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跟這類人,做好3件事,你也能成為職場精英

當我們是大為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最近於偉大的時候。——泰戈爾


學會取經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它能讓你少走彎路

為什麼你的世界擁堵不堪,而別人的世界卻井井有條呢?

因為,你的內存只剩下10%,而別人的內存還有80%。可惜生命不像手機,即使內存快滿了,也不會提示你該清理了。

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什麼時候說“不”?怎樣才能節省時間少走彎路,提高效率?那你就要學會問為什麼,多去取經,去借鑑別人的經驗。因為你對自己未必瞭解,所以才要問,勤問。

學會取經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它能讓你少走彎路,避免不必要的時間與資源的浪費。大家都應該明白時間、資源的寶貴,我不說你們也會懂。

比如,你去一座陌生的城市,就要先了解路線,誰也不是一生下來就對一座城市瞭如指掌的。瞭解路線後,我們就不會走冤枉路,就能快速到達目的地。

再如,你在購買基金的時候,如果瞭解了行情就不會盲目地購買,從而會賺取更多的利潤。在工作中,我們也要學會去問,否則工作出錯了自己都不知道。

問了就能解決問題,這就是重點。

學會不懂就問,這不僅僅能增長你的學識,還能讓你的人生變得更加美好。但有一點你要明白,請教的時候要懂得如何問,因為別人的時間也很寶貴。


不懂就問,這不丟人——學會取經,追隨精英,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學會不懂就問,能增長你的學識


不懂就問,這沒什麼,不丟人

“不懂就問,這沒什麼,不丟人。”

這是天宇在一次演講中與臺下的大學生所分享的心得。一個人不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需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探究那些精英的成長路,然後問問自己,為什麼成功的不是自己?

那天,一個朋友介紹天宇去電視臺當實習生。天宇學的是電影專業,跟電視臺的工作搭不上邊,但又無法拒絕朋友的好意。

天宇第一次踏進電視臺時,心情很複雜,激動中又夾雜著些擔憂。但他想得很清楚,不管臺裡安排自己做什麼,他都會很樂意去做,因為自己是來學習的。

上午熟悉單位文化,下午被安排到陽光欄目做編輯和播音工作。到了編輯室,李主任向他介紹了一些欄目組的工作人員和工作程序及內容,之後,就是他一個人的播音生活了。

此時,當地正在大搞旅遊特色,將生態旅遊與文化旅遊有機地結合起來,大力挖掘旅遊文化資源,樹立獨具特色的地方旅遊標杆。為此,上級經常有人來考察,並指導旅遊產業開發及市政建設工作。

在考察期間,天宇是隨同記者,他認真聽從臺裡領導的安排,精心記錄採訪要點並做好攝影等工作。其間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他總是虛心地請教一起隨行的李主任,並親切地稱對方為老李。畢竟老李是臺裡的前輩,懂得多,實踐經驗比較豐富。

考察回來後,在老李的指點下,天宇認真地將自己的新聞素材加以整理編輯。

第二天,領導安排天宇主持一期談話類節目。第一次坐在電視臺的演播廳,他非常緊張,不停地問自己,怎麼辦啊,會不會因為自己是新人而導致節目沒人看?會不會沒有明星助陣就沒人關注?

在演播廳後臺化妝的時候,老李拍了拍天宇的肩膀,示意他不要太緊張。還跟他講了一些專業知識,說談話類節目由兩個方面構成,就是講話和傾聽。對於主持人來說,傾聽是其從嘉賓及現場觀眾處接收信息。在主持的時候,如果出現卡殼的情況,要學會將問題藝術性地拋出去,因為與觀眾產生互動也能帶動氣氛。

天宇第一次主持節目就非常成功,並且受到了電視臺領導的好評。


不懂就問,這不丟人——學會取經,追隨精英,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不懂就問,這不丟人


在以後的日子裡,天宇沒事就喜歡到老李那裡問長問短,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中,遇到小問題都喜歡向他請教。

