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鄭和下西洋比西方早半個多世紀,為什麼中國沒能就此進入大航海時代?

1前1


動機完全不一樣,動力也完全不一樣。

鄭和下西洋

先來談談西方的大航海時代為何興起。中世紀前,通往東方的商路有三條。一條是陸路即傳統的絲綢之路,兩條是海路:一條從敘利亞和地中海東岸,經兩河流域到波斯灣,另一條從埃及經紅海至亞丁灣,再換船到印度和中國。這幾條商路本來就經過意大利、阿拉伯、拜占庭和波斯等地的商人多次轉手,才能將貨物運抵西歐。

幾位歐洲航海家的路線

15世紀中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興起,先後佔領小亞細亞和巴爾幹半島,控制傳統商路,對過往商品徵收重稅,使運抵西歐的貨物不僅量少,而且比原價高8—10倍。於是,西歐的商人、貴族,迫切希望另闢一條繞過地中海東岸直達中國和印度的新航路。

在生存壓力和利益追求的動力驅動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航海家們,率先開啟了探索的旅程。於是麥哲倫,哥倫布,達伽馬一個個都冒了出來,前赴後繼的開始了大航海時代。

而鄭和下西洋呢?據說最早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明成祖朱棣尋找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順便再到世界各地區耀武揚威一下,宣傳一下聖人的教誨。

鄭和下西洋路線

中國在明代時候依然是典型的農耕文明,實行的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因此對於海外貿易的需求並不強烈。

此時的統治者們依然認為中國是世界的中心,自己富有四海,什麼都不缺。鄭和七次下西洋,除了帶回來一些各地的奇異之物,就是帶回來一幫要“壓歲錢”的朝貢小國。結果是,明王朝賺得了面子,卻虧了裡子。最後的財政狀況是越來越糟糕。

明朝的統治者對於向外擴張、建立殖民地的需求也不強烈。他們對於在很遠的地方出現一個強大的勢力內心深處非常忌諱,因此並不希望中國的軍事和經濟力量走的太遠,以免鞭長莫及。

另外,一個深層次的原因是明朝的士族階級一直把持壟斷了海上的運輸和貿易,所以一直上書朝廷,故意要求閉關鎖國。而他們可以通過走私獲取巨大的財富。這樣做的結果是導致明朝嘉靖年間倭寇橫行,一度將東南沿海搞得亂七八糟,朝廷為此還派出了戚繼光等人專門解決這個問題。到後來乾脆徹底實行海禁,不允許一塊舢板下海。


所以,明朝沒有發展成大航海,看似奇怪,其實完全在情理之中。


任十三讀史


所謂大航海時代,其實也就是開啟了列強徵服世界,讓世界各地成為他們殖民地的時代。鄭和下西洋起始於1405年,終止於1433年,比西方大航海時代早了半個多世紀。

西方是在15世紀末,16世紀初才開啟的大航海時代,為何當時的大明朝沒有提前開啟大航海時代呢?

很顯然物質條件已經成熟,當時朱棣也已經稱帝,大明王朝一片祥和,難道明朝統治者就沒有考慮過通過大航海去征服世界各地嗎?

01鄭和下西洋和西方大航海的目的完全不同。

朱棣打下了天下以後,很多人還是覺得他這是在篡位。他的確是篡位了,但是必須要糾正當時所有人的想法。為此他發動了鄭和下西洋的行動。

鄭和下西洋的真實目的,其實我們現在不能調查清楚,因為真正的秘密,永遠隱藏在朱棣和鄭和兩個人的心裡。不過大致可以猜測一下,可能有這麼幾個目的。

  1. 第一,打造萬國來朝的太平盛世。朱棣希望把大明王朝,尤其是自己統治下的這個時期,打造成遠邁漢唐的太平盛世,重塑唐太宗時期萬國來朝的景象,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2. 第二,彰顯合法的繼承權。朱棣是朱元璋的兒子,完全有資格繼承皇位。可是西洋諸國還不清楚這是怎麼回事,鄭和這一趟出去,就是為了告訴大家,建文帝下臺了,朱棣上岸了。
  3. 第三,尋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靖難之役後,一把大火把南京皇宮給燒了,朱允炆本人卻不知所蹤,有人說他下西洋去了,為此朱棣派遣鄭和前去西洋尋找朱允炆的下落。

這三個目的,可能同時存在,又或者只有其中一到兩個。反正朱棣手裡有錢有人有技術,自然是為了達到目的,不折手斷了。

而西方大航海是為了什麼呢?當時歐洲諸國正值文藝復興時期,可是西方國家的地盤資源都非常少,他們迫切地希望能夠和東方大國進行交流往來。

三年遣中官鄭和使其國。明年,西王與東王構兵,東王戰敗,國被滅。適朝使經東王地,部卒入市,西王國人殺之,凡百七十人。西王懼,遣使謝罪。帝賜敕切責之,命輸黃金六萬兩以贖。六年再遣鄭和使其國。西王獻黃金萬兩,禮官以輸數不足,請下其使於獄。帝曰:“朕於遠人,欲其畏罪而已,寧利其金耶?”悉捐之。自後,比年一貢,或間歲一貢,或一歲數貢。中官吳賓、鄭和先後使其國。---《明史》

