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華晨宇即將演唱的歌曲《神樹》?

盛開的白鶴


《神樹》是一首來自絕對零度的歌,它很冷,是“入髓的冰凍”,彷彿是瀕死的掙扎,彷彿是凜冬盡頭的最後吶喊。它很壯闊,能讓人的心沉到極點,把人拉進一種絕對理性的狀態,似乎是,絕對理性的嘶吼?

在現場聽這首歌,彷彿天地都為華晨宇所用,低吼的風聲、無措的風向、起伏的風速……空中的一切盡是令人顫抖的“crash and cold”,再加上座椅與地板的微震,正在凋零的樹型舞美,似乎真的身處末日之後

——惶恐、破敗、絕望、理智、冰冷、麻木、失控……呆滯地迎接末日的懷抱,彷彿被釘在了原地,顫抖著手足無措,抱住雙肩蹲下,眼前的一切盡數消失,無一倖免。看著渾濁的無物,聽著體溫的下降,聞著吶喊的失控,身邊無一物,也無風雨晴雪,好擠,又好冷……陰陽往復顛倒,五行混淆不清,風雨雷電完全失控,摯愛分離、互相拋棄,眼前盡是陌生,人群相擁著取暖,卻落入無盡黑暗,無一倖免,好擠,又好冷……身邊有人,全是絕望失控的人,又哭又笑,哀怨漫天,極度擁擠,悶得透不過氣,卻又冷得格外清醒,想逃離,卻被人海淹沒,踩著軟軟的東西,想往上掙脫,卻不受控地加速下降,不斷落空,掙不脫,嘶吼著,卻聽不見自己的聲音,好不甘,用盡力氣一定可以的,不能放棄……生命的光芒自神樹上像流星墜落般加速凋落,紛繁散盡,絢爛的背後不是嬌豔的希望降臨,而是哀豔的向死而生。

隻言片語難以描繪這首歌給我的畫面,那是一場,史詩級的災難。眼前的大哥和舞美彷彿被一層霧遮擋著,那層霧上面是黑白灰的末日景象,彷彿整個人被封印在座位上。

“如果我們不愛惜自然,

那就很有可能,

神樹裡唱的就會變成現實。”



娛樂三國


首先我宣佈,神樹和瘋人院晉升為我目前最愛的兩首歌了。(非作曲專業,什麼有關和絃調式的方面,我就不亂說啦,等曲正式發表後看大神扒譜分析。詞不是華寫的,也不談。以下對“曲”的“純主觀”感受,不足之處恐怕貽笑大方,希望各位諒解。)

有的人覺得《神樹》這首歌很仙,可以和鉅鹿做朋友,也有人說它是《降臨》的對立面,也有人覺得它傳承了《地球之鹽》關於大愛的精神內核。

但我個人認為《神樹》就是《神樹》,主題和基調是全新的,並不適合和華的其他曲子比高低,它們甚至很難成為排排坐的好兄弟。因為《神樹》不似鉅鹿那樣充滿童真的遐想,環遊宇宙般的夢幻;也並非《降臨》那般同時糅合了東方古典韻味和西方神話色彩;更不像《地鹽》透露出憐惜生命的溫柔,訴說了救世的強烈心願。我在它身上看不到任何別人的影子。硬要找類似的點,也許它擁有一絲鉅鹿的出塵,一份降臨的莊嚴,一抹地球之鹽對世界的關懷。哦,也許還有華氏音樂一如既往的大格局。

《神樹》之曲表達的是悲憫。(這是隻聽了一遍的感受,聽完一遍我就趕快來答題記錄,怕聽多會不自覺掉入過多使用理性拆解音樂段落的陷阱,然後忘了作為聽眾最先接受到的,關於一首歌曲的原始美感)

大悲憫往往是冷酷的和中性的,不會嚴厲鞭笞你的汙濁直到你羞恥,也不會輕撫你心讓你感動落淚。第一個音節響起,它就開始向你展示生命的宏偉和頹敗:你不必自責,也別指望得到救贖,置身其中,感受一切的“存在”就好。

