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汤不注意这4点,养生变伤身

煲汤不注意这4点,养生变伤身

康复小编:排骨汤、鲫鱼汤、参鸡汤……饭后喝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再惬意不过了。但煲一锅美味又营养的汤可没那么简单。


煲汤千万要避开下面这4个误区,否则汤不好喝,身体还可能会“遭殃”!


煲汤时间不是越长越好


“煲汤时间越长越营养”是煲汤的常见误区,煲汤时间时间过长会使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在高温环境下遭到破坏,而且还容易使嘌呤含量增高。


煲汤不注意这4点,养生变伤身


熬汤时间要根据食材决定:


❶一般肉类汤1.5小时:肉类炖1~1.5个小时,汤中的营养物质基本不变,时间久了反而会降低蛋白含量。


❷鱼汤30分钟:鱼类熬半个小时即可,鱼肉比较细嫩,汤烧到发白即可,再炖肉会变老、变粗。


❸ 骨头汤2小时:一般骨头汤类,推荐煲2个小时。


❹ 青菜汤或海鲜汤30分钟以内:保持青菜里的营养不流失,也能使海鲜保持比较好的口感。


❺中药40分钟:加入人参等滋补中药后煲汤的时间要控制在40分钟之内,煮得过久会使含有功效的物质分解。


煲汤最好用冷水


水是煲汤的关键,它既是传热的介质,更是食物的溶剂。煲汤新手为了节省时间可能会直接用热水来熬汤,但这样熬出来的汤,味道不够鲜美。用热水来熬汤,食材受热后,表皮的蛋白质马上凝固,里面的蛋白质不能充分地溶解到汤内。


煲汤不注意这4点,养生变伤身


煲汤应使食材与冷水一起受热,随着水温的变化,食材中的蛋白质慢慢溶解于水中,味道更鲜美,还能达到汤色清澈的效果。


另外尽量不要煲汤中途加水,以免影响汤的风味。一般情况下,煲汤时的加水量应至少为食材重量的3倍。


煲汤不要乱加中药材


不少人希望通过喝汤进补,所以在煲汤时会加入一些中药材。但是,中药材有寒、热、温、凉等各性,不同的中药材特点各不相同,而且中药将就饿配伍;另外每个人的体质也不同,所以,如果要通过饮食来调理身体,还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药材。


既要喝汤也要吃“汤料”


不少人会认为经过炖煮后,食材中的营养会溶解到汤里,所以“喝汤就能获得全部营养”。


煲汤不注意这4点,养生变伤身


肉类是肌肉纤维构成的,其中可溶性的肌浆蛋白和氨基酸、肽类等容易进入汤中,但大部分肌纤维成分很难溶出来。一般来说,肉汤、鸡汤中的蛋白质含量仅有1%~2%,和蛋白质含量为15%~20% 的肉块相比,显然是低多了。


有人专门做过测试鱼、鸡肉、牛肉等含不同高蛋白原料的食物煲上6小时后,汤看起来已经很浓,但据测试蛋白质的溶出率只有6%—15%,还有85%以上的蛋白质仍在“渣”中。


所以要想充分获取营养,不能光喝汤,把“汤料”一并吃下,才是最好的选择。


关注康复杂志公众号,不断拓宽你的健康眼界,好玩有趣的科普,尽在掌间,快点击在看,让更多的人收获健康吧!


资料来源 | 果壳、科普中国等

-The End-


煲汤不注意这4点,养生变伤身

煲汤不注意这4点,养生变伤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