貿易交換、資源掠奪、土地佔領、開闢一個新國度等等這一系列的目的,才是西方諸國開啟大航海的真正目的。

他們是務實主義者,出去一趟花費巨大,需要依靠豪族們的捐贈才能做到。為此他們回來的時候必須要給予投資者足夠的回報,這樣下一次航行才能具備充足的資金。

02當時大明朝經濟發達,資源豐富,且是農耕社會,沒有必要對外擴張。

相比較西方諸國地盤小、資源匱乏的狀況,大明王朝完全沒有這方面擔心。因為大明朝地大物博,而且有相當充足的勞動力,完全可以保障整個國家的運行。

所取無名寶物,不可勝計,而中國耗廢亦不貲。自宣德以還,遠方時有至者,要不如永樂時,而和亦老且死。自和後,凡將命海表者,莫不盛稱和以誇外番,故俗傳三保太監下西洋,為明初盛事雲。---《明史》

對外的貿易活動對大明朝來說,其實沒有實質性的作用。為此大明王朝根本沒必要開啟大航海時代,他們就算是出去,那也是扶貧之路,而不是掠奪之路。

大明朝不願意開啟大航海時代,具體來說,也有這麼幾點原因。其實每一點,都跟當時大明朝的國情有著重要關聯。

  1. 第一,大明王朝的經濟發達,沒有必要浪費精力出去搞貿易。鄭和下西洋走了一趟,大多數都是虧本的買賣,所以大明朝覺得根本就划不來。
  2. 第二,大明王朝以農耕經濟為主,糧食產量足夠全國人吃用,而且地盤太大,耕地眾多。他們完全沒有必要到海外尋找什麼新的根據地。
  3. 第三,大明王朝資源十分豐富。當時不需要石油之類的資源,所以但凡有需要的資源,大明王朝自己都能開採,而且量很充足,根本不需要出去費力尋找。

由此可見,大明王朝選擇在鄭和下西洋以後,結束航海任務,不再開啟大航海時代,是有著自己重要的現實條件的。

朱棣時期,曾經嘗試過大航海,鄭和下西洋就是最好的證明。可是撒了很多錢出去以後,卻沒能夠換回相應的回報,這讓明朝統治者十分苦惱。為此明宣宗朱瞻基只好停掉了鄭和下西洋的活動。

03閉關鎖國的國策到來,終結了這一時代的開始。

1433年,鄭和下西洋結束的這一年。明宣宗朱瞻基放棄了下一次航海的計劃,在他看來這完全是吃力不討好的活動。

  1. 自己的爺爺和父親熱衷於此,那是有客觀原因的,可是朱瞻基必須要冷靜看待這件事,畢竟地主家的傻兒子就算再傻,也必須要知道地主家也沒有太多餘糧可以這麼撒了。
  2. 明宣宗一方面宣佈海禁,一方面又開始延續自己祖父、父親們的工作,繼續修築長城。這一系列措施,正兒八經地告訴我們,大明王朝開始閉關鎖國了。
  3. 很多人認為清朝才是閉關鎖國的開始,其實從明宣宗時期,大明朝已經開始了閉關鎖國。既然出去沒什麼好處,而外面的人還想進來撈點好處,為什麼不鎖上門呢?

此後大明王朝又遇到倭寇這一強大的侵略者,所以他們對海禁更加嚴格,徹底實行了海上封鎖,從此徹底成了閉關鎖國的國家。

西方大航海在這段時間已經初具成效,他們從世界各地掠奪大量資源、人力,從而壯大了自己的經濟實力,得以在日後稱霸世界。

若奸豪勢要及軍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違式大船,將帶違禁貨物下海,前往番國買賣,潛通海賊,同謀結聚,及為嚮導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已行律處斬,仍梟首示眾,全家發邊衛充軍。其打造前項海船,賣與夷人圖利者,比照將應禁軍器下海者,因而走洩軍情律,為首者處斬,為從者發邊充軍。---《大明律》

可是明朝卻不願意去看這些事情,他們似乎覺得這些國家不足為慮,根本就威脅不到自己龐大的帝國。反倒是北方的對手和倭寇更讓他們擔心。

總結:大航海時代成就了西方,東方一度落寞。

其實不僅大明王朝閉關鎖國,後來日本在豐成秀吉一統天下以後,德川幕府也實行了長期的閉關鎖國政策。

可以說當時的東方強國,都採取了這一統治措施,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普通人逐漸開智,封建統治已經無法穩健地魚肉百姓了。

只有將整個國家封鎖起來,再採取高壓政策,讓百姓為了活下去,只能拼命幹活,最後再收穫那麼一點點報酬,他們沒有時間思考,沒有機會走出去瞧瞧。

最終封建統治者的目的的確達到了,可是東方強國們,也一個個都被西方列強給遠遠甩在了後面。

日本和清朝相繼被大炮轟開了國門,德川幕府和滿清政府兩百多年的統治相繼結束。大航海時代對西方人的眷顧,使得東方大國在那個時期一度落寞。

《明史》

《大明律》


江湖小曉生


大航海時代,又被稱為“地理大發現”,因為它是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系列地理學上的重大突破:

達·伽馬開闢了了繞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直達印度的新航路、哥倫布發現了美洲、麥哲倫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

然而,地理學上的重大突破,極大地促進了歐洲國家的海外貿易,刺激了葡萄牙、西班牙、英國、荷蘭等國家對美洲、非洲、亞洲的殖民征服,為資本主義在歐洲的興起完成了第一次原始積累,其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遺憾的是,雖然在1405年,明朝就開始了浩浩蕩蕩的鄭和下西洋,早於比大航海時代;鄭和下西洋船隊的規模,也遠遠大於亨利王子、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等人的船隊。但是,明朝仍然與大航海時代擦肩而過,沒有參與到這項人類歷史上極為重要的文明進程。

那麼,明朝為什麼與大航海時代擦肩而過呢?

