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八十萬,一個月收入三萬,這樣的買賣可以做嗎?

筆墨繪你傾城顏6


如果簡單從收入來說,年化收益率達到45%,這絕對是優質的投資。

這裡要重述一個概念:無風險收益率是指資金投資於一個無任何風險的對象的收益率;國際上一般以短期債券利率來作為標準,大概在4%—6%之間。

而我們可以直觀看到,答題所述的收益率是無風險收益率的近10倍;如果作為一個合格的投資人,首先應當考慮的不是收益,而是風險?

如何進行風險分析:分為定量和定性分析;

一、定量分析;

1、最大的損失不會超過本金的10%,這絕對是個優質的項目;

2、最大的損失不會超過本金的25%,仍然是個不錯的項目;

3、最大的損失不會超過本金的50%,這個項目具有較大風險;

4、最大損失會超過本金的50%,這個項目是不值得投資的;

二、定性分析;

1、項目是否違反法律法規;

2、項目屬於短期項目,還是長期項目;

3、項目的市場容量多少,項目處於什麼階段;

4、項目是否存在替代方案。

在市場發展進程中,除了壟斷行業,基本上沒有長期暴利的行業;因此,在投資過程中,不能只從未來的收益來考察投資項目。


壹董金融


投資80萬,一個月收入3萬,人們的第一反應,會認為每個月的淨利潤有3萬,但是有的人可能覺得這個可能性幾乎沒有。因為一個月淨利潤3萬,一年就是36萬,相當於45%的年收益率。

那麼,這有可能嗎?讓我們從經濟學理論的角度來分析一下。

假設淨利潤為36萬,這個生意的淨利潤率為20%,那麼他一年的經營收入應該是180萬元。

我們現在投入是80萬元,假設其中的40萬元是用於裝修設備的購買等等硬件的投入。這些硬件如果能夠使用5年的時間,也就是平均每年它的折舊是8萬元。

按照政治經濟學的觀點,也就相當於每年會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8萬元被轉換為商品的價值,體現在經營收入中。那麼我們還需要創造出剩下的172萬元經營收入。

我們另外的40萬元將用於購買生產的原材料以及支付員工的工資。這一部分資金在一年之內是可以多次循環使用的,而且按照剩餘價值理論,對於員工工資的支出,還可以創造出比我們所付工資更大的價值。

這樣一來,只需要剩下的40萬元能夠在一年之內循環4次左右,就可以創造出172萬元的營業收入。這種物料的循環速度,在一些快速消費品行業,還有一些服務行業當中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因此,投入80萬元,年淨利潤36萬元是有可能做到的。這種生意你說能不能做?我覺得可以說不用考慮啊,馬上就做。

當然,這是一個純粹理論基礎上的理想化分析,現實當中想要拿到一年就做45%回報的生意非常困難。

那麼如果是月收入3萬元,而不是月淨利潤3萬元,這個生意還能做嗎?

3萬元的月收入相當於一年36萬的經營收入,假設能夠拿到20%的淨利潤,也就是7.2萬元,那麼80萬的投入需要11年的時間才能夠收回。

這個時間未免太長了。一般來說,如果我們的投入不能在5~8年之內收回,你又沒有非說不可的理由,或者說這門生意本身具有一些特殊的護城河的話,這種生意最好都不要參與。


沉默的磚家


投資80萬,每月收入3萬,這個3萬是毛利還是純利?如果是純利這樣的生意如果還說不能做我還真不知道有什麼可以做的生意了。80萬收3萬,月回報率就是3.75%,綜合年化收率就是45%,投入資金不用兩年就可以回本還拐彎,第三年就是純收入,用不了三五年投入資產就實現翻翻,假如你不想做可以介紹我來做,你放心我可以給你介紹費。


在經濟疲弱,市場蕭條的當前年化收益高達45.%已經是暴利了,看看市場上的那些企業還有很多的上市公司每年忙死忙活的收入還不如你,前些年很多企業參與炒房你以為他們是吃飽了撐的?這並非他們不務正業那也是迫於無奈呀,玩命的加班生產銷售到頭來還不如賣套房賺的多,在這情況下但凡手裡有點錢都會想著去炒房來賺點外快。

現在市場上除了高新技術新興產業,醫藥,銀行,醉生夢死再就是坑蒙拐騙或許才可以有這個收益率,早年的休閒娛樂保健現在也是日漸式微舉步維艱痛快得很。就連房地產大佬萬科都高喊“我要活下去”的今天有45%的回報率你就偷著樂吧。


雪狐財經


朋友們好!

