是很成功了。而按照行業規律,千萬票房,拍片和宣傳成本不能超過300萬港幣。現在用300萬港幣,連二流演員都請不來。所以,90年代後拍片成本劇增,導致香港小成本電影無法維持。

中國電影,除了大陸,票房主要集中在華語區中,而華語區很多國家又跟中國不和!這需要多少年的培養!

中國電影要超越好萊塢,立足大陸市場、合併點電影公司、精挑細選劇本、細分觀眾需求。學習好萊塢,爭取若干年內,佔領亞洲非洲市場!




香腸影視派對


有句話叫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好萊塢能有今天的鼎盛除了電影確實過硬之外,非常重要或者說它能向全球範圍持續輸出產品的一個根本原因是,美國以及它背後代表的力量,為好萊塢電影的發展提供了強力的政治經濟支撐。

也就是說,一個國家的電影工業要想對外持續久遠輸出,要想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產生影響力,最終取決於母國的地位和實力。

美國,全稱美利堅合眾國,被成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國家,是目前地球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經濟政治軍事實力世界第一,戰後還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強大金融體系,憑藉好萊塢電影工業、奧斯卡獎項、格萊美音樂在世界的權威性和認可度,美國還掌握了重量級的文化話語權。

有多少導演和歌手視它們為夢寐以求的榮譽!

還有歐洲,三大電影節也非常有含金量,影響力僅次於奧斯卡。可以說當前所有頂級權威的藝術評判標準和評價體系全都掌握在歐美手裡,其他幾乎是附庸一般的存在。

那麼,中國電影或者真實點說是東亞——在未來有沒有可能抗衡甚至將好萊塢取而代之?

短時間內好萊塢全球稱雄格局不會被打破,它將繼續在全球電影領域保持長期性的制霸地位,世界各國包括亞洲在內也會繼續遵循以好萊塢為中心的發展規則,暫時還沒有超越的可能性。

我說的並非妄自菲薄,剛剛過去的《流浪地球》確實是一個驚喜,實現了中國科幻電影從0到1的革命性突破,這是值得鼓勵和驕傲的。但是我們也要認清客觀差距,要知道《2001太空漫遊》這樣驚天地泣鬼神的科幻作品是美國1961年的電影,在後來幾十年內好萊塢沉澱和積累的經驗與知識是我們短時間內無法達到的。好比說,好萊塢是一位15歲進少年班的天才,而我們30歲才勉強考上大學,這樣的差距不單單是時空差距,更在於知識的質量差距。

可偏偏目前中國乃至亞洲電影最擅長也最世界級的電影類型就是文藝片了,這一類型中日韓甚至印度、泰國都不缺,有很多優質文藝作品和才華導演,但就是缺乏那種東方的卡梅隆、邁克爾貝、斯皮爾伯格、彼得傑克遜式的商業類型片大導演,香港的徐克、吳宇森其實早年也有希望,現在看來也沒有翻起多大的水花。

想要超越好萊塢,就要建立高精尖、跨國式的國際影視製作中心、工業中心,形成一批一流水平的製作公司和製作拍攝團隊、產生體量巨大能有高投資能力的專業大公司,如好萊塢派拉蒙、迪士尼那種可以在全球範圍發行、擴張的電影大集團,最重要的是,技術水平、工業體系能和好萊塢兩分天下。建立屬於亞洲的評價標準和評判體系,也就是要擺脫西方中心論的導向觀念,不再以奧斯卡為至高榮譽,而是產生出自己強有力的行業獎項,能和歐洲、北美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這將是一個龐大而漫長的系統大工程!


經典懷舊影視


短時間內好萊塢全球稱雄格局不會被打破,它將繼續在全球電影領域保持長期性的制霸地位,世界各國包括亞洲在內也會繼續遵循以好萊塢為中心的發展規則,暫時還沒有超越的可能性。

要想在亞洲產生電影中心,就得有以下幾個環境條件:

首先在未來,以中國為代表的主要亞洲國家GDP和綜合實力能逐步接近美國甚至超越,政治文化話語權在全球有一席之地,對外輻射能力強大,為文化輸出打下基礎。

建立高精尖、跨國式的國際影視製作中心、工業中心,形成一批一流水平的製作公司和製作拍攝團隊、產生體量巨大能有高投資能力的專業大公司,如好萊塢派拉蒙、迪士尼那種可以在全球範圍發行、擴張的電影大集團,而不是現在亞洲各國電影各自為政的局面,要走向共同繁榮。最重要的是,技術水平、工業體系能和好萊塢兩分天下。

建立屬於亞洲的評價標準和評判體系,也就是要擺脫西方中心論的導向觀念,不再以奧斯卡為至高榮譽,而是產生出自己強有力的行業獎項,能和歐洲、北美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大力發展商業類型片,建立全球電影研究室,專門總結各地區的觀影習慣、消費水平,做到對症下藥。

