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麒麟芯片需要台积电代工,华为自己建厂生产有多大困难?

高山流水7777777


我是柚子搞机,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华为自己生产芯片的难度不亚于此。海思是中国大陆最出色的手机芯片设计者,其研发的麒麟900系列芯片与高通的骁龙芯片差距越来越小,甚至有些方面已经超过了高通。但能设计芯片不代表能生产芯片。苹果的芯片也是找代工厂生产的。


技术方面

目前大陆生产芯片的制程技术无法满足华为的需要。(中芯国际仅能生产14nm制程的芯片)。技术方面,华为短时间就很难解决。

资金方面

一般来说,建立芯片工厂生产线要耗费上百亿美元。2017年全球半导体资本支出达到了699亿美元,可见芯片制造是一头吞金兽。


人才方面

芯片生产需要大量的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和化工、机器维修等专业技师。在国内,这方面的人才奇缺。

设备方面

国内无法获取生产7nm的光刻机。



所以华为很难自己生产芯片。我期待中国能在芯片方面早日弯道超车!!!


以上是我的观点,如果你觉得还满意的话,动动你的手指,赞一个!你有不同的观点或者更好的答案可以留言或评论,我们相互交流学习。


三七怼科技


代工厂看起来简单,但是无论从技术、资金投入,还是员工培训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利润率并不高,华为不需要自己建厂,自己建厂反而会削弱华为的整体技术影响力。

1、代工厂需要突破美国的技术门槛

芯片生产必须要ASML的光刻机,光刻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不能卖给中国的,因为美国对技术出口有要求,尽管目前我国已经可以买最新的光刻机,但不知道什么时候,美国还可能会做一些限制。

2、巨大的资金投入

代工厂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比如光刻机ASML最新款需要超过1亿美金,也就是7亿人民币,价格很贵,而且除此之外还需要巨大的厂房容纳几十万员工,还需要巨大的设备,这至少是上百亿的成本投入。

之前台积电遭遇病毒入侵,就很多产线全部停止工作,亏损了超过20亿人民币。

3、华为技术是核心,投入代工厂会分散精力

全球化时代,业务是专业化的,每个公司只做一部分的内容,精细化去技术研发和运营,术业有专攻。华为的核心优势是技术,如果做代工厂,那资金和人员都会分散,这对于华为来说性价比远不如提高技术来的迅速。

你认为华为和苹果为什么都让台积电代工呢?


毛琳Michael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华为在国际市场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华为之所以可以从诸多国产手机中脱颖而出,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华为采用的是自主研发的处理器。
华为的麒麟芯片需要台积电代工这个问题主要是涉及到半导体制程工艺,就目前来看,最先进的半导体生产工艺,垄断在美国的英特尔、韩国的三星、中国台湾的台积电手中。并非华为没钱没投入,而是如今的华为也并不具备生产芯片的实力。芯片制造与芯片设计完全不是一回事,生产芯片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资,关键问题是技术束缚不易突破。即使强大如苹果,最终还是要台积电代工。而且,显然芯片制造并不是华为的强项,贸然入围或许会对主力产业造成消极影响。
而目前华为的麒麟 970 芯片,其工艺制程是 10nm,类似的还有 16nm ,20nm 等,那些 20nm、16nm 什么的到底代表了什么。其实这些数值所代表的都是一个东西,那就是处理器的蚀刻尺寸,简单的讲,就是我们能够把一个单位的电晶体刻在多大尺寸的一块芯片上。手机处理器不同于一般的电脑处理器,一部手机中能够给它留下的尺寸是相当有限的。蚀刻尺寸越小,相同大小的处理器中拥有的计算单元也就越多,性能也就越强。这也是为何厂商会频繁强调处理器制程的原因。同时,随着频率的提升,处理器所产生的热量也随之提高,而更先进的蚀刻技术另一个重要优点就是可以减小晶体管间电阻,让CPU 所需的电压降低,从而使驱动它们所需要的功率也大幅度减小。所以每一代的新产品不仅是性能大幅度提高,同时还有功耗和发热量的降低。而华为的麒麟 970 芯片,其工艺制程是 10nm,可见其性能有多高,带来的用户体验有多爽。
所以,对于不在专业领域的事情,交给代工厂无可厚非,只要核心的芯片设计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好,未来如何发展,交给时间吧。总之,目前是看好华为的。
更多交流欢迎留言评论 !

stormzhang


首先,生产芯片的难度肯定比设计创造芯片的难度小得多,所以华为能够设计麒麟芯片,生产芯片的能力绝对是有的。

那么,华为为什么不做呢?