這樣的買賣一定要小心謹慎。投資80萬元,一個月收入3萬元,也就是一年收入36萬元,摺合投資收益率為45%,只需要2年多就能夠回本,這樣的收益聽著確實不錯。但是這樣的買賣一定要小心謹慎,避免掉坑裡。

1

現在的投資正常收益率

現在來說,投資的正常收益率是沒有45%這麼高的。一般來說,如果你要是買國債,3年期年利率一般也就是4%。

如果你要是存銀行,如果是大額存單的話,一般3年期大額存單年利率也就是4.2625%。

如果你是存銀行5年期存款,收益率一般比較高一點也就是民營銀行5年期存款產品5.4%左右的收益率。

即使是四大銀行每年的淨資產收益率,也只有15%左右。

因此,可以看出來,你這個投資80萬元,每年收入36萬元,確實利潤率是比較高的了。

2

對項目進行研究

一定要對這個買賣進行一個認真的研究,這樣才能夠心裡有數,自己是否能夠投資這樣的生意。

這樣的生意挺起來是很誘人的,但是是否能夠產生這麼多的利潤,還是需要認真研究一下,自己才能夠心裡有數的。

你一定要對這個買賣的賺錢方法進行研究,也要對貨源和客戶進行研究,看看能否達到這麼一個良好的效果。

如果你研究發現這個買賣還是比較可行的,那麼再投資80萬也不算遲。

3

如果經過研究是可行的,那麼也可以謹慎投資

如果你經過研究發現這個買賣是可行的,那麼也可以投資的。說實話,現在投資80萬,一個月賺取3萬,這樣的好項目是不多的。

因此,如果你對這個買賣進行了認真地研究,也進行了深入的瞭解,感覺這個確實是個特別靠譜的好項目,那麼你也可以投資。

但是,這樣的項目,投資前一定要謹慎一些,要多研究,多分析和判斷,這樣才能夠避免風險,可能會獲得較好的收益。

4

結論

投資80萬元,每個月收入3萬元,這樣的投資收益率達到了45%,確實是比很多項目收益率都高的多。對於這樣的項目一定要特別謹慎,一定要認真分析和研究,覺得特別安全可靠,才能夠投資,這樣才能夠避免可能的風險。


感謝閱讀!如果您喜歡我的觀點,歡迎您關注我,也歡迎您加入我的免費投資圈子,可以進一步交流。歡迎大家多多評論,點贊,關注!

睿思天下


"投資八十萬,一個月收入三萬",這樣的"買賣"超級划算,僅僅比"開銀行"稍微遜色一點而已,一年12月,投資後2年半不到就能收回全部成本,而且本金還在,這種買賣打著燈籠都難找,恭喜題主,讓你遇到了!🙈

不管題主是真是假,我依然當做你是真的面臨這樣的難題難以決擇。

看到問題的第一眼,就讓我想起當下非常流行的幾句話"你看上了別人的利息,別人看上的是你的本金","人傻錢多,快來走一波","新興行業剛起步,現在是最佳切入時機,早投資,早獲利"等等,都是些打著投資理財、資產管理增值的幌子,收割"人傻錢多"們的金。

隨著去年全國大大小小規模的P2P公司陸續暴雷,今年,外面市場或街面上投資理財,高息回報的消息少了不少,當然能被收割的人群也基本都被收割了一遍,騙不到的那一部分人還需要更高級的套路出現。我也相信用不了多久必將會有更牛🐮的騙錢套路出現。

