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學子聊高考。話題之一:保持良好的情緒

情緒為啥重要

我覺得,但凡成就一件事或毀掉一件事,主要問題常常並非在事物本身,而是在於與事物相關的其他因素。譬如,中醫診病方式望聞問切,通過視覺、嗅覺、聽覺、詢問和切脈得到機體健康的真實信息。耳鳴往往在腎臟;眼疾根源在肝臟;口臭追究到脾胃;肺火表現在大腸。用我們所學過的哲學原理解解“事物內部諸要素是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

凡事,以愉快心情去做,思路清晰,幹勁十足,人際聚集,效果明顯;相反,帶著糟糕的心態學習或工作,情緒波動,心不在焉,思維短路,效果自然會同樣糟糕。

我和學子聊高考。話題之一:保持良好的情緒

壞情緒從何而來

高三學習本來疲憊,疲憊本身就不是良好狀態。在身心疲憊時,許多平時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都可能帶來不良情緒。比如,放學走出教室,樓道擁擠互相碰撞、踩腳;回家作業時家裡的客人大聲聊天;父母因某些事情發生爭執;自己提出的要求被老師或家長拒絕……都可能使壞情緒一觸即發。

每年三月份開始,各地區高考生進入第三輪複習,大量的考核大多在這個時間段發生。校考、區考、階段考、模擬考、統練,五花八門的考核接踵而至。這對於老師已然是手忙腳亂:命題出卷、打字排版、先考自己、閱卷評析、登統計算……但是,老師只是一個學科,學生則要面對多種試卷。考完一次,還沒得到應有喘息,新的考核通知又到了。於是,煩躁甚至怒火悠然而生。

我和學子聊高考。話題之一:保持良好的情緒

記得我的一個學生曾經發脾氣。“下週我們考……”我的話還沒說完,他突然站起來,指著我大聲呵斥:“你們當老師的除了考試還會點別的嗎?”

我知道他的訴求:他累了,需要休息。除了厭倦考試,還有多日來積累的壞心情沒有得到控制,這是部分高考生都曾經發生過的現象。

其實,老師並不贊成緊鑼密鼓的考核。每個學生考一卷,老師要批閱上百卷。但是,老師不是決策者呀;老師就是幹這個的呀。如上所述,如果老師也不能有效控制壞情緒,矛盾便不可避免。

今年的情況更甚於往年。正逢高考迎戰時,先跟疫情鬧大戰,不能開學上課,唯恐耽誤時間;網課效果不佳,父母心情紛亂。我在網上看到家長吶喊:“再不開學,家長就快被逼瘋了!”

如果開學後因為自己放鬆學習而一時跟不上;如果開學後為了檢測學生的大致水平需要考核,你會焦慮繼而發脾氣嗎?

我和學子聊高考。話題之一:保持良好的情緒

怎樣調整心情

1 壞情緒需要調整。不能任由壞心情毀掉自己快樂。控制情緒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但是倘若壞情緒一時沒有得到控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具有連鎖性,往往是始料未及的。但是,一時控制了情緒不等於解決了問題,情緒還有待調整。

2 冷靜分析和處理自己的需求。不良情緒的產生往往與自我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相關。首先靜下心來好好想想你的需求:尋求滿足自己合理需求的途徑。比如,太累了,需要睡一覺。中午、晚上都可以抽空滿足自己。然後,理解得不到滿足的客觀因素,與對方心平氣和協商解決,以化解不良情緒。

3 換位思考。比如,我就想要一部新手機,就想要蘋果牌子。如果家裡的經濟條件不允許,媽媽還在為你讀大學籌措資金犯難。那麼,你的需求具有不合理性,要站在媽媽的角度替她想想。如果以“你不給我買我就不考大學”相要挾,不僅需求欠缺合理性,而且是在犯錯誤。生活中,我們萬不可與他人攀比。

我和學子聊高考。話題之一:保持良好的情緒

愉悅的心情可使奶牛多產奶;可使鮮花更鮮豔;可使病魔靠邊走;可使學子身心健。相信,靜心凝氣專心學習,提升學習質量。你能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