當歌曲來到了副歌的部分,我並沒有感受到,曾在華的曲子裡找到的,酣暢淋漓的解脫或是衝破束縛的自由(類似《蜉蝣》的副歌);更沒有接收到被安慰,治癒,理解,溫暖的訊息。

那一刻,我就開始猜想:這首歌的主角不再是每一個“我”這種微小的個體了。這首歌變得很宏大,它不再立足於個人的視角,這才導致我聽的時候難以代入自己然後運用同理心來推測作曲者的想法。

前段時間作者講新專輯更多大愛一點的東西,我當時還不相信創作人基於創作慣性,可以跳出舊的角度(我以為大愛是鬥牛或者地鹽這種,“我”批判或者“我”去祈求去愛的,結果神樹一出來我就被打臉了,服氣。)

形容這首歌,我不想用“仙氣飄飄”,“仙”這個字略微精緻了些,缺少點浩瀚的意味。若有個詞叫“佛氣”,我倒是想做成稱號,獻給它。畢竟它明明營造出的氛圍是肅穆的,給人感官上帶來的衝擊與震撼是直白的,主題也是鮮明的,卻偏偏不想讓人理清其中的細節。如此這般,實在高深莫測啊。

前文提到“被救贖”,結果11.16號這場就首唱了獻給抑鬱症患者的《好想愛這個世界啊》:正是我所說的溫暖治癒類型的代表。即使抑鬱症沒有完全被重視,但還是比較日常的,是大眾可以理解的內容,因此從立意上來看,這種類型的歌就更貼近生活,並捨棄了好多意識層面的內容。也能理解,這首歌像火星孩子一樣,是華晨宇作為個人獻給“他者”,並進行溝通的歌(火孩是溝通,好想愛是寬慰)。出於這種明確的目的,《好想愛》的曲就是一篇切題的滿分作文,內容比較接地氣,從天上回到了人間。

我個人更偏愛高高在上,高到完全脫俗或是向內剖析不斷深挖的兩種視角,所以最愛的還是之前兩首。能寫出《好想愛》的,會讓我讚美這人內心溫柔善良,有才華。但是寫出《瘋人院》和《神樹》的人,會嚇到我。(這也展示了創作者思維的多樣。我個人不太喜歡詞曲創作者永遠站一個視角的表達,或是流於表面的表達,前者狹隘後者不夠真誠:我失戀,我開心,我追求,我殺人放火,我奮鬥等等。這世界多點創造力和想象力該多好啊,或者至少,寫我的話能寫到極致,剝開自己給別人看看呢?讓我們作為觀眾看到更加立體的作品,繼而產生共鳴,那才叫靈魂歌手,神仙作曲/詞。)

再次感謝大家體諒我的絮叨,耐心看完了這篇小學生閱讀理解。

就在剛剛,華晨宇首唱《七重人格》。說實話我真的有點得意了。第一,這首是我的天菜;第二這特麼是創作者多樣的最好證明啊,我才剛剛表達寫我到極致,剝開自己給人看,這首歌簡直是最佳範例,我覺得自己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了?????朋友們,我的最愛更新了,期待我們在《七重人格》那裡相會。

果然,《神樹》聽多了有了另一番感受,畫面都跟著變了,突然變得充滿了生命力,強烈的希望像種子發芽一樣從要從我皮膚下鑽出來啦!好慶幸當初及時把感覺記錄下來,現在已經回憶不起文字裡提到的某些感覺了。不過所謂“意識”“抽象”“主觀感受”“畫面感”,這些東西,太玄了,太神了,有時候看它缺少普遍性和規律所以覺得它一文不值,有時候又覺得它們和我們每個人自己的內在生命有鏈接,所以很寶貴。算啦,不管主觀感受是啥,大家可以放心誇華爹,因為他的作品無論從所謂專業角度,即人們使用科學方法總結音樂規律然後再評判,還是從玄而又玄的角度來看,都厲害。



愛豆萌主idol


下面就以上問題做以相關回答,不到之處敬請諒解!

