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的邬思道真有其人吗?有人说雍正其实想害死他,对吗?

我是龙二吓


登基当晚回到雍王府,主要任务就是去杀邬思道的 因为这个人太聪明了,猜中帝王心术,且是用阴谋帮雍正继位的,知道事情太多了,雍正登基后,此人为最大威胁。邬思道想到这一层,因此使用五路人马保卫雍王府,相互牵制,谁也不敢轻举妄动,然后再服软,打感情牌让雍正放自己一条生路。

君不见雍正继位后,雍王府的高无庸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吗?那么他去哪里了?


爱你的人160584538


我不认为雍正会有意加害邬先生,他对邬先生既有感激,又有抵防,至于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杀人灭口,我觉得雍正帝不会那样。毕竟,雍正帝是一位干实事为百姓的好皇帝,薄情但不寡恩,对待那些处处挖坑的兄弟们他尚能一忍再忍不轻易加害,直到实在忍无可忍时才抄家流放或圈禁。对待平乱有功的年羹尧也是仁至义尽,只是年大将军认不清形势,认不清自己,恃功自傲,自作孽,严重违拗雍正帝的意志,贪污、飞扬跋扈、滥杀朝庭命官和忠臣孙嘉成,以及阻挠新政……惹得天怒人怨,就连与人为善的国之栋梁三朝元老张庭玉也觉得年大将军死有余辜,罪不可赦。即使这样雍正帝也是不忍杀他。更何况为雍正登上王位立下汗马功劳的邬先生,雍正更是充满了感激。邬先生在雍正争得大位成功的那天晚上更是向雍正表明心迹:无意为官,只求归隐。为让雍正帝对自己放心,还是半隐,让自己处于皇帝的掌控之中,胸怀坦荡,光明磊落,雍正更是深受感动。在以后的岁月里,邬先生无论在李卫那里还是在田文静那里都是一心为雍正帝排忧解难,雍正虽多疑,岂能感受不到邬先生的忠诚与好意。邬先生能够设计完全归隐,不全是他多么智慧和高明,而是雍正帝彻底打消了疑虑,愿意做个顺水人情。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若雍正帝不想放过邬先生,无论他躲在哪里无论他有多么高明,只要皇帝愿意,动用一切手段,找到一个人也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雍正帝有一颗善心,有一个为天下苍生谋福利的宏愿,在这一点上他和邬先生是一致的!雍正是一位难得的好皇帝,雷霆手段,菩萨心肠[祈祷]









启明星优选


还真有其人!

雍正还特意问过田文镜,后者回奏说,自己与邬思道素来相识,并非张球推荐。由此可知,邬思道是真有其人。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田文镜被刻画成忠君爱民的实干家形象,而其幕下的绍兴师爷邬思道也被说得神乎其神。

这一情节倒也不是凭空构撰,其线索主要来自清人笔记《春冰室野乘》,不过故事与电视剧中稍有差别,其中说:

邬先生被田文镜收罗门下后,经常为之代写奏折,表现甚佳,田对其极为信任。

某日,邬先生对田文镜说:“大人是想做天下名督呢,还是做寻常之督?”

田说:“这还用说,当然是想做名督抚啦。”

邬先生说:“要做名督抚也不难,只要您这几天不干涉我,必然事成。”

田文镜问他要做什么,邬先生说要写一折子上奏,不过折子内容不能给他看,只要最后署田文镜的名字就可以了。

田文镜心想,平时折子也是你写,我有时看、有时不看,应该问题不大,便满口答应。

数日后,邬先生拿出一道奏折给田文镜,请其签押上报。

事后,田文镜出于好奇而问邬先生里面究竟写的什么,邬先生从容答道:“弹劾隆科多。”

田文镜听后,吓得眼睛都快掉到地上,当下就跺脚连说“坏事了,坏事了!”

要知道,隆科多乃皇上的舅舅,雍正初期“四大臣”之一,功勋赫赫,位尊权重,一般人谁敢得罪?

如此贸然弹劾,岂不是鸡蛋碰石头——找死吗?

可是,折子已经上去,急也没用,田文镜只能在惶恐中静候消息了。

令人又惊又喜的是,没多久竟传来隆科多获罪下狱的消息,启动调查的正是田文镜的这个弹劾,后者由此因祸得福,立下头功!

