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中国女排奥运会阵容或生变

随着东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中国女排关于奥运的各种动向成为了球迷热议的话题。这其中最多的就是奥运12名单的预测和分析。然而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并不是具体最终谁能入选,而是更为基础和宽泛的名单结构。这个结构相对比较固定,一般不会轻易发生变化,但基于目前中国女排对手的变化情况,本次郎平很可能对这个结构下手,进行细微调整,以便更具针对性。

未雨绸缪:中国女排奥运会阵容或生变

紧跟潮流变化,与时俱进

随着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一传环节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已经上升到了球队“生命线”的高度。而中国女排向来也是十分重视一传的。尤其是郎平接手国家队以后,曾多次强调过一传的重要性。当然郎平更是对球员这样要求的。从要求朱婷的苦练一传,到要技术全面的张常宁坐稳国家队主力,再到所有“梅系”攻手淡出国家队,我们都能体会到郎平对一传环节的重视程度。并且随着各队发球攻击性的提高,也对一传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雨绸缪:中国女排奥运会阵容或生变

世联赛教训惨痛,未雨绸缪

去年世界女排联赛香港站的比赛中,虽然中国女排经过血战逆转的头号对手意大利女排,但中国女排也付出了王梦洁受伤的代价。更尴尬的是在后面的江门站的比赛中老将林莉也出现状态低迷情况,郎平不得已启用年仅18岁的小将倪非凡。但最终还是惨败给了美国队。而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是艾格努势大力沉的发球造成。而面对这种强力发球给中国女排带来的威胁,郎平肯定不会置若罔闻。必然要在以后的奥运会比赛中做好防范准备。

未雨绸缪:中国女排奥运会阵容或生变

根据各位置人员综合情况决定各位置名额分配

基于以上两点,虽然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各个位置名额分配情况是4主攻,3副攻,2接应,2二传,1自由人的组合。很多人也认为东京奥运会郎平依然会沿用这样的名额分配。但根据目前形势,小编认为郎平极有可能打破原有的名额分配方式,对名额分配重新进行布局,以图将每一个位置的实力最大化的同时隐患最小化。具体变化将会有以下三种:

未雨绸缪:中国女排奥运会阵容或生变

第一种、三主攻模式。

里约奥运会期间之所以要带上四名主攻,是因为当时三名主要的主攻球员中只有惠若琪一名老队员,而另外两名主攻朱婷和张常宁当时只有22和21岁,虽然具备了实力,但大赛经验还有所欠缺在关键时刻还没有稳定军心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再带上一名老将增加稳定性的同时在困难局面下能压住阵脚。而本届奥运会则不同。朱婷和张常宁已经成长为经验丰富的老将,再加上李盈莹有效补充,这个组合无论是从经验上还是实力上都已经接近完美。因此第四主攻已经可有可无,还不如省出一个名额给其他更需要的位置。

未雨绸缪:中国女排奥运会阵容或生变

第二种:双自由人模式。

根据目前中国女排的集训名单球员的实力再次提高进攻能力的空间并不是很大,但增加防守厚度还是还是有的。加之世联赛中的教训,增加一名自由人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双自由人不但可以增加一传个防守的稳固,还可以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另外还能为中国女排提供更多的战术选择。

未雨绸缪:中国女排奥运会阵容或生变

第三种:四副攻模式。

相对于主攻线的完美,中国女排副攻线多少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颜妮的身体状况,二是替补球员与主力球员实力差距较大。如果能为副攻线增加一名替补球员,虽然不能完全杜绝存在的问题,至少可以将这种问题的影响减少到最小。

未雨绸缪:中国女排奥运会阵容或生变

由于人数限制,我们说是三种变化,其实第一种模式是后面两种模式的前提,如果第一种模式不成立,后面的两种模式都无从谈起。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也只能是一、二模式的组合或一、三模式的组合,不可能三种模式同时存在。但不管是哪种组合,都会比四主攻的模式更加有利于中国女排。

未雨绸缪:中国女排奥运会阵容或生变

至于这些变化,小编更倾向于增加增加自由人的模式,因为奥运会需要打多场比赛,每一场又都至关重要。但任何一名球员都不可能保证自己每场都保持最好的竞技状态。而其他位置球员状态出现起伏都会有补救措施,唯独自由人没有。另外在奥运会这种高水平的对抗中,如果自由人出现意外情况或状态低迷而又无人可换的话,那基本就等于放弃了比赛。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能再点击一下“关注”,那将是对我莫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