一、明朝缺乏參與航海大時代的動力

葡萄牙、西班牙、英國、荷蘭等歐洲國家為什麼熱衷於參與航海大時代?簡而言之,他們都是國土狹小、資源短缺的國家。當陸地資源已經被髮掘到極致後,他們只能到海洋上尋找生存發展的機會。

恩格斯就曾經寫道:“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個遠東尋找的是黃金;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發現的海岸時所要的第一件東西。”黃金、絲綢和香料等資源,正是歐洲國家參與航海大時代的強勁動力。

15世紀初——16世紀初的古代中國,正處於明朝最鼎盛的階段。彼時的明朝,國土廣袤,人口眾多,農業發展到一個比較高的水平。曾經於1574年來到中國福建停留了兩個月零九天的西班牙人馬丁·德·拉達驚歎於中國的富足:“人們食品豐富,講究穿著,家裡陳設華麗,尤其是,他們努力工作勞動,是大商人和買賣人,所有這些人,連同上述國土的肥沃,使它可以正當地被稱做全世界最富饒的國家。”

“全世界最富饒的國家”,怎麼可能產生冒著生命危險到海上去搜尋新大陸的探險家呢?

二、明朝不需要海上的新航線

在15世紀之前,東方、西方之間通商的商路不暢,成本很高,使得從東方運到西方的貨物價格是原價的6——10倍。為此,歐洲國家繼亟需開闢一條從歐洲到亞洲的新航線。

古代中國是一個農業國家,大部分地區處於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狀態,不需要從歐洲進口貨物——那時候的歐洲,也沒有拿得出手的貨物出口到中國。在明朝初期,中國為了防止倭寇對沿海地區的侵擾,甚至一度出臺了禁海令,禁止中國商人到海外經商,也限制外國商人到中國進行貿易。這等於是將已經開闢的航線都堵死了,更別說開闢新的航線了。

所以,中國根本就不需要開闢海上的新航線。

三、明朝遠洋航行技術已經落後於歐洲國家

15世紀初,得益於科學技術的提高、地理知識的進步和造船能力的加強,歐洲國家的遠洋航行成了一件“瓜熟蒂落”的事情。

中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可中國卻不是海洋國家,而是一個大陸國家。中國南方與北方、東方與西方之間的交通運輸,除了依靠陸路外,就是依靠京杭大運河,而不是海路。這就使得中國的航海技術落後於歐洲國家。

唐朝是公認的盛世,可鑑真東渡日本,經過了5次失敗,到第6次才成功。可見唐朝時期的航海技術並不高。古代中國航海能力最高的是宋朝,宋朝沒有實行禁海令,海外貿易相當繁榮,航海技術得到大幅度提高。可在宋朝之後,航海技術再次下降。明朝時期,著名的鄭和下西洋,是沿著海岸線航行,其難度遠遠比不上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等人的遠洋冒險。

所以,就算明朝有探險家參與航海大時代,也註定走不了多遠。

四、明朝的遠洋航行缺乏利益支撐

古代中國建立了一套“朝貢體系”。在“朝貢體系”下,各國遣使前來中國進貢,中國則根據“薄來厚往”的原則,給予幾倍、幾十倍的賞賜,務必使得各國使臣滿意而歸。

鄭和下西洋也是這種“朝貢體系”的表現之一。鄭和下西洋沒有任何商業目的,船隊的造價卻很高,船上裝載的賞賜物品更是花費不菲。據《廣志繹》卷一記載:“國初,府庫充溢,三寶鄭太監下西洋,齎銀七百餘萬,費十載,尚剩百餘萬歸。”這就是說,鄭和下西洋耗費了600多萬兩銀子。當船隊從西洋返航時,寶船裡面沒有裝載來自外國的實用商品,卻是一些昂貴的珠寶之類。

由此,輔佐明孝宗實現“弘治中興”的大臣劉大夏批評說:“三保(鄭和)下西洋費錢糧數千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寶而回,於國家何益?此特一弊政。”這種說法,不無道理。

既然遠洋航行缺乏利益支撐,那麼鄭和下西洋被停止就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相反,歐洲都是一些窮國家,連王室都窮得叮噹響,不得不找商人借錢用。既然遠洋航行是一件有利可圖的事情,那麼,上至王室,下旨平民,大家都願意齊心協力地參與遠洋航行。

事實上也是如此。葡萄牙亨利王子是遠洋航行的推動者和組織者,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等人都得到了王室的支持——西班牙國王還與哥倫布簽訂了著名的“聖大菲協定”。這份協定規定:“西班牙國王是一切新發現土地的宗主和統治者,任命哥倫布為上述地方的總督、欽差大臣和海軍司令,有權獲得當地總收入的1/10。”



