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所經歷的一切都將化為塵埃,生活又苦又累,為什麼就不願意停下來呢?

WdLsp_緲


這是一個人人都在接觸,人人都在面對,人人都不可迴避的問題。

人活在世上,從呱呱墜地,一直到與世長辭,所經歷的漫漫長路,其實都是在為生存而奔波,不論是高貴富有,還是貧窮低微;不管是叱吒風雲,呼風喚雨,還是平平淡淡,碌碌無為,所有的人生軌跡,到後來都終將化為塵埃。

說起來就這麼簡單,而且多數人似乎也明白這麼個理。但是幾乎沒有人甘願放棄奔波忙碌,而是都在為之苦苦探索,深深追求,再苦再累也都心甘情願,無一人願意停下來。

之所以如此普遍存在,那肯定是有著複雜的歷史的、現實的以及社會的等多種原因:

一是,人的自然屬性做決定。古語云: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是自然界的高級動物,天生註定不甘於現狀,總是力求改變現實,追求更高的生活水準,此乃社會發展進步的先天動力源泉。

人類社會不可能停留在一個階段的一個水平之上,總是在不斷求新求變,向著更高目標邁進。今天的現狀是昨天努力奮鬥的結果;而明天必然要好於今天,那麼明天的輝煌自然要靠今天的積極爭取;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一天比一天好,一年更比一年強,一代更比一代優,正是這種無止境,不滿足,不停歇的追求,使得人們雖然充滿苦和累,但是,實現目標後仍然是無比欣慰的。

二是,人類的社會屬性所決定。人類社會在改造自然就,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改造主觀世界,改造社會生活,改變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不相適應的因素,從而推動人類社會的不斷髮展進步。在這個過程中,註定不是一帆風順,無疑會有很多波折坎坷,從而讓人感覺又苦又累,可一旦目標實現後,便是苦盡甘來,幸福滿滿。

正如上層建築決定經濟基礎,經濟基礎反作用於上層建築一樣,人類在不滿足於現狀的同時,致力於改變現狀;反之社會現實的發展進步,又要求人們的思想意識和思維模式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否則,就會被社會所淘汰。

我們國家歷經40多年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就用無可辯駁的事實向世人昭示出:改革出生產力,改革增效益,改革添活力,實踐充分證明:我國洶湧澎湃的改革開放浪潮,有力地盪滌了舊社會遺留下來汙泥濁水和陳規陋習,代之以生機盎然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恰似“上樓梯吃甘蔗步步高節節甜”。

三是,人的現實屬性所決定。人的一生,就是奮鬥,拼搏,進取,不懈追求完美的過程。人生在世,又有很多是為他人而活著,不停地察看他人眼色,注重別人的評頭品足,在意外人的容顏表情,標榜自己的成就,對比左鄰右舍的生活狀態,衡量自我的現實水準;自然而然地在進行比對權衡,只要稍有差距便不遺餘力地拼命追趕,這是造成身心苦累的根源,並且樂此不彼,這就是人性天生屬性使然。

人們生活在現實社會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分工不同,因此,社會地位,工作崗位,工資薪水,福利待遇,子女教育,人際關係,家庭條件等等,許多方面,難以整齊劃一,更無法用一個標準去衡量,然而,“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一家過日子,外人有戥子”,背地裡習慣默默去權衡,因而,產生一種本不該有的攀比心理,這其實也是一種國民素質的劣根性,扭曲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帶來了許多心靈的傷痛。

每當面對這些不和諧不融洽不善良的扭曲心態,好多人不汙調侃地說:”多去幾趟殯儀館什麼事都想開了”,“住一次醫院錢就如同是紙”!話俗理不俗,的確如此,明知所經歷的一切都將化為塵埃,生活又苦又累,何必如此啊!?

豈不知,人生短短几十年,聚到一起是緣分;而能夠有幸在一個單位一個系統一家公司供職,那更是難能可貴,理應格外珍視機緣,根本沒必要爾虞我詐,明爭暗鬥,最後只落得“狗咬狗兩嘴毛”,兩敗俱傷,得不償失,不要說離開這個世界,就是離開朝夕相處的單位後,回首以往,一旦看開放下之時,便會悔恨終生。

因此,奉勸那些想不開,看不透,悟不懂世間百態的人們,必須從長計議,“風物長宜放眼量”,思路一轉天地寬,要看到,山有山的巍峨,水有水的廣闊,雲有云的飄逸,風有風的自由,各人有各人的生活方式,何必攀比較勁較真自找不平衡呢!