華晨宇在這首歌裡運用了磅礴的和聲,華晨宇是一個很會玩和聲的創作者,並且他非常會用和聲來表意。比如《你要相信這不是最後一天》裡溫柔的和聲包裹著華晨宇的人聲,就好像有人在擁抱著你,傳達出了一種溫暖的感覺。而《神樹》和聲的運用含義則更豐富,主歌部分的和聲是一群人在共同呼籲,所以在演唱會的版本里的主歌部分,有些人甚至分不清和聲和華晨宇演唱的旋律,而這正是華晨宇想要的混沌感。這種和聲的運用其實很考驗歌手的演唱功力,因為一不小心歌手就容易被和聲徹底埋掉,要把握住這個平衡的度,其實是有難度的。

這裡要提一下,雖然華晨宇很擅長也很喜歡搞和聲,但華晨宇並不會濫用和聲,該突出人聲的時候他照樣會突出,這是因為華晨宇一直都主張“一切都為歌曲本身服務”。

演唱部分。

整首歌的表現過程中,華晨宇都把自己擺在很渺小的位置。有一點很重要,那營造出了一種,被淹沒在人海卻始終在不斷地用力掙扎的感覺。淹沒感靠的是磅礴的和聲,以壓倒性的姿態撲面而來,而掙扎這點則體現在了他演唱過程中的層層遞進。

第一次高亢表現在主歌部分的直接高八度,如果說前面是呼籲,那麼這次則是直接開始“號召”,然後下一次就是進入撕心裂肺的副歌部分,副歌部分華晨宇特地運用了一種帶有金屬光芒的利刃感的音色,“Never give up”這句撕裂音以嗓音為利刃,試圖衝破這座牢籠,所以整首歌是一種向死而生的感覺。

so綜合和聲和演唱,我們會發現,這首歌很妙的地方就在於,人類匯聚出的和聲越來越磅礴,一直宏大到人類自己不得不出來與之抗爭的地步,也就是說,致使人類抗爭末日的,讓人類瀕臨毀滅的,正是人類自身。這就是為什麼華晨宇會說這首歌其實是環保主題。精進的詞曲咬合度。

“眼淚已經蓋不住哀傷”的“哀”字由原來的一聲轉變成了三聲,這樣的發音會讓這部分更順應旋律走向,更有史詩般的曲折感,19年的華晨宇在追求詞曲咬合度這方面較以往真的精進了不少。另外,要著重介紹一下《神樹》的作詞人裴育,這位也是《好想愛這個世界啊》的詞人,裴育姐姐真滴強!!

循環往復的歌曲結構。

開頭和結尾的循環這點和《降臨》是共通的,《降臨》是西方古典和中國風結合的產物,描述的內容更像是東方的創世,而《神樹》則是一種冰涼的末日感。兩首歌分別存在內循環的同時,在意義上又構成了生與死的陰陽相生關係。若有若無的呼吸聲。

演唱會版本里,副歌部分有一句“眼淚已經蓋不住哀傷”,華晨宇用力地唱了卻沒有發出聲音,不知道你們能不能體會到這種“明明無力發聲卻還要用力掙扎”的感覺。

以上是標誌著華晨宇本人19年在創作上的精進。(其實關注華晨宇的人會發現他真的每時每刻都在進步,無論唱功還是創作,這一切都得益於水瓶座的特質啊!!永遠走在不滿足現狀和愛作死的路上)

但我之所以說《神樹》具有里程碑式的性質,是因為這首歌特殊之處在於:這是一首很華晨宇,但又跳脫了華晨宇本人的一首歌。這首歌是很華晨宇的。

首先是題材。華晨宇身上帶有著一種悲憫的情懷,只是大多是從自我出發。比如《地球之鹽》以自我獻祭的姿態來與上天對話,《神樹》這次則是將自我設定為抗爭災難的命運共同體。

