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結構的三十個小竅門

楷書的字體規規矩矩,正正方方,有一定的模式一定的規格,這種模式、規格是非常適合初學者去學習的,也是被初學者容易接受的一種字體。另外,楷書不像行書的行雲流水,也不似草書的瀟灑飄逸。楷書它也有自己的沉穩大方、寬容乃大。所以,讓我們來看看,如何才能把楷書寫的更好呢?

1、橫平豎直

我們平時所講的"橫平",指的是橫畫平穩,並非水平之意。橫我向右上斜5--10度,在書法上叫"取斜勢"。"豎直"指的是豎畫挺勁,也並非垂直之意。根據字形可斜、可正、可曲、可直。­如下圖:­


楷書結構的三十個小竅門

2、上緊下松

字形上部筆畫較緊湊,下部較疏朗。­­如下圖:


楷書結構的三十個小竅門

3、上開下合

口字,或帶扁形口的字,如山字底、草字頭等,都應上稍寬而放,下稍窄而收。­­如下圖:


楷書結構的三十個小竅門

4、上收下放

字下部有撇、捺及長橫等伸展筆畫時,上部結構單位應收緊;下部應左右伸展以託上,稱作"地載"。如下圖:


楷書結構的三十個小竅門

5、上放下收

字上部有伸展筆畫時,下部結構單位應收緊;上部左右舒展,以蓋下,稱作"天覆"。­­


楷書結構的三十個小竅門

6、伸左讓右

為讓右,字左旁的橫畫被豎畫分割為兩段者,左長右短。­


楷書結構的三十個小竅門

7、左細右粗

字中多條豎畫排列時,左豎較細,右豎較粗。­


楷書結構的三十個小竅門

8、左短右長

凡有長口框的部分,左豎短而佃,右豎長而粗。­


9、左斷右連

口框或兩縱向筆畫之間的小橫,一般連左豎,而不連右豎。如果有中豎穿過小橫時,通常小橫在左右兩豎間懸空。­


楷書結構的三十個小竅門

10、左小上提

左右結構中,當左小右大時,左小者宜在右大者中間稍偏上。­


楷書結構的三十個小竅門

11、右小下落

左右結構中,當右小左大時,右小者宜居左大者中間稍偏下。­


楷書結構的三十個小竅門

12、左窄右寬

左耳狹窄且稍短以讓右;右耳稍寬且 懸針豎長以配左。­


楷書結構的三十個小竅門

13、左垂右懸

字中有多條豎畫時,左邊豎不能寫成懸針。­


楷書結構的三十個小竅門

14、左顧右盼

注意左右各結構單位及小筆畫的形態,使之生動,聯繫密切。­


楷書結構的三十個小竅門

15、左右對稱

以中豎為準,左右筆畫長短、高低、寬窄協調,以求均衡。­


楷書結構的三十個小竅門

16、左下、左上包圍,內部稍偏右

左上包圍或左下包圍時,內部結構宜稍偏右書寫,使整字重心居格中。


楷書結構的三十個小竅門

17、右上包圍,內部稍偏左

右上包圍,內部結構單位宜稍偏左書寫,使整字重心居格中。­


楷書結構的三十個小竅門

18、撇低捺高

撇尖與捺尾的連線為一斜線(另左右兩點寫不法與其相同),這也與取斜勢有關。­


楷書結構的三十個小竅門

19、空檔均勻

有多橫或多豎排列時,儘量使上下或左右各個空檔均勻。­


楷書結構的三十個小竅門

20、鉤對中心

彎鉤和橫折斜鉤,其鉤尖的頓筆位置對準或接近本結構單位或本字中心線為佳。­


楷書結構的三十個小竅門

21、四周平穩

凡帶方框的字,外框平穩方正,不能傾斜成平行四邊形狀。­


楷書結構的三十個小竅門

22、內滿偏左

方框內的結構單位應占滿內部空間並稍稍偏左。­


楷書結構的三十個小竅門

23、無畫包豎

當口內無筆畫時,口框右下角橫伸出以包豎。­

24、有畫包橫

當口內有筆畫時,口框右下角豎伸出以包橫。­


楷書結構的三十個小竅門

25、交叉居中

撇捺交叉點宜在本結構單位或本字中心線上。­


楷書結構的三十個小竅門

26、捺不重複

凡有兩捺以上存在時,只須伸展一捺,其它變點。­


楷書結構的三十個小竅門

27、筆斷意連

雖然筆筆獨立,但務使上筆與下筆之間,運動軌跡自然,有一內在聯繫。­


楷書結構的三十個小竅門

28、撇尖進框

由上撇下框組成時,一般撇尖插入框內。­


楷書結構的三十個小竅門

29、內收外放

中間聚攏,字外圍疏散放開,與顏體字相反。­


楷書結構的三十個小竅門

30、撇起豎右

在有豎與撇相連的字中,撇的起筆位置一般在豎的右邊。­


楷書結構的三十個小竅門

看了這些小技巧,那就拿起筆,勤加練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