正確的選擇,應該是從自身實際出發,走自己的路,活出自我,灑脫豁達,開心快樂每一天,身心康健度春秋:

(1)看透人生。要知道,有些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有過不去的溝溝坎坎,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金錢物質乃為身外之物,田千傾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只睡臥榻三尺;錢多錢少夠用就好,即為負累,何必強求?人生瑣事,恩恩怨怨,功名利祿,能忘則忘,能放則放,能捨則舍,何必糾結,無需自尋煩惱;相處,真心實意就好,做人,坦蕩灑脫就好,做事,問心無愧就好,平平淡淡才是真,開開心心方為福。

(2)“榮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把寶貴的時間用於長見識、增閱歷,強體魄,近親友上面,善待自己,善待家人,善待友人,萬事做到盡職盡責、問心無愧、懂得感恩;不虧待自己,上對得起父母老人,下無愧於妻子兒女,換一種輕鬆的活法,把愛情、親情、友情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老幼安康,妻賢子孝,其樂融融,才是最極致的生活。

(3)不以物喜勿以己悲,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使,不為情所困,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健康舒心,即使每天工作繁忙,也應靜下心來,慢慢體味,一切榮華富貴都是過眼雲煙,不能成為金錢的奴隸,不管你是多麼高貴富足,壽終正寢後都是一樣的結局 同樣的歸宿,幹嘛非要活得那麼苦和累?

想說的話,還有很多很多,但無論我說多少而對於那些心知肚明的志士仁人都是贅述臃言,倒不如讓我以《三國演義》開篇詞作為本文結語為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侯玉石


我現在一個人帶著狗狗生活,父母都不在了,我沒有子女也就沒有必須的責任,所以我生活裡的一切沒有太多的大道理,生活裡所有的不容易,所有的苦累都可以說只為自己。

我從小就患有先天腦血管狹窄,11歲開始發病,那是太小每天都會痛得哇哇大哭,頭髮是一撮一撮的扯掉,經常痛得撞牆,撞得滿頭的包,直到現在我都是這樣,每次痛起來我都想把我的頭砍掉,為此我自殺過。我的母親是中醫,從那時起我就泡在了藥罐子裡,即便我的母親是很出色的中醫也沒能醫治好的病,一直到我父母都過世了我這病沒醫好還反到多了一種病,腦血管痙攣,中藥西藥從不敢斷,也只能起到緩解的作用。因為身體原因導致我離婚,也因為身體原因,我做過很多工作都被公司辭退了,因為我經常暈倒,幾乎每個月都有一兩次這種事情發生,所以我現在的生活過得很潦倒。

以前我一直以為我能做到,等一場意外的死亡,微笑的去見孟婆,可直到去年我動了一次子宮肌瘤的手術,手術的當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了我的母親,夢裡母親對我說,濤兒最可憐了,多災多難的,長大了更要照顧好自己,別讓媽擔心!當時我是哭醒的,那個時候我突然明白,無論生活多麼苦,多麼累,我都要堅強的活著,因為我不能讓愛的父母已經在天堂還為我擔心。即使直到我死亡的那一天,我也要面帶微笑去見我的父母!





醜者行


換種說法:人一出生就開始有了走向死亡的宿命。可是過程是自己的,初學走路也摔了不少跤,要不要就此躺下呢?生活就是有很多苦,並且無人可以替代,怎麼放下?放下意味這將就。將就上一個差不多的學校,將就找一份不好不壞的工作,將就找個人搭夥過日子,然後將就有了一個不滿足又無力改變的生活,一輩子也許就這樣過去了…到了遲暮之年,坐在夕陽裡回憶這平平淡淡的一生。佛系這個詞可能用在老人身上,是一種和生活的和解的智慧,用在年輕人身上只能是對生活的妥協。



木棉情話


因為生活有剝削同樣也有也饋贈。我們在受各種磨難,也在享受各種美好,就如這春暖花開,我們眼中的世界就是一種明媚。生活有失望,也會有期待,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心在哪裡,其實快樂就在哪裡,即便終如塵埃,可是至少來過,痛苦過,感動過,驕傲過,失落過,快樂過,美好過!