還有很華晨宇的一點就是,華晨宇的音樂,會給人帶來的永遠不僅僅只是好聽那麼簡單,而是傳遞一種甚至多種情緒(當然這個情緒不一定每個人都能get到哈)或者是傳遞一種抽象的畫面。

有的時候這個情緒是慢慢傳遞給聽眾的,而有的時候則是直接以碾壓的姿態直接碾過去的。而且華晨宇傳達的情緒一般都比較少見,一般我們市面上常見的歌傳達的情緒大概就可以粗暴又直白地分為兩種:開心和傷心。而華晨宇的歌其實表意會更多一點,比如《煙火裡的塵埃》這首就是在表達孤獨,但火了以後很多人把它當成情歌來理解……這也沒辦法,大眾最容易共情的還是愛情和親情這些,像上一期《我們》講的就是愛情,就相對來講容易get一些。

像《神樹》就並不是一首聽了會讓人很直接地覺得很開心或者傷心的歌,而是傳遞了一種抽象的感覺,同時還帶有壓迫感和緊張感,甚至有震撼感的。

不過這也不是華晨宇第一次通過音樂傳達出震撼感,但的確是第一次如此直白地就傳達這種“天譴”的感覺。總而言之,這是《神樹》很華晨宇的地方。

但我同時還認為,《神樹》是一首跳脫了華晨宇本人的歌。

要提到這一點,就要提到華晨宇身上最突出的特質:“人歌合一”和“演唱”。因為他熱愛“演唱”的性質,華晨宇是一個很具有畫面感的歌手,他特殊的肢體動作往往會順應歌曲的律動,科技的進步讓我們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只用mp3聽歌了,視覺刺激往往也佔了很大的比重,像第五期華晨宇就運用固定的長鏡頭給我們上了一課,說明了視覺刺激在傳達情緒時的重要性。所以說,擁有華晨宇這樣特質的歌手是順應時代發展的產物。

然而,《神樹》的特殊性就在於,這首歌和《瘋人院》、《七重人格》是不一樣的。《瘋人院》表現的是華晨宇瘋癲且不顧一切也要展現自我的那一面,《七重人格》則完美地契合了華晨宇本人,是他目前最完整的“名片”。這兩首歌都是華晨宇自我的極致,而《神樹》則已經超脫了華晨宇自我,從更加宏觀的角度去描述一個抽象的內容。

華晨宇在注重自我表達的同時,也在觀察著這個世界,甚至在偷偷地觀察自己。而《神樹》,就是他在觀察世界和自己時拋出的問題,同時也是問題的答案。


慢跑的蝸牛VL


目前的神樹只存在海口演唱會版本,三日的舞美使數萬人沉淪在那棵極美極攝人的樹影下,我聽到的,看到的,皆停留在那個時刻久久無法覆盤

而脫離了舞美和萬人屏息聆聽的環境,我通過自己有限的設備重放,聽到了更多細節,但也還遠遠不夠,更多編曲與和聲的細節,更清晰的歌者沉重壓抑的呼吸聲,也許正式音源出來後能看到更多詳細解讀吧

神樹很快就會有官拍live版本,也就是週五的歌手

所以開了這個問題,想把所有關於神樹的問題都集中起來,不分散,太多的提問無法形成良好深入的討論環境,吸引來的人群也不一定會有心認真分析音樂本身

慢慢寫吧,神樹值得一個輕鬆友好不浮躁的討論環境



城市音樂日記



在我眼裡,《神樹》在華晨宇的創作/演唱生涯裡是一首具有里程碑性質的作品。當然,真正代表思想和技術高度的里程碑目前還是《七重人格》。但不妨礙我覺得《神樹》也同樣具有里程碑式的性質。

