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会影响到个人购买力吗?

行为艺术鉴赏


疫情会影响到个人购买力吗?大家好,我是小娟,是一名生活领域创作者!针对以上问题,我来谈一下个人的看法,疫情的确会影响到个人购买力

我国的疫情是在1月初开始有迹象,到了一月二十五六号的时候武汉那边出现了封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各地都有封城、封村的现象,危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不出门,不给社会添乱,大家都开始闭门不出,到现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接近两个月的时间,虽说两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这段期间打工者、个体户还有企业都处于未营业状态,这样就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对绝大多数人都有很深刻的影响

对于月光族的影响

月光族的朋友们大多是刚毕业的年轻人为主力,年轻人个性张扬、追求时尚潮流,喜欢超前消费,在收入不是很多的情况下,为了提前满足个人的欲望会刷信用卡、花呗、网商贷,沉浸在买买买的欲望中,殊不知自己的这种行为无形中让自己陷入了入不敷出的状况,每月发了工资就还信用卡、花呗了,根本就没有结余,估计有的还可能是负债,长此以往,债务会越积越多,导致债务缠身、信用受损,都是不计代价过度消费的后果,如果不是因为疫情的原因,他们可能还会处在这种状态中走不出来,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几乎所有人的计划,公司不开工,他们就没办法去上班赚钱,赚不到钱就还不了信用卡,短期来看,可以通过其它信用卡过度一下,时间长了,信用卡资金周转不过来了,就会出现逾期,一旦逾期信用受损,信用受损会影响个人以后的生活,比如购买房屋、购买汽车,全款还好,如果办理分期的话,因为有失信记录,是贷不出来款的。因为一时的消费冲动,影响了个人的信用是不值的。

对于家庭的影响

疫情带给家庭的影响也很大,有的是双职工家庭、有的只有一个人上班,家庭面临的问题也是很多的,压力也不小,平时主要以房贷、车贷、商业保险、赡养父母、子女教育这几项大的支出为主,再加上生活费、水电费、物业费杂七杂八加起来一个月也不少花钱,可能感觉挣得不少,实际一到月底,基本上发的工资就所剩无几了,即使想存钱也是很少,光靠工资这一项收入的话太单一,赶上疫情,如果公司不能正常营业,就没有流动资金,没有了流动资金企业生存就很困难,复工以后有好多人都面临降薪、裁员的问题,即使不被裁员,降薪的话每个月的支出没有减少,收入少了,手头有结余还能应付的过去,如果没有结余那将面临的就是负债问题,谁都不想遇到这种情况,但是没办法,疫情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发生了,来的太突然,打得我们措手不及,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反思一下我们原来按部就班的生活方式应该重新做规划了!

无论是月光族也好还是家庭也好,相信这次疫情过后,都会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收入状况,月光族们会有计划的每月存点钱,先把之前的负债还清,慢慢积累自己的财富,对于家庭成员来说,也不能光指望工资来生活,如果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了、有了人脉基础的前提下会多方面开源来增加家庭的结构收入以抵御风险,适度的截流以减少支出!


吕婵娟工作Vlog


疫情对个人的购买力影响很大的。就那我和老公来说,在疫情这一段时间,我们几乎不敢买东西了,为什么呢?给大家算一笔账:

1.在郑州按揭一套房,月供5000多,车贷2000

2.在郑州计算最基本的吃饭,完全一个月自己做饭的情况下,差不多1500。

3.两个人一个月的话费200元

4.基本生活用品,卫生纸,卫生巾,洗衣液,牙膏,牙刷,差不多每个月100

5. 护肤品,面膜,平均到每个月差不多300

这样子算一下来已经9000多了,每个月的加油费,买水果,牛奶,这些乱七八糟的都没有算。疫情在家已经整整2个月了,和老公已经2个月没收入了,其实每天生活过得非常紧巴,真的不敢买一点东西,现在我们公司说4月份上班,每天都发愁的不得了。

现在觉得大多数的工薪阶层应该和我们差不多吧,现在唯一期待的就是赶快上班,让一切恢复正常。

今天信用卡又发短信了,该还款了,你说就这能不影响购买力不?






我是萌小豆


疫情肯定会影响购买力。

疫情让人们只具备必须消费,而对以可选消费,奢侈品消费,以及一些休闲娱乐等消费被压缩、被取消。

必须消费方面,油盐菜米酱醋茶这是必须的,但这些消费量在个人支出中的比重不大。

而可选消费就涉及到方面,比如周末休闲喝茶,打麻将、在成都春天必去龙泉看桃花,遍布大街小巷的火锅消费、商超等等,都因为疫情无法消费。

以我家为例,坐标成都四五环之间,三口之间。

正常情况下,没有消费开支在8000至10000元。

但是疫情期间,车子基本不开节省六箱油(每月三箱油)900元,近两个月大约8个周末没有成都周边游玩节约2400元(每次出去大约300元,主要农家乐吃饭,孩子买小玩意),两个月没有逛商场,节约3000元,孩子两个月不上舞蹈课,不上英语外教课大约省下4000元,没有友人来访,这又剩下1500元左右,没有拜访长辈、走亲戚等省下1500元(主要是意思意思买点小礼物)。

总共给省下了1800+2400+3000+4000+3000=14200元。

我省下的钱中,80%在正常节奏下是必须消费的,而疫情让我没法消费。

这很显然降低人们的消费能力、购买能力嘛。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

溯源归一


疫情发生,全国人民在家进行自我隔离,自然会影响消费。但是疫情已经全面有效控制,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对于个人的购买力,反而不会有多大的影响。为什么呢?

