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天门:誓守一线“血”战到底

岁末年初,庚子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疫情席卷了神州大地。以武汉为风暴眼,一场全民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迅速打响。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距离武汉仅100多公里的天门,也随即开启了艰苦的抗疫之战。

湖北天门:誓守一线“血”战到底

特殊时期:关注特殊人群

疫情来袭,人人都可以居家躲避,但有一个特殊群体——依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的尿毒症患者,却必须逆行寻医。而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同样有一群守护他们生命的逆行者——血液透析室的医护人员们,坚守岗位,锲而不舍,把一面鲜红的生命之旗插到了抗疫一线。

天门一医血液透析室作为天门市区域血液透析中心,承担了全市大部分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任务,也责无旁贷成为了感染新冠肺炎尿毒症患者的定点救治医院。

疫情暴发,全市近500例尿毒症患者中,陆续有人不幸感染。这些感染患者隔离在感染病区,如果不进行透析,生命将很快终止,但如果到常规透析区来透析,又会增加其他患者感染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院党委当机立断,决定在侯口分院建立专门的隔离透析区,来挽救这些患者的生命。

副院长魏辉现场督导,各个部门倾力协作,加班加点,短短几天时间,病房即改建完成并开始运作。

湖北天门:誓守一线“血”战到底

主动请战:到防控一线去

随着疫情肆虐,各类数据已令人触目惊心。

感染新冠病毒的血液透析患者不仅病情重,而且具有传染性,血透操作却需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患者,还要行血管穿刺,稍有疏忽就有可能被感染。

肾内科袁舸医生第一个站了出来。他的妻子是医院的一名护士长,已赴一线多日,家里两个小孩还需照料。但接到报名通知后,他毫不犹豫报了名,将孩子托付给了年迈的父母。乔红医师的理由则更简单:我是单身,没有顾虑,我报名先上!

就这样,袁舸与乔红承担起了候口隔离区的透析任务,两位医生实行24小时值班制,轮流值守。

曾在血透室工作多年的刘兵护士长,因工作扎实,表现突出曾获省卫生健康委嘉奖。目前在供应室任护士长的他临危受命,承担起候口隔离透析区的护理牵头工作。

面对严峻的形势,少数同志由于种种原因想要请假休息,然而更多的是挺身而出的“勇士”。陈红艳、甘芳、李紫旋、李青子直接报名主动要求到候口一线。关键时刻,这些敢于担当的医生护士迅速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医护团队,第一时间奔赴一线。

高峰时期隔离区透析患者多达13人,但这个团队却一直以高昂的斗志,一个多月来持续坚守在阵地。

湖北天门:誓守一线“血”战到底

难度剧增:全体配合执行

由于新冠肺炎的救治压力,天门一医内科楼5楼以上全部改建成隔离病房。位于3楼的血液透析室承担着一直登记在我院的300余人的透析任务,每天都要接待近百名患者。

根据院感要求,副院长魏辉督令科室火速改造设置了透析患者的专门通道,并安排专人值守,人人测体温、体表消毒,不给病毒以任何可乘之机。

特殊时期,遵照专家建议,透析室在执行常规血透中心感染控制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补充执行了多项感控规章制度,如每日排查报告制度;全员去向报告登记制度;风险教育和感控培训制度;疫情相关的知情同意制度;家属/陪护的培训宣教制度等等。

工作流程上也新增了不少内容,如对患者进行两次排查;调查并记录近期移动轨迹;有无发热、咳嗽、腹泻等可疑症状。发现可疑患者的应对及进入透析室后非让人感控规范处置等。消毒管理方面则加强了对候诊大厅的地面消毒、室内空气消毒、每4小时透析人员换班时严格的终末消毒处理等。

这些都无疑给本已繁重的诊疗任务增加了许多新的难度和挑战。但在疫情之下,人人责无旁贷,大家没有抱怨,只有无条件执行。

湖北天门:誓守一线“血”战到底

情况突变:通力协作排查

随着疫情的迅猛发展,在如此“万全”的防控措施下,越来越多无症状感染病例的出现,却给了“血透人”当头一棒。时刻关注疫情进展及血透患者安全的副院长魏辉和肾内科主任孙治华,更是心急如焚!

医院疫情防控指挥部迅速协调,分管内科系统的副院长魏辉每天日夜值守现场指导,放射科、CT室、阅片专家组三方协作,对我院300余位血液透析患者展开了胸部CT普查,下定决心排查出每一个“隐形”患者,以杜绝来院透析的无症状感染者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在全市封城、交通闭塞的情况下,患者要从家里来一趟医院又谈何容易。任务异常艰巨!为此放射科舒松主任和CT室杨柯主任无条件协助,带领影像科同仁加班加点,在患者血透撤机后即为他们分批次完成CT检查,再连夜阅片拿出结果。

经过三天三夜的努力,终于完成了绝大部分患者的筛查。对发现的可疑患者也在指挥部统筹下,迅速安置到了候口分院进行隔离透析治疗。

湖北天门:誓守一线“血”战到底

确保安全:多方给力支援

为进一步保障安全,指挥部、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均全力协助血透室按三级防护的标准进行各项操作。

