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肉体来自父母,那我的意识来自哪里?我为何会思考,驱动我现在打字这个动作的是什么,记忆又储存在哪里

纯名_亦


看到此题~~打一个冷颤出了一身白毛汗~~!

此题无解~,凡能解者并得到认同皆是误解~!为何~~活人和意识无法分离~~如果识意与肉身分离只能出现两种明显状态:一种是植物人。一种是疆尸。再一种是睡死过去,(修行人可进入禅定状态)~再解释就是哲学上的形而上学式的逻辑推理解释~没用~一般人弄不懂,二般人能弄懂但象精神病患者~(俗话叫~疯子)~!谁和疯子抬杠?哈哈哈😄!~~~所以~做人就把做人的最基本的道理~德行,职责,义务尽量的完善好~就己经很了不起了~!


风影飘飘荡荡you悠悠


先不说你,不说人类,先看看其他事物。

多数人都应该有电脑,没有电脑的也用过电脑。但你想过没有,电脑的“肉体”(各种硬件)来自人类制造商,那么电脑的计算能力来自哪里?电脑的各种软件又储存在哪里?电脑的“记忆”(储存的数据和使用痕迹)又储存在哪里?

电脑本质上是由一堆“废铜烂铁”组成的,但为何废铜烂铁没有任何计算能力呢?

简单说,组成结构的不同,解释由同样的元素组成的物质,结构不同,表现出来的形式也不同。钻石不就是碳吗?但石墨也是碳,木炭主要成分也是碳,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

电脑其实与人类有很多相似之处,硬件就像人类肉体,而软件就像人类的意识和思维能力。人脑神经元是非常复杂的,数量也是极其庞大的,数量庞大的神经元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稍微有任何异常情况的出现就会导致一个人彻底成为“痴呆症”。

电脑的CPU就相当于人类的大脑,CPU的精细程度我们都有所了解,任何微小的损坏都会使电脑彻底陷入瘫痪,没有CPU发出指令或者发出错误的指令,电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而人类的意识也正是来自于我们的大脑,当受到外界某种信息刺激后,大脑神经元会做出反应,然后传达给身体各个器官执行相应的动作。

当然像人脑这种具有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器官也是经过非常漫长的时间才进化出来的,地球上最早的原始生命出现在大约35亿年前,也就是说,经过了35亿年的漫长演化史,才形成了人脑这中能够思维同时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器官。


宇宙探索


这个问题,从古至今不知困扰了多少圣哲。就是到了科学发达的今天,也无法完全揭开意识的神秘面纱。

从西方的灵魂到东方的魂灵,再到现代医学的脑神经学说,及现代物理学的量子能量等等,虽然成果纷呈,但争论不休的局面也是蔚为大观。

一、当代医学对意识起源的推断

人的产生,首先是受精卵,精子和卵子都是脑垂体分泌FSH激素后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机能的产物,是物质的,精子一般3天即可成熟,而卵子一般每月成熟一次。卵子是在女性卵巢中卵泡内发育的,成熟后挤破卵泡游离于输卵管中,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在着床5天左右,受精卵底部的中心部位形成一道管,医学上称之为神经管,神经管随着进一步的分化和发育逐渐分化为大脑和脊椎,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DNA起到了非常的关键作用。人类的基因存在于人体的所有细胞中的染色体上,受精卵染色体在碱基互补的复制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细微错误。正是这种错误才形成了每一个个体的唯一独立性。特别注意,受精卵在3~4周这段时间内是胎儿脑神经管闭合发育成为脊髓的重要时间,要特别保证叶酸等物质的摄取,否则可能导致神经管无法正常闭合而造成脑部和脊髓发育缺陷的后果,这样看来其外部物质在意识形成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若一切顺利,神经管最终构成完整的中枢神经系统。

现代医学研究,成年人的脑细胞数大概在120-140亿之间,这些脑细胞与突触神经连接在一起形成相互一个异常复杂的神经网络,互相渗透、分工、合作,形成一个特殊的能量体--人脑意识,对于胎儿来说,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对外信息的接收,逐渐产生朦胧意识及出生后对外界的适应而产生的自我意识。

综合看来,人的意识一部分是潜在的DNA中的遗传而来(潜意识),大部分是现实世界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应,这种反应又被加工成新的信息储存于DNA中,以便繁衍后代再次遗传。

