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6516人,24天無新增病例, 關東街這個無疫情小區有一群這樣的人

保利茉莉公館小區位於東湖高新區關東街,目前住有居民2172戶6516人。


從2月20日0時至3月14日24時,保利茉莉公館已連續24天未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發熱病例、密切接觸者等“四類人員”,已入列東湖高新區無疫情小區。


這麼多人的小區是如何做到的?


靠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在這裡,有新到任但能打“硬仗”的社區工作者,有堅守崗位的物業管家,還有一群可愛又熱心的志願者和居民……


入住6516人,24天無新增病例, 關東街這個無疫情小區有一群這樣的人


入住6516人,24天無新增病例, 關東街這個無疫情小區有一群這樣的人

她們是二寶媽媽,

更是有求必應的社區工作者


去年底疫情發生前,保利茉莉公館正在籌建新社區,暫由金地社區書記錢榮貴牽頭工作,4名工作人員榮蓉、傅涵、鄧曦、張瑤就是那時加入的。


沒過幾天,武漢“封城”,戰“疫”全面打響,幾位新加入的社區工作者無一退縮,全體前往小區報到,開展防疫工作。


加上後來街道調來支援的錢琴、馬雪,這個隊伍的7位都是女性,其中剛好有5位“二寶媽媽”,孩子都還在牙牙學語、正是最黏媽媽的時候,最大的二寶也才4歲。


面對當時嚴峻的形勢,她們選擇將孩子託付給家人,自己戴好口罩、走出家門,去守護更多的人。


報到第一天,她們甚至沒來得及有專門的辦公室、沒法兒像平時那樣配齊辦公用品,“連紙筆都是物業借的,特殊時期減少出入,打印機也是後來我們自己裝上的”,傅涵介紹說。


物業公司幫忙臨時找了一個幾平方米的房間,湊了4張桌子、6把不成套的椅子,她們就在此安下心,打電話、核信息、跑樓棟,與物業人員、下沉幹部、志願者們投身到緊張的戰“疫”中去。


坐著擠嗎?“其實還好,”張瑤說,“大家平時經常跑樓去了,也不是總坐在辦公室”。


入住6516人,24天無新增病例, 關東街這個無疫情小區有一群這樣的人

(她們的臨時辦公室)


據悉,小區共有9棟樓,除了1棟商住兩用由專人負責,其餘8棟住宅每棟大概兩三百戶,每2棟配一名社區工作人員、一名樓管員,還有20多名志願者機動,組成小區抗疫小組核心力量。


入住6516人,24天無新增病例, 關東街這個無疫情小區有一群這樣的人

社區工作人員及志願者(從左往右依次為:榮蓉、傅涵、張瑤、張剛、錢榮貴、鄧曦、鄭強、萬先廷、付樂)


入住6516人,24天無新增病例, 關東街這個無疫情小區有一群這樣的人

他們是惦記居民的防疫管家

團購覆蓋率達100%


這麼多人,光靠幾名社區工作者肯定不行。保利茉莉公館客服主管唐偉偉,從年前起帶領著31人的物業團隊,始終守候在居民身邊。


其他主管因疫情無法回漢,唐偉偉挑起了擔子。除了每天動員員工,落實消殺、封控等各項基礎工作外,她和5名樓棟管理員還在線接受業主求助,在業主群及各樓棟公佈了物業24小時熱線及個人電話,隨時待命。


入住6516人,24天無新增病例, 關東街這個無疫情小區有一群這樣的人

在日常保潔基礎上,每天重點消殺電梯、樓道、垃圾桶等,設置廢舊口罩專用垃圾桶。


他們和防疫小組的夥伴們一起,幫不便的居民買藥買菜、送貨上門、圈存水卡或天然氣,幫不能返漢的業主進屋喂貓等等,幾千人的小區裡來回跑,白天半夜都有可能,一天二十多趟也正常。


“女同志都脫下了美美的高跟鞋,換成運動鞋,跑起來更利索,”唐偉偉說。


一位業主曾來電求助,自己人在外地,因疫情無法返回,而家中八十多歲的老母親無法購買物資。唐偉偉急忙前往老人家中探望,並送上生活用品、留下聯繫方式。


為重點保障居民的“菜籃子”“藥袋子”,抗疫小組還建了一支團購小分隊,每天在業主群推送購買平臺、對接商超藥店、聯繫愛心物資。其中,社區人員對接中百,物業中心對接武商量販和盒馬鮮生。


