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5年,“無心法師”愛上了“嶽綺羅”,它還是你的白月光嗎?

2015年,國內網劇市場正處於方興未艾之時。

一部無超級IP、無流量卡司、無衛視平臺的“三無網劇”橫空出世。

讓人始料未及的是,它一躍成為當年的現象級網劇。

五年過去,它的品質依然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在網絡平臺,它的播放量累積達18.2億次;

在豆瓣電影,依然保持在8.3的高分好評;

甚至於,當時擔當主演的一眾新人也開始走紅。

最近,《無心法師3》強勢歸來

時隔5年,“無心法師”愛上了“嶽綺羅”,它還是你的白月光嗎?

看到它的歸來,咖爺心裡是開心的,畢竟季播劇在本土市場的實驗並不順利。

2015年,李易峰主演《盜墓筆記》,一開始就公開“季播”。

結果直到去年,才等來大換血的《盜墓筆記之怒海潛沙&秦嶺神樹》。

去年的熱播劇《慶餘年》,第二季要等到2022年。

時隔5年,“無心法師”愛上了“嶽綺羅”,它還是你的白月光嗎?

不是演員更迭太快,就是時間過於拖沓。

比起美劇英劇一年一季的穩定節奏,劇粉早已沒了盼頭。

同時,看見續作襲來,咖爺隱隱透著擔心。

就憑國產劇總擺脫不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魔咒”。

《無心法師》第一季的好成績,至今未被自己超越。

沉寂兩年上線的《無心法師2》,最終以6.1分慘淡收尾。

又是三年,《無心法師3》目前評分7.0,稍有回升。

但還不夠。


低配版《聊齋》


《無心法師3》在前兩作的基礎上,有革新也有迴歸。

在劇本方面,算是對原版小說之外的重新創作;

在敘事方面,則是重新回到了單元劇的模式。

雖說是續作,但劇情卻相當於是《無心法師1》的前傳。

或許礙於“建國後不能成精”的審核問題,第三季將故事背景設定在了唐朝。

時隔5年,“無心法師”愛上了“嶽綺羅”,它還是你的白月光嗎?

眾所周知,最初的《無心法師》憑藉驚險新奇、紮實嚴謹的懸疑劇情,以及靈動鮮活的人物設定,驚豔了不少觀眾。

然而,脫離了民國背景的《無心法師3》,如今卻被一些網友吐槽是低配版的《聊齋》和《神探狄仁傑》。

在已經播出的幾個單元故事裡,雖然鬼怪、探案的元素皆有,卻很難有驚心動魄、引人入勝的感覺。

比如第一個登場的“考生殺人案”。

無心(韓東君 飾)正在調查一名叫劉重霄的趕考士子離奇慘死的原因。

他找到了一個叫賀景明的考生,又從他身上追查到了和趕考士子有關的花門樓。

然而這宗命案還沒什麼眉目,又一位科考士子崔鉞也莫名其妙地自盡了。

不到一集的功夫,就出現了兩起案件。

雖然看似劇情發展節奏變快了,但是很遺憾,劇中並沒有給予這些支線人物足夠的篇幅,去闡述他們各自故事的發展脈絡。

這種以模糊副線人物的個性,只通過簡單交代案情來推進劇情的方式,未免顯得有些草率。

時隔5年,“無心法師”愛上了“嶽綺羅”,它還是你的白月光嗎?

之後無心發現自戕的兩人,都與賀景明有關聯。

藉助祝由術,無心看到劉重霄和崔鉞在死前都在看一本叫做《懷真集》的書,並且還看到了另一位考生楊懷真遇害的現場……

這波神力操作也引得網友頻頻吐槽,這一季無心的法術倒是變厲害了,可這破案的過程也太簡單粗糙了點?

沒過多久,無心又救下了正在試圖自殺的賀景明,併成功引出背後大boss——一條成了精的蠹魚

時隔5年,“無心法師”愛上了“嶽綺羅”,它還是你的白月光嗎?