当然是为了利益考量啦。

第一、做头部,做利润最高的部分。就像宇宙无敌的世界第一水果公司,只负责创意,然后所有的生产制造零部件以及组装都外包出去。苹果只做了最重要的百分之二十工作,但是却拿了整个利润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海思麒麟芯片同理。

第二、风险大。老胖子的跨年演讲时间的演讲里也讲了诺基亚倒闭的重要原因,建厂房买一大堆生产设备,这得花无数的钱,万一迭代,被拖死的是自己。

第三、华为如果要做肯定是有这个实力的。但自己生产肯定会有好几年的磨合期质量肯定会参差不齐,几年的时间只有大量的付出而回报很小,即使过了磨合期也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还不如外包出去呢。


能生产芯片的厂家不少,难度不是很大!

但是真正能设计芯片,并且芯片质量很好的厂家,全世界不会超过一个手的数量!!

华为牛逼!!


你海盗大爷


这种问题体现出你(提问者)的意识有一定的问题。。。现在是国际化(纵向)与产业链(横向)大分工,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做某个产品的全产业链,也做不了。。。

比如华为,你是不是也要求华为产的路由器的铁皮机箱也要华为自己能生产了,我可以断定华为在钢铁炼制和机箱成型方面的技术储备基本为零,也就是华为虽然很高科技,但是华为真的做不了机箱。

这个问题延伸到其他产业,比如一谈国产飞机,就有人喷发动机,说中航商飞只是造了壳子,照他这么说,波音也只是个造壳子的,空客也是,,如果只是造壳子那么简单,为啥全球只有两家? (我们先忽略其他小公司) 。。。波音,空客,商飞在做什么? 答案是:产品集成,并向市场提供可直接使用的成品。。

像苹果,华为,小米也是这样的企业。。他们依赖高通提供的零件是一种理所应当的事情(当然由于市场不是完全市场,你可以买不到你想要的零部件,具有产业链把控能力也很必要,要么有多家供应商,要么部分自研)。。。高通再牛,他也无法为最终消费者提供成品,一件都提供不出来。。。。成品厂商容易被上游厂商(零部件厂商)卡脖子,,,上游厂商也容易被成品厂商抛弃。。。所以上游和下游,谁更厉害,和你是上游还是下游没有关系,还是看市场对你的需要(依赖)程度。。。

台积电就是专门做芯片代工的,,华为自己只设计,然后找台积电代工,可以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难道先花10自建工厂,之后再生产。。。公司讲求效益,得盈利。。。。


Kapu


在3G、4G时代,高通风光了十来年;在5G时代,高通依然会如鱼得水!

高通不光在通讯网络领域吃香的喝辣的,在智能手机芯片领域也是胡吃海喝!一直以来,中国的众多手机厂商都被高通掳走巨额的多层“高通税”!

就连高通这样的传统芯片设计巨头,都没有自己的芯片制造厂!

华为作为芯片设计领域的年轻新星,也没实力去创建自己的芯片制造厂!



到底芯片制造厂有什么护城河呢?以至于让高通、华为都如此敬畏?

1.定位和属性

作为全球最大的通讯设备制造商,华为在智能手机和物联网领域的定位更偏向于轻资产的软件公司,而非重资产的制造公司。

只有聚焦于技术突破,才能拥有更强大更自主的核心竞争力和更多的市场份额。

如果再分兵、分财去建芯片制造厂,就会拉长业务战线,就像贪心猴子摘玉米最后一个都不剩,鱼与熊掌难以兼得啊!

2.中国大陆的芯片制造水平落后

中芯是中国大陆最好的芯片制造公司,可也只能进行28nm的芯片制造,而且良品率略低!近几年一直在突围的14nm工艺还未能商用!如果华为自建芯片制造厂,二三年内最多也就是中芯的水平!





中国台湾省的台积电已经是7nm量产,预计2020年可以5nm量产;等到中芯完成14nm量产,也许台积电已经可以5nm量产了!