首先談談《神樹》這首歌本身:

重複的鋼琴單音。

重複的單音會給人到來一種急促感,鋪在底層甚至會讓人有點喘不上氣的緊張感。

巧妙的和聲運用。

華晨宇在這首歌裡運用了磅礴的和聲,華晨宇是一個很會玩和聲的創作者,並且他非常會用和聲來表意。比如《你要相信這不是最後一天》裡溫柔的和聲包裹著華晨宇的人聲,就好像有人在擁抱著你,傳達出了一種溫暖的感覺。而《神樹》和聲的運用含義則更豐富,主歌部分的和聲是一群人在共同呼籲,所以在演唱會的版本里的主歌部分,有些人甚至分不清和聲和華晨宇演唱的旋律,而這正是華晨宇想要的混沌感。這種和聲的運用其實很考驗歌手的演唱功力,因為一不小心歌手就容易被和聲徹底埋掉,要把握住這個平衡的度,其實是有難度的。

這裡要提一下,雖然華晨宇很擅長也很喜歡搞和聲,但華晨宇並不會濫用和聲,該突出人聲的時候他照樣會突出,這是因為華晨宇一直都主張“一切都為歌曲本身服務”。

演唱部分。

整首歌的表現過程中,華晨宇都把自己擺在很渺小的位置。有一點很重要,那營造出了一種,被淹沒在人海卻始終在不斷地用力掙扎的感覺。淹沒感靠的是磅礴的和聲,以壓倒性的姿態撲面而來,而掙扎這點則體現在了他演唱過程中的層層遞進。

第一次高亢表現在主歌部分的直接高八度,如果說前面是呼籲,那麼這次則是直接開始“號召”,然後下一次就是進入撕心裂肺的副歌部分,副歌部分華晨宇特地運用了一種帶有金屬光芒的利刃感的音色,“Never give up”這句撕裂音以嗓音為利刃,試圖衝破這座牢籠,所以整首歌是一種向死而生的感覺。

so綜合和聲和演唱,我們會發現,這首歌很妙的地方就在於,人類匯聚出的和聲越來越磅礴,一直宏大到人類自己不得不出來與之抗爭的地步,也就是說,致使人類抗爭末日的,讓人類瀕臨毀滅的,正是人類自身。這就是為什麼華晨宇會說這首歌其實是環保主題。

精進的詞曲咬合度。

“眼淚已經蓋不住哀傷”的“哀”字由原來的一聲轉變成了三聲,這樣的發音會讓這部分更順應旋律走向,更有史詩般的曲折感,19年的華晨宇在追求詞曲咬合度這方面較以往真的精進了不少。另外,要著重介紹一下《神樹》的作詞人裴育,這位也是《好想愛這個世界啊》的詞人,裴育姐姐真滴強!!

循環往復的歌曲結構。

開頭和結尾的循環這點和《降臨》是共通的,《降臨》是西方古典和中國風結合的產物,描述的內容更像是東方的創世,而《神樹》則是一種冰涼的末日感。兩首歌分別存在內循環的同時,在意義上又構成了生與死的陰陽相生關係。

小細節

若有若無的呼吸聲。

演唱會版本里,副歌部分有一句“眼淚已經蓋不住哀傷”,華晨宇用力地唱了卻沒有發出聲音,不知道你們能不能體會到這種“明明無力發聲卻還要用力掙扎”的感覺。

以上是標誌著華晨宇本人19年在創作上的精進。(其實關注華晨宇的人會發現他真的每時每刻都在進步,無論唱功還是創作,這一切都得益於水瓶座的特質啊!!永遠走在不滿足現狀和愛作死的路上)

但我之所以說《神樹》具有里程碑式的性質,是因為這首歌特殊之處在於:這是一首很華晨宇,但又跳脫了華晨宇本人的一首歌。

這首歌是很華晨宇的。

首先是題材。華晨宇身上帶有著一種悲憫的情懷,只是大多是從自我出發。比如《地球之鹽》以自我獻祭的姿態來與上天對話,《神樹》這次則是將自我設定為抗爭災難的命運共同體。