此時,真相大白。

原來楊懷真是蠹魚精唯一的弟子,而崔鉞為了贏得擂臺的比試,不僅花錢僱賀景明和劉重霄充當自己的“打手”,還想讓楊懷真也加入打手陣營。

但誓死不從的楊懷真,被三個人合謀給殺害了。

於是蠹魚精為了給楊懷真報仇,才設計了以上這一樁樁離奇的“自殺”案。

到此為止,第一個案子算是草草結束。


“斷舍離”的平庸之作


目前來看,整個故事都是採用平鋪直敘、點到為止的態度來呈現的。

無論是案件中因為不願參與“作弊”,而導致寒門子弟無辜慘死的現象,還是蠹魚與弟子之間深厚的師徒情誼,本都有更多可以挖掘的地方。

一個個不夠飽滿的副線主角,因為不具備人物細膩的情感支撐,在整個案件過程中,幾乎沒有給人留下印象深刻的記憶點。

面對含冤而死的受害者們,本應讓觀眾在看完他們的故事之後,深切地感受到一種遺憾和惋惜之情。

然而,當法術代替了推理,破案全靠親身“重回”案發現場;

當動機簡化成因為所以,殺人理由全憑大段直白的臺詞解說來堆砌。

試問,又怎麼可能讓人真情實感地投入到劇情裡去呢?

之後“雪貂復仇記”的案子,走的差不多也是這種“斷舍離”的模式。

時隔5年,“無心法師”愛上了“嶽綺羅”,它還是你的白月光嗎?

老套的故事核心,不夠縝密的內部邏輯構建,以及無心光速偵破案件的如湯沃雪,都使得這一季的劇情顯得過於平淡。

在許多“無心粉”看來,失去了民國捉妖題材的新鮮感,以及鮮明的陰森驚悚風格的《無心法師3》,目前只能算得上是一部平庸之作。

唯一讓人感到驚喜的,也許就是在第一二季中一直做配的陳瑤,在這一季裡終於演了女主以及……女主的弟弟。

時隔5年,“無心法師”愛上了“嶽綺羅”,它還是你的白月光嗎?

時隔5年,“無心法師”愛上了“嶽綺羅”,它還是你的白月光嗎?

不得不承認,經過了第二季《無心法師》的慘烈“洗禮”,在第三季的觀劇群體裡,有相當一部分人都是衝著當初飾演嶽綺羅的陳瑤來的。

而在這一季中,為了滿足粉絲的需求,陳瑤挑戰一人分飾兩角。

她飾演的柳青鸞和柳玄鵠這對姐弟,顯然又與千餘年後的嶽綺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至於接連出演三季男主角的韓東君,似乎在之後兩部劇情均不夠給力的情況下,也已然變得不再出彩。

面對越發開始抖機靈的“無心”,有網友評價:

“儘管韓東君演了3季無心,但只有第1季的無心能讓人動心。”

時隔5年,“無心法師”愛上了“嶽綺羅”,它還是你的白月光嗎?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曾一度被當做網劇新標杆的《無心法師1》,無疑是無數劇粉心中的白月光。

無論是無心與月牙的“無牙夫婦”,還是張顯宗和嶽綺羅的“嫌棄夫妻”,這兩組CP一直都在網上有著很高的人氣。

尤其是陳瑤飾演的蘿莉反派嶽綺羅,那種巧笑嫣然、天真與殘忍兼具的邪魅感,成功贏得了不少觀眾的好感。

劇中那句“張顯宗,我牙疼”,也成為了許多人難以忘懷的執念。

時隔5年,“無心法師”愛上了“嶽綺羅”,它還是你的白月光嗎?

而《無心法師1》最讓觀眾沉浸其中的,除了靈異帶感的驚悚劇情,反套路的人設言情之外。

更重要的是,在李健《貝加爾湖畔》的旋律伴奏下,蘊含在整部劇中的那種求之不得揮之不去、漫長又孤寂的宿命感。

然而到了第二季,就開始逐漸有了脫離主題的既視感。

拖沓的劇情、令人不快的人設,一切好像都在朝著崩壞的方向駛去。

如今再度出現的《無心法師3》,儘管在製作方面相比之前更加精良。

但在大幅度地削弱了原作的恐怖靈異成分之後,使得整部劇的節奏感依然不強。

雖然無心在全劇開頭,就有著一段對自己宿命論的剖白:

“我不會老、不會死、不會遺忘,孤獨地在塵世間流浪,永遠沒有終點。世人皆恨人生苦短,我卻覺得,永生是一種懲罰。”

時隔5年,“無心法師”愛上了“嶽綺羅”,它還是你的白月光嗎?