天宇勤快又誠懇,老李很喜歡他,經常毫無保留地指點他。他告訴天宇,電視作為視聽合一的大眾傳播工具,最適合面對面的人際交流,而主持人是整個談話現場的靈魂,所以一名合格的談話節目主持人至少要具備兩項素質:第一,要善於營造一個輕鬆自然的談話氛圍;第二,要學會傾聽。

由於老李經常毫無保留給天宇傳授經驗,沒過多久,經電視臺領導批准,以及適應旅遊產業的需要,天宇先後主持了四期談話類欄目。在不同程度上,這對他的專業知識以及實習經驗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


不懂就問,這不丟人——學會取經,追隨精英,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虛心請教,努力學習


取經是為了少走彎路,遇到不懂的問題,要主動謙虛地向身邊的前輩請教

取經是為了少走彎路,遇到不懂的問題,我們要主動謙虛地向身邊的前輩請教。也只有主動去問,才能學到更多的經驗。

再者,既然是取經、是請教,你就要學會放下姿態,放下你那高貴的天鵝頸。因為,前輩的經驗和職場價值也是他們自己一點一滴積累下來的,這其中定是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時間的。他們沒有義務教你,你想學到經驗,就要學會請教,學會取長補短。


不懂就問,這不丟人——學會取經,追隨精英,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主動去問,才能學到更多的經驗


另外,我們還需要做到以下幾點才能有所得,跟隨精英們的成長路,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路。

1、要有好的心態,虛心與耐心

能被稱為前輩,在於他們有價值。他們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積累了很多資源,在各個領域能做得得心應手,更能勝任不同的工作。

讓前輩放棄休息的時間,拿出自己的時間和經驗去教你,並且沒有額外的報酬,所以說話的時候難免會苛刻、囉嗦。畢竟我們是希望從他們身上學到知識,所以在請教的時候一定要虛心,更要有耐心。

2、要學會尊重人,更好獲取前輩的信任

公司是個不怎麼講情面的地方,大家都是各司其職,“教會徒弟,餓死師父”這樣的事一點也不少見。人家跟你沒有半點關係,憑什麼要對你好?

有的人自恃學歷高,姿態就有些高,這樣,前輩們反而不願意教你。所以,如果你想從別人身上學到經驗,就必須學會尊重人,讓對方感受到你的誠懇。

3、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人無完人,但任何一個優秀的人都有其成功的秘訣,關鍵在於你是不是懂得挖掘。不要盲目跟風,而要根據自身所需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這樣才能讓你獲益。


不懂就問,這不丟人——學會取經,追隨精英,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這樣才能讓你獲益


前輩們雖然願意將經驗傳授給你,但他們更想看到你勇於擔當的做事風格

取經是為了少走彎路,但我們也不能因為怕走彎路而選擇停滯、不動腦筋,去等著別人將答案告訴自己。前輩們雖然願意將經驗傳授給你,但他們更想看到你勇於擔當的做事風格。

所以,不管怎樣,你都需要勇敢地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尤其是一些新思想和新觀念,即便你的想法還不成熟也要表達出來。因為,做不做是態度問題,做得好與壞是技能問題,而前輩們更喜歡一個愛學習、想進步的人。

這個世界的好位置永遠就那麼幾個,你不去用力爭取,那就只能帶著羨慕嫉妒恨的眼神坐視他人撈走每一塊肥肉,甚至連湯也不會給你留一口。

小時候,我的母親總喜歡說別人家的孩子怎樣怎樣,比如懂事、成績又好。

其實,母親是想用他們的故事來激勵我,滋養我幼小的心靈,讓我成為同樣優秀的人,並不是希望將我複製成他們,而是希望我能從他們身上學到一些經驗,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成為“別人家的孩子”。儘管結果並非事事完滿,卻會讓我們看到自己的不足,擁有不一樣的視野。


不懂就問,這不丟人——學會取經,追隨精英,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做不做是態度問題,做得好與壞是技能問題


結語

我們每天都會向他人尋求建議,小到如何製作一個美味的蛋糕,大到如何處理與領導的關係。

通過取經,我們能獲取自己所不知道的信息外,還有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作用——當你請教的時候,別人會盡自己的能力給你最好的建議,無形中他們會成為助你成功的智囊團。

成功,這正是我們最想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