還有很華晨宇的一點就是,華晨宇的音樂,會給人帶來的永遠不僅僅只是好聽那麼簡單,而是傳遞一種甚至多種情緒(當然這個情緒不一定每個人都能get到哈)或者是傳遞一種抽象的畫面。

有的時候這個情緒是慢慢傳遞給聽眾的,而有的時候則是直接以碾壓的姿態直接碾過去的。而且華晨宇傳達的情緒一般都比較少見,一般我們市面上常見的歌傳達的情緒大概就可以粗暴又直白地分為兩種:開心和傷心。而華晨宇的歌其實表意會更多一點,比如《煙火裡的塵埃》這首就是在表達孤獨,但火了以後很多人把它當成情歌來理解……這也沒辦法,大眾最容易共情的還是愛情和親情這些,像上一期《我們》講的就是愛情,就相對來講容易get一些。

像《神樹》就並不是一首聽了會讓人很直接地覺得很開心或者傷心的歌,而是傳遞了一種抽象的感覺,同時還帶有壓迫感和緊張感,甚至有震撼感的。

不過這也不是華晨宇第一次通過音樂傳達出震撼感,但的確是第一次如此直白地就傳達這種“天譴”的感覺。總而言之,這是《神樹》很華晨宇的地方。

但我同時還認為,《神樹》是一首跳脫了華晨宇本人的歌。

要提到這一點,就要提到華晨宇身上最突出的特質:“人歌合一”和“演唱”。因為他熱愛“演唱”的性質,華晨宇是一個很具有畫面感的歌手,他特殊的肢體動作往往會順應歌曲的律動,科技的進步讓我們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只用mp3聽歌了,視覺刺激往往也佔了很大的比重,像第五期華晨宇就運用固定的長鏡頭給我們上了一課,說明了視覺刺激在傳達情緒時的重要性。所以說,擁有華晨宇這樣特質的歌手是順應時代發展的產物。

然而,《神樹》的特殊性就在於,這首歌和《瘋人院》、《七重人格》是不一樣的。《瘋人院》表現的是華晨宇瘋癲且不顧一切也要展現自我的那一面,《七重人格》則完美地契合了華晨宇本人,是他目前最完整的“名片”。這兩首歌都是華晨宇自我的極致,而《神樹》則已經超脫了華晨宇自我,從更加宏觀的角度去描述一個抽象的內容。

華晨宇在注重自我表達的同時,也在觀察著這個世界,甚至在偷偷地觀察自己。而《神樹》,就是他在觀察世界和自己時拋出的問題,同時也是問題的答案。


小魚影視雜談



是去年我最喜歡的歌曲之一,原本無法開始動手樂評,但是現在決定提筆為它寫些什麼,這些掙扎我想在後面慢慢說給大家聽。

我喜歡這首歌的原因無它,最直接的一點就是它踏中我鍾愛的New Age風格。可以說華晨宇不管多喜歡搖滾,New Age總會如期而至。不管多常用4/4拍,12/8總會如期而至。2018年有,2019則是,音樂風格與編排與想要表達的故事似乎有一絲縷關係,但事實上兩者雖有共通的大段長音與旋律反覆等New Age元素,手法是的極簡化,也是華個人風格的進化。