沒有雨傘的人要努力


為何是西歐人開啟大航海時代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窮則思變”:葡萄牙及西班牙開啟大航海時代,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尋找金銀。

15世紀末,金銀成為歐洲的貨幣,西歐的國王貴族和商人開始追求大量的黃金和白銀,形成一股貴金屬熱。

哥倫布就說過:“黃金是一個奇妙的東西。誰有了它,誰就成為他想要的一切東西的主人。有了金,甚至可以使靈魂進入天堂。”

然而歐洲金礦罕有,只有德國有少量的銀礦。自古歐洲人就相信東方有大量的金銀,這使得西歐人決心遠渡重洋、到富庶的東方去探險。

當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又控制了陸上絲綢之路,到東方尋找財富就必須開啟新航路。

恩格斯說:“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個遠東尋找的是黃金;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發現的海岸時所要的第一件東西”。

第二,“遠洋技術條件具備”15世紀時,歐洲人已能製造多桅快速,載重數百噸甚至千噸適宜遠航的大船。

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經阿拉伯人之手14世紀傳入歐洲,古希臘地理學家的地圓說,越來越被人們接受,總之科學技術的提高和地理知識的進步,使遠洋航行成為可能。

第三,“亂則生變”;歐洲小國林立,各行其是,相對有尋找新機會的空間。

15世紀末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經完成領土統一和實現中央集權。

兩國在陸地上根本無發展機會,兩國的專制君主以及貴族、商人,為積累黃金、白銀,擴張勢力,積極支持航海事業和開闢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第四:“地緣條件”西歐離美洲只隔著大西洋。

大航海時代最偉大之處,不是開通東西海上航路,而是發現了新大陸(美洲),而美洲本土力量相對於當時的西歐極其的弱小,使得西方人可以在美洲殖民。

當時的東方自給自足,對東西貿易並無太大興趣,而且極其強大,15世紀-16世紀,西方各國的國力根本不是東方的對手。

另外,明朝鄭和七下西洋,因為對明朝經濟無多大裨益,而且東南亞人口眾多,並不是大規模移民的最佳地方。以明朝當時科技水平和地理知識,鄭和船隊是無法渡過太平洋的。

新航路的開闢和殖民,對世界造成了顛覆性的影響。

a,引起了商業革命:商業擴大、商品種類增多、經營方式改變和商路商業中心的轉移,開始形成世界市場。

b,為英國工業革命奠基;歐洲的商路和商業中心漸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一些商業城市趨於衰落,里斯本、安特衛普、倫敦等日益繁榮。

(地中海衰落,大西洋逐漸崛起)

c,引發了價格革命;16世紀,歐洲的黃金從55萬公斤增加到119萬多公斤,白銀從700萬公斤增加到2140萬公斤。

(中世紀貴族)

貿易帶來的利潤遠大於封建地租;土地所有者階級和勞動者階級,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資本家階級,資產階級則相應地上升了。”

(充滿冒險精神的海盜及商人逐漸崛起)

加速了封建制的沒落和資本主義的發展。從此,西歐諸國的資本主義迅速發展,開速超越亞洲、非洲和美洲許多國家。

“大西洋時代”來臨。





生活大話家


人類近代歷史發源於陸地,但人類近代歷史卻成就於海洋。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對海洋進行了探索。東方文明的代表中國在1405年進行了鄭和下西洋,西方文明的代表葡萄牙在在1487年進行了新航路的開闢。中國對海洋的探索比西方早了半個多世紀以上。然而,雖然西方的海洋探索比中國晚,但西方進入了大航海時代並引領了世界近代史的發展;中國對海洋的探索雖然比較早,但中國卻沒有進入大航海時代且中國逐漸落後於世界潮流。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為什麼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呢?因為中國缺乏資金原料以及市場。為什麼中國缺乏資金原料和市場呢?因為中國實行海禁政策。為什麼中國實行海禁政策呢?因為中國的經濟基礎是自然經濟。總之,是中國的自然經濟的封閉性使中國的發展逐漸落後於西方,是中國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礙了中國進入大航海時代。

中國沒能進入大航海時代的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從發展趨勢上看,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

中國在明朝中期就已經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資本主義萌芽是先進的生產力的具體表現。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中國的社會在不斷的進步。如果資本主義萌芽能夠發展成資本主義經濟,那麼中國就會由封建社會轉型為資本主義社會。實際上,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過程就是中國向資本主義社會轉型的過程。

資本主義萌芽向資本主義經濟轉型的速度快,中國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型的速度就快;資本主義萌芽向資本主義經濟轉型的速度緩慢,那麼中國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型的速度就會緩慢。顯然,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向資本主義經濟轉型的速度是非常緩慢的。

為什麼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呢?因為清政府實行了海禁政策。本主義萌芽的發展需要開放的發展模式,而清朝實行的是封閉的發展政策。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鄭和下西洋自然也就不能使中國走向大航海時代。

第二,從政治上看,中國海禁政策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明朝實行海禁政策,其目的是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社會表現是什麼?是加強控制。是一個開放的社會容易控制還是一個封閉的社會容易控制?當然是封閉的社會容易控制。