为何大陆芯片公司和台积电差距如此之大?

(1)术业有专攻,台积电几十年如一日,聚焦半导体技术,前前后后投入了几千亿,才有了今天的局面!中国大陆芯片制造厂起步较晚,人才也较为匮乏,近几年也只能高价从外企引人!

(2)台积电制造代工的华为麒麟980人工智能芯片,是需要在不足一平方厘米的空间上放一百多亿个晶体管,需要上百个领域的几千名高精尖制造业人才!华为虽然人才济济,可如果分兵多处(已经分兵通讯设备、智能手机、芯片、操作系统、物联网),分到每一个新领域的人才的研发能力,就会大大降低!更何况,华为拥有的大部分是研发设计类人才,而非在工厂一线的高精尖操作人员!

(3)在芯片制造工艺中,需要用到光刻机等高精尖设备,而光刻机是由荷兰ASML垄断的,卖给中国大陆芯片公司的都是超低配的光刻机,根本就造不了最先进的芯片!



中国曾出几十亿天价想要购买一台品级好一点的光刻机,都被果断拒绝;除了美日韩等施压因素外,还有就是怕中国掌握了光刻机的核心技术后又会把光刻机搞成白菜价!

所以,即使华为海思能设计出性能最好的麒麟芯片,中芯也造不了,只能由台积电代工!

3.早在几年前,华为就已经投资了中芯国际,共同努力突破14nm工艺!所以,华为没有必要自建芯片制造厂!

即使是ASML这样的公司,他们的零配件也是来自于世界各地,难道他们要去自建工厂,生产所有的零配件吗?做不到!也没必要!

华为也一样,智能手机是个庞大的心态圈,各个国家的不同企业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只有做好自己的核心业务,才能维持生态圈的相对平衡!

华为专注于芯片研发设计,中芯和台积电专注于芯片制造,各司其职就好!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转发……

请关注“遇见未来人”,让我们一起遇见正在发生的未来!


浩子哥观世界


我是科技数码随时答,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华为的麒麟芯片需要台积电代工,华为自己建厂生产有多大困难?

自己建厂没有什么多大的难度,直接选址建工厂引进设备就好啦!但是建设出来之后呢!难打只有给自己家的处理器代工吗?这个显然是不现实的,毕竟现在有三星,台积电这样的专业生产厂家,就像苹果处理器从发展至今为什么不自己建厂,现在也是找台积电或者是三星代工呢!其实就是因为成本的问题啦!

制造工艺的难度

目前来说的话,因为麒麟970处理器采用的是10nm工艺制程,980处理器采用的是7nm工艺制程,这个芯片的生产,最关键是需要光刻机。光刻机所属的半导体加工业,基本都是被荷兰ASML 垄断。ASML,一家提供半导体制造设备的供应商,在大众眼里是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但对于从事半导体行业的朋友而言,这是一家不折不扣的行业垄断巨头。

下图是 ASML 的光刻机,可用于生产芯片,每一台都是天价▼

能生产 10nm 工艺的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这三家芯片生产商都是从 ASML 进口高端的光刻机,才能生产 10nm 的芯片。我国的芯片生产商,比如中芯国际等晶圆厂,其光刻机主要也是来自 ASML。

当然我们知道之前根据条约规定,不能向中国提供10nm以下的光刻机,但是现在可以啦!中国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中芯国际,已经正式向欧洲半导体设备制造商ASML订购一台1.2亿美元价格的EUV光刻机。

总结

目前来说只有三星和台积电可以生产7nm工艺制程的芯片,当然现在包括中芯国际,刚才已经提到了如果建厂的话成本的投入很大,华为现在在研发能力每年200亿的投入,如果在自己建厂投入生产的话,势必要花费更大的精力,人力物力,来投入。

因为我们看到了光刻机只有荷兰ASML提供,而且需要专业的人员去操作,以及中期的维护以及前期的积累,就算是购买回来之后,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调试运行等等,其实这样长期算下来的是不划算的,毕竟华为的现在经历还有在通信业务,以及手机业务,以及自研处理器等等,所以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在现阶段去自己去建厂。

总体来说的话,其实芯片的生产也是需要积累和经验的,就像同样是做屏幕,国内的天马和京东方为什么和三星有差距呢!同样是一样的产品和生产设备,这就是不光光是设备问题的原因啦!