華晨宇添入自己喜愛的中國風元素,編鐘貫穿的旋律,副歌不走尋常路的和絃。夢幻的和聲,層疊的編曲,襯托的是猶如博斯中第一幅的祥和安寧之感。

相比於的精緻童話,則是搖身一變,蛻下繁華外衣,走極簡泠冽的風格。若說是伊甸園中面對一片混沌初世,那麼則像是身處諾亞方舟望著無盡汪洋,有著絕望感的陣陣寒意。

首先要提歌詞是我喜歡的一個點,個人不喜歡過於華麗的歌詞,的歌詞在直白與文采之中拿到了相對的平衡,相比精簡不少,也精準了很多。

其次個人特別喜愛收藏影影劇的OST, 前半段不同以往,以緊迫的鋼琴單音F3貫穿至末,而後電吉他修飾緊隨,絃樂始終潛伏在底,營造出清冷之感,這樣的搭配讓我想起以冰島為靈感的中以鋼琴作為主樂器與其專輯中對於在絃樂陪襯下,純鋼琴,吉他和電吉他的運用,同樣地直觀展現冰川般北國的寒意。但是這種感覺並非實寫,只是為了映襯故事的寒意,給我的感覺也是如此緊張而嚴寒。接著絃樂漸漸如洪水般淹沒了清冷的鋼琴,電吉他激烈,進入歌曲後半段,4/4突然轉為12/8。這是我個人很喜歡的一個設置,華晨宇很少有曲中轉節奏(如中也只是小段12/8轉4/4),小提琴與鼓化為配器中的主角,絃樂主導全場,在這一刻我的第一想法是想將它套入任何史詩片或者末日片作為宏大的配樂,感覺都毫無違和感。與,等一系列作品中華晨宇人聲模仿電吉他不同,華晨宇單純的人聲,和聲的合唱聲與配器的樂聲完全融合,三者彼此遞進,這是唱與奏交織的盛筵。恍惚間讓我感覺自己聽的是一首純器樂的音樂,但是畫面感卻如海嘯般洶湧地撲面而來。即使去掉歌詞,我們仍能清楚地領悟到歌曲的所描繪的畫面與闡釋的情感,個人認為這才是新時代下的一首優秀的歌曲。

可惜無論還是,這首都只有現場版,因為拍攝的視頻音質有限,不能深入地分析層疊的編曲,使得我即使想寫下關於音樂的分析,但還是因為音質條理不夠全面望而卻步,從而一直希望著等到出單曲的時候再評論此歌。

現在在這疫情隔離,不能歸家的情況下,我同時遇到了種種可怕而抑鬱的事情,傷心地仰臥在床上,反覆思考著絕望糾結的處境,徹夜不能寐。直到跟朋友談論起華晨宇,偶然點開重新去聽。前半部完全契合我心中絕望的情緒,正當我自覺萬箭穿心想要關掉歌曲的時候,歌曲進入第二部分,華晨宇一次次,一次次反覆吶喊“Never give up!”,“Never give up!”,而後傳來多人合唱有力的和音,我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10次的“Never give up!”一遍又一遍吶喊擊打在我的心頭,可以說是直接把我從渾噩的活屍狀態硬生生吼醒,敲碎我絕望的心裡。我為何迷茫?為何抑鬱?我該怎樣面對現實?不,我不能放棄,我不能放棄,我沒有任何放棄生活的理由。忍著淚水再次聽一遍歌曲,它講述的就是完完全全的災難畫面,旋律如此悠長而絕望,編曲如此濃厚而沉重,大如現今正緊迫而無情的瘟疫,小如每人心中對噩事的恐懼與迷茫,我們自身和所處的環境總會出現過漫天瀰漫的黑霧,窒息得自己無法喘氣,但是最終華晨宇的人聲部分還是穿透了厚重的配器,留下一句句“Never give up!”,鏗鏘有力。當樂曲從4/4轉成12/8之時,就如同轉向嶄新的篇章,歌曲的新篇章正是對勇氣的整拾。