海禁政策是一種違反社會發展規律的落後的政策,這種政策會阻礙中國對市場原料和資金的獲取。如果沒有充足的市場資金和原料,那麼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必然會變得異常緩慢。商品經濟的繁榮催生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大量的頻繁的交易活動才能推動資本主義萌芽的向前發展。

海禁政策鎖住的不僅僅是中國的海岸線,海禁政策鎖住的其實是資本主義萌芽發展所必須的條件。如果沒有海禁政策,中國特別對於萌芽發展的速度一定會加快。在海禁政策的禁錮下,鄭和下西洋不可能使中國走向大航海時代。

第三,從經濟上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一種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封閉型經濟。

中國為什麼要加強專制?中國為什麼要閉關鎖國?其根本原因是自然經濟的發展。自然經濟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存在的基礎,自然經濟也是封建社會存在的基礎。如果資本主義萌芽快速發展,自然經濟就一定會遭到破壞。反過來說,自然經濟一定會自發的限制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自然經濟的特點之一是自給自足,自然經濟的根本屬性是封閉性。隨著自然經濟發展的程度越來越高,中國封建社會的封閉性就會越來越強。在重農抑商政策的推動下,中國封建社會自然經濟的發展程度是越來越高的。社會越來越封閉,政策也就越來越封閉,開放性的資本主義萌芽自然發展緩慢。

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前提是開放,自然經濟的發展結果是封閉。高度發展的自然經濟的封閉性導致了開放的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緩慢。自然經濟的發展導致的封閉社會與鄭和下西洋及大航海時代是格格不入的。

第四,從思想上看,實行文化專制的傳統儒家思想禁錮了中國探索和創新的精神。

從董仲舒的新儒學開始,儒家思想就成為了封建社會的正統和主流思想,一直持續到清朝。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儒家思想不僅控制了中國的政治,儒家思想還控制了中國社會,儒家思想更是控制了中國社會的經濟發展模式。儒家思想認為中國社會的經濟發展模式是小農經濟,儒家思想認為中國社會的經濟發展模式不是資本主義萌芽。

無論是明朝的八股取士還是清朝的文字獄,基本制度是對思想的強化控制。思想統一併不會造成思想的禁錮,思想的強化控制才會造成思想的禁錮。被禁錮的思想是沒有探索精神的,因此中國的鄭和下西洋也就停止了;被禁錮的思想是沒有創新精神的,因此中國沒能進入大航海時代。

明清之際的儒家思想雖然受到了顧炎武等人的批判,但當時的中國的思想解放並沒有成為一種社會潮流。於此同時,西方的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則宣傳的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卻極大地解放了西方社會的思想。思想解放的西方社會進入了大航海時代,思想進一步的中國社會卻沒能抓住進入大航海時代的機會。

綜上所述,雖然中國的鄭和下西洋比西方的新航路開闢要早得多,但中國社會上各種落後因素的綜合作用使中國沒能進入大航海時代。大航海時代意味著全球文明的交流與融合,大航海時代意味著地區文明的創新與發展。中國沒能進入大航海時代意味著中國文明沒有與世界文明進行深入的交流,沒有深入交流與創新的中國文明逐漸落後於世界文明的發展。由此,中國逐漸落後於世界的發展進程,中國陷入了近代前夜的危機。過去的經驗表明,中國雖是典型的大陸文明,但大陸文明也應該具有強烈的海洋意識。


歷史緯度


明成祖朱棣年間,三寶太監鄭和奉旨下西洋。從成祖年間直到明宣宗禁止出海,鄭和一共南下西洋七次!但是中國為什麼沒有因為這個原因而提前進入大航海時代呢,且聽無敵仔細分析分析。

下西洋的目地

1.宣揚國威

大家都知道,明成祖時期大明剛剛立國幾十年。周邊的國家或許知道大明的建立,但是稍微偏遠一點的地方還以為中國任然在元王朝的統治下。更有甚者,完全不知道大明如何強大,所以也不理大明。鑑於此種原因,朱棣需要一個人出海。讓他去告訴周邊的國家大明代替了大元,而且比大元更加的厲害。你們都應該臣服我,把我當老大。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經歷幾次下西洋,越來越多的番邦臣服大明,大明的威名也淵源流傳!

2.尋找建文帝

史書記載,朱棣奪位之後並沒有找到建文帝。因為朱棣自己是搶奪侄兒的皇位,所以他心裡很不放心。建文帝是死是活始終在他心裡纏繞,他不能留下建文帝,不然他的皇帝位置還有威脅。於是秘密成立東廠,全國範圍搜索建文帝。即便如此他還是不放心,於是密令鄭和借下西洋之名實則是去海外尋找失蹤的建文帝。甚至成祖到死的那一天,依然擔心建文帝回來奪取皇位!

目地上來看,鄭和下西洋根本就沒想過自己是來尋找未開發的土地。

路線與政令

鄭和下西洋的路線,基本上是在東南亞與非洲印度洋。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出,鄭和船隊的路線,基本上是在南海東南亞地區徘徊。最遠的時候也只是到達了非洲部分,而那些地方基本上都有自己建立的國家。不像美洲,只有土著居民,沒有成行的文化與傳承。所以他也沒辦法直接掠奪,畢竟泱泱中華看中的是面子。也就不存在什麼發展大航海的問題。

國內的政令禁止。我國自古以來,都是農業大國。基本上幾千年來都是國內的自給自足,很少從外國進口。一方面是因為物產豐富,另一方面是明朝的政策基本上奉行以前的重農抑商。農業為立國之本,而商業歷來不被統治者所喜好。士農工商,自古如此。因此,下西洋的活動,自明宣宗時期禁止。到了嘉靖時期倭寇作亂,更是下令,扁舟不下海!