再回到問題本身,臆測一下:題主一定是遇到投資理財公司推銷了,投資越大,月回報越高,或者被推銷投資某虛假的實體或虛擬項目,做為原始股東,保本高回報,按月返還,並承諾兩年本金翻倍,到期一次性提取。當然,對方說的會更天花亂轉,更加吸引人,如果是我,面對如此高的回報,抬抬腿大把錢就進口袋的事情,我也流哈喇子。

如果題主還沒把錢丟出去,建議你用手握緊這八十萬,錢在手,心不慌。如果已經丟出去了,那麼也就放寬心吧,能拿幾個月的回報是幾個月,古話說得好"少虧也是賺"。

稍微分析下,對方拿你八十萬,兩年翻倍返還你,也就是他使用兩年本金,至少要多付你一倍的本金,想想現在什麼行業能在兩年內投資翻倍,(不要談股市,容易傷人心),即便真有這種新興行業,而且恰好被這家投資理財公司掌握,那麼他兩年時間不可能單單為你賺一倍的利潤吧,他至少也要再為自己賺一倍利潤,才算有利可圖,也就是這八十萬,兩年後要變成240萬,想想都可怕,高誘惑的背後必定隱藏著巨大的陷阱。不要想著天上會掉餡餅給你我他,現在環境複雜,人心叵測,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都是吃一塹長一智這麼成長起來的🔫。

再說一點,我一朋友去年上半年就跳進這樣的項目投資坑裡,腦袋一熱,投入40萬,遭就涼涼了,領了四個月回報,後面就沒消息了,本金也拿回來。另外,家門口一家投資理財公司,去年年底被公安局查封,一群老頭老太太在被查封的門口呆了三四天,最後都涼涼了。

所以,奉勸題主,以及同樣遇到類似投資困惑的朋友們,保持一顆冷靜的心,錢握在自己手裡才算自己的,丟出去就是別人的了。再者,如果實在忍不住想錢生錢,且生快錢,不如拿一小部分去股市裡搏一搏,刺激刺激,但適可而止,不要飲鴆止血。

今天"五一"勞動節,祝所有看到的這篇的辛勤勞動著的朋友們,節日快樂,越勤勞越有錢。



CIBN影院院長


答:如果這個投資還沒開始,只是預估投入80萬,每月能獲利3萬的話,我認為做的話要慎重考慮!

如果你是已經投入了並且已經到手幾個月收益的話,我認為還是要慎重!

這麼說的話你可能會認為我大驚小怪,小題大做。我想說的是自己付出的是真金白銀,如果不保護好很容易就會失去本金,這麼說的原因有三點:

01.收益率太高了,違反市場規律。

按照上面所說每月可以收益3萬,那麼只要投資區區的80萬,一年就能收入36萬,折算成年化收益率高達45%。

我們試想一下哪種生意可以取得如此之高的收益,就算前期可以做到也必定不會持久。

02.風險太大,注意上當受騙。

現在社會大家都幻想一夜暴富,都想投入一點資金分分鐘翻翻走上人生巔峰,可你們細想一下:如果每個人都是百萬富翁,那這個百萬還是原來的百萬嗎。

現在製造業的投資收益率普遍在10%-25%,股市第一牛股貴州茅臺的淨資產收益率也才24.92%,而你的投資收益率卻在45%,你說這風險不高?

03.任何一種投資都要保證每年正收益,並且要能可持續性才行。

如果做不到,比如100萬今年賺個50%,明年虧個40%你還可以剩下90萬,回頭一看白忙活了兩年。

所以說,投資理財要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儘量提升收益率保證每年都是正收益,其他的只要交給時間就行了。

假設一個人每月存1000元用來投資理財,保證每年收益率在10%,則30年後,可以積累下217萬,而你所付出的只是區區的36萬本金。


小方聊投資理財


朋友們好!明確的講:1,能做!2,要做好損失本金和收益的準備!3,可以考慮適當的降低收益率,更安全穩健的投資獲益!

先算一下收益率:30000元X12月=360000元/年收益總額(預想的)!÷800000元/本金X100%=45%/預期年化收益率!

來看一下目前市場上,正規投資理財收益率水平:

1,大額存單20萬元起,三年期,在百分之4左右,5年期,最高綜合利率在5%-5.8%之間!