二、哲学对意识的认识

1、西方古代哲学意义上的灵魂

在古代,无论东方或者是西方,都认为灵魂是不朽的,人的意识等同于灵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前人的基础上创设了灵魂理论,认为灵魂属于精神,与肉体的物质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人们因为"灵魂不朽"而朦生对现世罪过的畏惧心理和对来世幸福的期盼,其主要意义是对社会伦理学产生了极积的影响。

至于灵魂的来源,他们并没有去探讨这种意识或者灵魂是如何产生的机理,而常常是借用了神话体系给出一个不可捉摸的源头,柏拉图在《蒂迈欧篇》中谈到宇宙生成时说:

蒂迈欧说创造主为每一个星体都创造了一个灵魂...神把某些灵魂放在地上,某些放在月亮上,某些放在其他的行星上和星卒上,而让众神去塑造他们的身体。

人类在社会中所做出的种种行为,都是在灵魂的驱使下而做出的。它的记忆包括其知识存储在其灵魂里这种特殊精神体里,人们所受到的教育只是唤醒原来固有的知识系统。

2、古代中国哲学对灵魂的认知

中国传统讲的是魂灵,也是灵魂的另一种叫法,最早《左传·昭公·昭公七年》时有这样一段话:

及子产适晋,赵景子问焉,曰:「伯有犹能为鬼乎?」子产曰:「能。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

文中的子产是春秋时郑穆公的孙子,赵景子是春秋普国的卿。公元前543年,郑国的卿良霄(字伯有)专权,惹起众怒而被诸多大夫群起诛杀,后传说良霄死后变为厉鬼作祟,郑国人都很害怕,公元前535年子产出使普国,所以赵景子就问:“伯有还能做鬼吗?”,子产说:“能。魄,是人始生下来形体所产生的阴气,魂是相对应的阳气。”,这样一来,意识的精神层面分为了阳阴两面的魂魄了。

东汉中期的《大戴礼记》记载有:“阳之情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阴之精气的魄被灵替代了。魂魄就变成了魂灵的由来了。这样一来,与西方灵魂的译法上只是存在着次序上的不同,但实际上是一回事。基于此,魂灵产生于母胎之气,死后为鬼也依然有魂灵。

差不多同时代的老子在《道德经》中提过“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稍后的屈原在《楚辞.远游》有“夜耿耿而寐兮,魂营营而至曙......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其“魂营营”、“营魄”都是“魂魄”或魂灵的意思。

这些都说明对魂灵产生于母胎的认识。但如何产生,清末刘师培认为老子的“魂营”的营取自于《黄帝内经》中《素问篇.调经论篇第六十二中》“取血于营”的“营”。营卫之说,在当时的医理中表示阴阳之气,魄为阴之气,魂为阳之气,《黄帝内经》的《灵枢篇》营卫生会中又有:

人受气于谷,谷入子胃以传于肺,五藏(脏)六府(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

这个气理应同“氣”,从古代道家与医学的观念来说,人们吃谷物之后而有生命呼吸作用之氣”。若“营”取源于其意,则可以看到,意识体受于母胎,亦是来源于谷物之气为基础的运化产生来而。而万物之源头为宇宙之“元炁”,“炁”是一种形而上的神秘能量(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这和现代科学提出的宇宙能量不无相通之处。而在养生和医疗上具体化现在“受气于谷”上。

所以这个意识就是中国古代所指的魂灵,其产生母胎,从古代医学角度看是一种神秘的“元炁”能量所转化。

3、唯物论的意识来源--对物质的客观反映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产生的,是客观存在的,可以通过人的意识反映出来。那意识呢?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两者的关系说的再明白不过了,物质是第一性的,有了物质为基础,才谈得上意识。当然这是从宏观而谈的,对于个体,从上述医学描述的观点,就是一个佐证。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生与死》(后收录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第570页 人民出版社 1973年8月)说:

无论什么人一旦懂得了这一点,便会摈弃灵魂不死的任何说法。死亡或者是有机体的解体,除了组成有机体实体的各种化学元素,什么东西也没有留下;或者还留下某种生命的本质,即某种或多或少地和灵魂相同的东西,这种本质不仅比人、而且比一般活的有机体都活得更久。因此,在这里只要借助于辩证法简单地说明生和死的性质,就足以破除自古以来的迷信。生就意味着死。

从上面的论述中,并不否认人死亡后的可能留下的意识体,但“摈弃了灵魂不死的任何说法”,只是这种意识体可能“比一般活的有机体都活得更久”,人的意识产生还是以物质为基础的重新产生的结果。

三、现代物理量子学说对意识的审视

1、现代量子学说的意识模型

20世纪,量子理论的发展,使人们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考察意识的问题,量子力学的重要创始人——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博士,在19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感叹道:

我对原子的研究最后的结论是——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物质是由快速振动(低频振动)的量子组成!