從上面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鄭和下西洋的目地與路線,完全都和大航海的發展扯不上關係。而且之後的統治者基本上奉行扁舟不下海,所以中國基本上就錯失了大航海的戰略機會。不得不說,這也是歷史上的一大遺憾!!!


無敵通史


1405年到1433年,在這28年間,明朝政府前後組織了七次極為盛大的航海行動,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鄭和下西洋”。

據《明史》記載,為了此次遠航,明朝政府一共打造了240多艘航船,其中最大的一艘航船長約150多米,需要兩百多個人才能啟動。當時艦隊中的船隻幾乎都能夠容納上千人。

這次航行,從太平洋的西安跨越到印度洋甚至到了大西洋附近,訪問了30多個國家,帶回來了無數奇珍異寶。

這是一場載入史冊的盛大航海之行!

可是,我們發現鄭和的航行並沒有使明朝發展成跨越大洋的強大帝國,反而是在100多年之後,西方國家迎來了“地理大發現”進入了大航海時代。

鄭和下西洋沒有引起地理大發現的原因有很多,有人認為是鄭和走的路線有問題;有人認為是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只是為了宣揚國威;也有人認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暗中尋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並非為了探索和掠奪;還有人歸咎為當時封建統治者思想的狹隘性……

原因有很多,那今天就針對經濟這一個方面來進行闡釋。

眾所周知,15世紀的明朝尚還處於封建社會之中,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仍佔據主導地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使當時百姓過得十分安穩;國家內外也沒發生什麼能“傷筋動骨”的大災難,朝廷也算穩固。

國家強盛、內外安定,統治者便有了計劃這次大航行的資本。

隨著鄭和七下西洋,一條連接太平洋西岸和大西洋東岸的“海上絲綢之路”也變得越發清晰。

當時明朝所生產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物品深受外國人的喜愛,產品遠銷亞歐國家,使當時的明朝政府在對外貿易中處於出超地位,商業貿易處於有利地位。那麼統治者怎麼會想著靠海外擴張來發展經濟這種事呢?

也就是說,在自然經濟佔主體地位的客觀原因和統治者對探索其他大陸索然無趣的主觀原因的雙重作用之下,鄭和下西洋並沒有引發地理大發現。

反觀同一時期的歐洲國家,原本由地中海到達東方的傳統水上航路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所佔領,這使得西方人到東方進行貿易的成本被抬高。為了節省成本,許多西方商人就會想要開闢通往東方的新航路。

並且,在15世紀,歐洲的商業持續發展,在東西方的貿易往來之中,西方國家因為進口大量的香料、瓷器、絲綢等物品,而使西方的黃金和白銀大量流入東方。為了緩解歐洲的金銀緊缺的情況,也更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商業利益,想要進行海外貿易的西方人越來越多。

哥倫布就說過:“有了黃金,甚至可以使靈魂進入天堂”這番話。

在渴望黃金白銀的主觀能動力的驅使和傳統商路受阻的客觀壓力之下,西方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航海風潮,於是,便迎來了地理大發現。

所以說,從經濟層面來講,鄭和下西洋沒有引起地理大發現或許不是一種偶然,可能更是一種必然。

雖然大航海時代的確讓人心馳神往,但是在新大陸發現過程中卻伴隨著血腥和暴力,不禁令人唏噓。或許明朝政府沒有掀起地理大發現,從某種層面上來說,對當時世界上其他國家來說並非是件壞事!


清風明月話歷史


只能說東西方這個文化差異是真的大。西方航海為了最實際的東西,那就是為了掠奪,為了利益。而中國古代大多數的君主侵略性都不強,或者說比較安於現狀,他們都不願意開拓,更願意守著國土安於享樂。而且中國君主一直以來都認為中國是世界的中心,其他地方都是蠻荒之地,不值得開發,這種“夜郎自大”的心態也影響了中國古代航海的發展進程。鄭和下西洋,他的所有行動都必須要遵循明成祖朱棣的安排。之所以朱棣的遠航之舉,並沒有實行掠奪侵略,原因也十分簡單。總的來說可以分為三種原因。

一、尋找建文帝下落

朱棣靖難之役功成之後,朱棣取代了朱允炆成為了大明新的主人。但一直讓朱棣揪心的是,建文帝朱允炆一直都下落不明,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朱棣畢竟皇位得來不正,一日不見朱允炆,朱棣就一日不安心。所以在有傳言說朱允炆逃出南京流亡海外之後,朱棣終於坐不住了,也不管這個消息的真偽,起碼有了一個調查的方向。所以在時機成熟後,朱棣派遣三寶太監下西洋,表面上是一場探索之旅,但實際上主要認為就是尋找朱允炆下落。