這就是我個人對於亞洲電影在未來的全球化的可能性分析,夾雜了我長期觀影的一些經驗和總結出的特點。


雙槍國寶


多少年前我們的電影人還勤於探索,精於學習。無論是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某一個階段)都可以拿出個把享譽世界值得銘記的作品比如:《芙蓉鎮》、《孩子王》、《紅高粱》、《霸王別姬》、《陽光燦爛的日子》......。如今,中國是世界第二電影大國,每年拍攝電影超過1000部,票房600多億元,票房大片爆款頻出,中國電影似乎未來可期。

如果按目前這個速度這個體量發展,中國電影用不了多久就能世界第一了。中國市場之大,就連好萊塢不也時不時的討好我們。只要中國影迷肯捧場,一部好萊塢爛片不但收回了成本還能賺個盆滿缽滿。真是風輪流轉那。可是,就在這個當囗,我們卻看著近鄰韓國一次次在各大電影節贏得滿貫,此時我們還有底氣說未來會趕超誰嗎?

韓國電影《寄生蟲》能在奧斯卡上在美國本土奪得最佳影片讓我們看到了亞洲追趕世界的希望。從敘事方式到拍攝手法,再到電影中包含的主流意識形態,《寄生蟲》都更像是一部好萊塢式的電影,很符合奧斯卡近年的價值取。影片導演奉俊昊曾多年在好萊塢發展,這一次,學生打贏了老師,他的勝利是幾代韓國影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是他們在不斷學習中找到了自身的方向。鑑於此,中國電影在市場一片繁華之下更不能一葉障目,我們首先考慮的不是超越而是傳承和學習。傳承老一代影人的鑽研,學習好萊塢乃至韓國的成熟,踏實的講好故事。





紅牛


你好,我是董某聊電影,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1,1888年10月,法國發明家路易斯.普林斯拍攝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部電影《朗德海花園場景》。很快電影憑藉生動、形象、有趣等優勢被人們喜愛,很快就在全世界範圍內普及。

2、1896年8月11日,一個法國遊客在上海徐園放映了一部電影短片,從此電影進入中國。一開始,在中國放映的電影都是外國製作的,到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誕生,在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由著名京劇老生譚鑫培主演,講述三國時期的戰爭故事 具體內容是公元215年,蜀國老將黃忠打敗駐守天蕩山的張郃後,又在定軍山腰斬魏國大將夏侯淵。遺憾的是,這部電影已經遺失,有人因此質疑它是否存在。

3、1931年3月3日,由胡蝶主演的電影《歌女紅牡丹》上映,這是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此後電影在中國快速發展,逐漸成為普通人日常娛樂休閒的一部分。新中國建立後,電影改為國營。1994年11月12日,《亡命天涯》在中國上映,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從美國引進的電影,標誌著中國電影再次開放。

4、電影在中國大陸繁榮發展的同時,在英國統治下的香港也開始起步。1896年初,電影開始傳入香港,比傳入大陸的時間還稍早一些。1909年,香港電影《偷燒鴨》上映,內容講的是一個胖子賣燒鴨,一個瘦子去偷燒鴨,卻不料被警察抓住。這是香港第一步電影,也是第一步警匪片。此後電影在香港興起,20時間70年代後進入黃金時期,拍攝了許多經典電影,湧現許多知名演員,如李小龍、許冠傑、洪金寶、周星馳、成龍、張國榮、周潤發、邱淑怡、劉嘉玲、梅豔芳等。

5、進入21世紀後,因為中國大陸電影開放和繁榮,香港的許多導演、演員、編劇等電影人北上發展,香港的電影開始衰落。到2019年,香港只生產了60部電影左右,主要只剩下古天樂、劉德華、甄子丹、張家輝、郭富城等這些中年演員。香港電影因為缺少年輕的演員,未來前景將更加暗淡。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香港的市場規模小,無法籌集更多的資金進行製作,在香港電影沒落的同時,中國大陸電影則高歌猛進,票房一年比一年高。2018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觀影人次達到17.2億,超過了北美。而論網絡、電視播放量,中國的人口是北美的4倍,就更是遠遠地超過它們了。可以說,中國已經是世界電影第一大市場了。那麼中國電影未來三十年的走向會是怎樣?

6、文化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上的。在過去發一百年時間裡,美國好萊塢的實力之所以這麼強,是因為從1870開始,美國就一直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而現在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的位置已經轉移到中國,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是美國的兩部以上,而且還在快速增長中。

7、 從目前的趨勢看,中國電影還將保持快速發展,到2050年,全國的票房將達到2500億元左右,屆時將是北美的兩三倍。 在全球市場上,中國電影將擊敗好萊塢電影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電影大國和強國,屆時將佔有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市場。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