首先,大家在家里都憋坏了,都会有冲动消费的想法。比如说郑州烤串店开张,生意火爆,有人站着吃了100串。

其次,疫情自然会影响一些人的收入,但是绝大多数人的还是正常的。并不会因为没有收入而降低个人的购买力。

再次,这次疫情是天灾,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与脆弱。前几天跟我一个朋友聊天,他表达了那种“及时行乐”的想法。人生说白了就是吃喝住行,大的说就是干点有意义的事情,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对自己和家人好点。

最后,个人购买力与收入是成正比的。相反,在疫情期间,还给我们省了不少钱。本来过年就是消费花钱的时候,今年都是宅家里,没有出去消费。省的这些钱,短期也可以提高我们消费的欲望,增加个人的购买力。

总之,疫情的影响,我认为短期来看,反而会提升我们消费的欲望和购买力。大家觉得呢?



股市浪哥


疫情会影响到个人购买力,不受影响或者受影响小的只有少数人。


我们先来看哪些人不受影响:

1、富豪;

2、工资没有减少的国有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员工;

3、疫情期间有稳定收入或者在口罩、酒精等用品上赚到钱的人;

4、企业高管及高薪行业员工;


除了上述这部分人,剩下的大多数都会受到影响。


即便是开设工厂创办公司的老板,连续两个多月没有收入,还要面对房租和人员工资,同样会吃不消。更不用说多数民企不会全额发放未上班期间的工资,甚至相当比例不上班就没有工资。这意味着仅在2020年,即便是今后工作稳定,工资不降,年收入最少也要下降10%-30%。


虽说疫情期间社会活动减少,消费降到最低,但是房贷要还,车贷要还,信用卡要还,饭还要吃,最大的生活开支并没有减少。


一面是年收入减少,工作不稳定性增加,另一方面是收入减少期间生活支出减少不明显,亏空增大。不管是收入减少因素,还是对未来工作不确定的考虑,复工后努力存钱,适当压缩不必要的消费就会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信心很重要,如果端着铁饭碗,知道有生之年每个月都能拿到足以满足生活消费的工资或养老金,自然可以敞开了话,不出现严重超支就行。


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三年,受疫情影响会有很多企业撑不住,对就业率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毫无疑问会向消费端传导。俗话说改行穷三年,跳槽穷半年。工作一旦不稳定,起码半年都会比较困窘。对于很多人来说,一场疫情,不亚于一次跳槽,甚至更加严重。


财智成功


疫情对全球经济的打击已经是可见并已实际发生,经济下行,企业倒闭,收入减少,失业率增加 这些都会直接导致家庭收入减少,个人购买力减弱是必然的,具体可以看到:

1、全球疫情的爆发已是不可避免,首先是瑞典,英国两个国家率先做了个坏榜样,几乎是放弃与疫情抗争,这对全球疫情控制将是极其负面的措施;其次是美国、意大利、韩国等少数国家,前期对疫情的极不重视,浪费了中国给到的充分准备时间,目前已经普遍爆发。随着近日疫情已经开始扩散到非洲,全球性大爆发已经开始;

2、全球股市近来的多次熔断,体现了社会对疫情控制的不乐观,也体现了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发生巨大危机的担忧,而事实上,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已是不可避免;整个社会财富的大幅缩水传递到各个家庭的收入降低;

3、目前从全球经济体看,中国的抗击打能力还是最强的;包括在刺激经济上 中国还有较多的底牌可以出,下周一的降准,一定程度上就是救市行为;但是,在全球经济命运共同体下,中国做不到独善其身,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因此,中国经济受冲击也是必然;

4、全球经济危机

导致的就是大批的企业倒闭,大批的店铺关门,大量的工人失业,大范围的家庭收入锐减,在这样的情况下,短期内个人购买力会急剧下降,尤其服务业,旅游业,娱乐业受到的冲击是最大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人应该怎么面对?

1、尽量避免失业,努力做好工作,保证自己不是首先被淘汰的那批人;

2、少参与金融类资产的投资,特别是股市债权市场多看少参与,捂住口袋里的现金;

3、寻求副业,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可以积极参与一些适合兼职的创收项目,譬如自媒体 短视频创作,社交电商等等;

4、重视健康,加强锻炼,并审视家庭的保险资产配置,尤其是没有任何保险的家庭,务必关注适当配置避险;

这个冬天最寒冷的时刻还没来到,但如果我们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就能顺利熬过冬天,我们也就有机会迎接春天的明媚阳光

为我们中国加油,为我们自己加油


玟锦学管理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疫情期间因为一直在家里窝着,过着一套睡衣打天下,不出门不消费的日子,我认为肯定会影响的个人购买力的。

