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门关的由来


鬼门关的由来


人们对鬼门关一词并不陌生。通常是指人间通往阴曹地府的必经关隘。如人在遇到病危或发生事故等,身体受到严重伤害,失去知觉,意识模糊。当又苏醒后,都会说:"差点过了鬼门关!″这样的话听起来有点瘆的慌、不吉利,并带有迷信色彩,但这纯属人们臆造出来的。那么你是否知道在现实中,还真有鬼门关这样的地名呢?甚至不止一处。

一是在今山西浮山县北。《方舆纪要》卷41浮山县:鬼门关"在县北,出绛州之间道。"

鬼门关的由来


二是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北。《方舆胜贤》卷57夔州:鬼门关"在奉节县东北三十里″,也叫石门关。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1045年8月9日一一1105年5月24日),在《山谷集》卷5《竹枝词》中写道:"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九度明,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

鬼门关的由来


三是在今广西北流市与玉林市交界处之天门关。《旧唐书.地理志》北流县南三十里有两石相对,其间阔三十步,俗号鬼门关。"

以上现实中存在的鬼门关,在历史上广西北流市的最为出名。

鬼门关的由来


据《辞海》记载鬼门关古关名。在今广西北流县西介于北流和玉林之间,这里双峰对峙,中成关门,其间不过三十步。由于地处热带、亚热带潮湿环境,古时候的中原人到这里就是一条死路,因为这里瘴气滋生,蚊虫鼠蚁繁多,在夜里又被一团白雾笼罩,雅雀悲鸣,甚是可怕。古时侯这里是通往钦、廉、雷、琼诸州及交趾的交通要冲。因这里很容易滋生"瘴疠"病,时常侵害过路人的生命安全,遂令人感到无比凄楚和绝望。谚曰:"鬼门关,十人去,九不还″。

鬼门关的由来


在我国历史上,由于从汉朝到宋朝的皇帝都喜欢把鬼门关作为谪配罪徒,流放遭贬斥大臣的重要地方,有很多历史名人从这鬼门关经过,并死于瘟疫。

广西北流鬼门关地处岭南交通要隘,从原始兵器时代开始,就已经显现出其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

鬼门关的由来


东汉建武年间,伏波将军马援就在此屯兵。当时已经纳入大汉版图的交趾郡(今越南境内),因交趾太守苏定被法办,他的妻子是交趾雒将之女,名叫征侧,为报夫仇与其妹征贰二人举兵反汉。交趾当地官兵无法剿灭叛乱,于是快马急奏朝廷。光武帝刘秀遂封名将马援为伏波将军统领五万大军南征。马援率军来到鬼门关时,已人困马乏,前面关山重重,瘴气萦绕,马援立即下令,部队停止前进,就地休整。等到备足粮草后,挥师南下,与征家姐妹交战与浪泊。马援大获全胜,斩杀征侧征贰,并传首洛阳。在凯旋之时,汉军浩浩荡荡返回"鬼门而立碑,五里而歇马。″今天在鬼门关歇马岭,人们仍然依稀看到当时马援军队的屯兵痕迹,立碑石龟尚在。

鬼门关的由来


到了唐朝,在著名的"牛李党争″中,宰相李德裕失势,被贬到海南,曾写诗一首:"一去一万里,千知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从李德裕的诗文中,我们就可以想象到过鬼门关时的环境荒僻及路途艰险。

鬼门关的由来


在宋朝,大文豪诗人苏东坡,因写诗讽刺宰相王安石,被贬到海南儋州。当时已经62岁的苏东坡,在儋州生话了三年,直到公元1100年宋哲宗死,宗徽宗赵佶继位,苏东坡的人生才有了转机。当他北还,再次过遐迩闻名的鬼门关时,激动的欣然吟诗多首。并在登筏北归的地方,建立了一座"景苏楼",将乘筏北归的形象镌刻入石,镶在山壁,以万世景仰。该石像至今保存完好,成为北流的一道人文景观。

鬼门关的由来


在南宋中期,由王象之编纂的一部地理总志,叫《舆地纪胜》中可以看到鬼门关的有关记载,当时叫做桂门关。明朝宣德四年(1429年)被改为天门关,有人在山的东侧右壁上刻"天门关″三个大字,至今仍赫然入目。

鬼门关的由来


明朝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崇祯十年(1637年),他从广西陆川经塘岸至北流考察地理。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记载:"鬼门关在北流十里,颠崖遂谷,两峰相对,路经其中,谚所谓`鬼门关,十人去,九不还′,言多瘴也。″其实,从唐代起,鬼门关就已经出现颇多诗人吟咏之列和"天涯海角"并驾齐驱,名扬天下。明朝时的广东人朱琳,他从琼山县卸任后北返,写了一首《出鬼门关》:"北流仍在望,喜出鬼门关。自辛身无恙,从教鬓总斑。昔人多不返,今我独生还。回首琼山县,昏昏瘴雾间。"该诗人尽情释放着狂喜与激动,似乎他远离的不是鬼门关,而是那扇生死荣辱之门。

无数事例证明,在古时很多的文官被贬至边远的地区都要经过这里,多数人因为熬不过这里的恶劣环境而丧命,所以把这里称为鬼门关一点也不过分。

鬼门关的由来


古代广西北流的鬼门关经过了几个朝代的开发,最后在明代改造完成。山峰依旧清秀高耸,但早已没了以前的恶劣环境。之前的鬼门关也已更名为"天门关″。三个崖刻的大字十分醒目。天门山与龙狗岭山脉相对而立,直指云天,至天门山处紧收狭窄,成为古今交通要道。现在新修的玉(林)北(流)柏油公路从这里穿过,再也见不到旧时鬼门关那恶劣丑陋的容颜,早已成为了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