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舍喷消毒水很多了,会杀灭有益菌吗?

周印涛


首先我纠正一下您的用语!猪舍环境中并不存在您所说的有益菌,“有益菌”的概念一般是指在动物肠胃生长的、对动物健康起到正面作用的细菌。可以放心的对猪舍进行消毒,但是像你所说的消毒水很多不知道是多到哪种程度?

一、频繁消毒的危害

1、造成湿度过大:会导致猪只关节炎多发,或者产房仔猪黄痢、白痢增加;

2、猪群频繁应激:每一次消毒都是对猪只一次应激,有可能会造成免疫力的下降;

3、刺激猪只呼吸道:有刺激性的消毒剂频繁消毒,更是早晨猪只呼吸道的刺激,会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二、猪舍环境中的危险因素

1、生物膜:通俗地说,生物膜是由细菌在其分泌的粘液(粘多糖)内形成的结构。包裹着细菌的生物膜为细菌提供了保护,使得后者很难被清除。

处理办法:使用洗洁精或泡沫清洗剂进行浸泡祛除。

2、连续饲养造成病原菌残留:没有干燥过程的一种饲养方式,产床、限位栏及圈舍需要空圈干燥的过程,干燥才是病原菌最致命的方式。

处理办法:批次小单元饲养,圈舍空圈干燥1周以上。

3、消毒药轮替使用:每种消毒药都有不同的杀死病原菌的杀菌谱,轮替使用可以极好的解决这个事情。

最后,消毒的频率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把握度,不至于消毒密度的增加换来的只是心理的安慰,重要的是在杀灭病原体的前提下,保证猪群的生物安全的保障。希望有帮助!


猪贝笑谈


去年非洲猪瘟,我们这边基本没怎么管理的大多数都存活了,到是弄得干干净净还有打疫苗的,大部分死了!我家和我爷爷家的猪圈离了几十米,我家的又打扰,又消毒,还打疫苗,几十个全部没了,我爷爷也一起料理死了的猪,和我老爸一起抬去埋起来!他家的没管这些,却过得好好的!

所以呀,我觉得吧,像猪圈这些地方偶尔杀杀毒就行了,别太过度了!不然适得其反!


纯粮酒迪松


我对此问题有以下两个观点;

观点一:你说的益菌应该是生活在身上或体内的对吧,如果按照严格的消毒方法它对体内的益菌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当然多多少少会杀死一些表面的,只要规范消毒管理对猪是没有影响的。注意吃的东西不要用药水消毒,吃消毒药会伤害猪的肠胃。传染病多发期必须整个猪舍内外都要消毒,整个养殖场,包括猪舍外面的围墙外。其实人进进出出的伤害是最大的,不管是谁,领导检查也好,客户参观也好,必须做好消毒防护工作,特别是鞋底过一下消毒。

观点二: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猪是一个比较容易浮躁的动物,冬天的保暖工作,夏天的降温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养殖工作量也不小,而且每天要做同样的事情,可以安装一些新的设备,全自动,半自动都可以,比如自动下料机,就跟漏斗一样又不用管不用电,把料放里面猪哄一下就下去了。还有自动放水压力机,哪怕遥控的半自动的都行,不用费时费力在每天重复做的事情上。其实有些事情脑洞大开一下可以让你一举两得,既卫生又省时。

希望我的观点对你有帮助,谢谢!



阿郎观点


猪舍消毒是好事,但是猪舍过多消毒不尽然都是好事。其实猪舍消毒越多越不好,猪病就越多,为什么呢?猪舍消毒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也杀死了有益菌,自然界里有害菌有益菌是共存的,消毒越多甚至可能造成有些猪病的成因。

  自然界里的有害菌与有益菌是共存的而且是相互制衡的,我们在消毒杀菌实际是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同时也杀灭了对猪有益的有益菌。生态 平衡也一个生态链,自然界的生态链受到破坏就会有新的病种产生。

  纵观历史来看,猪是一个杂食动物而且是一个爱食污物的动物,动物都有自己的遗传基因特性,这个特性是不能更改的。比如猪爱在土里拱,吃土、在泥里打滚,还特喜欢在脏一点的水里泡,还有一个特殊的特性就是前边的猪拉屎、尿 后边的猪就马上 去拱吃喝,难道猪不知道脏吗不知道吃了会得病吗?






农人小张AA


猪舍常规消毒后,会杀灭猪舍内的有益菌群与有害菌群,使猪舍在短时间内成为一个空白环境。空白环境往往持续1—2天,随后消毒剂挥发失效,空白环境中由于没有有益菌的压制,有害菌会迅速繁殖。

面对这种状况,我们以往只有两种方案,要么觉得万事大吉,其实有害菌在迅速繁殖,依旧祸害猪只的健康,诱发疫情;另一种方案就是不断加大消毒频率,不给有害菌滋生的机会,但是那样会对猪只造成严重应激与刺激,进而影响猪只健康生长。这就是我们当前的消毒状态! “愈消愈毒、愈毒愈消”堪称消毒恶性循环,结果猪病从未杜绝!