忘無憂


諸神處罰西西弗的方法是讓他不停地把一塊巨石腿上山頂,而石頭由於自身的重量又滾下去,諸神認為再也沒有比進行無效無望的勞動更為嚴厲的懲罰了。

我們看到一個緊張的身體千百次地重複一個動作,搬動巨石,滾動它並把它推至山頂,一張痛苦扭曲的臉,看到的是緊貼在巨石上的面頰,以及那堅實滿是泥土的人的雙手。

經過被渺渺空間和永恆的時間限制著的努力之後,目的就達到了。西西弗於是看到巨石在幾秒鐘內又向著下面的世界滾去,而他則必須把這巨石重新推上山頂。他終於又向山下走去。

西西弗回身走向巨石,他靜觀這一系列沒有關聯而又變成他自己命運的行動,他的命運是他自己創造的。

西西弗為了完成一件無意義的事情耗盡一生,為了不快樂而快樂,也許沒有意義就是意義。

我把西西弗留在山腳下,我們總是看到他身上的重負。

而西西弗告訴我們,最高的虔誠是否認諸神並且搬掉石頭,他也認為自己是幸福的。

這個從此沒有主宰的世界對他來講既不是荒漠,也不是沃土。

這塊巨石上的每一粒沙,這黑黝黝的高山上的每一顆礦砂唯有西西弗才形成一個世界。

他爬上山頂所要進行的鬥爭本身就足以使一個人心裡感到充實。



東稍裡


生活就是這樣呀,每個人的擔子都很重,我們別無選擇,不去想這麼累是為了什麼,只知道眼前得生活。

我們都在努力的生活著 ,不會去想我們的付出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只知道孩子等著我們掙錢去撫養,老人生病了需要錢去治療,這是我們的責任。所以我們只能選擇努力前行,不去計較得失。

為了生存生活也許我們都活的很累,但也是值得的,生活本身就是痛並快樂著,當我們看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即使我們再苦再難也是值得的。只有經歷了生活的苦,才能體會到生活的甜,苦盡甘來嗎,付出就會有收穫的。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在努力的生活著,雖然很苦很累,但也是值得的。人生百味,酸甜苦辣都是我們要經歷的,所以不會有永遠的苦,總會有苦盡甘來的那一天。





身在他鄉的人們


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大道理都非常的明白,但是有誰能夠看的很開,什麼都不做,享受,但首先你必須有生活保障,後續才能進行下去。

人明知道生活又苦又累,到頭還是兩手空空的走。但是到了一定程度,有家人的需要,老婆、孩子在指望你,你就有了一定的責任,驅動你去工作,去買房子,買汽車,而且還會有使不完的勁。這就是人生和人性,沒有誰能夠說的明白。





雲淡風輕Smile


明知所經歷的一切都化為塵埃,生活又苦又累,可人們依然負重前行,不願停下沉重的腳步,這包含著人們對生命的敬畏,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人生不過短短几十載,每個人都用不同的生活方式書寫了與別人不一樣的人生。累才是生活,苦才是人生。生活不易,明知經歷生活生命即將化作塵埃,依然以認真的態度對待生活,不荒廢自己有限的生命。因為每個人心裡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個夢,有夢有執念,再苦再累也不願停下前進的腳步。


更年期的小屋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來鼓勵自己!

人去世了,是一切皆塵埃!

我們在世的時候,上有老下有小,有好多事情需要自己,撒手不管,就是逃避,就是不負責,就是懦弱,在苦在累我們也要扛著!我們承受著苦難,度了這麼多年的磨難,今後怎麼能屈!苦了半輩子,還沒好好的享受到幅,怎麼能停下來呢!

這麼個大千世界,還沒好好看看呢!老人還等著孝敬,孩子還等著長大,年輕人還等著娶媳婦呢,兄弟姐妹還等著幫助呢!沒有理由停下來啊!

要是沒有負擔勘破了紅塵,那就好好修行,嘗世間百態,領悟世間真理,做逍遙仙人

祝大家開開心心!


小九五


怎麼算停下來,只有永久的閉上雙眼才能停止。

然而,求生是人的本能。

既然活下來了,就不會願意輕易的死去。

很多腫瘤患者承受著很大的痛苦,但是他們想活的信念比任何人都強烈。

至於活著的信念與意義,對於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找到自我的人,有他自己的夢想與腳步,尋求生存的人,有他該負的責任與義務。

就算生活很苦,既然來了就該瀟灑走一回。

至於所謂的意義,也許生活本來就是無意義的,我們在時間的洪流裡匆匆的來,匆匆的去,不負此生,把握每一個當下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