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虎妈”有点“虎”

妈妈在家带孩子在现在的社会已经是常态,许多妈妈在生过孩子后,都是辞掉工作,全职在家带孩子。

带孩子的辛苦只有带过孩子的人才知道,从孩子蹒跚学步,到孩子进入小学,然后中学,高中,大学,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对一个人精力和耐心的考验。


这样的“虎妈”有点“虎”

在带孩子这方面,每个妈妈都有自己的方式。妈妈们更喜欢用“虎妈”来形容自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什么样的行为和方法才能称作“虎妈”呢,有多少假的“虎妈”,又有多少真“虎妈”。

假“虎妈”

一、咆哮式“虎妈”

这种妈妈是最常见的,生活中任何小事都可能点燃她的怒火。首先她们对孩子的爱是不用怀疑的,没有不爱孩子的妈妈。只是在面对孩子犯错时,或者作业写错时,她们经常会说一些伤害孩子的话,但是她自己并意识不到。


这样的“虎妈”有点“虎”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小字条上写上,他们觉得父母说的最让他们伤心的一句话。

“你怎么这么笨”

“你看邻居家的***比你强多了”

“你太让我失望了”

“我再也不管你了”

这是出现最多的几句话,当妈妈们说出这些话时,都是随口而来,却完全没有想到这带给孩子的伤害。

语言上的暴力,只能短暂地让不良情绪得到发泄,但是它带来的后果是想象不到的。多少年后,孩子可能还会记得那句让他伤心的话,也许因为这句话,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二、暴力式“虎妈”

还是先给大家讲个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吧。

一天早上,我的邻居着急地敲开了我家的门,她带着她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到了我家,她的女儿眼眶的周围和脖子上起了类似疙瘩一样的东西,一片一片的,看着挺吓人的。她说让我陪她一起上趟医院。

到了医院后,医生看了这个小姑娘一眼,就问了妈妈一句话,孩子是不是情绪有大的波动。这个妈妈支支吾吾的说,早上她收拾书包的时候,找不到昨天写的作业,我就顺手打了她一下。医生说,病因找到了,这个疙瘩没有事,不是疾病原因造成的,以后尽量不要让孩子激动和打骂孩子,不然这种情况还会出现。

我的邻居就是一个典型的暴力型“虎妈”,孩子一旦犯错就会招来一顿打。我曾劝过她不要这样打孩子,但是她说,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听话。


这样的“虎妈”有点“虎”

发生在周围的有很多类似的事,这件事的后果不是很严重,但是我们经常会听到或者见到,因为家长的暴力行为,造成孩子受伤,离家出走,甚至自杀。

假“虎妈”出现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

现在社会的攀比风气太重。家长们一见面都是在比孩子,比教育环境。在这种大环境下,家长们的压力增大的同时,把自己的压力转嫁到孩子的身上。这种压力在处理不当的时候,会转变成暴力行为。

二,家庭原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全职妈妈的辛苦,和不被理解,长期的压抑,找不到情绪的宣泄口,在教育孩子方面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带出来。

三,教育方法

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出现问题,没有系统的教育方法,只是一味的打骂孩子。


这样的“虎妈”有点“虎”

做妈妈容易,做一个好妈妈不容易。怎么样才能当好“虎妈”而又不那么“虎”呢

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调整好心态。

孩子是自己的,不是用来攀比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

在孩子还不能决定自己的价值取向的时候,你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他

什么时候都不要使用武力,因为你控制不了你在愤怒时下手的轻重

帮助孩子选择一个兴趣,并坚持下去

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和孩子在一个世界奔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