疫情期间给我们带来了健康恐慌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经济恐慌。影响个人购买力的我个人看来如下:

首先,疫情期间大家都不出门,想要的不一定买的到,所以除了生活上的一些必须物品,其它的可有可无的东西就不会购买,如:衣服,首饰等一些东西就不会购买了。

其次,这次疫情的持续时间较长,工厂无法开工,商店无法开业,快递公司停运,等等这些严重影响了大家的生活及经济收入。

没有收入还要生活,交房租,供房贷,入不敷出,不能开源只有节流了。

这次疫情对中国经济及个人家都造成了不少的影响,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大家能过上正常的生活。

回答完毕,希望我的回答能为你解答。





深圳嗯林生活领域vlog


一定会,疫情让人宅家没有收入,疫情让人看清抵抗风险的能力 ,一部分月光族开始存钱。

打工挣钱还房贷房租 ,按时发工资,按时还房贷按时交房租,大部分人这么有秩序有规律的生活,可是一场疫情,破坏了这个链条的平衡,一个月两个月没有收入,资金链断流 ,无法维持房租房贷的持续还款 ,借款网贷如支付宝微信贷款,还有信用卡刷卡,东接西还,窟窿越借越大,只期盼能够快点上班有收入补上一个又一个的窟窿,哪里还有钱消费,能满足基本的生活已经不错了。

疫情让人看清现实,我们一直以为生活很安稳,只要努力挣钱,钱就会挣来,可是疫情让我们失去出门的机会,如何挣钱,没有积蓄如何保障一家人的生活,这次疫情会燃起大家存钱的热情,存生活备用金数码会加大,存风险备用金的贮备也会加大,因为大家明白灾难随时会来临, 不知不觉就在身边发生,没有钱如何度日,关键时刻钱只有握在自己手里才放心,用着才方便。

疫情让酒店封闭,不能随意入住,让人明白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才安全可靠,可以宅家隔离,所以疫情没有房子的人一定会买房子以求心❤安,或者回老家造房子,房子一般是倾全家之力才能完成的大工程所以就会没有钱消费其它,只能好好努力还房贷。

疫情让学生在家学习上网课,让家长明白要给孩子好的上网课设备,家长会給孩子购买好的电子设备以便孩子好好学习,可能电脑或是投影等会采购回来 ,日常生活消费就会降低如看电影等。

疫情让我们看清现实看清自己,对风险的认识一步到位,没有足够的生活备用金如何度日,然后满足基本生活保障?所以大家都会好好努力工作努力存钱,减少不必要的生活开支娱乐开支等

无论怎样,我们还是要好好努力!加油吧!





横笛斜吹未解忧


疫情的爆发造成大部分企业、商户无法正常营业,个体经营者和企业员工无法工作,也造成了个人收入。下面,我作为保险社团组织人员,谈下对保险行业的影响:



一是疫情对保险公司的影响。疫情影响了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按照保险监管部门的要求,保险公司不得开展晨会、集会等聚集性活动;各保险公司调整业务发展模式,推动线上承保和理赔工作。以往需要到保险公司直接提交的资料,现在通过APP、微信等线上手段进行办理。疫情对保险行业的经营业绩带业直接影响,除继保业务外,新增业务占比相对较小。

二是疫情对保险员工的影响。因公司无法开门营业,保险公司的正式员工全部采取值班或在家办公的方式,有的公司每天通过微信视频开会、汇总疫情信息和保险客服情况,督促业务开展。我曾经联系过一个保险公司的客服人员,她告诉我在线通过微信办公,工资发放上,原本每月10日发的工资,也被延迟发放,因公司无经营业绩,只给发工资了。



三是疫情对保险从业人员的影响。因为疫情,除公司无法举办业务启动会、晨会外,各个小区、农村都对进出人员进行管控,不让人员随意流动,无法正常展业。前几年,一家保险公司的主管,他管理着30多人的团队,因为疫情原因,无法组织大家学习,他每天通过微信群转发信息,与大家进行互动。他告诉我,目前没有业务,大家都没有收入,有的在考虑疫情过后改行了。

总结:疫情对保险行业的影响也很大,也影响了行业人员的薪酬待遇 ,但也要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相信疫情过后,保险业会有一个全新的增长!


清流映射人生


购买力是受宏观经济环境制约的,是经济环境的反映。影响购买力的主要因素有居民的实际收入、币值、消费者的储蓄和信用。通俗来讲,影响购买力的因素:一是收入。二是国家政策。

收入上,受疫情影响,全国经济迟缓,个人甚至零收入,这不仅对已经贷款买过房的人是极大的压力,同时让持观望的人也犹豫不决,毕竟如果再次出现经济问题,会担心自己还贷压力。这两种人群都意识到现金和储蓄对自己在困难时候是多么重要,那么直接影响的就是消费力,同时影响了购买力!

国家政策上,为应对疫情,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1.2万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确保流动性充足供应,银行体系整体流动性比去年同期多9000亿元。这就意味着口袋中的钱再次贬值,紧接而来的是物价微涨,工资不涨,甚至有的下降,因此购买力再次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