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模式之二:金字塔原理

备注:文中部分资料,摘自《金字塔原理》一书。


提起金字塔原理,几乎有过职场经历的人都知道,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下面的关于会议安排的例子。

老板想让秘书尽快安排一个会议,要求高总、李总和袁总参加,

秘书去沟通后,发现高总今天没有时间,李总出差了,要明天下午才能回来,袁总周五下午没有时间,关于会议室,小会议室周三周四是空的,大会议室周五空的,所以会议定在了周五上午10:00。

如果你是秘书,你会怎么向老板汇报?

例1:老板,高总今天没有时间,李总明天下午出差回来,袁总周五下午没有时间,周三周四小会议室空,周五大会议室空,我们会议室定在周五上午10:00,行吗?

例2:老板,会议定在周五上午10:00,在大会议室,行吗?会议室周三到周五都OK,但三位老总只有周五上午才可以一起参加会议。高总今天没有时间,李总出差了,明天才能回来,袁总周五下午没有时间。

如果你是老板,你更愿意听哪种汇报?

对老板而言,目的就是想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开会,如果是第一种汇报,老板需要看到最后才能知道你想表达的是什么,没有逻辑,仿佛在记流水账,也许老板会建议你提高你的表达能力。

第二种汇报,老板可以不关心后面的具体原因,就能知道结果你的中心思想。这就是我们在做事、写作、表达时应该遵循的金字塔原理。


仅仅从上述案例并认为自己理解的金字塔原理是这样子的。


思维模式之二:金字塔原理

从上到下的金字塔原则

事实上,《金字塔原理》演绎了金字塔的建立除了从上往下表达以外,还涉及到自下而上的思考,还包括对两种方式的具体构建方法,以及金字塔原理在写作、思考、解决问题和演示等方面的具体运用,并加了详实的例子。


1. 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2. 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一、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控制表达思想的顺序是做到清晰写作的惟一最重要的行为,而最清楚的顺序就是先提出总结性思想,然后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


通过这种有效的上下结构进行表达,让听众很容易就记住结论。从形式上来说,这是思维导图所倡导的一种方式。


在运用金字塔原理进行写作,构建基于读者受众已知的可取信信息与文章要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关联时,常使用SCQA模型来写。


SCQA模型是指背景(Situation)、冲突(Conflict)、问题(Question)、答案(Answer),是一种讲故事的方法,但SCQA也并非如顺序一般使用,其可通过需要进行调整和变化。


自上而下的金字塔构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 画出主题方框
  2. 确定主要问题
  3. 写出对该问题的回答
  4. 说明“情境”
  5. 指出“冲突”
  6. 检查主要问题和答案


二、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在需要进行信息归类概括时,选择自下而上的思考方式,将信息归纳。这些归纳出来的思想必须符合以下规则:


1. 文章结构中的任一层次上的思想都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2. 每一组中的思想都必须属于同一范畴;3. 每一组中的思想都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


通过上述的规则来确保放入金字塔上的思想都是最终指向金字塔顶端的归类概括的结果。同时组织思想还有以下4种逻辑顺序:


1.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演绎推理);

2. 时间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3. 结构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

4. 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


自下而上构建金字塔结构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 列出要点;

2. 找出逻辑关系;

3. 每一组中的思想都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


对于初学者,作者建议


1. 一定先尝试自上而下法(简单易用,用过都说好);

2. 将“情境”作为构思序言部分(读者已知信息与文章回答问题)的起点;

3. 不要省略对序言部分的思考;

4. 将历史背景放在序言部分;

5. 序言部分仅涉及读者不会对其真实性提出怀疑的内容;

6. 如果可以选择,在关键句层次上更宜使用归纳法而非演绎法


总的来说,金字塔是通过符合逻辑的方式构建一套思考路径,从而简化思考,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模型。


那么,具体如何使用金字塔原理呢?


思维模式之二:金字塔原理


三、运用金字塔原则解决问题


1. 界定问题。界定问题的框架包括四要素:


1. 发生了什么?(背景,切入点/序幕)

2. 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困扰/困惑)

3. 我们不喜欢它什么?(非期望结果R1)

4. 我们想要什么?(期望结果R2)


通过明确具体和定量的期望结果,确定从R1(非期望结果)到R2(期望结果)的方案,并实施。


2. 结构化分析问题。分析问题的标准流程同样包括四部分。


1. 收集信息(获取足够的背景信息)

2. 描述发现(现象/困扰/困惑)

3. 提出结论(提出问题)

4. 提出方案(提出解决方案)


本文仅阐述部分金字塔原理的内容,而非详实的读书笔记,在《金字塔原理》一书中,对写作、思考、解决问题和演示等四方面的讲述,通过运用金字塔原理结合相对应的思考框架来详尽的教导读者使用金字塔原则,将金字塔原则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本文完。


思维模式之二:金字塔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