原来,邬先生看透雍正的心思,因隆科多恃功不法、骄横异常,雍正一直想找机会对他下手,但碍于情面、不好亲自动手而臣下们见隆科多势力太大,也无人敢去摸这老虎屁股。

就算是田文镜,他要知道邬先生折子里弹劾的是隆科多的话,恐怕也不敢上奏了!

正因为看到这点,邬先生才不告诉田文镜折子内容,结果反成此大功,田文镜也因此更被雍正信任与恩宠。

但是,田文镜此后恃宠而骄,开始与邬先生渐生嫌隙,对邬先生的态度也远不如前。后者是个明白人,随后即愤然离去。

孰料,邬先生这一走,田文镜的折子总不达上意,经常被雍正斥责。

没办法,田文镜只好派人多方寻访,好言好语地将邬先生重金请回。邬先生最初不肯回,后捱不过,就说每天要50两银子才肯办公,田文镜只好答应。

邬先生回来后,不像其他幕僚一样住在督抚衙门,而是每日上午进抚衙办事,见桌上有纹银50两便欣然命笔,要哪天没放银子,他就翩然离去,田文镜也不敢怪他。

后来,邬先生的名气越来越大,连雍正都知道田文镜幕中有个邬先生,也知道折子是邬先生所写。

有次,田文镜的请安帖到,雍正在上面批道:“朕安好,邬先生可好?”

后来,田文镜死了,其他督抚争相重金聘请邬先生,但后者却突然不知所终。也有人说,邬先生已经进宫,为皇上服务去了……

野史故事挺精彩,不过与史实有较大出入,如弹劾隆科多一节,即与田文镜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不过,雍正倒还真知道邬思道这个人,因为在前次“科甲案”中,李绂即在奏折中揭发张球为市井无赖,因为给田文镜推荐了幕僚邬思道才得以成为心腹。











小鹿Mr影视剪辑


邬思道这个人,正史中并没有过多记载邬思道的信息,甚至都不知道其是不是真实存在于历史上,今天就论邬思道和雍正的关系。要讲他们的关系就得先来说说雍正和邬思道怎么认识的?(这里的信息都是在有邬思道其人的情况下,是雍正王朝里面的关系)

这得从雍正还没称帝的时候开始说起,康熙46年,雍正和他的弟弟两人南巡到扬州,然后两人位于一个酒馆喝酒,忽然听到有人在吟诗,然后雍正就怀着好奇心上去了。看见一个柱着拐杖,跛着脚的年轻男子,长相英俊,此人就是邬思道。当时邬思道正受到同窗好友的羞辱,他的同学车铭在扬州当官,因为嫉妒邬思道的才学所以每每都会恶语相向,讽刺邬思道为乐,但是邬思道才华洋溢,口吃伶俐怎么可能让车铭得逞,反倒自己吃了一脸子灰。

这就是邬思道和雍正的第一次相识,雍正对邬思道很是欣赏。但是第一次的相遇两人并没有为雍正办事,之后邬思道家里出了一些事,遭遇表妹夫的加害,无奈逃到京城,碰巧遇见了雍正的手下,无奈成为了雍正的幕僚。

《雍正王朝》里邬思道这个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虚构人物,历史根本查无此人。但现在从百科里却能查到邬思道的资料,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百科里的邬思道资料,是网友们根据清朝野史笔记《春冰室野乘》里提到一个“邬先生”而编辑资料,纯属娱乐,并没有任何历史依据






烤红薯的猫


每一个成大事者的,他身边都有谋士。纵观历史,过河拆桥兔走狗烹历史画面不断的重演。

至于成功后是否会对身边的谋士进行伤害,那么就有以下几个观点。1,自己的阴暗面被人知道的太多,那么这个谋士必定要被被处死。2就是这个谋士对自己是否忠诚。3身边的人的权利是否掌握的太大,如果太大威胁到了自己的政权,那么这个人也会被处死。。

影视中邬思道对雍正得到皇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雍正得到皇权后,影视中邬思道去了李卫那里做某事。



一抹江南色


历史上有这么厉害的人,大清还能亡了嘛!历史上肯定没有此人,只是编剧和导演虚构的人物罢了。

而且雍正是想除掉邬思道的,但最后却放走了他,那么雍正之所以放走邬思道,是因为这背后隐藏一个反被威胁的秘密!