二、宣揚威德

朱棣即位後,他十分的注重和國外溝通交流。在派遣鄭和下西洋之前,朱棣就派遣尹慶在永樂元年出使了古裡、滿剌加。又在永樂二年出使了爪哇和蘇門答臘。之後在鄭和下西洋之初,為了配合鄭和的行動,朱棣又發動了南征安南,將其納入了明朝的政治版圖。郡縣安南”之後,明朝從陸路近可制占城,遠可控滿剌加,這對鄭和下西洋提供了非常強大的便利條件。而朱棣也通過一系列的行動告訴了周邊國家,大明朝換主人了。

三、祖訓所限,朱棣無力征伐他國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主張積極主動的發展和鄰國的邦交關係。對周邊國家採“不侵佔”的態度,並在《皇明祖訓》中開列了十五個“不徵之國”,試圖構建一個以中國為主導,有等級秩序的、和諧的理想世界秩序。朱元璋表示“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他把朝鮮、日本、安南、真臘、暹羅、占城、蘇門答臘、爪哇、湓亨、白花、三佛齊、渤泥等國列為“不徵之國”。和這些國家保持友好和平關係。

而歷史上鄭和下西洋拜訪了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而其中大多數都在朱元璋所列的不徵之國中。所以說朱棣受限於朱元璋所立下的限制。即使他想打那些國家,想要掠奪都不行。因為朱元璋立下的乃是祖訓。朱棣如果敢違背,立刻一頂不忠不孝的帽子就得戴在頭上,如果一來皇帝失德,對於朱棣統治國家來說可是極為不利的。所以朱棣侵略不了周邊國家。

西方國家為什麼會進入大航海時代呢?原因就是有利可圖,有了利益的驅動,西方國家對於航海爆發出了無盡的熱情。而利益從何而來呢?還不就是征伐掠奪嘛。朱元璋一個“不徵之國”就徹底的把明朝給圈禁了起來。朱元璋的祖訓後代皇帝都必須要遵循,一道禁海令,導致明朝徹底封鎖了自己對外交流的窗口。可見朱元璋造了多大的孽。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書


明朝三寶太監鄭和,從明朝永樂年間到宣德八年(1405-1433)共七次下西洋,相比於歐洲迪亞士發現好望角(1487),達·伽瑪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1497-1499),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1492),麥哲倫環球航行(1519-1522)早了半個多世紀。

鄭和七下西洋,六次是在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駕崩後,洪熙帝朱高熾一度“罷西洋寶船”,宣德皇帝繼位後進行最後一次下西洋後就因為“靡費巨大”而停止了。

西方的地理大發現則使歐洲進入了大航海時代,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

中國的鄭和下西洋比西方早半個多世紀,為什麼中國沒能就此進入大航海時代?

從動機看:鄭和下西洋,是出於宣揚國威,建立朝貢外交和懷柔遠人的和平目的,而西方新航路開闢的目的是積累財富,進行殖民擴張與掠奪,滿足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動機不同自然結果也不一樣。

1405-1433年鄭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七下西洋,先後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了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鄭和下西洋是中國乃至世界航海史上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航海活動。“其人物之豐偉,舟楫之雄壯,才藝之巧妙,蓋古所未有然也。”


對於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 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明成祖朱棣是建文帝的叔叔,他篡奪了建文帝的皇位。1402年,當朱棣攻下南京時,宮中燃起大火,建文帝不知所蹤,這對朱棣而言始終是塊心病。《明史·鄭和傳》中說:“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蹤跡之。”很多歷史學家了認為,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帶著一個秘密的使命,那就是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 宣揚國威,建立朝貢外交

中國自先秦時已形成華夷觀念,“天朝上國”的觀念由來已久。上古時期,黃河和長江流域的先民自稱為華夏族,把黃河中下游地區稱為中原,這裡經濟最發達,文明最優越,是天下的中心,而周圍的其他地區“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合稱為夷狄,視為不文明不開化之地。


周朝開始推行分封制,除諸候要定期向中央朝貢述職外,那些小國蠻夷也要向周天子朝貢。秦漢時,那些中央政府不能夠直接統轄的地方統稱為蠻夷,要定期帶著禮物來到中原朝見皇帝,以表忠心和誠意,而皇帝而皇帝則要進行回饋,這就形成了中原與蠻夷的朝貢關係。到唐朝時,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更是“八方來貢,萬國來朝”。


明太祖朱元璋時,大明王朝剛剛建立,國家財政較為拮据,外番入貢,明王朝都要進行恩賜,回賜之物常常遠超進貢物品。朱元璋便下令限制外番進貢,由一歲一貢改為三歲一貢,有些國家改為十年一貢,於是明王朝的國際聲威日漸下降。


朱元璋雖然推翻了元朝的統治,但蒙古人在北方仍虎視眈眈,戰事不斷,永樂皇帝甚至五次御駕親征,所以明朝的主要重心放在安定北方,加上東南沿海倭患猖獗,日本還斬殺了大明使臣,朱元璋下令實行海禁政策,規定“片板不得下海”。民間貿易被禁止,官方的朝貢貿易卻變得興盛。明成祖朱棣繼位後,為揚威海外,宣示大明國威和經略海上的實力,命鄭和下西洋。