2月初起,小分隊每週至少組織4次團購,累計處理訂單近5000份,團購總額近50萬元。


入住6516人,24天無新增病例, 關東街這個無疫情小區有一群這樣的人


為了幫業主省下團購小程序的手續費,90後物業客服餘佩每天手動核對成百上千種繁雜的供需信息,在有8位熱心居民幫忙的情況下仍經常數到深夜,至今無一差錯。


餘佩介紹說,團購套餐有10元愛心肉,商超的排骨、五花肉也比較實惠,團購戶數的覆蓋率達100%,幾乎所有業主都通過他們買過物資。


入住6516人,24天無新增病例, 關東街這個無疫情小區有一群這樣的人

餘佩(右)在核對團購物資


經排查,團購小分隊還發現有70多戶一線醫務人員及困難戶,就重點為這些住戶上門贈送物資。“生活上遇到困難隨時向社區反映,一定竭力解決!”小分隊隊員們常說這句話。


曾有業主發微信紅包感謝大家工作細緻,唐偉偉謝絕了。“都是居民心頭的事,我們職責所在,能搭把手的也會幫,不算什麼。”她說。


少部分業主起初有恐慌、指責情緒,如今大家紛紛對這支抗疫小組豎起了大拇指。


入住6516人,24天無新增病例, 關東街這個無疫情小區有一群這樣的人


入住6516人,24天無新增病例, 關東街這個無疫情小區有一群這樣的人

還有一群給力的志願者和居民!

有的參與過汶川救援,有的協調學會捐物資



目前抗疫小組有20餘名志願者,搶著“接單”參與門崗值守、物資配送等工作,有序組織居民下單、收款、提貨、分發等一條龍服務。


成百上千的貨物就這樣從商超搬上大巴、進小區卸下廣場,經過分裝,來到每戶居民手上。


孫星、潘磊、萬先廷、王志星等志願者總是幫忙搬物資,也不消多說話,配合默契。他們說,“搭把手的事,正好鍛鍊鍛鍊!”“有我們在,一定守好家園!”


其中,孫星曾參與“非典”防控、汶川救援,畢業於湖北科技學院(原咸寧醫學院)臨床本科。他如今已不醫生,而是一名光谷創業者——武漢光電工研院孵化企業聚頂創碩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從事集成電路領域。


他說,在同學微信群中,看到20多人作為醫務人員奮戰一線。救人是醫者天職,他的原動力復甦了,“我的城市病了,我應該站出來治好她”。


入住6516人,24天無新增病例, 關東街這個無疫情小區有一群這樣的人

孫星(左一)在方艙做志願者。(孫星供圖)


2月8日,孫星成為首批進駐武昌方艙醫院的志願者之一。服務10天后,他出艙了,核酸檢測為陰性。他又請纓加入社區防控組,成了志願者裡的“孫哥”,負責排查測溫、防控培訓、團購等。


“當志願者首先要保護好自己,別覺得‘一身正氣,百毒不侵’。”他為志願者傳授防護服穿脫、手消方法。


還有一位租住在小區的何鵬先生,是湖北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的教師,他對接自己所在的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為小區捐贈了500只口罩、500雙手套、60件防護服、30個護目鏡等物資。“數量不多,就是想幫上忙,”他說。


……


入住6516人,24天無新增病例, 關東街這個無疫情小區有一群這樣的人


再大的小區,也要落到每件事上,事很瑣碎,但卻是防疫鏈條不可或缺的環節;每個人都不是孤島,背後有一群人的堅守與支持。


戰“疫”的勝利離不開傑出的專家學者、醫務人員,也離不開一位位普通人做好本職、盡己所能。


入住6516人,24天無新增病例, 關東街這個無疫情小區有一群這樣的人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只要我們絕不鬆勁,定能打贏這場戰“疫”!


正如社區工作人員榮蓉所說,大家就好比一朵朵芬芳的花朵,相互搭把手,就手有餘香,迎來春風,得花香滿園!


入住6516人,24天無新增病例, 關東街這個無疫情小區有一群這樣的人


圖文線索來源:東湖高新區關東街、保利茉莉公館

採編:吳非

審校:龍大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