1.老四胤禛阵营的十七阿哥:

康熙帝觉得自己时日不多,突然就下令北京城全程戒严,随后召所有皇子进宫。

这个时候老八胤禩一伙和老四胤禛一伙都开始暗中为争夺皇位做准备,老八胤禩马上安排人员接管丰台大营,随时准备进宫夺位。老四胤禛这边则给邬思道留下了关防大印,随时准备用这个东西放出老十三胤祥,再由老十三胤祥接管丰台大营。

同时,老十七胤礼也准备进宫的时候被邬思道拦下,理由是担心被老八胤禩一伙一锅烩,而老十七胤礼则紧急赶往西山大营。

很多人可能有诱惑,为什么老十七胤礼成了老四胤禛的人了呢?

其实这个原因剧中没有体现,问题就坏在老十胤誐身上,或者说他的母亲身上。老十七的生母没有什么显赫的地位,是从宫女上位的。相反老十的生母地位就高的多,她是温僖贵妃,孝昭皇后的亲妹妹。

曾经因为老十对老十七的生母侮辱,导致老十七心有不满,其实从阿哥们的关系就能推断出他们的生母关系,这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也正是出于这种矛盾,老十七跟老十不对付,从而投到老四胤禛的门下,一心辅助老四胤禛夺位。

2.我们来谈邬思道跟雍正帝的对话:

雍正帝这次回到府邸没有别的事,一心为了邬思道而来,并不是所说的怕宫里不安全,如果真的怕宫里不安全,为什么当晚又回宫了呢?

雍正帝很直接,一进门先问邬先生在哪,他就是怕邬思道突然跑路,所以见出来迎接的人中没有邬思道,心中一惊。

而邬思道一见到雍正帝,马上喊了一声皇上,并行跪拜礼,雍正帝急忙扶他起来:

一句话就告诉了邬思道,我们还是我们,只是过了明天,忙法不同了,潜在意思是你邬思道那套阴谋诡计,到了明天,就不能再用了。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多次讲过这段剧情,我们讲过的内容,这里就不重复了,感兴趣的可以查看往期文章查看,总之摆在邬思道面前的路都挨个被堵死,我们来分析他怎么化解的这场危机的。

雍正帝一直在自言自语,最终提到“顺便来看看你!”

这就搞笑了,顺便来看邬思道的,你雍正帝不先忙自己的事,而一头扎进邬思道的房间是顺便吗?要知道雍正帝回到府邸就这么十几分钟,却全跟邬思道单独在一起,跟邬思道讲完话就回宫了,显然他所谓的顺便,其实就是专门。

因此雍正是想一心除掉邬思道的,毕竟此人知道皇帝的事情太多了,干了太多大事。


十更影视


邬思道(1687一1736),一名斯道,字玉露,清代绍兴人。邬思道好读书,屡试不中,因家贫,只得以游幕为生,寓居河南开封,也就是绍兴师爷。腿有残疾。正史中有其记载证据,实有其人。


青县涛哥


历史记载是有个类似的人物,但没有这么神机妙算。伴君如伴虎的道理,邬思道肯定是清楚的。因为他掌握了雍正潜邸时期太多太多的机密,雍正又是一个心胸狭隘,容易多想的君主,他也肯定想过杀掉邬。但是邬思道采取了若即若离的方式离开雍正,保全了自己。这里面都是一些人精。


90后地质工程师


《雍正王朝》只是一部小说,作者是二月河老师。后来被改变成了电视剧,里面有很多人物和情节都是为了剧情的发展虚构的,大家要用辩证的态度去了解这部剧。

大家如果想真实的了解真正的雍正皇帝,建议大家去读一读史书。或者看一下百家讲坛,这样可能会得到相对正确的答案。


姓程叫程子


邬思道是二月河老师编出来的人物。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个在二月河的介绍里面是有的,所以给他取了一个姓氏邬,谐音就是无的意思。

他更多的时候是雍正内心的一些话,所以设计了一个新的角色,通过他来讲出雍正内心想说的话。这是作者设计角色的巧妙之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