回答完毕

点赞很容易,评论显真情!以上就是我的建议和观点,如果你有不同的观点或者是更好的答案可以留言,我们互相交流和学习,也希望我的解答能够帮到正在看问题的你

科技数码随时答


欢迎在点击右上角关注:「太平洋电脑网」,不定时放送福利哦!

说实话,大家不要以为芯片代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不要以为把装备买齐了就能自己生产了,其他啊领域代工可能比较简单,但是芯片领域绝对不简单。

有人说,关键在于ASML不能卖给中国,那是假的。中国向ASML买了最新的光刻机,中国是能够买到的。

但是并不意味着你买了光刻机就行了。UMC和Globalfoundries(格罗方德)都能买到光刻机,但是他们先后宣布放弃7nm制程及更先进工艺的研发。因为芯片代工行业的技术含量非常高。

所以说,即使你建厂了,还要很长时间去专研攻克关键技术。

前段时间台积电因为遭病毒入侵导致三大产线全部停摆,这导致台积电停工几天,然而这几天的损失高达17.4亿人民币。你可以想想台积电有多值钱了。如果要建厂的话,上百亿的投入可能免不了~

不要说华为,苹果的芯片也是找代工的。

说实话,术业有专攻,芯片代工不是华为的专长。华为还不如把资源放在自己的主营业务上。而且国内也有厂商在这一方面的工作,可以投点钱,占点股份先观望一下。


太平洋电脑网


华为真想干个代工厂不是没有可能,钱、人、设备都是可以克服的困难,关键是这么做有没有性价比,是否符合华为本身的战略。


建晶圆厂是个很费钱的生意,也就是所谓的“重资产”,不仅要有厂房和无尘车间,还要买光刻机、刻蚀机等一系列设备,投资巨大。台积电今年在南京开业的晶圆厂两年就投资了30亿美元,还只能生产16nm的芯片。


华为不是没有钱,2018年华为投入研发的费用就有150亿-200亿美元,但要不要把这些钱拿出一部分出来投资晶圆厂和华为本身的定位有关。


华为很大程度上还是一家通信厂商,主攻运营商业务。后来逐渐发展出了企业事业群和消费者事业群,但它的核心还是「通信」,并不是一家芯片制造公司。


华为的研发费用大部分都被用在了和通信相关的核心技术领域,比如Polar码的商业化,5G核心专利、基带等等。即使是在芯片行业,华为涉及的也是产业上游的芯片设计领域,而非中下游的芯片制造。


即使现在华为决定开始建厂造芯片,目前中国大陆芯片制造的龙头企业中芯国际也只不过能在明年量产14nm的芯片,华为要超过中芯国际的水平造出7nm的芯片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存在可能性。


我们要摈弃一种思维,就是什么都想自己做,尊重产业分工才是正确的思路。中芯国际未来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概率远大于华为自己从头开始,与其让华为去投资晶圆厂,不如继续让台积电代工,等待中芯国际的赶超。


所以讨论华为建厂的出发点可以理解,只是不太现实,毕竟办企业不是过家家,需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也需要和外部进行必要的合作,否则就成了另外一种自我封闭了。



高挺观点


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做任何事不能贪大而全,全球化时代,应该发挥所长,进行国际分工合作。否则,什么都自己做,不与其他国家企业合作,跟100年前闭关锁国不一样了吗?

不能跟三星这样企业直接对比,三星可以说是集整个韩国的人才和资源走到现在的,比我国企业早发展几十年,还有美国的支持。再过几十年呢?

看看高通,芯片也是找代工生产的,自己设计的处理器芯片还用了ARM授权的IP核,严格来说,他也不是自主的吧,但是高通在通信行业有很多领先的专利技术。

华为经过几十年发展,已经逐步实现部分自主化了,相信以后会更好。这不仅需要华为努力,而是全中国所有企业都要去做的,做好各方面国产化,互相配套。

关键技术自主化,非关键技术全球分包,但不放弃国产能力。

在看评论时,发现惊现一种观点:因为(部分)台湾人认为(台湾)不是中国的,所以不能提台企就是中国的。台湾是不是中国的你们是看部分台湾人的态度来定的嘛?不知道你们是被洗脑了还是卖国打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