但就目前看來,疲軟的劇情致使第三季依然喪失了原版小說中所特有的蒼涼寫實的基調。

顯然,失去了獨特性的《無心法師3》,在對主題內容的呈現上,依舊是不盡如人意的。

在目前播出的劇集中,比起通過人物關係來探討人性的高級塑造。

渾水摸魚的淺顯劇情,已經逐漸把《無心法師3》推向了一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狀態。

而從第二季裡,陳瑤女扮男裝飾演小丁貓,到如今一人分飾兩角來試圖尋根嶽綺羅的人物設置來看。

編劇想要利用“嶽綺羅”來不斷討好觀眾的意圖,也變得越發明顯。

時隔5年,“無心法師”愛上了“嶽綺羅”,它還是你的白月光嗎?

但過度依賴角色紅利、迎合觀眾取向製作出的IP續作,除了讓觀眾進一步消耗所剩不多的情懷之外,還有什麼新的“建樹”嗎?

就目前看來,除非《無心法師3》後面的劇情會有大幅度的反轉。

否則曾紅極一時的《無心法師》,大概終究難逃高開低走的結局。


唐人的窮途末路?


不止是《無心法師》,同樣難尋往日輝煌的,還有這一系列的背後出品方唐人影視

成立於1998年的唐人電影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唐人”),曾是無數90後的童年回憶中,一抹難以忘懷的光亮。

如果說1999年,由唐人導演李國立擔任總導演的《絕代雙驕》,還不算正式開啟“唐人宇宙”。

那麼在步入21世紀以後的《天地傳說》系列,絕對稱得上是唐人進軍影視行業的“奠基者”。

尤其是《天地傳說之魚美人》當中那段悽美絕倫的人魚虐戀,在當年不知感動了多少守候在電視機前的小觀眾。

時隔5年,“無心法師”愛上了“嶽綺羅”,它還是你的白月光嗎?

《天地傳說之魚美人》

在這部同樣帶有奇幻元素的古裝神話劇中,那些緊湊的劇情、立體的人設、流暢的打戲、良心的服化道及佈景,在今天看來依然有不少可取之處。

之後,由唐人參與出品的《楊門女將之女兒當自強》《天下無雙》等劇,也是不少90後熟悉的作品。

但是唐人的真正騰飛,還是要從2005年一舉推出的

《仙劍奇俠傳》算起。

這部劇不僅捧紅了“唐人一哥”胡歌,也讓唐人成功躋身仙俠劇界的翹楚之位。

時隔5年,“無心法師”愛上了“嶽綺羅”,它還是你的白月光嗎?

《仙劍奇俠傳》

隨後由唐人參與製作的《聊齋志異》系列、《天外飛仙》《少年楊家將》《仙劍奇俠傳三》《怪俠一枝梅》,在豆瓣均獲得了7.8分以上的佳績。

一向擅長古裝改編劇的唐人,曾經憑藉流暢抓人的劇情、真摯動人的情感內核、選角演員自然生動的表演,以及用心誠意的製作,征服過一大批觀眾。

事實上,直至2011年出品《步步驚心》之時,唐人一直都處在鼎盛時期。

時隔5年,“無心法師”愛上了“嶽綺羅”,它還是你的白月光嗎?

《步步驚心》

然而自從2012年的《軒轅劍之天之痕》開始,之後唐人推出的《風中奇緣》《步步驚情》《女醫·明妃傳》《秦時明月》《仙劍雲之凡》《櫃中美人》等,再無亮眼之作。

更不要提前段時間,那部曾引發過大型群嘲的《夢迴》……

而在五年前上線的《無心法師1》,幾乎可以說是唐人近幾年來,唯一拿得出手的作品。

可現在看來,似有“曇花一現”,難掩其後續無力的頹唐之勢。

從盛產佳作到雷劇頻出,從引領時代到固步自封。

曾經最懂得利用“IP”的唐人,卻日漸走出了窮途末路的既視感。

時隔5年,“無心法師”愛上了“嶽綺羅”,它還是你的白月光嗎?

《無心法師1》

說到底,不論是影視公司還是影視劇,如果缺乏足夠的自我創新意識,只懂得一味地藉著IP的噱頭,無休止地透支觀眾的信任與情懷。

那麼對於最終“跌落神壇”的結果,只能說是命中註定。

不過,別忘了所謂“宿命”也是用來打破的。

仍然期待著它們在未來,能夠再度春草發芽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