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经和膀胱有什么区别?

留住春天的杜娟花


受邀回答:段延峰中华反射学专家、国家首批高级反射疗法师、国家公共营养师(二级);擅长肌肉整复术疗法、中医针灸独穴疗法、中医泻血疗法、中医火疗健康法、中医足反射疗法;国内外二十多年的临床实操教学,《人民日报》、《黑龙江卫视》、《全俄电视台》、《阿穆尔真理报》等新闻媒体给予报道。现任:黑龙江省反射疗法协会会长。

问题分析:膀胱经是我国传统的中医学基础理论中,经络系统中的足部阳经之一即足太阳膀胱经。涉及足部的经络有六条,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中医中的经络包括了经脉和络脉,本经是从头上往足走形,共有67个穴位,其中有4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项背部和腰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和足的外侧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阴。本经腧穴可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病症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症。例如:癫痫、头痛、目疾、鼻病、遗尿、小便不利及下肢后侧部位的疼痛等症。其作用是给人体运送气血营养的通道。给人体解剖后,看不见摸不着。

膀胱是在人体盆腔中,泌尿系统中的一个实质肌性组织器官,有储存尿液的功能。经解剖后能够看得见摸得着。


段延峰身心健康法


这个问题应该是中医与西医两种医学理论体系的问题,应该是分开回答两种体系的问题。

膀胱是单纯西医解剖学的名词术语,是西医泌尿生殖系统中储存尿液的组织器官,就其功能而言是比较直观而单一,西医的临床上,研究其生理与病理也不是很繁琐的,病理只不过常见有,炎症、结核、癌变等等。西医对于膀胱来说,只不过就是这样,一个组织器官而已。

而膀胱经在中医临床上,它不是一个有形体的、具体的、能见的组织器官,它代表着病症和经络系统。

一.膀胱经代表着病症。是太阳病,太阳病是伤寒病第道屏障。《伤寒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我们平时的伤风感冒,首先侵犯的是太阳经,是医圣的六经辨证之首,在中医临床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掌握与运用好膀胱经的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的基础,也就是说,中医必须先把伤感冒治清楚、治明白了才是。

二.膀胱经是中医针灸临床的主要内容之一。正所谓:医者不明经络,犹如夜行无烛。膀胱经不仅仅是在人体后面循行而且治疗的病症非常之广,从理论而言,治头部,颈,背,腰,腿,足等病症。但是,在实际临床上,只要是太阳病症与膀胱经及有关的病症都可以用针灸的方法治疗。

这就是膀胱与膀胱经的区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