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13萬被退回12萬:以婉拒呵護弱者傾囊捐款的善意

捐13萬被退回12萬:以婉拒呵護弱者傾囊捐款的善意

光明日報客戶端李思輝2020-03-15 09:39瀏覽量4.6萬


捐13萬被退回12萬:以婉拒呵護弱者傾囊捐款的善意

幾天前,一名在杭州蕭山區務工的河南信陽男子楊術強,向瓜瀝鎮政府捐贈自己全部存款約13萬元。鎮政府調查得知,捐款者全家七口人,全靠收廢舊物資維持生計。最終,鎮政府與其達成折中意見:退回其中的12萬元,接受了9273.4元的捐贈。鎮領導表示:“心意領了,但就家庭情況來說,政府不能收這份捐款。”

一面是老百姓主動要求傾囊捐款的善舉,一面是鎮領導考慮到其實際情況,退回大部分捐贈,並好言撫慰的貼心,看似不起眼的“疫中小故事”在網上盛傳,感動了很多人。這讓筆者聯想到,早些時候湖北英山縣公示的那份捐贈明細——1斤茶葉、2箱方便麵、2桶84消毒液、30元現金都羅列其中,被網友贊為“滿分作業”。不論是從實際出發給捐贈者退還捐款,還是把一斤茶葉、幾十元錢的捐贈都一一註明,體現的都是對一絲一縷捐贈的珍視,對社會愛心的尊重。

疫情發生以來,社會各界踴躍捐款。在湖北宜昌,一名退休工人捐出200萬元;在河南鄭州,數百位環衛工人捐款一萬多元;在湖北英山縣,有群眾捐出30元;在四川汶川,有菜農把整車整車的蔬菜送到武漢……從老百姓的捐贈行為中,我們看到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善意,看到了“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真誠,看到了“眾志成城、決戰決勝”的精神,這些正是我們共克時艱的社會基礎。

在為人們主動捐款的積極性點讚的同時,也應重申一些基本常識:一者,民間捐款沒有強制性,不設“下限”,不論多寡都是一份心意,都是一種自發自願的行為,一種令人暖心的純粹。二者,捐獻需要結合自身實際,量力而行。如果為了表達愛心,就不管不顧、乃至“傾家蕩產”,其意雖善,卻也有失理性。況且慈善本身也有一個邊界適度的問題。如果生活本就不寬裕,還因為捐獻行為導致自身陷入困境,就背離了慈善的本意。從這個意義上說,瓜瀝鎮政府婉拒楊術強的“裸捐”也是一種愛的糾偏。

“慈者愛,出於心,恩被於業。”一段時期以來,社會上對環衛工人、拾荒老人、低保戶等弱勢群體的捐獻行為多有爭議,這實際上是一個“慈善倫理”問題。慈善的基本倫理精神既在於社會人之間的相互友愛、憐憫、同情和關懷,也在於“公平與效率”。危難時刻,有能力的人沒有施善的意願,缺乏的是“道德的血液”;能力不濟者超出能力範圍行善,則是對慈善的實現方式理解不夠透徹。對社會治理者而言,弱勢群體要捐款是他們的權利,甄別對待,絕不來者不拒、照單全收,是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一種對善的呵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