楤木是什么植物?有何用途?

兰色珍珠


楤木是什么植物?有何用途?

一,楤木是什么植物

说到楤(song )木,这个名称多数人可能不太熟悉,并且名称的字也不好认。但说它的别名大家都应该知道,别名很多如乌龙头、鸟不宿、鹊不踏、虎阳刺、刺龙袍、海桐皮、通刺、刺椿头、刺树椿、刺龙柏、黄龙苞、飞天蜈蚣等等,各地叫法不一。在我国分布很广,北起河北、山西、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南部到达广东、广西、福建,西南至云南,这个区域都有分布,通常生长在山沟林边、灌木丛中。在植物分类学属于五加科楤木属植物。


外形特点: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通常二、三公尺;茎干直立,表皮疏生粗壮直刺;


小枝有稀疏细刺;叶是二回或三回羽状复叶,长七、八十公分,小叶片卵形或宽卵形,基部不对称,叶边有细锯齿;

圆锥花序大型,长达四十公分,花朵小,花瓣五个,白色,在秦岭山区七八月开花;果实圆球形,成熟时黑紫色,九十月份果实成熟。

二,楤木有什么用途

第一,嫩叶芽食用。楤木芽在我们这里常叫乌龙头,这个植物与东北产的刺老芽和西南产的刺老包是一个属植物。人们目前利用最广泛的就是它的嫩芽了。



一般在四月份发芽,人们在山林中采摘,回家做菜前焯水处理,除去苦涩味道,吃法多样,可以做凉拌菜、

炒肉菜、炒鸡蛋、做打卤面等等,

味道鲜嫩可口,风味独特,深受人们欢迎。

第二,根皮是常用中草药,具有活血、散瘀、止痛、祛风湿、健胃利水等功效。种子可榨油工业用。

第三,它是森林灌丛的组成树种,比较常见,但树干、枝叶利用不太多。


老姚谈植物


云南楤木,灌木,高2-4米,胸径可达16厘米;小枝密生灰色或淡黄灰色长柔毛,有刺;刺短而粗壮,长1-2毫米。叶大,二回或三回羽状复叶,叶轴和羽片轴密生长柔毛;叶柄长达40厘米;托叶和叶柄基部合生,先端离生部分线形,长约1厘米;羽片有小叶5-11,基部有小叶1对;小叶片纸质至薄革质,椭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长7-15厘米,宽3-7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至近心形,稀阔楔形,两面密生黄褐色长柔毛,有时毛脱落仅沿脉有毛,边缘或中部以上有细锯齿,侧脉8-10对,上面不及下面明显,网脉在上面不明显,下面明显;小叶无柄或几无柄,顶生者有长达2.5厘米的柄。圆锥花序大,长达90厘米,稀疏,主轴及分枝有长柔毛;伞形花序直径2.5厘米,有花15-20朵;总花梗长1-5厘米,有短柔毛;苞片披针形,长5-7毫米,小苞片长4-5毫米,均密生短柔毛;花梗长8-10毫米,密生短柔毛;花淡绿白色;萼无毛,长1.5-2毫米,边缘有5个三角形小齿;花瓣5,卵状三角形,长1.5-2毫米;子房5室;花柱5,离生。果实球形,黑色,直径约3.5毫米,有5稜。花期6-8月,果期10-11月。

它生于林缘、林中和山坡沟边,海拔1000-2000米。它分布于云南,广西。印度也有分布。


【功用主治】治腹泻、痢疾;炖肉吃治水肿。五加科灌木或小乔木楤的嫩叶。楤木,又称鹊不踏、鹊木站、刺老包、老虎刺。其嫩叶又称吻头、树头菜。

[性能]味甘、微苦,性平。能利水渗湿。

[用途]用于伤湿腹泻或痢疾;水肿,小便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