很显明,他不认为量子是物质,物质只是量子的一个虚假的现象而已,或者说按物质的定义,量子不属于物质。然而在接下来的言论中更是令人惊愕,

所有物质都是来源于一股令原子运动和维持紧密一体的力量,我们必须在认定这个力量的背后是意识和心智,心识是一切物质的基础。

量子的客观存在,然而物质之所以成为物质,是意识的作用,意识力从而使量子高速振动令原子运动和维持紧密的一体的力量。这不禁让人想起王阳明的一段话: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从这里再看意识的产生,已摆脱了历来以来的物质的纠缠。

量子的低频振动形成物质世界(如桌子、飞机、山河大地等)由背后的意识和心智所决定,而意识和心智等无形的精神世界是由量子的次高频振动而形成的;一下子把物质和精神合二为一了,物质和精神是量子的一体两面,想到了佛家所讲的“非一非异”的论断,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量子亦只是一个概念或称之为名言假例,定义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很多物理量如电荷、能量、角动量、自旋等也都表现出这种不连续的量子化现象,这种不连续的基本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常称为量子,所以量子的来源不尽相同,但本质相同,不同物理量的量子如何形成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而有趣的事情。

这样一来,物质世界就是量子低频振动后加之意识力的结果,意识是次高频能量,而次高频能量来源于高频宇宙,这种次高频能量团(类似于灵魂)在受精卵中聚合形成意识,并随着生命的循环,不断的释放、轮回或解脱,其解脱的过程就是次高频能量在低频宇宙中的一个提炼回收到高频宇宙的过程。而这个提炼过程场所所呈现的场景是一个虚假性反应现象而已。

所以,意识并不是以物质为基础,而且是宇宙能量的一部分,并且是提炼回收中的一部分。

2、现代量子科学对唯物论的怀疑与修正

如上所述,现代物理学特别量子力学的发展,使唯物主义的基石发生了一些令人想像不到的变化。首先是质量守恒定律出现了新的变化,我们发现高速运动物体的质量并不守恒,而是随其运动速度而变化,当达到一定速度时,质量明显增加。像一些微粒子,达到光速其质量可增加数倍。又发现了现实物质世界的实物和场也可以互相转化,现代物理已把场也纳入到物质的范畴,在佛教哲学中的物质分类却有着更加细化的体现,在《俱舍论》讲到无表色,连同信念之类的也纳入到色(物质)的范围。

这样一来,能量守恒也存在着同样的变化,爱因斯坦就把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两条定律通过质能关系合并为一条守恒定律,即质能守恒定律。

而在唯物主义看来,像闪电、磁场、念力等无法用实物表示的一般作为自然现象或精神现象进行处理了,从这个角度考察,质量转化为能量,实物转化为虚有的现象,意味着物质的实在性并不是普遍的真理。

唯物论如何扩大物质的外延,如何按现代量子观念来看待人的意识,意识与物质的对立统一,只是量子在不同条件下呈现的不同表达形式,这些反映在哲学上,如何更好地指导科学实践,也是面临的一大课题。

比如唯物对物质的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但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有些显然超出了传统物质世界的范畴。那意识的来源也就更加的扑朔迷离。

如此一来,唯物和唯心至少在某一层面存在着交集。这是不是为人类新哲学的产生诞生奠定了基础。

四、宗教学的意识总观

人们认识世界的路线是沿着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哲学——宗教的路线图前行的。随着科学的进步,为哲学思辩提供更为坚实的宏观基础,也将重新审视宗教的内涵。

我们常把宗教当作一种迷信的颠倒的世界观,并常和神学搅混在了一起。实际上这是我们的误解,宗教有着其内在的普世核心价值,也为人类的和谐做出过巨大贡献。

在宗教关于灵魂的认知上,总体表现为三种形式:

