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間10分鐘能做什麼?看看美國,再看看日本,中國孩子:太真實了

如今的應試壓力越來越大,直接表現為孩子和老師學習上的分秒必爭。然而,這種分秒必爭常常被人詬病,因為它是以佔用孩子正常的休息時間為代價。

課間10分鐘能幹啥?看完各國的對比圖,網友: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我們必然不會陌生學生時代的“課間10分鐘”,然而它的用途在各國卻大有不同,這都是根據不同的學習壓力有不同的表現。歐美國家學生的學習壓力,自然比亞洲小很多,而同為亞洲的中日韓三國也各有不同,那麼看看各國的學生,課間10分鐘能做些什麼呢?

課間10分鐘能做什麼?看看美國,再看看日本,中國孩子:太真實了

美國的課間10分鐘

在我們的印象中,美國的學生都比較侃侃而談。這從他們課間10分鐘的表現就能略知一二,他們多是會聚在一起討論各式各樣的話題,當然不限於課堂的內容。他們可能就近在教室裡,也可能走動到室外的草坪上。

課間10分鐘能做什麼?看看美國,再看看日本,中國孩子:太真實了

日本的課間10分鐘

日本是不禁止學生時代帶手機進入校園,而他們課間10分鐘就會玩手機。從許多青春校園日劇中,我們有也可以知道日本的學生早戀比較頻繁,且沒有壓力,課間也可能被小情侶們用來談情說愛。

課間10分鐘能做什麼?看看美國,再看看日本,中國孩子:太真實了

韓國的課間10分鐘

韓國是一個上至老人,下至小孩都愛美的過度。而且他們的學校是不禁止甚至鼓勵化妝的,所以課間10分鐘的時候,多用來化妝或者補妝。在日劇中,我們也經常看到他們課間去小賣部買零食,所以也多用來吃東西。

課間10分鐘能做什麼?看看美國,再看看日本,中國孩子:太真實了

中國的課間10分鐘

中國的學生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輔導班的課間10分鐘,都大部分用來學習。有些是被老師拖堂,有些是學生回顧上節課的問題和預習下節課的內容。可能得到的休息就是去上廁所的時候,但回來之後又立刻投入到學習中。

看完各國的對比圖,網友對此的評論是:

網友一: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網友二:太真實了,就是我的學生時代。

網友三:應該引起重視。

關於孩子學習忌諱什麼事項?

01強度太大

把課間10分鐘的休息時間都用在學習上,這對於孩子來說學習強度太大,應該適當得到放鬆。否則很容易導致孩子身體健康和學習狀態不佳,主要表現為眼睛近視、失眠、焦慮等。

課間10分鐘能做什麼?看看美國,再看看日本,中國孩子:太真實了

02一味否定

家長都想孩子學習成績出色,覺得否定能讓他激發活力迎頭奮進。但是一味的否定打壓,會適得其反。孩子也是需要父母鼓勵的,這樣才不致於沒有一個積極的心態去奮鬥拼搏。

03要求過高

父母對孩子的學習一定要有要求,這樣孩子才有目標。可是一定要注意要求不能太苛刻,否則容易讓孩子產生消極的態度,開始自我放棄。應該根據孩子情況,按階段定目標,這樣有利於孩子保持一個健康的學習心態。

家長需要知道,孩子的學習成績固然重要,可是因此損害了身體才是得不償失。

今日互動話題:你如何看待孩子學習勞逸結合?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