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书:一碗茶汤的思索——如果你也喜欢喝茶,那就来读此书吧


茶之书:一碗茶汤的思索——如果你也喜欢喝茶,那就来读此书吧

成都,若凡茶室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喝茶,尤其时近三两年更甚,真正到了一日不可无茶的境地,每天不论早晚总是要喝上一杯茶,才觉得踏实一些。若不然,总是感觉口干舌燥,烦闷不已。

自从开始喜欢喝茶了,便也爱屋及乌地想了解了解关于茶的一些知识,之前略微读过基本,都是写茶叶如何如何,或者盯住某种茶叶开始阐述,并不能让人真正深究下去,因为自己只喝茶、不研究茶,也不做茶叶的买卖。

后来,友人推荐了这本《茶之书》,因为知道是日本作家写的,一开始还有点感情色彩,迟迟没有纳入书单,临近年终的时候,才一次性打包收入囊中。

读完这本冈仓天心所著、谷意翻译的《茶之书》,才知道遇到它略微有些迟了,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缘分吧。

先看看写此书的初衷吧——20世纪冈仓天心旅英美期间,意识到西方人对东方世界充满了荒谬的想法和误解,一怒之下相继用英文写出了《东洋的理想》《日本的觉醒》和《茶之书》

,一时间轰动东西方世界,这三本书也被成为冈仓的“英文三部曲”。

茶之书:一碗茶汤的思索——如果你也喜欢喝茶,那就来读此书吧

读到这段写作的初衷,我不禁由衷对作者竖起大拇指,因为西方世界的缪想和误解而一口气写三本书,足见其立意高远。这本《茶之书》,不仅讲述了茶和茶文化,更向西方世界传播了蕴含其中的文化和哲学思想。

说实话,本来这些东西都源自中国,茶文化和道家思想本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东西,可偏偏是一位外国人用了如此的篇章和精妙的语言向西方推广,并予以正名,我辈汗颜哪!

我们一直在坚持四个自信,其中便有文化自信。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医和中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不应该被忽视的,这就是原原本本的中华文化的产物啊。

没有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刻了解,没有对本土文化和民族悠久文明的自信与信赖,文化自信又从何而来呢?还真是需要我们静下心了认真思考的。

难怪冈仓天心在书中说到,“对晚近的中国人来说,喝茶不过是喝个味道,与任何特定的人生理念并无关联。国家长久以来的苦难,已经夺走了他们探索生命意义的热情。

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茶道讲究“和、敬、清、寂”,如果我们多一些平和和敬畏之心,也许这样的疫情不会那么来势汹汹,不会那么让我们束手无策,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人与万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真正是我们生命存在并以延续的大道,相信没有人再会反驳。

茶之书:一碗茶汤的思索——如果你也喜欢喝茶,那就来读此书吧

一对茶碗

《茶之书》全书分了7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个主题,看似单独成章,实则内有关联,那一条线就是中华文化中常常提到的平和、美学、敬畏,等等。

一、一碗见人情

不管什么时候家里来客人,母亲首先要做的便是先倒杯茶给其,从小到大都是这样,这恐怕是中国数万计家庭中从未更改过的传统,这其中的根源便是一个“礼”字,茶礼。

作者在本章中写到,言谈应对,过犹不及,也是茶道中的“礼”。

还说,“人人都应该用希望和平静,为自己重新打造一面天空。”如果把这句话送给疫情期间不能出门的自己,是不是也会很合适呢?

二、茶的饮法沿革

“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呈现与表达,不经意的举动,反而总是泄露出自我内心的最深处。”

关于怎么喝茶,个人倒无甚讲究,只是对一些隽秀的茶具倒也会喜欢起来,主要还是喜欢自己泡茶的那个过程,看着水煮开,看着茶叶在沸水中舒展,看着无色的水变成茶汤的颜色,心情一下子就能舒缓很多,尤其是和自己泡的茶,还有一种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感觉。

三、道与禅

真正精妙的道理,从来就是难以说予人知。

先不说道与禅里高深莫测的道理,只是读那些文字能让自己感到平和,就足够了。

单位附近有家茶室,混熟了之后我是经常去的,不为别的,只是在那里泡杯茶、坐一坐,听别人聊天说话,便也能消除一整天繁忙工作的不少疲惫,至于道与禅,那不是能求便可求到的,“温如玉”便是个和好的词,任他人自在,自己亦不失立场。

或者,任自己自在,亦不干扰妨碍别人。

四、茶室

茶室,亦同书房。成为了中华文化“士”人精神寄托的场所,我辈难以成“士”,但依然想拥有一方小小天地,书与茶共存,一张书案能写字,一把竹椅能读书,一方茶几能泡茶,足矣。

茶之书:一碗茶汤的思索——如果你也喜欢喝茶,那就来读此书吧

小小的“根据地”

五、艺术鉴赏

不懂装懂也罢,真正品读也罢,总要有个“敬”字在里面,所谓“临画如临君”。

欣赏,就要真正的感情投入其中,赞赏也罢、贬低也罢,都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以耳评画”。

作者还写了一句日本的谚语,分享给女孩子们——“女人切不可以爱上只注重外在条件的男人,因为这种人心中没有一丝空隙,可容你的爱情进入填补。

六、花

这又是生活中的一种美好,在这春意盎然的三月,只盼望疫情早日结束,还可欣赏百花烂漫。

七、茶人风范

人这一生,总是在不断地修正错误,以便在生活中滋润一点。生活终究是美好的,但是没有美好的自己,又如何去享受美好的生活呢?

所以,作者以一个茶人的心境告诉读者:“

若不让自己也成为美丽的事物,又怎么有资格去接近、去追求美呢?

不论把这句话用努力、还是修炼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其实都是一个意思,你要最够好以配得上理想中的美好生活,否则有谁会拱手相让呢?

海海人生,波涛自生。若对如何修身养性的奥秘一无所知,必将不时受各种愚昧所困扰,纵欲强颜欢笑,装作满足,终究亦属徒劳。

以上的话,可以深夜自问之。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如果恰好你也喜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