一世论:人类的灵魂的随同肉身,都将随着死亡而消失,其意识的产生将是一个重新生发的过程,但对于意识的产生上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如我国古代人死如灯灭的提法,趋近于朴素的唯物论,意识就是对外界物质世界的反应,而小乘佛教的二果罗汉的灰身灭智,以将肉身焚烧成灰、将心智灭除以远离我们称之为灵魂的意识,不再受这个灵魂的牵绕,比如二祖阿难尊者,于恒河中踊身虚空,以大风吹散身躯,灭智而去。从个体上讲不再承受现实世界灵魂轮回的痛苦,也属于狭义的一世论,但其魂灵的来处,还是与三世论脱不了干系。

二世论:基督教的生死观是明显的二世论,人生是上帝创造的,灵魂也是上帝所赐,人死亡后将到另一个世界,等待世界末日的到来,由上帝宣判去住天堂,或者地狱。我国古代也有部分地域性宗教或民俗属于二世论,其意识或灵魂的来源也是上天赐予,人死后即将去到另一个世界——阴间,在那里和故去的亲人团聚。

三世论:三世论的宗教,比如道教、佛教,以轮回的形式确立了三世观,人不断地在六道中轮回,其灵魂也是不变的。

五、特殊的宗教与哲学的交集--佛教的中阴

因为佛教的意识主体涉及到宗教和完整的哲学体系,并且夹杂了心理学科的成份,所以把有关意识的论述单独剥离在此单独作为一节。

1、无我造成的尴尬

佛教虽然属于三世轮回生命观,但佛教的意识体和其他宗教所谓的灵魂并不是一回事,佛学所讲的意识只是其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等同于我们现有科学认定的意识,佛教的意识是随时生灭变化的,在人死亡后并随之而消亡,在人出生时而生成。

佛学没有灵魂之说,这在佛学的发展史上产生了一个大的危机,原始佛教宣讲人无我,这是反对婆罗门教的产物,人是由因缘合和而成,没有一个所谓的我,就像一台电脑是一堆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没有一个永远不变的称之为电脑的东西,电脑只是一个假名而已。

但是佛教又以三世因果学说为基础,没有我,谁来充当轮回的载体?所以,人没有我,又要承担轮回,佛陀在世时,居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复,是一件让人很不可理争的事情。

2、补救和挖掘

佛教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到了部派时期,犊子部提出了人有一个补特迦逻,它在人的转世中起到载体的作用,后来传到汉地,称之为魂灵,而不是叫灵魂,这在前面讲过,也是套用中国古代的一种说法。

佛教到了大乘阶段,从般若学到中观,特别是瑜伽行派有宗进一步发展,从《阿含经》中挖掘出意识的超级识,把人的识分成了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在唐.玄奘《八识规矩颂》中对第八识描述为“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真正的轮回承载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即等同于现代科学的意识。人在死亡后,前七识依次慢慢消亡,到了现代医学认为的真正脑死亡后的一段时间,阿赖耶识还存留在人体一段时间,大约8-48小时不等。因为阿赖耶识在人死后最后离开人的肉体,出生时最先到来,即有“去后来先作主公”,就是说它才是人的真正主人公,相当于现代词汇中的灵魂或者意识体。

3、意识体在轮回中的过程

这个第八识(阿赖耶识)是存储一切记忆的仓库,能造作前七识,包括意识。佛教修为达到灭掉意识时,第七识就不复存在,而第七识就是我执的原因,这样一来就是无我了。但无我不等于没有第八识,这样看来,我们现代医学所讲的意识,大概相当于佛教中所讲第八识“阿赖耶识”,而并非由阿赖耶识转生的第六意识。

人死后的阿赖耶识称为中阴身,相当于魂灵,是指死去到下一次出生之前的生命载体,在《佛说入胎经》讲的比较详细。

中阴身具有五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能乘空而去而丝毫不受山河大地等有形物质的阻隔,运动也极速,即使相隔万里,也能感应到跟自己有缘的一些受胎机会,并且刹那即到。所以说,如果有女人的排卵期到了,她身边就会聚集着来自各地,等着入胎的中阴身。

按照佛教的说法,这个入胎有诸多方面的限制,有生理上要求,也有功德方面的要求,这就是神秘主义的一面。等各方面因缘条件成熟时,配合父精母血而成受精卵,则中阴身即潜入受精卵,随之受精卵到达子宫,完成入胎。

所以在佛教哲学里,阿赖耶识完全是独立的存在,只是外在加入到人的生命过程之中,受精卵也好,以及后来发育胎儿也罢,以至于成人,其肉体只不过是其意识体宿主而已,佛教称为色壳子。