《瀛涯勝覽》中記載,永樂七年(1409年)鄭和到龍門牙(今新加坡南岸偏西海峽的石叻門),當時這裡由暹羅國管轄,每年要向暹羅國進貢黃金四十兩,否則派人征伐。鄭和奉命敕賜其頭目拜裡迷蘇剌雙臺銀印、冠帶袍服、並建碑封城,賜名滿剌加國。此後,暹羅國不敢再來侵擾。永樂九年(1411年)滿剌加國王拜裡迷蘇剌率領妻子和陪臣540餘人到大明朝貢。


  • 震攝蒙元殘軍和海上倭寇

鄭和從明朝永樂年間到宣德八年七次下西洋,途經太平洋、南亞、印度洋、東非等地,到達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樣的遠洋航行,既要有強大的國力支撐,更要有高超的造船技術。據《明史》記載,鄭和下西洋每次航行大小船隻有200多艘,最大的海船長達44丈,寬18丈,設有九桅十二帆,第次出海約2.7至2.8萬,規模之大,人數之多,這在15世紀堪稱世界航海之最。


鄭和船隊的船隻分為五種,各有用途:第一種是寶船,體積遠超一般船隻,一次可容納上千人,為鄭和和外國使臣的坐船;第二種是戰船,體積最小,沿途護航,可以應付突發戰爭;第三種是水船,載運兵員;第四種是馬船,運輸貨物;第五種是糧船,用來運輸糧草。這樣龐大的船隊在當時世界上是絕無僅有,七下西洋,顯示了明王朝強大的國力,對蒙元殘餘勢力和海上倭寇都是很好的震攝。

16世紀探險家沃爾特·雷利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誰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貿易;誰控制了世界貿易,即控制了世界的財富,因而控制了世界。”他在聽到有關黃金國的傳說後,於1595年率領一支探險隊前往新大陸尋找黃金,發現了今南美洲圭亞那地區。

15世紀以前,歐洲各國主要通過傳統的地中海商路到東方去,1453年,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攻佔君士坦丁堡,對過往船隻肆意搶劫,徵收重稅。傳統的商路被阻斷了,歐洲市場上東方商品的價格猛漲。


14、15世紀隨著歐洲商品經濟的日益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貨幣地租取代了實物地租,黃金白銀成為主要的交換和支付手段,歐洲出現“尋金熱”。哥倫布說:“黃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寶貴的,黃金是財富。誰佔有了黃金,就能獲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十三世紀末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在他的遊記中把東方描述成“黃金遍地,香料盈野”。歐洲人相信了他的說法,對東方商品和黃金的渴求,使歐洲各國迫切地希望開闢新的航路。


相比於中國的和平航海,歐洲人的大航海時代是基於對財富的狂熱追求,不同的動機產生不同的結果。鄭和七下西洋,主要是宣揚大明恩威,造船費用加上沿途賞賜,厚往薄來,不計成本,花費巨大,導致國庫空虛,難以為繼。


有歷史學家推測,鄭和每次下西洋,朝廷撥款二萬五千兩黃金。永樂期間,鄭和下西洋直接花費約在白銀600萬兩,相當於當時國庫年支出的兩倍。所以七下西洋後,國家財力再也無法支撐這樣大規模的航海活動了。而大航海時代,歐洲人通過罪惡的三角貿易,從非洲和美洲掠奪了大量的金銀和原料回歐洲,這既滿足了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需要,又為大航海提供了動力和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


從制度上看,中國明朝正處於封建社會,自然經濟自給自足和封閉性的特徵導致長期以來對外少有需求,所以鄭和下西洋停止後,明清兩代都實行閉關鎖國和海禁政策。此外,封建社會歷代統治者都以農業為國之根本,實行重農抑商政策,海洋意識也較為薄弱。


西方則因為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除掠奪金銀完成原始積累外,還需要向外擴張,獲得廣闊商品傾銷市場和原料產地來維持和擴大資本主義生產,西歐還推行“重商主義”政策,鼓勵對外貿易和殖民擴張。


所以,雖然鄭和下西洋早了西方半個多世紀,最終只是停留在政治經濟友好交往的層面,沒有像西方大航海時代一樣給國家帶來鉅額的收入,反而成為沉重的財政負擔,加上明成祖朱棣以後的統治者經略海洋的海權意識不強,最終在鄭和七下西洋後結束了這次人類歷史上的航海壯舉。


文史清談


這要從鄭和下西洋的政治背景說起!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了天下! 但在當時有很多讀書人認為他是弒君奪權,朱棣深知這一點,但天下已經大定,民心只能慢慢收服,於是永樂三年 朱棣命三寶太監鄭和乘

寶船 ,率領由二百多艘大小船舶組成的強大船隊,下西洋!

目的就是揚威於海上,宣誓主權,在海外諸國之中 建立大明正統的思想! 所以 鄭和這一趟下去 ,只是為了示恩與諸國,花費巨大卻只賺得了名頭!

而且不僅這一次 ,之後的六次依然如此! 因為花費巨大造成國內經濟空虛!所以在明成祖死後 仁宗朱高熾就下令禁止入海!

而西方的航海目的明確,大航海時代興起的原因就是為了解決,歐洲大陸國家的財政問題, 人家就是出來找金子的!

然而在尋找金子的過程中 當時的歐洲國家嚐到了建立殖民地的甜頭,所以越發熱衷於海上的發展!

利益是一切動力的源泉! 花錢航海和掙錢航海 差距自然越來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