2,100萬起的信託投資,年化預期收益率在7%~9%!

3,中高風險基金,在有很大概率,損失本金和收益的情況下,預期收益率30%左右!

4,民間借貸,以及P2P理財,目前收益率有所下降,在1分5至2分之間,折算年化收益率,18%-24%,受法律保護!但是如果超過36%,也就是三分,不受法規保護!

再來看一下這80萬投資,年化45%收益率有可能面臨的風險:

1,本金損失的風險!

2,預期收益率大幅波動,或者損失,不能兌現的風險!

3,流動性風險!即本金無法按時,按需,按照約定收回的風險!

建議:

1,如果能適當降低,對收益率的期望,例如,降至年化利率5%一6%,那麼,有一些提供本金安全承諾的,投資理財產品,可以獲得更為穩健的收益!

2,如果能夠,再籌集20萬資金,參與信託投資,100萬正好起步,可以在正規可信,相對安全,有抵押擔保的情況下,較為穩健的獲取,年化7%~9%的預期收益!


綜合分析:首先是能投!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到風險承受能力!如果是一些新興的行業或特殊的產品,或者壟斷性行業,短時期內,有可能保持在較高的收益率,很難長期保持,因為會面臨激烈的競爭!如果是普通行業,年化收益率45%,不容易做到!目前經濟運行非常平穩,想獲得超高的收益率,需要多種條件,因此建議,詳細認真的考察瞭解,之後再做出慎重的決定!


理財迦


根據題主的問題我們計算一年的收入為36萬,而投入的本金為80萬,簡單計算一下收益率為45%,3年就可以回本了,可以說如果不考慮風險,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生意。

但是有幾點風險提示需要注意,如果踩上任何一個都不能算是好買賣。

第一點,風險。都說這個社會能賺快錢的方法都寫在刑法中,這裡揭示了一個關於風險的因素。如果投入八十萬的業務是一個沒有多大風險的行業就可以投,但是如果損失本金的幾率很大請不要做這個項目,永遠牢記本金不損失為第一位需要考慮的事情。

第二點,成本。三萬是純收入還是毛收入,如果每月還需要投入比較多的資金購買原材料人工等那這個項目相當於後期還有成本,需要同步考慮,否則收益率虛高。

第三點,收入是否真正收到。在經營企業中經常會遇到收到應收款或者票據的情況。如果是應收款的話需要確認能否最終收到錢,否則竹籃打水一場空。

以上我們從風險、後續成本投入與收入能否收到三方面進行了提示,如果任何一個方面出現問題,這個生意就不要做了。


談財論道


八十萬投資,一個月三萬,一年就是三十六萬。年回報率百分之四十五。這個已經不是能不能幹了,應該要注意風險了。現在一般行業年回報率大概也就是百分之六、七,好一些的百分之十就不錯了。你這個回報率,基本等於是搶了。通常有這個回報率的,百分之九十九是騙子。慎重啊。


無翅之魚


要看是你自己做還是交給別人


我覺得這個單從投資和收益來看,都有點暴利了,這要是你自己能主控的行業,我覺得可以做,如果是投資給別人,我覺得不要相信。

自己做的可能

說實話,我覺得如果自己做,沒有哪個項目能保證你投資80萬,每個月回報3萬的情況,很多都是隨機的情況。如果有,我覺得就可能是餐飲行業,你選對了產品和門店,這樣餐飲可能一天就收入3萬,這樣不到一年你就收回成本了。但是,現在競爭這麼激烈,你如果餐飲沒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貿然開店,除了賠錢沒有別的選擇。

投資可能是陷阱

我覺得要是投資給別人,那可能就是陷阱。我們換位思考,如果你是這個生意的老闆,你能保證每個月投入80萬,收入3萬一個月。你覺你會把這樣的好事,告訴別人,讓別人和你分享嗎?如果這樣的老闆,我覺得估計生意永遠做不起來,都被人學習去了。

最後總結: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少騙子,也不缺少貪心的人。正是有需求,才會有上當。任何生意,我覺得如果不是自己親自付出,只想投錢,就想幹等這收錢這事,你自己放心,我都覺得不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