这种意识的形成,以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为基础而进行的,类似于灵魂,且在修为的过程中,认识到世界的虚假性和破除我执的基础上,达到明心见性,而跳出三界,这和高频世界的意识说学有高度的相似之处。

六、记忆的存储与人类的思考

实际上,只要解决了意识体的出处,记忆体的存储一般也就存在于意识体之中了。例如,对于灵魂来讲,其记忆的载体就是这种高度统一的精神体,而对于现代医学来讲,存在于胞细包中并转存于人的DNA之中,类似于电脑中缓存和硬盘的关系,而对于现代高能物理学和人的生命科学来讲,是量子化的能量体中,从佛教哲学来讲,八识的阿赖耶识作为一个记忆的仓库,收纳一切记忆和行为的种子。

人类的思考就是来源于记忆的素材(包括DNA的遗传)所构建的知识结构,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的机理反应,这种反应并随着进化衍化为不同区域性的功能(如语言功能、运动功能等),根据已有知识的判断,发出一系列的指令,指挥机体作出种种行为。

这些学说和现代脑科学的发展,各有其合理的部分,不同程度存在着交集,矛盾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意识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之前,各种假说的提出都是正常的,当然受到历史和技术的局限,即使是当代,有些见解看起来比较科学与先进,仔细分析也是循着前人的道路,用旧瓶装着新酒罢了,所以要真正的揭开其记忆的神秘面纱,还要一段遥远的路要走。

总之,我们的肉体和意识,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更能从多维度地看待这个问题,现代物理已揭示了物质和能量的相互转化,那么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也许是途殊同归,只是在不同维度的不同的呈现特征的组合,这个世界也许是个假象,而意识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操纵者。

以上浅见,欢迎批评指正,欢迎评论!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点赞!


佛学漫话


佛法完美解释了您的疑问。

驱动你现在打字这一动作来源于你的“意识”。

佛法唯识论中,把识分为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你的记忆来源于你的第八识“阿赖耶识”。

我们生生世世经历的一切,都存储在阿赖耶识中,就像一个无限容量的存储器。


虚空


试答:

狼孩大家应该都知道,一个从小与人类隔绝,由狼群养大的人,后来给人类发现,但无论如何也无法和人类沟通.因其有的是狼的意识而无人的意识.

历史上曾有某国的宫廷争斗,把帝系婴儿与世隔绝囚禁起来,单给予维持生命的必须条件,长大后完全成了白痴.

由此看来,人的意识按着人的成长轨迹,首先来自家庭,然后来自学校,再后来自社会.经历丰富的人其意识也一定会比较丰富.试想一个没上过学的人长大后,一个没结过婚的人老年后,一个没工作过的人晚年后,当他们与上过学,结过婚,工作过的人相比,其意识差别将是很大的.

总之,意识来自社会.至于为何会思考,驱使你打这些字的起因归根结底都是你所成长的这个社会.如果你是一个狼孩,你只会想着吃羊.