在这艰难时刻,曾任血透室护士长,有着丰富专业技能及管理经验的儿科护士长李承美临危受命,承担起了血透室临时护士长的重任。

她每天穿梭在病房,一人扮演多重角色。对外要与护理部对接,上传科室工作,下达医院指令;申报请领防护、消毒物资;联络后勤组解决大伙的一日三餐。对内要合理排班;检查人员的防护规范;督查各项工作质量。同时还要协助护士上下机,做院感宣教、心理指导,还有员工及患者信息监测与登记等等。每天她都是高负荷运转,协助科主任孙治华将三级防护及各项管理做得井井有条。

由于血透室的工作量剧增,众多有经验的护理同仁也纷纷从各兄弟医院、科室调过来支援。从岳口二医院远道而来的血透室护士杨思弦一个人管理7台透析机,每次上班总是认认真真,工作有条不紊。曾经在血透室工作过的本院职工杨阳、何静、查子怡等护士也在非常时期接受调派前来支援。

区域特殊,防控要求也特殊。平时由4个医生就能完成的工作流程,现在则远远不够。此前部分医生已抽调到感染病区一线,人员紧张。这时候,产假刚刚结束尚在哺乳期的杨雪芹医师,也积极报名来血透室支援。考虑到她的实际情况,科主任想安排她在外围清洁区做一些辅助工作,但她说,作为一名医生,我懂得专业防护,血透室的可疑病人都排查出来转走了,现在做三级防护更安全了,我可以的。

湖北天门:誓守一线“血”战到底

应对“意外”:彰显医者情怀

一天下午,一名患者临近透析结束时,突发剧烈头痛,频繁恶心呕吐,值班医生文元龙立即查看,发现患者左侧肢体无力,高度怀疑脑出血!情况危急,患者又无家属陪同,文医生一边联系孙治华主任,一边电话通知家属。接到报告的魏辉副院长指示:紧急护送患者完善头部+胸部CT检查,若排除了肺部异常,则立即收入NICU住院治疗!

文元龙马上与护士一起把患者送到CT室完成了检查。为了节省时间,他还在家属赶到之前,给患者开好了住院证和相关急诊检验单。结果出来后他又将病人安全护送至NICU交接到位后才离开。

同为血液透析室的“元老”鲁格平医生值班时亦碰到了一起“意外”。一名传染病丙肝透析区的患者在做透析时接了一个电话后,情绪变得异常狂躁,这时护士张佳正巡查到此,这个患者跳起来就打了张佳两耳光!瘦小的张佳被打得眼冒金花,头晕倒地。稍稍缓过来后,张佳发现病人有拔管行为,她强忍着疼痛和眼泪,立即挣扎着上前制止,并喊来在班的鲁格平医生。

鲁医生立即赶到,在抱住情绪激动的患者时也被接连踹了腹部几脚。张佳一边做好患者手臂的管路保护,一边协助鲁格平安抚患者的躁动情绪,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要知道,如果患者当时拔出透析导管,立即就会造成大出血,后果不堪设想!事后家属赶到,竟不分青红皂白直接责怪医护服务不到位。

张佳委屈得直掉眼泪,也没有争辩,默默坚持上完了当天的班。在更衣室脱下防护服时,大家才看到她脸上隔着口罩都被打出的几道深深指印!一直是父母掌中宝的张佳何曾受过这样的委屈,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后来家属了解真相后,特意前来道歉。张佳忍住眼泪说,因为他是我的病人,所以我选择原谅。

候口分院刚开院那天,袁舸医生接诊了一个昏迷的疑似感染的尿毒症患者,该患者才20多岁,在家属都表示要放弃治疗的情况下,他们团队仍然选择了坚持。在连续几天的艰难救治和悉心护理下,病人终于转危为安。小伙子清醒过来的第一句话就是“谢谢你们!”大家心里难掩激动和喜悦,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乔红医生说,感染新冠肺炎的尿毒症病人情绪波动都较大,觉得自己又给家庭增添了负担,大多很消极,想要放弃治疗。我们每天都要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宣传国家的救助政策,同时联系家属,一起给病人加油鼓劲。

湖北天门:誓守一线“血”战到底

逆行天使:你们值得铭记

有目共睹,在这场新冠肺炎的阻击战中,护理姐妹们勇挑重担,巾帼不让须眉,无疑是最大的功臣。最前沿最辛苦的工作大多是她们在完成。逆行的最美天使称号,她们当之无愧!

每天与病人近距离接触,身穿密封的防护服,头戴雾气蒙蒙的护目镜,她们咬牙坚持。打针穿刺力求一针见血,生命体征按时细致监测,仪器参数观察精准无误,确保患者平稳度过每一次透析。

疫情发生已近2月,在大家凝心聚力、携手并进的努力下,天门一医血液透析室从未中断正常的诊疗活动,候口分院也在大家的坚守下一战到底。

疫情面前,天门一医“血透人”一直在线,从未稍离。大家恪守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词,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如今,春已暖,花正开,疫情退潮,胜利在望。很快,我们将摘下口罩,会心一笑,互道一声:“嘿,你好,好久不见!”

湖北天门:誓守一线“血”战到底


湖北天门:誓守一线“血”战到底


湖北天门:誓守一线“血”战到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