雖然這首歌只是華晨宇日常操作,作曲與編曲在他平時的範圍,高潮部分也在他擅長的音域,和絃相對簡單,但是或許正是如此相對簡單的音樂,開門見山地表達它本身的絕望中的勇氣,穿透人心。前有,等同樣表達冷酷之境中炙熱的激情的歌曲,但是我認為超越了它們。它的氛圍更加地冷如冰山聳立,但是衝破環境的熱情卻更加直抒胸臆,更加炙熱激燃。如今隔了第二年我重新聽,在特定的環境下,很幸運能夠獲得音樂之外的新的震撼與心的力量。於是我走下床第一次甩開渾噩地打開電腦,寫下這篇文章。反覆回想起我喜歡的那句話--人類的讚歌是勇氣的讚歌。歌篇翻入積極的一章,我們也該堅定不移,繼續進發。


軟耳兔兔D


自從《歌手》這檔節目新一季官宣之後, 熱度非常高並且播出後大家也很喜歡看。因為這一季參加的歌手都很優秀,其中就有華晨宇。其實他上綜藝節目不多,當初在《快男》出道這麼多年一直在認真做音樂,這次他參加《歌手》還有點意外。

按照華晨宇的水平,肯能在《歌手》舞臺上取得很不錯的成績。現在已經播出幾期節目,他有幾次還獲得第一名,而其他時候名次也不錯。在這檔節目中,他帶給我們很多好聽的歌曲,尤其是最新一期帶來的《我們》就很好聽,而且還是首次翻唱。

最近關於《歌手》第6期的歌單也曝光,其中就看到華晨宇演唱《神樹》。這是他自己的一首歌,並且在去年發佈之後都很喜歡聽。大家都沒想到他會在綜藝節目中演唱,畢竟這是拿手歌曲應該會表現很好。可看到歌單之後,網友不是很滿意。

原來網友不希望華晨宇演唱《神樹》,因為覺得這是很好的一首歌,說不定在綜藝節目中演唱過後會變樣。之前他唱的歌其實就有改動,比如說修音。因此讓觀眾聽到並不完整,所以當知道他演唱這首歌,網友希望不要亂動,讓我們完整聽到。

本來《神樹》這首歌就很好聽,要是有所改動或者修音的話,就會影響到聽到效果,所以網友才不滿意。不過華晨宇既然選擇這首歌,相信他能處理好給觀眾呈現一首好聽的歌。希望下期能儘快播出,都迫不及待想要看到他們的表現。對此你們知道後有啥想要說的?





歡樂的小貝


聽這首歌,第一時間想到的大過濾器理論了 也許人類是幸運的,《神樹》描繪的滅絕場景在其他星球上陸續發生過,宇宙寂滅人類孤獨 也許是不幸,我們也都逃不過宿命,但無論如何,生的希望依舊會《降臨》

達到巔峰後萬物寂滅的感覺, 毀滅,新生。 現場的時候我是坐的筆直,緊緊抓著自己的手聽完的,就那種感覺從頭頂慢慢地蔓延到四肢百骸,真的太震撼了。


UI卓家


這首作品編曲大氣磅礴,和聲極致震撼,歌詞更是極具身臨其境的畫面感,副歌部分不斷重複的“never give up”,是傳達出向陽而生的希望,伴著四面八方燦爛的光,湧動著大愛與悲憫。事實上,這首作品肅穆的色彩中,傳遞的卻是“保護地球”的主題。華晨宇在當下重唱這首歌,似乎也有著別樣的深意,唯有敬畏自然,和諧共生,我們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神樹開花,絕處逢生。

總之一句話,高音很贊!肺活量超大!能吻死個人!


音樂體育課代表


華晨宇《神樹》歌裡差不多平調吟誦,有沙彌誦經的空靈靜謐的感覺。總是很能給人溫暖,給人力量,讓人有所信仰走出黑暗,對生活不再抗拒,也心懷善意愛自己愛世界。

歌曲描述一種矛盾的發展過程,世界與人類自身是如何實現自我的。這與黑格爾哲學的內容非常像。世間萬物在揚棄自我的過程中認識自我、實現自我。

這也是我非常欣賞華晨宇的原因,因為他已經步入對了哲學思考, 他的音樂是他構築的精神世界,被拉進去身臨其境的精神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