无有和有无


4,不要将你自己认同于身体,若你将按住至上意识中,你立刻就会快乐、平静并摆脱束缚。

~~~躯体是什么?躯体是由土、水、火、风、空五大元素构成,这具躯体包含不同层面,即粗身鞘,能量鞘,心意鞘,智性鞘,喜乐鞘。不认同躯体就不认同躯体的众感官,不认同粗身鞘,能量鞘,心意鞘,智性鞘,喜乐鞘,不认同或不期待众鞘或众感官带来的欢乐与痛苦。认同躯体就认同躯体形象,胖瘦,精力充沛或不足,认同心意中的各种想象对象,认同名声,权利,爱欲,观念,认同享受和痛苦等等。

只有从灵性的角度都放下这种“认同”,才算真的放下了身体。一旦放下对身体的认同,没有了私“我”,没有了黑暗的遮蔽,没有了无明的遮蔽,也就摆脱了物质自然三种(善良,激情,愚昧)属性的控制,也就会自动按住在至上意识中。按住至上意识是什么?是快乐,是平静,摆脱束缚。

5,你不属于婆罗门,刹帝利;也不属于其他任何。也不属于人生四行期之中,你不为感官所感知。你不执,无形,是一切的目击者。(知道这些)你就快乐。

为什么真实的身份不能被眼耳鼻舌身意这些内外感官所感知呢?因为你“无形”。“无形”的你如何可以被感官所感知呢?“你”是“目击者”,你超越一切感知。

但是,我明明感知到自己的存在,我高兴,我悲伤····知道了你是目击者,你就快乐。那么,什么时候我们有行为者和享受者的感受呢?

当人认同于智性的评价,行为者的身份就得已保持。当人认同心意的价值时,享受者的身份就得已保持。所以认同心意和智性,我们就会涌现出“行为者”和“享受着”这种感觉。在这种感觉影响下,就在我们之中成为了私我。当我们终止了对心意和智性的认同,“私我”就消失,人就会快乐和喜乐。这一快乐不是“获得什么”或者“满足欲望”而来的快乐。而是快乐本身,一切因着你而快乐,灵性的快乐。

6,遍及一切的一啊,美德与恶行、享乐与痛苦都出于“心意”,而非出于“你”。“你”即非行为者,也非享受者,你确实是永恒自由。

美德和恶行分别源于正确和错误的行为(业报)。而享乐和痛苦则是美德和恶行作用于心意的自然结果。之所以有美德和恶行,享乐和痛苦存在,是因为有私我。只要这个私我作为行为者发生作用,采取行动,就会有善行和恶行。只要这个私我作为享受者出现,就会感到幸福和痛苦。然而,你即不是行为者,也不是享受者。这些都来自于心意,是心意的波动。是心意的感受。所有的美德和恶行,所有的享乐和痛苦都是因为私我。他们与真的你无关。因此,摆脱私我,你就纯粹,永远自由。



博伽梵歌奉爱瑜伽


哈哈,题主童趣未灭,提出一连串象“十万个为什么”一样有趣的科学问题,想必没有哪位“高人”能科学地简短地回答你的提问吧?“我的意识来自哪里”“我为何会思考”“驱动我打字这个动作的是什么”“记忆储存在哪里”?这是生命科学家们至今尚未完全彻底搞明白的十分复杂的系统科学问题,也许二三十年后就会有准确解答了,题主耐心等待吧!题主求知的精神值得敬佩,祝天天开心快乐[祈祷]!


品魏WZH


意识来自灵魂。灵魂浸泡在肉体里。一旦肉体消亡,灵魂脱出,飘出体外。灵魂像一颗种子,飘于空中,在适宜环境下重新以受孕方式投胎出生。有些人会记得前世发生的事情。天道间有六道。包括: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道,饿鬼道,地狱道。修善者,得天道,人道。作恶者坠入鬼道,地狱道。


用户4235760098


我们的意识是宇宙文明的能量;我们身体是宇宙文明的载体;大脑是我们身体的指挥系统;天灵盖后面藏着一个能量接收系统,三魂七魄就是能量信号;心脏为整个系统传输动力能量。

宇宙文明的原始密码就是河图洛书,好多神话故事都是人类最初接收到宇宙文明时情景存储。人类的生生不息是宇宙文明载体的不断延续。所以人就有两套系统,一种是人的肉体部分,一种是所载的宇宙文明部分。

人类文明的存在与人类生活的繁荣,是为了讲宇宙文明更好的保存在地球上。从大的方面来说,地球目前就是宇宙文明的一个载体。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载体中的一个分子。

  • 我们的肉体来源于父母,是通过这种接力的方法不断的承载宇宙文明,是它暂时不会再地球上消失。

孔令奇号


肉体最开始就是一个活体,他就具备了驱凶壁害的本周,哪怕最简单的细胞生物都具备。都有摄取营养成长的本能,排泄的本能。

严格的按DNA复制。各司其职的按部就班。

活的肉体就有很多意识,基本的原始的。

神经系统是动物越高等越复杂的进化过程。最低等的动物也会为生存竞争而努力,这是本能,这是最原始的动机。还有就是繁殖能力。这些东西需要用意识来解决各种问题和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

人的直立行走,让神经系统重新布局。大脑可以长的更大,要是趴在地上,用脊柱挑着头,真的比现在累得多。

还有人下部的神经系统,前列腺,子宫等也变得强大起来。

人能控制排泄,这些东西都是强大的力量。

但是这种进化也造成了巨大的浪费,空想幻想胡思乱想的根本就是这样。

人的创造性就是这一堆堆废品中的一个小成果。

动机最根本的就是吃喝生存下去和繁殖后代的原始冲动。

也许你是有意的,也许是无意的,环境给了你合作条件、也给了自由,你可以在温饱之外再做一些你愿意的尝试。

如果你饿肚子的话,你就会放弃一切完成生存下去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