那么面对如此境况,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其实环境安全,只差一步!那就是猪舍消毒后,务必种“种子”!——“种子”就是益生菌种!

常规消毒24小时之后,需要快速重建舍内益生菌微生态环境,应在猪舍喷撒有益菌菌种,在此建议喷撒护舍安,在有害菌还未滋生之前,就使有益菌长起来。益生菌可以通过营养竞争机制及分泌抑菌物质来压制有害菌的生长,促使猪舍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益生菌占主导的状态,从而促进猪只健康生长。可见接种了益生菌菌种,不仅可以有效压制有害菌,使猪舍环境真正健康安全,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常规消毒剂的使用频率,减少猪舍潮湿度并解决频繁消毒对猪只造成的刺激性影响。






勤奋的老赵


提问者有可能搞错了一个事实——我们所说的有益菌是指肠道内的有益菌,肠道内的微生物。外界一般不存在有益菌,外界的细菌一般是致病性的,或者是不具有致病条件的。我们猪舍里面喷洒消毒液,主要是消毒猪圈里面的细菌。不会对胃肠道内的细菌产生影响。

猪场内的细菌种类

猪场内还是大多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我们猪场是5000多头的规模母猪场,在非洲猪瘟发生之前,有一个科研组进来采集场内细菌。发现了有30株细菌,其中有28株是阳性菌,两株是阴性菌。


采集的圈舍有:妊娠舍、配种舍、隔离舍

细菌种类:主要包括链球菌、芽孢杆菌、葡萄球菌、李氏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大家也看到了猪场内这些细菌的种类,差不多就有十几种,这些基本上在一定条件内,如果场内通风不畅、猪的免疫力没有达到标准,那100%会造成小猪腹泻,严重的话会造成死亡。

致病机理

有很多人都认为我们人之所以会发病,主要是因为体内或者是肠道内的某些微生物不平衡所导致的。其实这种观点我是比较赞同的。而且自古以来我们国内的中医都讲究,阴阳平衡,调节身体,首先就是调节的阴阳二气,只有胃肠道内的某些细菌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时,致病菌才不会有治病的能力或者是条件,如果这个平衡被打破,那肯定会生病。


反刍动物抗生素使用时需要注意

你既然说到了这个细菌平衡。其实在反刍动物的用药过程当中有着严格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有很多反刍动物有些抗生素是不能使用的。最忌讳的一点是不能让反刍动物口服抗生素。

主要是因为我们破坏了他瘤胃当中的微生物平衡,剩下的一些乳酸菌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乳酸,因此你口服很多药物,反而严重时会造成酸中毒。


聚焦三农了解事实


可减少一点药,基本上药再多都没有用的,猪的成功和失败关键就是每年的气候变化原因。就好像今年疫情变化一样的,全国都能发生的。按照畜牧局规定用药剂量,谢谢帮到你参考。



国外北漂生活


会的,任何消毒制剂都会对有益菌及有害菌及病毒有灭杀和抑制作用的,只不过是各个菌群和病毒对各种成分消毒剂的耐受性不同而以,还有消毒剂的浓度对消杀作用也有很大影响。

所以,养殖人员对猪舍的消毒作业,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来操作,而对消毒制剂类型的选择,以及使用方法,使用浓度则需要有专业人员的指导来使用了,不能盲目使用,以免不但起不到消杀作用,反而造成资源的浪费,甚至对猪群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这是每个养殖场(户)要注意的。不知我的回答能帮到大家吗?希望大家多交流指导。


取与舍之乡野村夫


消毒水一般作用都是作为一种物理杀灭细菌的方式。而有益菌是细菌中的某些对人体有益的细菌。有益菌也称之为益生菌,主要是各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要素,可以合成各种维生素,参与食物的消化,促进肠道蠕动,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长,分解有害、有毒物质等。总之,有益菌会被消毒水杀灭。




山上的野兰花


肯定的:

一般来说猪舍消毒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猪舍病原微生物进行杀灭,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而常规猪舍消毒用的最多的是化学性消毒剂。

畜舍环境是一个微生态平衡系统,畜舍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有害菌和有益菌,在给猪舍用化学性消毒剂消毒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现象:化学性消毒不仅将畜舍内的病原微生物杀死、同样也将畜舍内的有益菌杀死了。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往往12小时后又重新恢复至原样,细菌卷土重来,有益菌无法与之处于相互抑制状态,若猪只抵抗力下降,则很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的侵袭,进而感染发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